魔鬼是怎样变成天使的
来源: 《凤凰周刊》 作者: 李光孙荣飞 时间: 2013-08-24 阅读: 次
“如果你是被盖茨打败的竞争者,盖茨必定是一个魔鬼;如果你是非洲无辜的艾滋儿童,没有人比盖茨更像个天使。”有人用“双面盖茨”来评价他。
他有一副天使般温厚善良的面孔,但更有锋利的牙口,他毫不犹豫地吞并那些有创造力的潜在对手,毫不犹豫地起诉那些侵权的对手。他的公司叫“微软”,但却是软件行业的压路机,以至于美国多次要把这个公司拆开。
这就是他的前半生。一个有着天使面容的魔鬼。
2008年开始,这个占据世界首富位置已长达十余年的人,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跌至第二名。但他在另一项排行榜上再次荣登榜首——根据最新的《福布斯》慈善榜,盖茨以280亿美元的捐赠蝉联世界首善。他宣布将把从微软挣来的钱全部用于慈善公益事业。
这是他后半生。一个有着魔鬼名声的天使。
魔鬼到天使的慈善之门
比尔·盖茨并非生来的慈善者。1986年微软上市大赚一笔后,盖茨的母亲玛丽劝他捐钱。在场人回忆,盖茨不耐烦地嚷道:“我为社区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让我的企业成功。”
成为世界巨富的盖茨,出手奢侈,令中东石油富豪们黯然失色。无论是游艇还是飞机,他的购置都是一次概念的刷新。曝光的照片显示,他在西雅图的那幢造价5300万美元的高智能豪宅的客厅里,鱼缸里甚至有一条十几吨重的鲸鲨。
此时盖茨的花钱之道与他的挣钱之道完全匹配,但与他父母的财富观截然相反。
老盖茨算得上是家乡德高望重的退休律师。他支持政府征收遗产税,称这是“对大量集中的财富和权力的一种切实的、民主的约束”。母亲玛丽是西雅图地区知名社会活动家,她在1983年成为著名慈善组织“美国联合慈善总会”首位女性董事。
盖茨在公众中的印象显然让他们脸上无光——“嗨,你自己的儿子做得怎么样?”
老盖茨与玛丽决定亲自出马,帮儿子一把。比尔·盖茨第一笔捐助,是玛丽几经努力下成功的。此后,老盖茨一直以比尔·盖茨的名义做一些小规模的慈善捐款。
1993年秋,比尔·盖茨和当时还是女友的梅琳达第一次到非洲旅游,一个个赤脚行走的妇女和无数饿得皮包骨的孩子让他们震惊不已。 随后的1994年,是比尔·盖茨的生命中悲喜交加的一年。这一年,他与梅琳达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也是在这一年,盖茨深爱的母亲不幸死于一种罕见的乳腺癌。在与疾病抗争期间,她仍在劝说儿子更多地投入慈善事业。
盖茨开始重新思索人生和周围的世界,许多原来似乎无足轻重,只能排在日程表末尾的事情冒升到了最前面的位置,其中就包括慈善事业。
6个月后,在父亲的帮助下,一个资金总额达9400万美元的威廉·H·盖茨基金建立起来。
穷人需要的是什么
盖茨基金会最初的重点是向学校和图书馆赠送电脑,这一做法为盖茨招致新的讽刺:既图虚名,又谋实利,意图占领电脑软件市场。老盖茨建议盖茨夫妇开拓视野,考虑其他的可能性。
1998年,盖茨夫妇从《纽约时报》上读到一篇文章——发展中国家的孩子大量死于麻疹、疟疾、痢疾,而美国公民很少死于上述疾病。这篇文章唤起了他们非洲之行的切身体会。梅琳达后来回忆道:“这是我和比尔第一次谈论,这些疾病对于孩子们是多么悲惨。我们问自己,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次盖茨认真了。两年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立,致力于促进全球健康和美国教育平等两方面的工作。同年11月,在西雅图微软总部,“帮助第三世界国家使用电脑”研讨会上,曾以“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脑”为梦想的比尔·盖茨发言说:“世界上最贫困的8亿人口,最需要的是医疗保健,而不是手提电脑!”盖茨的突然转向令参会者目瞪口呆。
老盖茨这样记述儿子的转变:“盖茨依然保持着曾经的阅读习惯,从书籍中汲取能量。当然,他不会在餐桌上读书了,因为现在他感兴趣的书籍越来越令人倒胃口。例如《谈传染性疾病的消除》、《疟疾与人》、《老鼠、虱子和历史》。他总能过目不忘,而且总是急切地渴望和下一个遇到的人分享他刚刚学到的知识。”
这样做所引起的一个后果是,在鸡尾酒会上,当他遇到熟人时,对方有时会转身逃开,因为他们害怕盖茨会逮住他们大谈肺结核!
重点转向健康领域的基金会,开始为向孩子们提供疫苗而奔走。尽管疫苗的医疗效果很好,但投资药品开发是成本最大、也是失败率最高的。“市场只愿意做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高血压的药,不喜欢做寄生虫、结核病、疟疾的药,因为他们研发出一种新药可能要十到二十亿美元,一粒药卖3美元才能收回成本。得这些病的往往是穷人,他们买不起,所以企业没有动力来做这些工作。”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叶雷博士解释道。
盖茨说到做到,基金会通过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以及抗击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全球基金,已经向贫穷国家超过2.5亿儿童发放了疫苗,估计已有超过500万人因此避免死亡。
像管企业一样管基金会
盖茨基金会的资金规模已超过600亿美元,远远超过任何一家公益基金会。按美国法律规定,基金会每年必须捐赠其全部财产的5%,也就意味着,盖茨基金会每年都要至少花掉大约30亿美元。
对于如此庞大的资金如何管理是个难题。被盖茨奉为偶像的美国著名公益基金创办人卡耐基曾说:科学地花钱与赚钱一样重要。如前辈卡耐基、洛克菲勒、福特一样,盖茨用管理大型企业的方式运作基金会:合理投资——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慈善公益,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其结果是,基金会每年慈善支出都位列全美之首,其资产却逐年递增。
这招来一些不客气的批评。2007年,美国《洛杉矶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说:“盖茨基金会使14个月大的Justice Eta接受了小儿麻痹和麻疹疫苗,却又在他家附近投资了一家石油工厂,浓烟使Justice Eta不停咳嗽,呼吸困难。”
《洛杉矶时报》还发现,截至2005年12月,该基金会至少将4300万美元投资于香烟包装商Alcan公司等与香烟销售相关的企业。
盖茨基金会答复称:“我们欢迎公开的讨论,如果发现个别企业或行业确实对社会造成了损害,我们就会退出对其投资。”
之后,盖茨基金就拒绝投资烟草公司等“商业行为受到公众广泛质疑的企业”,“哪怕是最赚钱的”,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说。
基金会还遇到了其他问题,比如在非洲,尽管盖茨已拿出七亿美元来努力消灭小儿麻痹症,但这种疾病依然在蔓延。《华尔街日报》评论说,盖茨有利用科技解决问题的偏好,但受助国的政治、宗教和社会障碍却没有考虑到。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一位官员认为,盖茨基金会在疟疾研究上的影响力过于强大,削减了他们的政策制定能力,让科学多样性趋于停滞。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则批评基金会的影响力扭曲了全球卫生议程。
面对外界对基金会的过于强势、妄自尊大等指责,老盖茨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我的儿子因为其财富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偏见和批评,但是我很乐观,大量捐献已经证明了我们的慷慨。我们不在乎这些指责。”毕竟,在统治软件技术王国的这几十年里,微软同样是在这样的谴责声中度过的。
从前的盖茨不在乎人们批评他不从事慈善,今天的盖茨仍对外界的批评不以为意。2011年5月17日的第2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比尔·盖茨发言说:“三十年前,在微软公司创业时,我们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愿景:人人拥有计算机。现在,我和大家一起,追求一个更重要的愿景,即人人拥有健康。”
他有一副天使般温厚善良的面孔,但更有锋利的牙口,他毫不犹豫地吞并那些有创造力的潜在对手,毫不犹豫地起诉那些侵权的对手。他的公司叫“微软”,但却是软件行业的压路机,以至于美国多次要把这个公司拆开。
这就是他的前半生。一个有着天使面容的魔鬼。
2008年开始,这个占据世界首富位置已长达十余年的人,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跌至第二名。但他在另一项排行榜上再次荣登榜首——根据最新的《福布斯》慈善榜,盖茨以280亿美元的捐赠蝉联世界首善。他宣布将把从微软挣来的钱全部用于慈善公益事业。
这是他后半生。一个有着魔鬼名声的天使。
魔鬼到天使的慈善之门
比尔·盖茨并非生来的慈善者。1986年微软上市大赚一笔后,盖茨的母亲玛丽劝他捐钱。在场人回忆,盖茨不耐烦地嚷道:“我为社区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让我的企业成功。”
成为世界巨富的盖茨,出手奢侈,令中东石油富豪们黯然失色。无论是游艇还是飞机,他的购置都是一次概念的刷新。曝光的照片显示,他在西雅图的那幢造价5300万美元的高智能豪宅的客厅里,鱼缸里甚至有一条十几吨重的鲸鲨。
此时盖茨的花钱之道与他的挣钱之道完全匹配,但与他父母的财富观截然相反。
老盖茨算得上是家乡德高望重的退休律师。他支持政府征收遗产税,称这是“对大量集中的财富和权力的一种切实的、民主的约束”。母亲玛丽是西雅图地区知名社会活动家,她在1983年成为著名慈善组织“美国联合慈善总会”首位女性董事。
盖茨在公众中的印象显然让他们脸上无光——“嗨,你自己的儿子做得怎么样?”
老盖茨与玛丽决定亲自出马,帮儿子一把。比尔·盖茨第一笔捐助,是玛丽几经努力下成功的。此后,老盖茨一直以比尔·盖茨的名义做一些小规模的慈善捐款。
1993年秋,比尔·盖茨和当时还是女友的梅琳达第一次到非洲旅游,一个个赤脚行走的妇女和无数饿得皮包骨的孩子让他们震惊不已。 随后的1994年,是比尔·盖茨的生命中悲喜交加的一年。这一年,他与梅琳达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也是在这一年,盖茨深爱的母亲不幸死于一种罕见的乳腺癌。在与疾病抗争期间,她仍在劝说儿子更多地投入慈善事业。
盖茨开始重新思索人生和周围的世界,许多原来似乎无足轻重,只能排在日程表末尾的事情冒升到了最前面的位置,其中就包括慈善事业。
6个月后,在父亲的帮助下,一个资金总额达9400万美元的威廉·H·盖茨基金建立起来。
穷人需要的是什么
盖茨基金会最初的重点是向学校和图书馆赠送电脑,这一做法为盖茨招致新的讽刺:既图虚名,又谋实利,意图占领电脑软件市场。老盖茨建议盖茨夫妇开拓视野,考虑其他的可能性。
1998年,盖茨夫妇从《纽约时报》上读到一篇文章——发展中国家的孩子大量死于麻疹、疟疾、痢疾,而美国公民很少死于上述疾病。这篇文章唤起了他们非洲之行的切身体会。梅琳达后来回忆道:“这是我和比尔第一次谈论,这些疾病对于孩子们是多么悲惨。我们问自己,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次盖茨认真了。两年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立,致力于促进全球健康和美国教育平等两方面的工作。同年11月,在西雅图微软总部,“帮助第三世界国家使用电脑”研讨会上,曾以“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脑”为梦想的比尔·盖茨发言说:“世界上最贫困的8亿人口,最需要的是医疗保健,而不是手提电脑!”盖茨的突然转向令参会者目瞪口呆。
老盖茨这样记述儿子的转变:“盖茨依然保持着曾经的阅读习惯,从书籍中汲取能量。当然,他不会在餐桌上读书了,因为现在他感兴趣的书籍越来越令人倒胃口。例如《谈传染性疾病的消除》、《疟疾与人》、《老鼠、虱子和历史》。他总能过目不忘,而且总是急切地渴望和下一个遇到的人分享他刚刚学到的知识。”
这样做所引起的一个后果是,在鸡尾酒会上,当他遇到熟人时,对方有时会转身逃开,因为他们害怕盖茨会逮住他们大谈肺结核!
重点转向健康领域的基金会,开始为向孩子们提供疫苗而奔走。尽管疫苗的医疗效果很好,但投资药品开发是成本最大、也是失败率最高的。“市场只愿意做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高血压的药,不喜欢做寄生虫、结核病、疟疾的药,因为他们研发出一种新药可能要十到二十亿美元,一粒药卖3美元才能收回成本。得这些病的往往是穷人,他们买不起,所以企业没有动力来做这些工作。”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叶雷博士解释道。
盖茨说到做到,基金会通过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以及抗击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全球基金,已经向贫穷国家超过2.5亿儿童发放了疫苗,估计已有超过500万人因此避免死亡。
像管企业一样管基金会
盖茨基金会的资金规模已超过600亿美元,远远超过任何一家公益基金会。按美国法律规定,基金会每年必须捐赠其全部财产的5%,也就意味着,盖茨基金会每年都要至少花掉大约30亿美元。
对于如此庞大的资金如何管理是个难题。被盖茨奉为偶像的美国著名公益基金创办人卡耐基曾说:科学地花钱与赚钱一样重要。如前辈卡耐基、洛克菲勒、福特一样,盖茨用管理大型企业的方式运作基金会:合理投资——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慈善公益,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其结果是,基金会每年慈善支出都位列全美之首,其资产却逐年递增。
这招来一些不客气的批评。2007年,美国《洛杉矶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说:“盖茨基金会使14个月大的Justice Eta接受了小儿麻痹和麻疹疫苗,却又在他家附近投资了一家石油工厂,浓烟使Justice Eta不停咳嗽,呼吸困难。”
《洛杉矶时报》还发现,截至2005年12月,该基金会至少将4300万美元投资于香烟包装商Alcan公司等与香烟销售相关的企业。
盖茨基金会答复称:“我们欢迎公开的讨论,如果发现个别企业或行业确实对社会造成了损害,我们就会退出对其投资。”
之后,盖茨基金就拒绝投资烟草公司等“商业行为受到公众广泛质疑的企业”,“哪怕是最赚钱的”,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说。
基金会还遇到了其他问题,比如在非洲,尽管盖茨已拿出七亿美元来努力消灭小儿麻痹症,但这种疾病依然在蔓延。《华尔街日报》评论说,盖茨有利用科技解决问题的偏好,但受助国的政治、宗教和社会障碍却没有考虑到。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一位官员认为,盖茨基金会在疟疾研究上的影响力过于强大,削减了他们的政策制定能力,让科学多样性趋于停滞。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则批评基金会的影响力扭曲了全球卫生议程。
面对外界对基金会的过于强势、妄自尊大等指责,老盖茨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我的儿子因为其财富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偏见和批评,但是我很乐观,大量捐献已经证明了我们的慷慨。我们不在乎这些指责。”毕竟,在统治软件技术王国的这几十年里,微软同样是在这样的谴责声中度过的。
从前的盖茨不在乎人们批评他不从事慈善,今天的盖茨仍对外界的批评不以为意。2011年5月17日的第2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比尔·盖茨发言说:“三十年前,在微软公司创业时,我们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愿景:人人拥有计算机。现在,我和大家一起,追求一个更重要的愿景,即人人拥有健康。”
猜你喜欢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