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阿差末菩萨经

卷第六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萨功德业及圣慧业亦不可尽。何谓德业。若能布施出身所有。持戒之德道慧之业。常行慈心思惟定意。行无极哀奉众 善本。为己身施亦为他人。合集功德劝施一切。三世众生普及诸学及与不学诸缘觉乘。亦复劝助诸初发意。学菩萨法逮入行者。不退转等一生补处。过去当来诸现在 佛。普劝德本所行休祚。咸皆祝愿诸佛贤圣。讲经法师以是功德使得长存。寿命无极劝众德本。虽合福祚其不发意劝发道心。已发心者使度无极。若有贫匮救摄以 财。其身病者给与医药。随时供养不怀谀谄。其羸劣者劝立忍辱。其蔽藏罪令不匿过。常怀羞耻列露殃衅奉敬现在诸过去佛。爱敬归命其师和上。常行法施化无师 主。勤修精进求法不懈。见诸法师视之如佛。听法无厌抱念心怀。闻远有经十四千里。故自举往不以为劳。虽说经法不慕利养。孝顺父母夙夜供养。不离左侧常念反 复乳哺之恩。不以怀恨积德无厌。身行谨敕体无绮饰。常护口辞不演粗言。自守其意心不怀毒。建立佛寺讲说精舍。 所获功报犹如梵天。何谓梵福。初成佛时寻欲灭 度。诸天俨然皆来劝助。本为一切欲度十方。五江三源流泆不息。愿守本誓开度一切。迷惑盲冥颠倒上下六十二见沈塞闭在九十六径。唯须大圣以明济之。佛言善哉 天王怀慈。五浊之世甚难开化。当分三乘开化诱进。然后能入无上大道。此梵天福不可称限。其兴佛寺功德亦然。积无量度。因此功勋具足诸相三十有二。奉行若干 众善之本。由是周满八十种好。修行十善而不自大。庄严其身端正姝好。弃捐一切恶言粗辞。缘是庄严口演辩才。常有慈心不怀毒害。则庄严心净如明珠。庄严佛土 神通变化。庄严经典为他人说。庄严众会令奉道教。弃除两舌恶口谗言斗人。咨受经典而观察之。以何开度令至大道。有所颁宣未曾越次。亦无所抂颜色和悦。众人 见之莫不欢然。剪去陰盖一心听经。其意明利以为庄严。稽首归命诸佛正觉庄严道场遵众德本。以为元首净所生处。将护罪福爱欲尘劳。逮得宝掌皆能布施一切重 宝 故无所望。以无极财而施与者。得致无尽广大宝藏。面常和悦不兴戚颜。以故亲友伴党同学莫不喜欢。等心众生缘是得致平坦如掌不轻未学。喜然灯火贡上佛寺。父 母师友得净光明靡所不照。积德奉戒行无点污。世世所生。在清净处不演他秽。若在胎藏常无垢染。奉行十善生于天上。还在人间未曾想念一切结网。以故独步而无 虚妄。训无师法故于诸法。最极尊豪。志性清净普世众人视之无厌不惜身命未曾欺中无所侵枉。因本诸愿悉能具成诸佛道法。缘是之故备众德本。是舍利弗薄立德 本。将育随时获福无量。复过于此不可称限。吾粗举要不悉敷之。何谓慧业所从因由。受其神识知五慧通。何谓为因何谓为由其多欲者常求佛法。明慧亲友常与其俱 咨受奉敬。执御佛慧不求声闻缘觉之乘。离于自大奉如尊圣敬如正觉。志性和调睹诸亲友。遵于慧义不着言辞。见诸法师所行道品。不乐外形闻所说法勤修法教。斯 行法者是为慧业。

何谓法业。希求少欲不在汲汲少辞鲜言。常自觉悟修行精进。有所闻义思惟称量。饥虚于法未曾懈惓。其心鲜明不为五盖之所覆蔽。悔其罪衅消化众殃。其意 质朴而无谀谄。以行为要爱法乐法。以法为本举动为法。恒求经义如救头然发索及肌。勤勤修身习行元元。未曾违远。驰趣殊胜捐弃乱会。独在一处乐于闲居。习仁 贤行限节知足未曾退还。乐于法乐不慕世荣。求度世法志不忽忘。举动进止常乐要义。求柔顺业积累坚要。常怀惭耻修敏念慧。遣诸无智弃除愚痴。盲冥罗网慧眼清 净。其所觉了极为旷远。以无为慧圣意远照。现在智慧当来功勋。不自扬名叹他功勋。善修圣业不离罪福净修道慧。复次其慧业者。有四事施而得致之。一曰施纸竹 帛。二曰以笔施惠令写经本。三曰施与好墨及以上砚。四曰法师所演讲若干法。因从启受。一切世间诸可难致供养法师。

或以颂偈施与于人。若有妙法授与法师。不怀谀谄至诚布施。施此四事得致慧业。逮于五事信戒慧解度知见品。将护四慧而得自在。何谓为四。一曰将护法师 以为师主。二曰将护种姓不起乱心。三曰将护土地乡邑人意。四曰自守护心令不驰骋。是为四事。复有四事亲近慧业令德成就。何谓为四。一曰以深经典奉进法师。 二曰昼夜殷勤亲近慧义。三曰衣食供给所乏。四曰渐近道场而不退还。是为四缘。是之故致五力慧。何谓为五。一曰信力。二曰解脱力。精进不废博闻无厌。三曰意 力不舍道心。四曰定力等视诸法。五曰智力所闻不忘。是为五力。戒慧力业复有四事。何谓为四。一曰以法安谛奉行禁本。二曰思惟经典察义所归。三曰以法劝助于 正真道。四曰务求要训以法为戒。是为四慧。忍行业复有四事。何谓为四。一曰精进求法。若加恶者骂詈其身而皆忍之。二曰爱乐法者。若遇斗讼饥渴寒热悉能忍 之。三曰奉敬善师顺和上命。四曰元元思法忍空无想不愿之义。是为四。精进行业复有四事。一曰勤求听经不以劳惓。二曰闻则执持未曾遗忘。三曰精修说法不以懈 废。四曰元元奉行以为正业。是为四。禅定行业复有四事。一曰根心寂静而无愦闹。二曰常一其意苦乐无二。三曰一心精专 求诸神通。四曰入于佛慧消除俗智。是为 四。智慧行业复有四事。一曰不住断灭。二曰不处有常。三曰其心不迷晓了不乱缘起之本。四曰信无吾我。是为四矣。善权慧业复有四事。一曰乐世法者随俗而化。 二曰计有人者随之牵来。三曰复以经道因遂诱进。四曰修慧解者因明而度之。是为四。道慧之业复有四事。一曰修六度无极而得至道。二曰以达归尽游于正化。三曰 其学调心调七觉意。四曰常进遵行一切智慧之本。是为四。无厌圣业复有四事。一曰闻法无厌。二曰颁宣经典而无懈难。三曰试恼察原不以为劳。四曰明达高节通利 无惓。是为四矣。

阿差末复言。其能周入。若布施者当正观业。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慈悲喜护。所以者何。菩萨一切虽未成就。演智慧首为圣土地。悉归于道住于正慧。化无慧义使归大乘。一切诸魔不得其便。皆为诸佛所见建立。至一切智无上正真。是为菩萨圣慧之业而不可尽。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萨意止亦不可尽。彼自观身观他人身。观身本行成精进业。察身报应所从合成。知身无主无可贪者。犹如观外草木众果丛林刍草。从 因缘生悉无主名。是身如是。犹如草木墙壁瓦石水中之影。五陰四 大诸入所惑。观己身空无有吾我。不得久常无有坚固。危脆之物分离之法。以是之故不当计身是我 所也。以此危脆无坚固身当求要义。何谓为要。如来身者乃谓真要。吾当勤求成佛圣体无极法身。犹如金刚不可破坏。超越一切三界俗身。纵使此体瑕疵无量。因是 当除一切秽浊。当致如来空慧法身。以勤修力合集众德。真诚俱会察四大身。吾以此身皆为众生志求修道。犹如察外所有四大地水火风成若干形。门户井灶造立屋 宅。生活之业以安众人。吾四大身亦复如是。以若干事而依怙之。兴若干便无量财货。尔乃得安养身之业。观身苦痛不可称限。观形无常生死往反。不当复贪无极受 形。观身无我。而众生类不解本末。当训诲之令患厌此。观身寂然将至一定令修静默。当观身空无想无愿。便归澹泊清净本际。彼自观身观他人身。无所慕乐不计坚 固。知不长存察内身行。不复听从内诸尘劳爱欲之患。又观外身。未曾得与外尘俱合。身无劳秽所行清净。身以清净然后遂致像好体严身像已成。为过诸天及世间 人。颜容巍巍无有俦匹。是为菩萨自观己身。观他人身建立意止。

何谓菩萨自观痛痒。观他人痛痒而得意止。菩萨发意观察如是。所可经历皆是苦恼。彼察痛痒采求圣慧。选择明智慕乐寂然。正使遭乐不系在欲。若存在欲缘 致苦痛。见诸众生堕诸恶趣三涂之难。为兴大哀。不以结网而见系缚。虽身以值不苦不乐诸痛痒者。不为痴冥结网而见系缚。虽在痛痒意故寂定。从来所更不苦乐 痛。则以圣慧显示众生。弃捐痛痒无益之义。蠲除一切众生痛痒。被澹泊铠心自念言。此等群黎归在痛痒。不自觉知。缚在众苦痛痒之地常怀忧戚。依猗不苦不乐之 痛为之迷荒。以是之故不入智慧。摄大哀者入于智慧。晓了休息一切痛痒。因此大哀使诸众生免除众难为宣经典。何谓名之为痛痒也。心中怀恼或复成乐。何谓选择 此无痛痒无我人寿。又彼菩萨不猗痛痒。亦无贪护。所受痛痒。无反覆行无倒痛痒。亦无妄想诸见痛痒。亦无眼耳鼻口身心之痛痒。亦无色声香味细滑之痛痒。眼所 属者从因缘起。计于苦乐无苦无乐是谓痛痒。取要言之内外亦然。从因缘生以致痛痒。苦乐善恶不苦不乐。其一痛痒因一心识。二痛痒者谓有内外。三痛痒者随过去 教。从当来行因现在识。四痛痒者谓从四种地水火风。五痛痒者从念五陰色痛痒思想生死识。六痛痒者从六衰故。七痛痒者从七识故。八痛痒者或从八邪而迷荒 故。 九痛痒者谓九神处。十痛痒者谓十恶业。取要言之。一切痛痒皆由贪乐。因从念欲而致众痛。是故言曰不可数人其痛无量。菩萨于彼观己痛痒观他人痛痒。知众群黎 起分痛痒。当显慧业使诸众生因痛痒慧睹见德本除去诸罪。是为菩萨观己痛痒观他人痛痒心意止也。

何谓菩萨自观己心。观他人心其意止也。其菩萨心未曾忽忘。举动行步常自将护而复察之。心适起已寻便消灭。无常住处不住在内。亦不在外不两间得。吾从 初始发菩萨心已来。彼心尽灭离别星散悉无有处。其无无处不可处之。心在某处其心所集众德之本。是亦灭尽离别星散。无处不处不可分别。所可因劝发道意者亦复 自然。以是故曰心者不知心。心者不见心。心心不相待。何谓其心而发无上正真道意成最正觉。其道心者不与善合。其善本心不与劝助。意共俱合。其清净心不舍道 心。其人观此不恐不怖亦不怀懅。又复心念十二因缘。甚为深妙不失报应所种果实。心亦不着于一切法。假使因缘从报应致。一切诸法无有真谛亦无君主。恣其所欲 而自迷惑。吾当精进执其一心使不回转。何谓心法。何谓迷惑。心如幻化无能净者是为心法。假使皆舍解迷惑事。劝助佛国是亦迷惑。心如夜梦觉不知处是为心 法。 若于禁戒而行谨慎然后自劝。是五神通是为化变。心如野马本末灭尽是为心法。设以顺从一切忍力。安和正觉庄严其心而化变矣。用劝助之是为化变。心如水月究竟 自然。寂静澹泊是为心法。若悉精进劝发具足。无数佛法是为化变。心不可持亦不可见是为心法。若复备悉禅思脱门三昧正受。愿佛定意是为化变。心者无形无比 无 教。亦无像色是为心法。若能颁宣分别智慧。劝助佛道推往古世是为化变。心无因缘终不起生是为心法。若能导御一切德本是为化变。设无有对心终不起是为心法。 若因法报修于道心是谓为变。其心境界永离垢浊初无所生是为心法。若导御心得致报应。至于佛界是谓为变。菩萨自观己心观他人心。得神通已其心一定。寻见一切 众生心念。因说罪福皆自然矣。菩萨自见其心见他心已则兴大哀。已兴大哀教化众生不以劳倦。其心不灭亦复不尽。坚住其心不与生死。而俱同尘能自制心。以此圣 慧通达之心。入于不起无所生法。不堕声闻缘觉之地。常自御心堪任具足诸佛道法。一心念顷以智慧心。逮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是为菩萨自察己心。观他人心 得至意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