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佛说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要解讲义(3)

等觉以还皆可名者。等觉。乃始觉将要圆满。只剩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尚去佛一等。生相无明一破。即成究竟觉佛也。又等觉。即一生补处菩萨。以还即从等觉以下。皆名众生。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今云极乐。且约同一居 土人民言。以下下品。尚且如是。例知上上品。自不待言。旁注净宗不思议在此者。同一居 人民。与补处菩萨。同其受用。

《解》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讲)此总论苦乐。娑婆此云堪忍。亦云能忍。此土众生。堪能忍受诸苦故。此土苦乐相杂。对文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相反。其实苦即苦受。为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众苦逼迫身心。是苦而复苦。故曰苦苦。乐即乐受。为坏苦。此土无真乐。虽有少分之乐。乐不久住。故曰坏苦。非苦非乐。即舍受。为行苦。虽然不苦不乐。难免行一陰一迁流。终归变灭。故曰行苦。行是迁流不息之义。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即借水寄叹。行一陰一迁流之相。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彼土无有众苦。故得永离三苦。苦既全无。乐即绝待。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乐外有苦可对。则乐非极乐。彼土绝待之乐。乃名极乐。问。乐必对苦而显。彼土既无众苦。何以显乐。答。乃对娑婆极苦。而显净土极乐。故旁注曰。众苦极乐映释。令知胜劣。而生忻厌也。

慈云忏主。开此土彼土。修行难易十种。今以苦乐对之。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二者此土有不闻说法苦。彼土但受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三者此土有恶友牵缠苦。彼土但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四者此土有群魔恼乱苦。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五者此土有轮回不息苦。彼土但受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六者此土有难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八者此土有寿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以此十种对辨。则两土苦乐显然。

《解》一往分别。同一居 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

(讲)此别明苦乐。一往分别者。大略分别也。依四土明苦乐有无之相。无分段八苦者。分是分限。指寿命有长短。段是形段。指身量有大小。乃此土三界内生死。名曰分段生死。彼土莲华化生。是最后身。一生补处成佛。故无分段生死。

八苦者。彼土一一皆无。一无十月胎狱生苦。但受莲华化生之乐。二无形骸衰朽老苦。但受相好圆满之乐。三无内外诸科病苦。但受自在晏安之乐。四无四大分离死苦。但受寿命无量之乐。五无恩爱别离之苦。但受海会相聚之乐。六无怨憎会遇之苦。但受上善俱会之乐。七无所求不得之苦。但受自然如意之乐。八无五一陰一烦恼炽盛之苦。但受照见五蕴皆空之乐。前七是别。后一是总。五一陰一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炽盛火旺貌。须以智慧水。方能灭除烦恼火。两土比较。苦乐悬殊。即净秽之所攸分也。

但受不病不老四句。于诸乐中。大略言之。天食天衣者。天是天然。不假经营造作。思食食来。食毕。盛食之具自去。思衣衣至。随意美妙庄严。应法之服。自然在身。

《解》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讲)此土方便有余土。有藏教析空观。拙度证入者。有通教体空观。巧度证入者。皆沉滞化城。偏空寂灭之苦。彼国此土圣人。皆秉圆教观。体色即空证入。不滞空寂。即能从真出假。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熟众生。故曰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解》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

(讲)实报无障碍土菩萨。皆秉一心三观证入。观智圆融之故。无三观前后隔别。三谛不融之苦。故云但受无碍不思议乐。

《解》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

(讲)寂光究竟等。指常寂光净土。由始觉觉至心源。本始合一。成究竟觉。佛之住处。理智不二。身土一如。故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若约别教妙觉。虽称究竟。只破十二品无明。但齐圆教二行。尚余三十品无明未破。法性之水。犹有渗漏流注也。彼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圆满无上菩提。觉法之乐。究竟无余涅槃。寂静之乐。以上别明苦乐中。正释四土也。

《解》然同一居 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

(讲)此点示妙行。执持名号。即为妙行。以多善根多福德故。然同一居 土众生。以持名念佛。正当念时。便以佛之善根。为己善根。佛之福德。为己福德。故曰善根福德同佛。此中道理。尚待辨明。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则应以多善多福乃生。下即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是则持名念佛。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也。明矣。

因是亲因。如世间种一子。缘是助缘。如世间水土。有因无缘不生。有缘无因亦不生。因缘具足。方能成办。能念之心属因。今发菩提心。一精一进念佛。求成佛道。名多善根。即亲因也。所念之佛属缘。今修净土行。一句佛号。具足万德。名多福德。即助缘也。因缘具足。故能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此方是持名妙行。极乐净宗。合上正释四土。别明苦乐也。

《解》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一居 。良以上之。则十方同一居 。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讲)此乃指同一居 殊胜。极乐同一居 。上而言之。十方佛土同一居 。皆要让极乐最殊胜奇特。下而言之。又可与此土较量苦乐。此娑婆五浊恶世。是极苦世界。彼西方净土。是极乐世界。厌苦求乐。人之常情。故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者多。万修万人去。故曰优入。十方往生之众虽多。极乐仍从容不迫。如海纳百川而不隘。镜含万象而有余。横超而度越者。但有闻说。两土苦乐悬殊。厌秽忻净。念佛求生极乐。可得横超三界。度越生死苦海。佛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意即在于此。要令人深信极乐殊特。切愿求生。力行念佛。而得往生受用。初约能受用释竟。

己二约所受用释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环)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

(讲)先总释胜境。即极乐殊胜庄严之境。七重栏楯。横曰栏。直曰楯。俗云栏杆。庄严界畔。罗网庄严空际。行树庄严露地。一重行树。一重栏楯。重重相间。而至于七。上覆以七重罗网。一一皆是金。银。琉璃。玻璃。四宝所成。七重四宝亦但略言。其实重重无尽。宝宝一交一 错。周匝围绕。佛菩萨住处。

大本云。七宝诸树。遍满世界。所谓金根金茎。枝叶花果。亦皆以金。则名一宝。金根银茎。枝叶花果。亦分金银。则名二宝。如是三宝四宝。其宝间错。辗转增多。乃至七宝。

观经云。七宝行树。一一高八千由旬。一一花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又云。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此经文略。但言罗网。未言网间宫殿。

此中文有表法。表者显也。即借文以显义。借事以显理等。七重。表七科道品。三十七分。解在后文。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此土同一居 。有凡夫四倒。无常执常。非乐执乐。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方便。有二乘四倒。常计无常。乐计为苦。我计无我。净计不净。合之二土有八倒。彼国同一居 。人人实具四德。常者。同佛无量寿故。乐者。但受诸乐故。我者。自在无碍故。净者。清净庄严故。皆四宝则自功德深者。人具四德。则自功德深。内因胜也。周匝围绕。则他贤圣遍。外缘胜也。此即极乐真因缘。

《解》此等庄严。同一居 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讲)此下别明四土。先明同一居 土因果。以善业观行为能感因。以缘生胜妙五尘为所感果。极乐此土。横具上三土。唯横无竖。此等庄严者。总指同一居 庄严。有二能感因。一增上善业。即持名多善根之业。以念念即佛。乃成佛之亲因缘。净念相继。乃等无闲缘。以佛号为所缘境。乃所缘缘。言增上者。即增上缘。总摄前三缘。有大力用。为中道无漏善业。○二圆五品观。圆教观行五品位。谓随喜。读诵。解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以此二者。为能感之因。同一居 净土。为所感之果。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者。缘生。即因缘所生法。殊胜妙好。非同娑婆粗恶五尘也。同一居 之体质。亦即色声香味触。五尘为体也。

《解》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

(讲)此明方便土因果。以即空观智。相似三观。为能感因。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有横竖。竖则即空观智。非通教即有之空。乃圆教即假即中之空。横则相似三观。乃圆教相似位。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方便土果。为妙真谛者。非是藏通二教之真谛。乃圆教不思议真谛。即假即中。故称为妙。无漏五尘者。方便土。亦不外五尘为体。乃中道无漏五尘也。

《解》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

(讲)此明实报土因果。以妙假观智。分证三观为能感因。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横竖。竖则妙假观智。非别教次第之假观。乃圆教即空即中。不思议假观。横则分证三观。乃圆教分证位中。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实报土果。为妙俗谛者。非是别教之俗谛。乃是圆教不思议俗谛。即真即中。故称为妙。无尽五尘者。色声香味触。随举一尘。皆具一切尘。尘尘无尽。实报土亦不外五尘为体。乃中道无尽五尘也。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

(讲)此明常寂光土因果。以即中观智。究竟三观。为能感因。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横竖。竖则即中观智。非别教次第中观。乃圆教即空即假。不思议中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常寂光土果。为妙中谛者。非是别教之中谛。乃是圆教不思议中谛。即真即假。故称为妙。称性五尘者。色声香味触。称合真如自性。不可思议之五尘。为常寂光土之体也。上明四土横竖也。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一居 净境。真(假)[俗]圆融。不可限量。下皆仿此。

(讲)此明四土圆融。欲令易于了解。作此四土。次第分别。同一居 是缘生。方便是即空。实报是妙假。寂光是即中。此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四句偈分之。其实四土庄严。无不圆融无碍。无非因缘所生法者。四土唯一同一居 土也。无不即空者。四土唯一方便土也。无不即假者。四土唯一实报土也。无不即中者。四土唯一常寂光土也。又无不即空者。方便土横具上下三土。无不即假者。实报横具上下三土。无不即中者。寂光横具下三土亦然。

所以极乐同一居 净境者。引此圆融之境。以证圆融之理也。此论修德所成之境。元依性德起修。故得全修在性。称性无碍。真俗中三谛圆融。不可限量。

极乐同一居 。具足四土。圆融无碍。人民表因缘所生法。同一居 土也。声闻表即空。方便土也。菩萨表即假。实报土也。佛表即中。常寂光土也。称合圆融之理。成此圆融之境。即一土具足四土。故曰不可限量。下有显理处。悉皆仿此。以上别明四土竟。

《解》问。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庄严。答。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胜妙五尘。何异偏真法性。

(讲)此假立问答。以断偏执理性之疑。恐人不达寂光乃即事之理。而落偏理废事之见。前二句是问词。下答云。一一三土庄严。不在寂光之外。三土全体。是寂光理性。一一理性。本来具足无量庄严。事在理中。理随事遍。寂光亦不在三土之外。此是诸佛究竟依报之果土也。经云。诸佛住处。名常寂光。若约如来分上。全三土而成寂光。若约众生分上。全寂光而成三土。是自业之差别。何关土有高下。又。人民但见同一居 。不见上三土。声闻但见同一居 方便。不见上二土。菩萨能见下三土。分见寂光。唯佛圆见四土。若谓寂光在三土外。不具三土胜妙庄严五尘。则与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别。以上约所受用释竟。大科征释竟。

丁二广释分二 戊初别释所受 二合释能受所受 初又二 己初释生处 二结示佛力 今初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解》上明住处。今明生处。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讲)上四土依果明住处。此宝池莲华明生处。池以金银等七宝所成。异此方土石也。此即对待而论。以显彼土绝待之乐。此土同一居 是有漏惑业所感。彼土乃无漏净业所成。又为弥陀愿行之所庄严。大本云。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一宝二宝。乃至七宝。所共合成。今不言由旬数量者。略也。

《解》八功德水[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缩)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

(讲)八功德水。略显八德。文易可知。惟缩腐褪色。与沴戾六字。解注如下。缩者臭也。腐者日久味变。褪色日久色变。沴者不和。戾者不顺。因不和顺。所以增病。

极乐宝水。非止八德。实则功德无量。十六观经云。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其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是水本无情。而能说法。岂思议之所能及哉。

无量寿经云。诸上善人。入七宝池。澡雪身体。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乃至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是水本无心。能随人意。又岂思议之所能及哉。

《解》充满其中。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阶道四宝。异砖石。陛级名阶。坦途曰道。重屋为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讲)此方之水。有时枯竭。则不能得其用。有时泛滥。儒书云。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则复损坏一切。底纯金沙。亦只略言。观经云。真金为渠。其下皆杂色金刚。以为底沙。大本云。纯一宝池。底沙亦以一宝。黄金池者。白银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宝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宝。亦复如是。异此方池底皆污泥不净也。

陛级名阶。践之上升。坦途曰道。履之游行。重屋曰楼。岑楼曰阁。此即佛僧所居。及聚会说法之处。七宝所成。则皆用七宝庄严而较饰之。异此方土木。彩画丹青而严饰也。

无量寿经云。阿弥陀佛。讲堂一精一舍。宫殿楼阁。皆以七宝。胜于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万倍。菩萨所居。亦复如是。诸天及人。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宝二宝。至无量宝。今言七宝。不云高下大小者。皆省文也。

七宝以金为首。金具四义。体则坚固。性则柔软。色具光明。价本贵重。银之四义。所不能及。琉璃此云青色宝。又云不远山宝。玻璃此云水玉。即水晶。砗磲此云大贝。贝为海中介虫。大者为宝。有云非梵语。以其形似车之渠。渠者网也。赤珠乃赤虫所出之珠。玛瑙有山玛瑙。水玛瑙之分。如上七宝。但取名同此方。实则一一超胜百千万倍。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禹王卑宫室。颜回居陋巷。只贵其德。不重宝严。读古者。无不景仰其风。答。此由弥陀大愿所成。亦由诸上善人净行所感。不待造作经营。又由弥陀大开方便。随顺众生厌秽忻净之心理。以大愿行。庄严成就极乐净土。今十方众生。有欲舍苦求乐。信愿念佛。求生彼国。即可横截生死。正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莲池大师云。喻如正厄饥寒之国。忽闻饱暖之乡。方沉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岂不身心踊跃。舍故趣新。但得往生。终成解脱。方便接引。当如是耳。

《解》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由同一居 净土。身相不等故也。

(讲)此明华轮。即莲华大如车轮。非指普通车轮。乃举轮王金轮。轮王有四。铁轮王。统领南洲一洲诸国。铜轮王。统领东南二洲诸国。银轮王。统领东西南三洲诸国。金轮王。王四大部洲。至要即王位。有金轮宝自然现前。乘之一日之内。可以周游四大部洲。金轮王出世。海水低落。海边现有轮王道路。能通四洲。轮王有七宝。千子。以十善化导。四洲皆服。金轮大一由旬。四十里。乃举最小由旬言。若据观经。及宝积经中。无量寿如来会所明。大小实不可限量。由同一居 净土。有凡有圣。身相不等故。观经云。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团一 圆正等。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莲华。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

问。莲华大小。何以相去甚远。答。由十方念佛众生。工夫勤惰不等。故所感莲华大小不一。现前有一众生。闻说净土法门。发心信愿持名。七宝池内。即时产一莲芷。标名于上。如若一精一进念佛。莲华日大一日。光色日鲜。如中途退心。或另学别种法门。则莲华渐枯。倘一生修持到底。则临命终时。弥陀接引往生。即生此莲。名为托质莲胎。以九品莲华为父母。清净受生。华开见佛。是莲华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莲喻车轮者。不但状莲之形。而且表莲之德。轮有运载义。而此华轮。能至十方。接引众生。出离苦海。往生极乐。可为弥陀大愿船。普载众生。同赴莲池会也。

《解》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讲)此先明莲华光色。后举四德。莲分四色。色各有光。由众生身有光明。故莲胞亦有光。光色本应无量。四色亦略言耳。

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者。既曰略叹。当知莲之德。亦不止此。质而非形曰微者。质乃宝华之体质。形量大小不定。各随念力而现。故曰非形。无碍曰妙者。自在无碍。不可思议。十方众生发心念佛。华即标名。勤惰才分。荣枯顿异。是为感应冥符妙。又上中下品。各随功行。无量往生。不致错谬。是为胜劣分明妙。香者。彼土之莲。光色既胜。香气应异。非此方莲香可比。非形即非尘者。既非一定大小之形。则自然非色尘之德。而全体唯心矣。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故曰非尘故洁也。莲胞既光色明耀。微妙香洁。则生身庄严殊胜可知。以上释生处竟。

己二结示佛力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讲)此结示佛力。故呼舍利弗而告之曰。极乐国土。成就如是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愿行为能庄严。极乐是所庄严。此约佛释。大愿。即弥陀因中为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第三十二愿云。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大行者。即弥陀愿后。勇猛一精一进。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大本云。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摄取二十一亿佛刹。清净之行。

称性功德者。称合真如自性。本具功德。一切庄严。亦复性本自具。但非佛力。不能成就。故曰称性功德之所成就。

遍严四种净土者。由真性圆满周遍。故能普遍庄严。四种净土。弥陀愿行圆满。庄严净土。为众生作增上缘。带起十方三世。一切凡圣。自心种种庄严。为所缘缘。一切凡圣。缘此庄严净土。起欣慕心。而修净业。求生净土。故曰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圣凡。令往生也。

《解》[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讲)复次。弥陀以因中所发大愿。能作众生多善根之因。又以愿后所修大行。能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此意须善会。何以弥陀愿行。能为众生作殊胜因缘。因佛以此愿行。庄严成就四种净土。又以此愿行。庄严成就一句洪名。令众生对此庄严之依正。信愿持名者。以佛之愿为愿。以佛之行为行。皆得多善根多福德也。念念执持名号。相续无间。即念念以此善根福德。成就如是称性功德庄严。此义约众生释。皆是已成者。众生性本自具一切庄严。但由信愿持名。方能成就。已起信愿行。即是已成。非今非当者。非现今成。非当来成也。

《解》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约生佛圆融不二释。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四句。以弥陀大愿大行。种种称性庄严。此属性宗。能为众生作增上缘之本质。带起众生。自心所现种种庄严。此属相宗。性不碍相。相不离性。性相圆明。生佛不二。撤尽性相二宗法门界限。

缘有四种。一亲因缘。二次第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有增上力用故。谓弥陀愿行。称性所起之种种庄严。有增上力用之本质境。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者。带是变带。谓众生托佛增上缘本质境。变起自心种种庄严。为带质境。为己所缘。本质能现带质。带质无异本质。故曰全佛即生。全他即自。二义祗是一义。成就如是。生佛一如。自他不二。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也。初别释所受竟。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分二 己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 次约耳根声尘明受用 己初又二 庚初正明 二结示 今初

《经》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解》乐是声尘。地是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食是味尘。盛华散华经行是触尘。众生五根对五尘可知。常作者。[即]六时也。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故云昼夜六时。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

(讲)经中举极乐五尘胜境。为众生五根所受用。文显可知。常作者。即指天乐。昼夜六时。无有间歇。不同世乐之或作或辍也。乐以天称有二义。一天人之乐。乃诸天奏乐。供养弥陀。以及海会圣众。二天然之乐。不假人力。自然敷奏。如本经云。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不特其音之美。且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黄金为地者三句。指地之体质。本是黄金。七宝但是地上庄严耳。昼夜六时者。昼夜各有初中后三时。合为六时。又一解。昼六时。夜六时。每昼夜共十二时。然彼极乐净土。依报世界。正报色身。皆有光明。不假日月。假者藉也。既不假日月。则安分昼夜。安分是反难辞。后解答云。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但顺此方比拟。英顺此方情见始得。

《解》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衣祴是盛华器。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经四华。表四因位。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佛)[极]果。果德无不遍也。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意显生极乐已。还供释迦弥勒。皆不难耳。若阿弥神力所加。何远不到哉。

(讲)上是天乐。为耳根所对之一声 尘。金地为眼根所对之色尘。此是天华。为眼鼻二根所对色香二尘。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此云适意。色香美妙。适悦人意。又云白华。清白一洁 净。世所未有。此即天华。乃天人所雨。以表供养之意。如大本所云。一切天人。皆□天上百千华香。来供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

衣祴。是盛华器。盛字平声。贮也。衣祴例如进香香袋。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法莲华经之四华。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以四华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佛果。果德无所不遍也。住行向地诸菩萨。破无明见法身。乃为真因。念念趋向无上妙觉之佛果。果德遍十方界。故曰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极言供佛之多也。

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四句。蕅公之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今在彼土。能供十万亿佛。意显往生彼国已。有欲还供本师释迦。及当来弥勒。亦不成难事。若承阿弥威神之力加被。则何远不到哉。更不落十万亿之数量耳。

《解》食时。即清旦。故(曰)[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迥)[回]还也。

(讲)食时。乃受食之时。清旦盛华。供养多佛。食时即归。明其神足不可思议。神足乃六通之一。亦名如意通。此通有三。一能到。身能飞行。轻举远到。二转变。大小一多。互相转变。三圣如意。化现无方。应变莫测。故能不离彼土。常遍十方。此二句有二义。一十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也。二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也。譬如月不离空。而能影现众水。不假逾时。回还本处。极言其速之至也。此种神力。固由众生净业所感。亦由弥陀愿力所致。因中第二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解》此文显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

(讲)上文神足。已显不思议之理。此文显极乐事事皆无障碍法界。故举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举足跨步。伸手弹指。一一无非全体法界。极乐净土。随拈一法。体即法界。摄尽十方无尽三宝。十方三宝。体即法界。摄尽极乐依正。故云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如帝珠网。一珠摄多珠。多珠摄一珠。一多相摄。贯彻无碍。

《解》又。显在裟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在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也。

(讲)又。显在娑婆。则五浊深重。恶业为障。故与极乐。不隔而隔。如五台清凉胜境。我等凡夫。不隔而隔。在极乐。则诸善俱会。功德甚深。隔而不隔。如圣人之与人间。隔而不隔也。

《解》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讲)饭食经行者。受斋之后。一心行道也。念食食至。乃受天然饮食之乐。并不假安排造作。食毕钵去。自然化去。亦不劳洗涤举拭。并无尘缘障道之苦。大本云。诸往生者。其饭食时。金钵。银钵。种种宝钵。随意现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碱甘淡。各如所愿。不余不缺。不以美故。过量而食。食已自消。而无遗滓。或见色闻声。意以为食。自然饱适。无所味著。身心轻利。食毕化去。时至复现。但经行金地下。虽有天华缤纷。天乐敷奏。娱乐之境。心不贪著。优游自在。一心行道。任运进修。或称念佛名。或参究禅理。或修一习一 观行。非徒散虑逍遥也。

此饭食经行。是寻常日用事。当知日用之中。头头是道。古德云。运水搬柴。无非妙用。穿衣吃饭。尽是禅机。莲池大师云。拈匙放箸。口口不离。举足动身。步步踏著。何得埋头吃饭。空过一生。玩水观山。徒劳万里。味哉言乎。初正明竟。

庚二结示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如来重呼舍利弗。告以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天乐天华。神足往还。饭食经行。一一无非弥陀愿行功德之所庄严。○愿庄严者。大本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以香华等。种种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即可遍至。又愿我刹中人。欲食之时。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自去。今者成佛。一一如愿。○行庄严者。法藏比丘。既发愿已。天雨妙华。而散其上。故果上亦感天华之庄严。又愿后修行。恒往佛所。承事供养。故感果上国中人民。一食之顷。遍供多佛。神足之庄严。又手中常出衣服饮食。幢幡宝盖。一切音乐。供养于佛。故感果上天乐鸣空。国中众生。自然衣食之庄严。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竟。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分二 庚初别明 二总结 庚初又二 辛初化有情声 二化无情声 辛初又二 壬初鸟音法利 二征释略显 今初

《经》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解》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此二种。西竺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

(讲)此重呼舍利弗。复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故以音声而作佛事。极乐摄法界机。五根五尘。一一圆妙。此姑就声尘。以显法利。非全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也。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者。常有。谓非时有时无。种种。言其品类不一。形殊众鸟曰奇。音能说法曰妙。毛羽光彩。形形色色。多而且美也。下略出六种。白鹤以纯白为正。孔雀华彩夺目。鹦鹉以红嘴绿羽为贵。能学人语。舍利旧云鹙鹭。元朝楚石梵琦禅师。西斋诗云。舍利是春莺。修眉漆点睛。或然。未确定之辞。

迦陵频伽。此云妙音鸟。正法念处经云。迦陵频伽。出妙音声。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大论云。迦陵频伽鸟。在卵中未出。声超众鸟。

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者。梵语耆婆耆婆迦。此译为生。胜天王经云。生生。或译命。法华经云。命命。杂宝藏经。名为共命。心识各别。报命相同也。后二种。雪山等处有之。此等诸鸟。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相似也。名虽相似。实则不同。十六观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此鸟原是弥陀化身。

六时出音者。则净土诸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而无间歇。非同此方。夜栖昼鸣。良以极乐众生。莲华托生之身。本来无有昏睡。不假夜卧。鸟亦如之。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讲)上明鸟音。此明说法。谓以上众鸟。非但音声和雅可爱。且能演扬宣畅。佛法道品。五根等他经七科三十七分。即修行入道之品也。此经惟列二十五品。或谓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极乐为大乘机。如何演畅不对机之法。当知三十七品。实通大乘。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经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此皆能通大乘之明证也。

所谓四念处下。解七科名义。正文无前三科。但有五根等后四科。仔细研究。极乐众生。莲华化生。清净庄严。不必观身不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必观受是苦。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无有诸恶。所求如意。圆证三不退。故不必更闻四正勤。四如意足。蕅公因解后四科。顺带前三科耳。

四念处。念。是能观之智。处。属所观之境。以智观境为念处。一身念处。观净土之身。究竟清净。非同娑婆不净。二受念处。观净土之受。纯不思议乐。无有众苦逼迫。三心念处。观净土之心。真实常住。远离生灭无常。四法念处。观净土五一陰一之法。自在为我。非同诸法无我。

《解》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

(讲)正勤。即正一精一进也。净土众生。圆证三不退。惟善无恶。净念相继。入三摩地。不退入凡夫位。不退菩萨行。不退无上道。念念趣向萨婆若海。即正勤也。

《解》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一精一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讲)如意足。亦名四神足。能发神通。所愿皆遂。故名如意足。一欲如意足。向所欣慕极乐净土。今已得生故。二一精一进如意足。三种不退。已得圆证故。三心如意足。菩提行愿。念念不舍故。四思如意足。深入佛慧。任运增明故。

《解》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一精一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讲)五根者。信进念定慧也。五者何以名根。具二义故。一能持义。如树有根。能持所生枝叶。不致焦枯。二能生义。能生花果。令得成熟。故以根名。一信根。信正道及助道法。正道。即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发菩提心。趣向真如佛果。助道。即修一习一 一切善法。助发正因。名信根。二一精一进根。修正助道法。勤求不息。名一精一进根。三念根。念正助道法。更无他念。名念根。四定根。摄心在正助道法。相应不散。名定根。五慧根。于正助道法。慧照分明。名慧根。蕅公云。观于苦等四谛。即慧照现前。观于苦谛。当体即是法身。集谛。当体即是般若。道谛。为解脱因。灭谛。即解脱果。名慧根。

《解》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一精一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一精一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讲)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长。具大力用。不为他法所伏。而能摧伏他法。一信根增长。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能破众生不能成佛之疑惑。能破邪信。不为邪法之所动摇。及破见思尘沙无明。各种烦恼。名信力。○二一精一进根增长。能破种种身心懈怠。不存身见。悍劳忍苦。破身懈怠。心不昏昧。亦不沉没。破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者。即成办出离生死大事。名一精一进力。○三念根增长。破诸邪念。空有二边之念。皆属于邪。成就出世。中道正念功德。名念力。○四定根增长。一心不乱。能破散乱妄想。而发事理禅定。禅定即三昧。功浅者。发事一心不乱三昧。功深者。发理一心不乱三昧。名定力。○五慧根增长。慧光透露。能遮通别诸惑。见思为通惑。三乘同断故。尘沙无明为别惑。别属菩萨所断故。三惑黑暗。慧光能破。诸暗既破。显发真正无漏之智。名慧力。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一精一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一精一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

(讲)七菩提分者。梵语菩提。此译为觉。故亦名七觉分。即由前慧力。所发真正无漏之智。善能觉了。一择法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即以智慧观察五蕴诸法之时。慧照分明。善能简择分别。何者是真。何者是伪。与无漏智相应为真。不相应为伪。不致谬取虚伪之法。五蕴本来无我。妄执实我。五蕴本非实法。妄执实法。我相法相。皆虚伪也。与无漏智不相应。我法二空真理。与无漏智相应。如是简别。名择法觉分。

二一精一进觉分。一精一进修诸道法时者。不杂谓之一精一。不退谓之进。修趣向佛道之法。一心一精一进。不倦不怠。慧照分明。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如楞严经所云。勤心役身。事火祟水等。诸外道所修。无益之苦行。不能出离生死。是为无益。常勤心在真法中行。真法。即真正道法。四摄六度等。如是一精一进。名一精一进觉分。

三喜觉分。若心得法喜者。即进修道法。工夫深造。与真法相应。心得法喜。慧照分明。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计断计常。著空著有。皆颠倒也。住真实之法而生喜。名喜觉分。

《解》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若舍所见念著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爱见妄想。名定觉分。

(讲)四除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者。诸见。即身边邪见戒五利使。烦恼。即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五利使属见惑。迅速敏捷故利。五钝使属思惑。纡回迟缓故钝。此十使是造业受报之因。能使众生。受轮回生死之苦。故名使。断除十使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之惑。此惑无有自体。故曰虚伪。不损真正善根者。以无漏智为真正善根。智能断惑。其智不损。如日光能破暗。其光不损。名除觉分。

五舍觉分。若舍所见念著境时。谓所见念著之境。此境本来无有。慧照分明。善能觉了。所舍之境。举体虚妄。因念著故。似现前境。乃由意识所变。故曰不实。既已了知。永不追忆。如人所见梦中之境。梦时妄生爱著。醒觉之后。了知虚伪。无有真实。故不追忆。名舍觉分。

六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禅有多种。外道禅。修无心定。用强制力。将第六意识。伏而不行。生无想天。寿五百劫。初半劫。用功入无想定。能经四百九十九劫。如夹冰鱼。虽然不动。冰融复一活。迨最后半劫。定力一失。妄想复起。因谤三宝。堕落地狱。○有漏禅。如四禅四空诸天。各皆有定。若未得灭受想定。不能了生死。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如郁头蓝弗。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三界极顶。舍报之后。堕作飞狸之身。此定觉分。慧照分明。善能觉了。如上诸禅。悉皆虚假。非真实定。不生爱见味著。名定觉分。

《解》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一精一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

(讲)七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即修出离世间。了脱生死之道。三十七品。出世道也。修此道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定慧不可偏重。常使定慧均平。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一样高低长短。或有时定力太过。其心沉没。当念用择法一精一进喜三觉分。而审察提起。不令沉没。成有时慧力太过。其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收摄任持。不令浮动。务必调和其心。定慧适中。名念觉分。

《解》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讲)八圣道分。圣者正也。亦名八正道。由前择法觉分。不依偏邪。故入正道。无漏圣法曰正。能通涅槃曰道。共有八种。一正见。修无漏行观者。即苦集灭道四谛。每谛有四行观。合为十六行观。详在三藏法数。恐繁不录。修此行观。不至漏落生死轮回。故称无漏行观。慧眼分明。见理正确。名正见。

二正思惟。以无漏心。即四谛智。总名一切智心。以无漏心。相应思惟者。不是识心思惟。乃是无漏心相应之思惟。动发觉知筹量者。依四谛智。动发四谛观。觉知筹量四谛境。为令观智增长。断惑证真。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解》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

(讲)三正语。以无漏慧。除四邪命者。一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力。二维口食。谓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三仰口食。谓仰观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上四种。邪心求利。以活身命。多有口业。摄诸口业者。即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

四正业。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凡不正之行。皆名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即修清净梵行。如楞严经云。尚无不杀不盗不一婬一。云何更随杀盗一婬一事。名正业。

五正命。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一诈现异相奇特。以奸诈为怀。示现异相。与人不同。如不食五谷。卧刺投灰。诸奇特事。冀人信仰。二自说功德。诱动人心。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占卜相命。报吉谈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此二可知。此五种亦皆邪心取利。以自活命。故名五邪命。住清净正命中者。以道自活。而全法身慧命。名正命。

《解》以无漏慧相应。勤行一精一进。修涅槃道。名正一精一进。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

(讲)六正一精一进。以无漏慧。修涅槃道。勤行一精一进。不倦不怠。行契于智。谓之相应。名正一精一进。

七正念。以无漏慧相应。除诸妄念。一心专念真如实际。佛果菩提之正道。及万行庄严之助道法。名正念。

八正定。以无漏慧相应入正定。远离不定。及邪定。与有漏禅定等。名正定。

《解》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讲)此料简道品。先约四教简。后约四土简。道品即四谛中道谛也。通大小乘。乃如来妙智。对机所施之教法。如医师之因病设药。修行道品。如服药除病也。

天台宗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化仪四教。为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四教各有四谛。故道品须约四教料简。极乐世界。十方往生者众。机当不一。若约夙种而论。当有四教道品修法之差别。

一藏教。即三藏教。四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小乘学者。依此而修。故名藏教。约事立名。后三教大乘。约理立名。藏教诠生灭四谛。苦谛。则生住灭三相流迁。集谛。则贪嗔痴等分。四心流动。道谛。则对治易夺。灭谛。则灭有还无。净土众生。若小种先熟者。定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

二通教。为大乘初门。钝根人通前藏教。利根人通后别圆。故名通教。诠无生四谛。苦谛如幻如化。无逼迫相。集谛。如幻如化。无和合相。道谛不二相。灭谛无生相。净土众生。若是通教机。定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

三别教。独菩萨法。别前藏通。别后圆教。故名别教。诠无量四谛。苦谛。有无量相。十界果报不同故。集谛。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谛。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谛。诸波罗密不同故。净土众生。若是别教机。定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

四圆教。三谛圆融。圆修圆证。故名圆教。诠无作四谛。苦谛。五一陰一本如来藏。无苦可离。集谛。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道谛。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灭谛。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净土众生。若是圆教机。定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解》藏道品。名半字法门。净土浊轻。似不必用。为小种先熟者。或暂用之。

(讲)前约四教简道品。此约四土简道品。藏道品。名半字法门。以小乘偏真。而不圆满。故名半字法门。对大乘通别圆。满字法门而说。净土浊轻者。以净土本无五浊。因娑婆众生。生彼国土。故有浊轻。似不必用者。若为小种先熟。则暂用之。若无小种。不必常用也。

《解》通道品。名大乘初门。三乘共禀。同一居 净土多说之。

(讲)名大乘初门者。为别圆二教初门也。声闻缘觉菩萨。小中大三乘。同闻共禀而修。同一居 净土众生。有具见思惑者。故多说无生道品也。

《解》别道品。名独菩萨法。同一居 方便净土多说之。

(讲)名独菩萨法者。非三乘共禀。惟菩萨独修之法。同一居 方便净土多说之。实报寂光二土。则不用别教道品也。

《解》圆(教)道品。名无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净土。皆得闻也。

(讲)名无上佛法者。第一义谛也。最尊最上。无有何法能加其上。如有利根之者。于四种净土。悉皆得闻。因四土圆融故。如是方是极乐净宗。总论四土。同一居 则具四教。方便但具别圆。实报唯圆教。寂光惟是一心。无教不教。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处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

(讲)如是。指法之辞。指根力觉道四科。等者。等念处正勤。如意足。及余四摄法等。四摄者。一布施。众生无缘不能度。先以布施。结众生之缘。二爱语。以柔软语。令众生乐闻。易于受度。三利行。行种种饶益行以利众生。四同事。和光同尘。欲施教化。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以此四法。摄取众生。故名四摄法。

六度者。一布施度悭贪。二持戒度诸恶。三忍辱度嗔恨。四一精一进度懈怠。五禅定度散乱。六智慧度愚痴。悭贪等六蔽。是众生心病。六度是如来法药。以法药对治心病。自可药到病除。

十力者。如来所有十种智力。一是处非处智力。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作善业得乐报。因果相契。为是处。作恶业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二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或善不善。漏无漏等。○三定智力。知诸禅三昧。世间禅。四禅四空定。出世间禅。小乘禅。大乘禅。出世上上禅。○四根智力。知诸众生。诸根上下。随机施教。○五欲智力。知他众生。种种乐欲。各各不同。○六界智力。知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七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相。○八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万世。姓名苦乐寿夭等。○九天眼智力。见众生受生舍报。从何道来。向何道去。或苦或乐。○十漏尽智力。自知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无畏。乃四无畏。一一切智无畏。谓于一切诸法。尽知尽见。故无所畏。○二漏尽无畏。谓诸漏已尽。五住究尽。二死永亡。故无所畏。○三说障道无畏。谓于障道之法。能知能说。故无所畏。○四苦尽道无畏。谓于尽苦之道。能知能说。故无所畏。

无量法门者。众生烦恼之病无量。故佛说法门之药。亦复无量。如上诸佛所说之法。净土诸鸟。一一皆能说之。众生闻者。皆能得益。

《解》三十七品。收法虽尽。而机缘不等。作种种开合。名义不同。随所欲闻。无不演畅。故令闻者。念三宝。发菩提心。伏灭烦恼也。

(讲)此明开合。开合乃是随机。三十七品。收一切道法虽尽。而众生机缘不等。故作种种开合。其中名义。自应不同。若是好广之机。则开演三十七品。成无量法门。若是好略之机。合演三十七品。无量法门。成戒定慧三学。名既不同。义亦有异。总而言之。随众生机缘。乐闻广者。略者。无不演畅。曲尽其宜。如乐说无碍辩。各随好乐而说也。

故令闻者。念三宝。足见极乐众鸟。说法有方。善能开导于人。令念三宝也。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三者俱称宝者。皆可尊可贵故。既圆念三宝。自可圆发三心。明正因佛性。则理心发。明了因佛性。则慧心发。明缘因佛性。则善心发。一发一切发。是为圆发。自能圆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也。

《解》灼见慈威。不可思议。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闻共禀。一心修证。故念僧。

(讲)此正明念三宝因缘。以修持净业。往生为因。谛闻众鸟说法为缘。灼见慈威三句。亲见弥陀。有摄受之慈。有折伏之威。慈威二皆不可思议。故念佛。法喜入心三句。闻法心欢喜。谓之法喜。法喜入心。如饮甘露。是为法味充足。故念法。同闻共禀。一心修证者。大众同闻。共禀受教法。一心修持。随功行之浅深。而证位有高下。故念僧。

《解》能念即三观。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及四教意义。三谛权实之不同。如上料简道品应知。

(讲)此简别能念所念。以及三宝不同之相。能念即三观者。谓能念之心。体本空寂。即空观。用则圆照。即假观。正空寂时。寂而常照。正圆照时。照而常寂。即中观。

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者。何谓别相。差别之相也。法身。报身。应化身。为四教佛宝。教理智断。为四教法宝。三乘贤圣。为四教僧宝。何谓一体。真实之体也。湛然智照。灵明觉了。为佛宝。实相理体。清净圆妙。为法宝。理智不二。和合无违。为僧宝。别相是相。相即性中之相。一体是性。性即相中之性。性相一如。二而不二也。

及四教意义者。别相一体。各分四教。但有三谛权实之不同耳。藏通二教。为真谛三宝。别教为次第三谛三宝。圆教乃一心三谛三宝。前三教总属权。圆教乃属实。此乃如上文。料简四教道品应知。初释鸟音法利竟。

壬二征释略显

《经》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讲)此文征释疑难。恐人疑云。弥陀因中。第一大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现有众鸟。岂不有违本愿乎。故呼舍利弗而诫之曰。汝勿谓此诸众鸟。五一陰一实法。是罪报所生。此鸟非但不同人间之鸟。随业受生。而且不同天上之鸟。虽能说法。仍属业报所生也。

所以者何。此句是征。所以不可说此鸟。实是罪报所生者。何也。彼佛下解释疑难。彼佛国土。由弥陀愿行。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此三恶道。由五逆十恶。感地狱道报。由悭贪嫉妒。感饿鬼道报。由愚痴暗昧。感畜生道报。故名恶道。

又呼舍利弗而告之云。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此引法藏比丘。所发第十六愿为证。愿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不善名者。不取正觉。名且不闻。何况有实是罪报所生之众鸟耶。何况。反显其必无也。非但目所未睹。亦复耳所未闻也。

是诸众鸟四句。出其所以。难云。彼国既无恶道。何以现有众鸟。告曰。此鸟皆是阿弥陀佛愿力。欲令法音宣扬流布。以不思议力。变化所作耳。又引难云。法藏愿后偈云。地狱鬼畜生。皆生我刹中。何得谓无三恶道。引释云。彼偈次云。一切来生者。修一习一 清净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则知未生。虽属恶道。早种净因。既生彼国。皆成上善。同佛相好。岂复存恶道形耶。

《解》征释可知。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

(讲)经中征释。无三恶道之疑已显。故曰可知。此假立问答。以释尚无恶道之名。故问云。白鹤等岂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者。是诸众鸟。五一陰一实法。既非罪报。则白鹤等假名。亦非恶名。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者。此承上对显。五一陰一既非罪报。则属善报。假名既非恶名。则属善名。善报则究竟五一陰一功德。善名则究竟假名功德。一色一香。一尘一名。皆即全体法界。不可思议。故一一名。皆诠如来究竟功德。诠者显也。以假名诠显实法。如来究竟功德。以如来证穷十法界功德。是为究竟。彻法流之源底故。是法平等。一究竟一切究竟。故一一名字。悉皆究竟。所谓究竟白鹤。乃至究竟共命之鸟。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反显是究竟功德之名也。故旁注曰名字法界。不可思议如此。

《解》问。化作众鸟何义。答。有四悉[檀]因缘。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

(讲)此问答显益。问。弥陀欲令法音宣流。变化众鸟。有何意义。答。有四悉檀因缘。梵语悉檀。此云普施。四悉乃有四益。一世界悉檀。欢喜益。因世界凡情。喜此诸鸟。弥陀随顺凡情而化。令得欢喜。二为人悉檀。生善益。化鸟说法。事出奇特。令闻者。咸念三宝。而得生善。三对治悉檀。灭恶益。鸟能说法。未可轻视。不于诸鸟。起下劣果报想。令得灭恶。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第一义。即甚深究竟之义。生佛一如。鸟为弥陀变化所作。鸟即弥陀法界藏身。无一法不具。无一法不造。即理具事造。令得入理。此经为圆顿教。皆第一义悉檀。便具下三悉檀。以事造不离理具也。

《解》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乃)[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

(讲)此文标指法界。即直指万法唯心之旨。以显西方六尘之境。一一无非全体法界。微风。乃触尘。树网。乃色香味三尘。音。乃风声。此前五尘为实法。五尘落卸影子。落在意地之中。是法尘。为假法。此六尘是依报。众生是正报。若依若正。若假若实。随拈一法。当体即是弥陀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亦即我及众生。三身四德。生佛平等。依正无殊。此为第一义悉檀也。初化有情声竟。

辛二化无情声

《经》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解》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无量法门。同时演说。随类各解。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讲)此中经文。重告舍利弗。无情法利。微风者。风之美也。轻清柔和。不徐不疾。吹诸宝树宝网。铿然有声。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宫商并奏。律吕克谐。出微妙音者。幽雅曰微。说法曰妙。音中或赞佛。福慧两足。能作众生导师。或赞法。犹如妙药。能治众生心病。或赞僧。信解修证。能作众生模范。能令闻者。自然兴念三宝。此明念三宝因缘也。

解中情与无情。同宣妙法者。情指上文众鸟。无情指本科风树罗网。同时宣演。四教道品。无量法门。能随上中下。各类之机。皆得领解。则何异佛音圆妙。随类得解也。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问。无情声。何以亦能说法。答。情与无情共一体。迷者茫然罔觉。悟者豁然契入。如香岩闻击竹声。而悟道者是也。又古德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此土无情尚然。何况极乐庄严佛土耶。

《解》念三宝。是从悉檀获益。凡夫创闻。大踊遍身。是欢喜益。与三宝气分一交一 接。必能发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灭烦恼。是(灭)[破]恶益。悟证一体三宝。是入理益[也]。初别明竟。

(讲)此明念三宝四益。念三宝是从四悉檀获益。以同一居 净土凡夫。创闻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大喜遍身。是欢喜益。外与别相三宝。内与一体三宝。气分一交一 接。必能发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发心起行。或伏烦恼。或断烦恼。喻如浊水静深不动。灰土自沉。清水现前。去泥纯水。搅亦不浊。心中烦恼伏断。亦复如是。是破恶益。悟证一体三宝。人人具足。是入理益。本科二化无情声竟。大科初别明竟。

庚二总结

《经》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长思矣。

(讲)重重结示令深信者。前三教皆浅信。惟圆教事事无碍之信乃深。一切庄严。即四土庄严。皆导师因中。所发四八弘愿。愿后所修。六度万行。之所成就。乃至果上成佛。得一切种智所现相分庄严。此皆约佛边说。

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者。净业。即修持念佛法门。清净三业。以此净业为能感。一切庄严为所感。乃至往生净土。由唯识所变相分庄严。以为受用。此乃约众生边说。

佛心生心。互为影质者。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是全庄严。乃佛心也。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现。是全庄严。乃生心也。全心即境。全境即心。佛生互为影质。本质如石印之印模。影像如影印之印刷品。以佛之庄严为本质境时。却在众生心中。为影像境。以众生庄严为本质境时。却在佛心内。为影像境。故曰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者。以众灯。喻佛心及一切众生之心。以灯之光明。喻佛心所现庄严。及一切众生心所变庄严。众灯光遍一室。虽然似一不分。却是各各遍满。无坏无杂。互不相碍。以喻佛心生心。所现四土庄严。似一不分。亦是各各庄严。无坏无杂。互不相碍。此即唯心庄严。事事无碍之境也。

全理成事。全事即理者。此指上文。心境无碍。理即是心。事即是境。全心成境。全境即心。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也。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者。此指上文性修一交一 成。性即是理。修即是行。称理起行。行不离理。全行即理。理不离行。全性德庄严而起成修德庄严。全修德庄严。还在心性之中。不在心性之外。心性本无外故。如依地种花。千葩万卉。皆不离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净土弥陀。不在心性之外。此理微妙。亦可深长思矣。岂浅智短识之所能知耶。

《解》奈何。离此净土。别谭唯心净土。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哉。初依报妙竟。

(讲)奈何。寄叹之词。谓奈之何。世人不了即事之理。即土之心。离此不思议净土。别执缘尘影事之妄想。以为真心。别谭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甘心堕于鼠即鸟空之诮。良可哀也。

鼠即。乃鼠鸣声。譬喻谭有不知妙有之理者。鸟空。亦鸟鸣声。譬喻谭空不达真空之理者。初依报妙竟。

丙二正报妙分二 丁初征释名号 二别释主伴 初分二 戊初征二释 今初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解》此经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征释名号。欲人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也。

(讲)此经乃是如来。的确指示。持名念佛之妙行。故特征佛名而解释之。持名而称妙行者。一但持一句佛号。而得三界横超。此简捷妙。二但要十念功成。亦得带业往生。此殊特妙。三但得往生净土。便证三种不退。此圆顿妙。故称妙行。此文释正报妙。正报有主有伴。先征释化主名号。故问当机。在汝之意。以为云何。彼佛因何之故。号为阿弥陀。就此一征。正欲人因名思义。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之心也。初征竟。

戊二释分二 己初约光明释 二约寿命释

《解》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一交一 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讲)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释迦本师。以光寿无量二义。收尽一切无量之义。非弥陀但具光寿二义也。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光寿二义。即弥陀心性。光则寂而常照。不变常随缘也。寿则照而常寂。随缘常不变也。寂中有照。照中有寂。横竖一交一 彻。即一真法界之全体。为十界之纲宗。乃诸法之实相。故举此作弥陀三身四土。三身四土。乃此体之所现。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光寿无量。亦此体之所成也。

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者。本觉理性。即众生人人本有之佛性。此性横遍竖穷。寂照照寂。即光寿无量之义。持名即始觉合本者。执持名号。能持之心即始觉。所持佛号即本觉。始觉不离本觉。本觉具足始觉。故曰始本不二。如摩尼珠。珠具光明。还照珠体。光不离珠。珠不离光。光珠不二也。

生佛不二者。生心如是。横遍竖穷。寂照照寂。佛心亦如是。佛号亦如是。故念佛众生。一念心与佛号相应。则一念佛。念念相应。则念念佛。是则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也。

己初约光明释

《经》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解》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讲)此释佛光无量。先约证释。首句为一切诸佛心要。诸佛心性。悉皆寂而常照。不变常随缘。故为光明。遍照法界。今弥陀从因至果。复本心源。彻证心性无量之体。称体起用。故光明无量也。

《解》诸佛皆彻性体。皆照十方。皆可名无量[光]。而因中愿力不同。随因缘立别名。弥陀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有光明恒照十方之愿。今果成如愿也。

(讲)此约愿释。前三句佛佛道同。无有差别。而欲立别名者。必约差别因缘。如弥陀因中。为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第十二愿云。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今果成得如所愿。可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也。

《解》法身光明无分际。报身光明称真性。此则佛佛道同。应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弥普照。故别名无量光。然三身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别耳。

(讲)此约三身。简法身横遍竖穷。故光明亦无分际际限。报身以智慧为身。乃称性所现。故光明亦称合真性。法报二身。诸佛一如。应身光明。乃有差别。有照一由旬者。由旬无正翻。乃轮王巡狩停留之处。如此方驿馆。有小中大之不同。或照十百千由旬。或照一世界。十百千世界不等。唯阿弥陀佛。大光普照。故别名无量光。此指弥陀应身。常光如是。非指放光而言。放光者。如本师未说法华之前。先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亿佛土。正说楞严之时。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如百千日。普照十方。微尘世界等。

三身不一不异者。法身。以理为身。报身。以智为身。应身。以机缘为身。应机示现故。如何可以说一。三身本来一体。如何可以说异。说一说异。皆为戏论。佛身不可思议。离诸戏论。故曰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悉檀利益。故作三身光明分别耳。

《解》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

(讲)此释佛光无碍。佛光而言碍无碍者。皆约众生分上说。众生与佛缘浅。不睹佛光。故说为碍。若与缘深。能睹佛光。说为无碍。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有缘众生。无不圆见。故曰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问。佛光既照十方。何以念佛之人。许多不见佛光。答。正因念佛功浅。宿世障深。故不能见。不可因不见佛光。遂疑佛光不能照十方国。譬如日光普照。生盲不见。岂可谓日无光耶。倘能一心念佛。念念无间。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何况佛光。初约光明释竟。

己二约寿命释

《经》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解》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

(讲)此释佛寿无量。先约证释。首句指诸佛心性之体。悉皆照而常寂。随缘常不变。故为寿命。法身常住。今弥陀因行已满。果觉已圆。彻证心性无量之体。始本合一。故寿命无量也。

《解》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

(讲)此约愿释。法身清净。犹若虚空。既无形相。安有始终。报身修成。智德圆满。断德究竟。故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本无差别。应身寿命。则随佛本愿。及与机缘。而为长短。如释迦生于人寿百岁时。愿减寿二十年。以补末劫众生。故八十岁入涅槃。此为随愿。机薪既尽。应火须亡。此为随机。故或延或促不等。

法藏愿王者。法藏。即弥陀因中为比丘之名。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之弘愿。故称愿王。第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又第十五愿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故曰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故别名无量寿也。

《解》阿僧祇。无边。无量。皆算数名。实有量之无量。然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讲)此约三身简。阿僧祇。此云无数。乃印度十大数之首。第二由阿僧祇阿僧祇。为无量。第三由无量无量。为无边。以下皆倍倍积累。第四为无等。第五不可数。第六不可称。第七不可思。第八不可量。第九不可说。第十不可说不可说。今佛生寿命。以阿僧祇劫计算。有无量无边之阿僧祇劫。此实有量之无量也。

弥陀应身亦有涅槃。非同法报二身。无量之无量也。正法住世。亦复无量。正法于上半夜灭时。观世音菩萨。即补佛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国名众宝普集庄严。其佛寿命。正法。亦复无量。正法灭后。是夜大势至菩萨。即补佛位。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然三身不一不异下。是破情计。应身本来即法即报。故曰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解》及者。并也。人民指等觉以还。谓佛寿命。并其人民寿命。皆无(有)量[等]也。

(讲)此释生寿无量。佛为法王。惟妙觉堪称。等觉以还。皆人民也。彼佛寿命无量。并其人民。皆得无量之寿。

《解》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讲)此重释光寿二义。先总明。当知无量光寿之佛名。皆本于众生。现前一念。竖穷横遍之心性建立。以生心佛心。本同一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曰平等。能令持名者。即佛号而悟心性。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解》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讲)此别明光义。承接上文。由众生心性。有大智慧光明。横遍十方。无量光之义。故生极乐。即生十方。见弥陀。即见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自度谓断自性之烦恼。度自性之众生。十方一切众生。与我本来同体。故能自度。即是普利一切也。

《解》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讲)此别明寿义。由众生心性。有常住不变。竖穷三际。无量寿之义。故极乐人民生者。即是一生补处。以是最后身。圆证三不退。任运进趣佛果。故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也。

《解》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讲)此结归心性。劝人深思。导师证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性。故名阿弥陀。故曰离心无名号。离名号何由彻证无量光寿之心。是以叮嘱。应当起智观察而知。即心即佛。愿深思之。未可草草过去。初征释名号竟。

丁二别释主伴分二 戊初别释 二结示 初又二 己初主 二伴 今初

《经》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解》此明极乐世界教主成就也。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