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话 第五 生禅品 问题讲解
四.妄固缚人,净如何缚人呢?
五.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六.何名禅定?禅定是甚么意思?为甚么有这一个名称?
七.禅者如何才能内外一如?
八.“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如何能对境界不动心?
九.甚么是外禅内定?
十.今日禅者的毛病在那里?
一.
如何坐禅?
一般人一大都以为禅的修练,一定要如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参禅”。其实,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又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禅,是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的。你会禅,则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都可以顿悟,都可以见性。因此,参禅求道重在觉悟真心本性。
参禅虽然不一定要打坐,但是对初学者而言,坐禅仍是参禅的重要入门。如何坐禅?首先应该了解各种坐禅的方法与常识:
1要独坐静室:初学者参禅打坐,最怕干扰,因此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且室内空气要流通,冷热要适中,光线要柔和,因为光线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则容易昏沉。
2要盘腿结印:盘腿是禅坐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不盘腿,精神则不易集中。盘腿分为单盘及双盘。初学者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亦可,或将两脚一交一 叉而坐,或挂腿均可。腿盘好了,双手抄手结印放在肚脐下,可使气血通畅。
3要宽衣松带:坐禅时,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宜,尽量避免穿着西装、牛仔裤、窄裙等紧身衣裤,手表、眼镜、腰带等束缚身体的物件,都要松开或去除,使身体松弛,且不妨碍血液循环。
4要摇身搓手:上座后,可以轻轻摇动身体,使身体保持在平稳舒适的姿势。两手可以一交一 互摩擦,以提振精神。参禅不但要用心,还要用力,因为参禅打坐不是休息,不是睡眠,是用心用力参究真理。
5要裹膝周全:坐禅时,可用毯子包裹膝盖,使其暖和,以防风寒入侵关节。
6要平胸直脊:禅坐时,胸部要平正,背脊要直挺,不可弯腰驼背。坐垫要松软,厚薄随人而异,以能坐得四平八稳即可。背部不可倚靠他物,以免阻碍气血畅通。
7要出气和顺:调息是修定的入门方法,初学者依“毗卢七支坐法”做好调身的基础后,紧接着就是调息。息就是呼吸。一呼一吸,出气入气要均匀和顺;气息未调,不宜坐禅,唯有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静安稳。
8要看心不分:就是要看在自己的心,让心系于话头上,不要让心亡失了。如《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此外,初学者还须注意以下事项:
1要名师指导:参禅打坐,如果没有名师指导,盲修瞎练,容易出差错。
2要自我察觉:禅,完全要靠自己洞察心机,靠自己当下承当。因此参禅要有大善根、大信心、大疑情、大奋志。
3要虚心无求:我们的心如果能谦虚无求,犹如“朗朗晴空,不着一物”,则容易与禅相应。
4要把持中道:六祖大师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因此坐禅要能不着心、不着境、不着动、不着妄。也就是要保持一颗平等无分别的心,不落于好坏、是非、善、有无的两边。
禅是健康之道,禅的功用可以开阔心胸、坚定毅力、启发智能、调和精神、净化陋一习一 、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链心志、理解提起、记忆清晰,尤其禅能令我们认识自己,所谓明心见性、悟道归源也。
参禅的利益固然很多,但是有的人参禅打坐不得要领,有时候容易“走火入魔”,走火入魔的原因有下列几点:
◆贪图神通:参禅打坐,不能贪图神通;禅定虽然可以引发神通,但是神通必须建立在慈悲心和守持戒法上。如果没有慈悲心,不能持守戒法,便容易着魔。
◆自我闭塞:禅是洒脱、幽默、风趣,禅是非常活泼、开阔的。因此参禅的人不能自我闭塞,不能自我束缚;想不开、想不通,便容易走火入魔。
◆邪知邪见:参禅旨在开发真如佛性,是为了要彻悟本来面目,为了明心见性、了脱生死、成佛作祖。但是有的人参禅是为了妄求神通,以此自我炫耀,甚至打击别人,这种知见上的错误,容易走火入魔。
◆妄动散乱:参禅是为了调伏妄心,是为了找回自己的真心。但是有的人心定不下来,老是妄动、散乱,愈是参禅,愈妄想;愈打坐,愈烦恼。如此不但容易走火入魔,而且还会退失道心。
因此,参禅打坐还未进入“定”境的时候,不妨辅以“五停心观”来治心:
◆用不净观对治贪欲。不净观是指观想自他肉体的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的观法。
◆用慈悲观对治瞋恨。慈悲观是多瞋众生观想由拔苦予乐而得到的真正快乐,以对治瞋恚的观法。
◆用因缘观对治愚痴。愚痴的人就是因为不明白世间上的事物,都是因缘所成,因此产生执着;如果懂得因缘法,就会知道众缘和合的奥妙,就能转愚痴为智能。
◆用数息观对治散乱。我们的心妄想纷飞,透过数息观,也就是数我们的出入息,让心系于一呼一吸,不但能够使呼吸慢慢均匀,而且能使妄心不再散乱,进而获致轻安。
◆用念佛观对治业障。念佛观就是念佛的相好光明、功德巍微空寂无为,以对治业障的观法。
以五停心观为禅修的基础,当修行一段时日后,可以透过“九住心”,勘验自己修行的进度。
◆内住:参禅打坐时,最初系心一境,使心住于内,不外散乱。
◆等住:最初所系缚的心,其性粗动,不能使它等住遍住,所以当心念对外在的对象起作用时,即于所缘的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令心遍住微细。
◆安住:心虽然摄持令内注等住,但是仍然还会有失念、散乱的时候,所以当心一外散,立即察觉,摄心还住于所缘中。
◆近住:此时心已能做到不起妄念,心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知,先将它制伏,不令此心远住于外,称为近祝
◆调顺:深知禅定的功德殊胜,了知色、声、香、味、触及贪、瞋、痴、男、女等十相是使心散乱的过患,因此,能将心调伏,不使流散。
◆寂静:以内心的安定功德,止息能令心扰动的恶寻思及随烦恼,使心调伏,不再流散。
◆最极寂静:由于失念的缘故,前面所说的各种不正寻思及随烦恼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能不忍受,立即除遣断灭。
◆专注一趣: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而定力得以相续。
◆等持:由于数数修一习一 的因缘,功夫纯熟,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能安注任运相续,无散乱转。
此外,临济禅师的“四料简”指出参禅打坐有四个程序:
◆夺心不夺境:忘记自己,但没有忘记外境。
◆夺境不夺人:泯灭外境,但没有忘失自我。
◆人境两俱夺:人与境皆忘。
◆人境俱不夺:人境俱不泯,道不离世间。
无论“九住心”或“四料简”,禅者都可以依此测试自己,检验自己究竟到达那一个阶段。禅者在修学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不一样的境界,因此过去禅宗有所谓“破三关”:
◆初关:要能超凡入圣。
◆重关:要能入圣回凡。也就是净土宗所说的乘愿再来,广度众生。
◆牢关:凡圣俱泯。就是不着有,不着空,空有一如,一切都在平等之中。
参禅打坐,如同人在山中,山在眼中,此中有分别,但是又无分别。参禅又如人在山顶,山在脚下,是我登山,是山登我?此中有高低,又无高低。所以,看起来禅只是一个打坐,可是这一坐并不简单。这一坐,三千大千世界无边的法界,就在我这一坐;这一坐,凡圣俱泯,人我双忘,身心脱落,彷佛回归自己本家一般,安然的稳坐于自己的法性之座,和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遨游于法界性海之中,那真是无比自在的解脱境界!
二.
如何知心如幻?
每一个人每天百般的忙碌,总是为身体而忙,甚至为别人而忙,却很少想到要修心养性,要为自己的心来忙。
在佛经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位大富翁,生平悭吝,既不修身,又不修心。他娶了四个夫人:大夫人年老色衰,糟糠之妻,最不受大富翁的喜爱;二夫人擅于理家,平日操持家务,当初在穷困的时候,很是相爱,但是到了富贵时就渐渐忘记;三夫人年轻又有魅力,使这富翁相会欢喜,别离忧愁;最心爱的是四夫人,年轻貌美,与富翁终日恩恩爱爱,从不离开。
有一天,大富翁身染重病,即将死亡,他想到自己万贯家财,妻妾儿女这么多,如果就这么一个人寂寞的死去,实在有点不甘心。于是在临终前,向最心爱的四夫人说:“四夫人!我平常待你最好,时刻不能和你离开,现在医生说我的生命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个人死了多孤单寂寞。我请求你陪我一道儿死好吗?”
四夫人一听,花容失色,大惊道:“你怎么会这么想?你年纪大了,死是当然的,我年纪这么轻,怎么能死?你对三夫人也不错,何不叫三夫人陪你去?”
大富翁无可奈何,只得把三夫人请来,三夫人一听,吓得直发抖,连忙道:“这是不行的,我还年轻貌美,你去世了,我还可以再嫁他人,你何不叫二夫人陪你?”
大富翁很失望,只有把二夫人找来,二夫人一听,连忙摇手说:“不能!不能!我怎能陪你死呢?这个家平日都是我在操持家务,我死了,这个家由谁来理呢?况且你过世以后,我还要替你举行丧礼。为了夫妻的感情,我会送你一程到山头,但是我不能与你一同去死。你还是找大夫人吧!”
富翁没有办法,只得把他平时记不得的大夫人叫到床 前,对大夫人说道:“大夫人!真对不起你,我过去对你太冷落了。但我现在一个人死去,在黄泉路上一个伴也没有,你肯随我一道儿死吗?”
大夫人听后,非但不惊慌,而且很庄重的回答道:“嫁夫随夫,现在夫君要去世了,做妻子的我们,怎么好还活着,不如就跟你一起死去比较好。”
富翁一听,感歎地说道:“唉!过去我都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忠心,把你忘了。我对四夫人、三夫人爱护得比命还重要,二夫人我待她也不薄,到今天他们忘恩负义,当我要死的时候,竟然狠心离开我,不肯陪我死。想不到我没有重视你,你倒反而愿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负你了,为甚么我不早些对你好呢?”
这个故事中,从未离开的四夫人就是指我们的身体,平常我们为了这个身体,给它化妆、营养、运动,种种的爱护、照顾,但是,到了百年以后,这身体就不是我们的了。
要再改嫁的三夫人指的就是会喜离忧的财富。平常我们也是多方积聚金钱,不肯舍离。但是当人死去的时候,再多的财富也带不去,最终还是要让给别人。
要照顾家庭的二夫人就是指那些穷困时才思念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在世间未完的事还很多,当人去世时,顶多在送葬的行列中走一程。
从未获重视的大夫人就是我们的心。平常最不知照顾,可是,人生百年之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能带走的,只有我们的心。
心是生死的根本,心也是成佛作祖的力量。心有真心,有幻心,我们要“知心如幻”,真心才会现前。真心就是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现在医学发达,有的人心脏有了毛病,可以换心。医学上的换心,换的是肉一团一 心,现在我们所讲的,不是心脏的心,是我们每一个人,人人本具,个个不无,随我们五趣流转、六道轮回、天上人间到处来去的这个心。我们上天堂也是这个心,下地狱也是这个心。所以,我们要换心,主要就是把我们恶的心换成善的心,把坏的心换成好的心,把假的心换成真的心,把非的心换成是的心,把染的心换成净的心,把小的心换成大的心,把恨的心换成爱的心,把愚痴的心换成智能的心。不能“知心如幻”,就不能把幻心换成真心。
心是我们自己的,可是,我们又何尝能懂得自己的心呢?在佛经里,佛陀以种种譬喻形容我们的心,今列举十种来说明:
◆心如猿猴难控制:古人以“心猿意马”来形容心,心就像活泼浮躁的猿猴,生性好动,活蹦乱跳于林木之间,片刻无法静止。
◆心如电光刹那间:我们的心好像石火电光,迅速无比,动念之间,驰骋宇宙,毫无障碍。
◆心如野鹿逐声色:野鹿在荒野上奔跑,饥渴了,便四处追寻草原。我们的心就像野鹿一样,难以抗拒五欲六尘的诱一惑 ,终日汲汲营营于声色犬马。
◆心如盗贼劫功德:我们的身体如同一座村庄,五根是门户,而心就是这个村庄的盗贼,窃取我们的善事功德。如果我们能驯服心中的盗贼,使它归化柔顺,便能做心的主人,长养无上的功德。
◆心如冤家身受苦:心是我们的冤家仇敌,专门替我们制造烦恼,使我们受种种的痛苦煎熬。所以,有一首诗说:“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
◆心如僮仆诸恼使:心好象是我们的书僮、仆人,受到客尘的驱使,向外攀缘,产生种种烦恼,这些烦恼都能蒙敝我们的智能,束缚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得自在。
◆心如国王能行令:心是身体的国王,能够指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产生感官认知的种种作用。所以,眼耳鼻舌身都是听心的命令在执行任务。
◆心如泉水流不尽:心好像泉水的源流,有泉源的地方,泉水涓涓流不荆心里的智能泉源,具有无限潜能,蕴藏无尽的宝藏,如果我们能有效的运用,永远也不虞匮乏。
◆心如画师描彩绘:《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我们的心如善画的画家,能够描绘种种的图画来。心中希圣求贤,自然浮现圣贤的面貌;心如凶神恶煞,面容便如魔鬼罗刹一般的狰狞,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相随心生”,就是此意。
◆心如虚空大无边:我们的心好像虚空一样广大无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常新”。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我们的心一生,诸法跟着生起;“心灭则种种法灭”,心一灭,万法跟着幻灭。因此,我们的痛苦或快乐,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我们的心自己招感的。
说到知心如幻,主要的,就是要我们莫以肉一团一 心为心,莫以喜怒哀乐为心,莫以见闻觉知为心,莫以贤愚利钝为心。我们不要以为心脏、肉一团一 心是我们的心,喜怒哀乐是我们的心,见闻觉知是我们的心,好坏智愚是我们的心。其实,这都是幻心,不是真心。所谓真心,如《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甚至于我们所造的罪业,在有为法的相上而言,罪业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从真心本性上来说,罪业是空性的,妄心如果一灭,罪也就没有了。所以,有一首偈语说:“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如果你用无心证悟了自心本性,心的本体本来就是清净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因此你修行也没有增加功德,不修行也没有减少甚么。
《五苦章句经》说:“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我们的一念心中,具足十法界。从佛、菩萨、缘觉、声闻等四圣,到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凡。我们的心时而佛祖、菩萨、天堂,时而地狱、饿鬼、畜生,一天当中不知在十法界中来去多少回。你发了慈悲心、菩提心,那不就是佛心吗?不就是菩萨心吗?你想布施,你想为人服务,那不就是天人的心吗?你起了贪、瞋、愚痴,想算计人,想杀人、害人的心,不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吗?所以,在我们的一心之中具足十法界。以天台家的说法,十法界中,每一界都有十如是,所谓“百界千如”,因此往往在一念之间,一念三千,如果不能知心如幻,就找不到真心了。
为甚么真心难找?主要的是,有的人“骑牛觅牛”,骑在牛身上,却忘记了牛在那里。或是“刻舟求剑”,船在大海里前进,一不小心,剑掉到海里去了,他在船上划个记号,要待有空再找;剑在此处掉入海里,却到彼处去找,怎么找得到剑呢?“镜里寻头”,在镜子里面找头,镜子里面的头怎么是我的呢?“水里捞月”,水里的月亮,你怎么捞得起来呢?所以,不要被表相所迷,被外境所迷,要知道,真实的月亮在那里,真实的头在那里。
我们的心,对于爱瞋、是非,是没有标准的。所以,知心如幻,爱瞋那里有标准?因此,经云“三际求心心不见”,亦即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两眼看前眼不见”,两个眼睛看着前面,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睛。“画宝寻宝宝不见,风花雪月却常见”,就是说我们不能认识自己的真心,反被假心、幻心所迷惑。所以,《华严经》说:“大海之水可饮尽,刹那心念可数知,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境界。”佛的境界是甚么?就是我们的真心。知心如幻,主要的,就是要我们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到自己的真心。所以大家有时候要能回头,不要光看到前面的世界,回头是岸,有时回头会找到自己的真心;要改性,改改自己的性格,性格一改,真心本性才能显现出来;要能转身,转身会有更宽广的世界;要换心,把如幻如化的心,换成如真如实的心,尤其重要。
三.
如何不着心?
在〈坐禅品〉里,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如何参禅打坐,主要的就是要我们“心无所住”;心无所住,就是不着心。
心如何才能不住着呢?在《维摩经》中,维摩居士告诉舍利弗打坐的要点有三:
◆要不依身:“智者观心,愚者枯坐”,参禅打坐不只是身坐,重要的是用心、观心。
◆要不依心:打坐虽然要用心,但不能依妄心而动,甚至净心亦不可住着。
◆不依三界:打坐时,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种种好坏,均不可执龋因为心有所染、心有所注心有所执,不容易和禅定契合。
所以,古德有云:“一念不生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只要我们能心无所住,一念不生,即使黄金也能消化;如果我们的心一直在回忆过去,贪着现境,幻想未来,真是滴水难消。因此,《般若经》中说:“菩萨于法,应无所祝”无住的生活才能任性逍遥,才能随缘放旷。
在《大乘起信论》里,把我们的心分为“真如门”与“生灭门”。所谓“一心开二门”,我们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动而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我们在生死里流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驴腹马胎,六道轮转。这就是心生灭门。要杜绝生死流转,要成佛脱苦,要不生不死,那就要靠心真如门。
如何才能进入心真如门呢?有时候,我们用肯定的入门,肯定自己的信心、真心、悲心、道心,从肯定里依真如门而入。有时候,从否定的方面来入道,所谓否定,例如无四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六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六尘:无色、声、香味、触、法,从否定里面无、无、无到最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真实的世界便能跃然呈现在我们眼前。
因此,我们的心,有时候“即心即佛”,有时候“非心非佛”,要“非心非佛”,才能“即心即佛”;要“即心即佛”,才能“非心非佛”。我们在这个世间上,如果不能与真理契合,所谓“迷时三界有,悟时十方空,欲知成佛处,会是净心中。”参禅不能廓然大悟,即使坐破蒲一团一 ,依然迷而又迷。所以,你要知道在那里成佛?心一转即是。
我们的心如果不能进入真如门,不能与自己的真心自性相合的话,即使参禅入定,有的时候也有危险。
在佛经里记载,有五百位仙人,有一次在天空中飞行,忽然听到空中传来天女演奏美妙的乐音,这五百位仙人心一贪着,忽然失去了神足,一一坠地。这个故事说明,即使修禅,即使证悟神通,如果心有染着,还是危险的。
佛陀的首座弟子大迦叶,是一个苦行头陀。有一次听闻屯仑摩甄陀罗王的琴声,他也不安于座,不由自主的跟着琴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时有人问他:“大迦叶!你是一个长老,又是头陀第一,大家都非常尊重你,你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为甚么你一听到音乐,也会忍不住翩翩起舞呢?”
大迦叶回答说:“我于人天诸欲,心无贪着,我的禅定工夫,确实已对人间、天上的五欲六尘等欲染,不起贪着。现在,屯仑摩甄陀罗王的琴声是智能之一声 ,智能所作的声音等于是法音,因此,我一听,便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所以,心有所住,就表示禅定的功夫还不够。因为,住心容易生起瞋恨、贪欲、愚痴之心。住心就是心随境转,甚么样的境界,你的心就跟着境界转动。我们要想参禅,最要紧的是把握自己的心,让它不妄动,能自我安住,不要在外境上住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工夫。
宋朝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他们对参禅都曾下过相当的工夫,对禅定也有很深的体悟。
有一次,兄弟二人应朋友之请,去参加宴会。在宴会里,歌舞饮酒,种种的欢乐。哥哥程颢随缘放旷,跟着大家饮酒谈笑,唱歌跳舞。弟弟程颐看在眼里,认为自己是有道德的学者,怎么能随波逐流,跟这些俗人歌舞同欢?于是就像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道貌岸然的不苟言笑,一直到曲终人散。
第二天,弟弟终于忍不住对哥哥抗议:
“我们是规矩的学者,怎么可以随顺流俗,与俗人放浪形骸,酒肉歌舞?”
哥哥叹了一口气说:“弟弟!你好辛苦喔!昨天的歌舞不是早就过去了吗?你怎么到今天还把它摆在心上呢?”
哥哥虽然眼观歌舞,但心如“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弟弟虽然身不歌舞,言绝俗论,心中的葛藤却纠缠不休,反而障碍了道的清明。
过去,也是在一个歌舞同欢的场合里,有一个修行人,面对种种的节目表演,他始终紧闭双眼,看也不看。节目表演一半,有人来收取观赏费,一个人一百块钱,这个修道者说:“我没有看啊!我何必要给钱啊!”
收费的人说:“你怎么没有看?你坐在这里,不是在看吗?”
他说:“我眼睛闭起来的呀!我没有看啊!”
“喔!你没有用眼睛看,你用心看,那费用要加倍。”
这是甚么意思?眼不看,心贪着,这也是不行的。
有名的一休禅师,有一天和徒弟出外教化,途经一条大河,水势汹汹。岸旁有一位女子裹足不前,一休禅师很慈悲的把这位女子揹负过河。事后禅师就忘记了这件事,但是徒弟却始终罣碍在心里。有一天,实在忍耐不住,于是向师父质问:“师父!你平常教诲我们要远离女色,但是几个月前,师父却亲自揹负一名美丽的小姐过河,这是甚么道理呢?”
一休禅师一听,桌子一拍,他说:“唉呀!徒弟呀!你太辛苦了。我只不过把那名女子从河的这边揹到对岸的那边,不是早就放下来了吗?你怎么把那位女子揹在心上揹了三个月呢?你太辛苦、太辛苦了!”
心有贪着,不能入禅,不能入定。过去,有一位郁多罗伽仙人,他本来想到一个树林里去参禅,但是树林里每天都有鸟叫声吱吱喳喳,他嫌烦,于是改到水边去参禅,但是水里也有很多的鱼在跳跃戏水,也有很多的声音,他又生起瞋恨心。他恨鸟叫,几乎要把树林砍伐净尽;他恨水里的鱼不停跳跃,于是就发了个誓愿: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把你们这许多鸟、鱼统统都抓祝由于这个境界影响了他的心,使心有所着。因此,后来这个郁多罗伽仙人虽因禅定而得到了人天果报,但是当他天福享尽的时候,由于他的恶愿,后来下堕,沦为臭鼬。
所以,心有时候是不可靠的,因为,心有分别,心有妄念,心有爱瞋。我们要把妄心转为真心,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有一首偈语说:“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另有一首偈语说:“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要求佛但求心,知透心性心是佛。”所以,即心即佛。但是,即使“即心即佛”,也不能着心,你一着心,那就是分别心,那就是凡夫的心,能够不着心,当下即是佛心,即是禅心!
四.
妄固缚人,净如何缚人呢?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凡人居世,大都是用分别心来处理人事,用爱瞋的念头来看待人事,因此,得失之心、好坏之心、善恶之心便油然而生,甚至在拣择、分别里,还有种种的比较、计较。
然而所谓“至道”,也就是究竟的佛法;至道并无特别深奥之处,只要我们能舍离分别心,把是非、善恶的观念去除,当下自能“洞然明白”。
然而“不分别”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没有是非好坏的观念,而是要我们用无分别心,用平等的观念来看待世间的差别对待。世间的是非、好坏、善恶、有无,如果你执着它,就会成为障道因缘,因此学佛修行,有了烦恼、妄想固然不好,如果一心执着于求证真如涅槃,这也是一种病态。因为烦恼虚妄固然可以束缚我们,清净涅槃一样能够成为障碍。正如铁链子可以锁人,金链子一样能绑我们;又如乌云可以遮蔽天空,白云一样也能遮蔽天空。
因此,《金刚经》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要渡河,如果没有船,自不能得渡;有了船,渡过了河,便要舍船上岸,总不能揹着船走。因此佛法的一切修行,例如念佛、参禅、礼拜、布施、持戒等,当你得度以后,这一切法门也一样要放下。你不放下,执着参禅,执着打坐,又如何能解脱自在呢?
佛教有所谓大乘、小乘。大乘菩萨的修行,就是心不着物,他的心不在对待法上分别,因此烦恼与涅槃在他看来是一而不二,他把烦恼当作涅槃,所谓“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但是小乘的罗汉就有分别,有计较。在《维摩经》中有一段记载:很多的大乘菩萨和小乘罗汉聚集在维摩丈室里,有一位天女从空中撒下很多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飘落在菩萨身上,随即掉到地上,可是花朵落在罗汉身上,就黏在衣服上面,任凭罗汉用手去拂除,还是弹不去。
这是比喻菩萨的心中不着一物,所谓“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因此,能让心中空无一物,则不但烦恼不会执着,涅槃也不会执着。而声闻、罗汉,这些小乘心有所执,因此,纵使烦恼妄想能断除,他也是被真如涅槃所束缚。所以,在佛教里认为,小乘的声闻、罗汉执着一切诸法而来参禅打坐,就如同蚕之吐丝,束缚了自己的法性,把自己的圆明真智给法执綑绑了。如同一个人有病,要吃药,病好了,就不要再执着这个药,你执着这个药,也能成玻
因此,学佛修行,要紧的是了知诸法平等,自然能证悟到清净平等的安乐。像小乘的声闻罗汉们,讨厌喧嚣烦闹,太热闹了,就不能安静修行,非要找一个清净的地方闭关才能修行,这就如同弃面求饼,我不要面粉,但是我喜欢吃馒头、烧饼。烧饼是从面粉调制而成的,你不要面粉,那里有馒头、烧饼呢?所以修行不是逃避世间,而是在世间的五欲六尘里,能不畏惧,不被五欲六尘左右,能在生死尘劳里才有真如涅槃可证。所谓“热闹场中可以做道场”,能够在闹中取静,才是真静。所以,只要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
说到虚妄缚人,清净也能束缚人,再举一个譬喻,例如,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人,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甚么要念佛?为了要对治心里的烦恼、妄想,也就是要用念佛的正念来对治妄念。但是念佛的一念也是执着,正念也还是有念;因此,最高的境界,就是要用无念来对治正念,也就是说,真正的念佛要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才是真的念佛。
过去,禅师们的修行,所谓“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意思就是不必过份计较是非善恶,因为“法无善恶,善恶是法”。法在于人说,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正如一个善于用药的医生,砒霜、毒一药都能够治玻因此,学佛修行,若能“勘破、放下、自在”,是则妄固然不能缚人,净也缚你不得!
五.
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场对调一下,想想如果我是他,他是我,那个时候,平等心、无分别的心就会生起,也就不会过于计较人我之间的是非、善恶与过患了。
尤其,学佛修行的人,和别人相处,“要观德莫观失,要随顺莫违逆”,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计较过失。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即使没有过,我们本身有时也会制造一些误会,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做不当的要求,导致珍贵的友谊、亲情因而破坏,殊为可惜!所以,我们能够观德莫观失,凡事多往好的方面看,多观照自己,多反省自己,多要求自己,不要太计较过失,自然就看不到别人的是非、过患了。
因此,如何才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最要紧的,是要净化自己的心,净化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要有如下八种心:
1平等心:就是无分别心,例如佛陀视每一个众生都如佛子罗睺罗;如果我们能把天下的人都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这就是平等无差别的心,就不会见到人家的过患、善恶。又如别人的身体上害了一个疮,“好髒喔!好难看喔!”你会讨厌。如果是你自己的手上、身上害了一个疮,你不但不嫌弃它,还会好好照顾它,替它敷药,替它包扎,因为这是我的。你能把人我之间,用平等心去看待,自然看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2慈悲心:慈悲的意思是:慈能予善、予乐;悲能拔苦、除难。就是我愿意帮助你去除困难,去除痛苦,带给你幸福、安乐。你用这种慈悲心来待人,别人纵有不是,也会以一种同情心、怜悯心去包容他。中国四大菩萨中的大悲观世音菩萨,为甚么信徒都欢喜把他供在家里的客厅,或者特地设立佛堂?为甚么每个人都把家里最好的地方让出来供奉观世音菩萨?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慈悲,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无处不可以到达。所以,我们有了慈悲心,做人处事真是无往不利。
3广大心:就是包容心,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的心胸可以包容一个国家、人民,所以他能做宰相。佛陀的心能包容天地,等同虚空,所以,他是佛陀。弥勒菩萨大肚能容,能容纳好与不好的一切事情,所以,他心宽体胖。
4空无心:虚空能容,所以能成其大。虚空里森罗万象,无所不包;我们的心也要像虚空一样,对于是非、善恶,以虚空的心来看待,用虚“无”的心,空去一切。无,并不是叫我们一胡一 涂,无心是大智若愚,无心里面自有更大的智能包容一切。
5般若心:般若就是最高的智能,学佛最主要的,就是要开发自己的般若智能,用般若的智能来看世间,处理世间。例如,有了般若,就会明白佛和众生是“二而为一,一而不二”,佛是已经悟道的众生,众生是还没有悟道的佛。虽然悟道有先后,可是人人本具的法性,是没有先后分别的。所谓“生佛平等,自他平等”,你懂得自他平等,就能把世间的差别现象统一起来,从差别里认识人我一如,就能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6感恩心: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时时心存感恩的人。用感恩心来待人,则人人都是善友;用感恩心来处事,则处处都是净土。例如感谢别人过去说过我一句好话,给过我一个笑容,跟我点过头,和我握过手。别人对我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值得我们感谢的。果能如此,还有甚么可以嫌弃别人,还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
7助道心:别人对我好,固然要感恩;纵有不好,将之视为学佛的逆增上缘,自然不会心生不满。如果能进一步发心布施佛法真理给人,帮助别人学佛入道,能以此助道心待人,自然不见别人的过患。
8惜福心:惜福就是珍惜自己的福报,平时要能节俭,不奢侈浪费。因为自己对物质的欲一望 太多,不能满足,看到别人有钱,则容易心生嫉妒。所以,自己要有惜福心,自然就会淡泊物慾,自能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总之,六祖惠能大师提倡参禅,禅不一定要坐着参,重要的是把禅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观念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里。禅,能沟通人际、物我的关系,禅能把我们带入到一种满足、安乐、平等的世界里,禅是帮助我们证悟真如自性的。如果我们有了禅,自然就不会见到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
六.
何名禅定?禅定是甚么意思?为甚么有这一个名称?
参禅修定,这是佛教重要的修持法门;透过禅定功夫,以开显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自古以来就是各大宗派所共行的修持之道。
说到禅定,六祖大师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的名称、种类很多,平时较为一般人所熟悉的,有以下数种:
◆凡夫禅:一般凡夫为了锻炼身体,为了澄心静虑,每天打坐十分钟、二十分钟,这叫凡夫禅。
◆小乘禅:怀抱出世的思想,但求自己解脱生死,以此小乘心态参禅,叫做小乘禅。
◆大乘禅:以救度众生的菩提心参禅,故能与佛道相应,此为大众禅。
◆如来禅:指佛地的禅定,即入于如来地,证得圣智法乐,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不思议的广大妙用者,称如来禅。
◆祖师禅:特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传来,而至六祖惠能以下五家七宗之禅。系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接由师父传给弟子,祖祖相传,以心印心,见性成佛,故称祖师禅。
◆生活禅:六祖惠能大师主张,禅乃“识自本心,具自本性”,禅宗诸祖亦强调“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禅,不离生活,这就是生活禅。
◆鹦鹉禅:自己不懂禅法,也没有真参实学,只是学会了几句禅的术语,便如鹦鹉学人讲话般到处炫耀,这是鹦鹉禅。
◆三关禅:指禅宗将参禅证悟境界,分为三关,即:破本参、破重关、破牢关。
◆老婆禅:在禅宗的公案里,有的老婆心切,叮咛嘱咐,一而再,再而三,拖泥带水,不能干净俐落,称为老婆禅。
◆文字禅:有的人参禅,不是从心地上用工夫,而是着书立说,透过文字三昧,从文字里慢慢体会禅的意境,是为文字禅。
◆止观禅:指系心于所缘境,继而运用正觉智观察、思惟的止观双修禅法。
◆野狐禅:一个禅者为了一句“不落因果”,堕野狐身五百世,后于百丈禅师处得一法语“不昧因果”,因而脱离野狐之身。由此公案,比喻没有根据,说走了样的名为野狐禅。
◆棒喝禅:禅门提倡棒喝,一声霹雳,破除黑暗无明,照见真性情。像“马祖一喝,百丈耳聋三日”,像黄檗禅师和临济禅师的“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从棒喝里透露禅的消息,是为棒喝禅。
◆一指禅:俱胝禅师遇信徒请示:“如何是道?如何是佛?怎么样入佛?”无论甚么问题,他只竖起一个手指来回答,这是一指禅。
◆一味禅:世间百川流归大海,同为咸味;出世间的百千法门,同归方寸。再多的问题,禅的一味就可以调和了。
◆一字禅:比方说,你参一个“无”,语默动静,行住坐卧,都是一个“无”。在行住坐卧之间,都不离一个“无”,这就是一字禅。
◆看话禅:临济宗大慧宗杲禅师所提倡,专就一则古人的话头,牢牢的看紧,历久真实参究,以致于悟道的观行方法。例如:“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念佛是谁?”“狗子有佛性吗?”这都是有名的话头。
◆默照禅:宋代曹洞宗的宏智正觉禅师所倡导。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以慧监照原本清的灵知心性。就是在沈默寂静里观照自己。
◆南宗禅: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分为惠能、神秀两支,惠能弘法于南方,举扬“一超直入如来地”的顿悟禅法,是为南宗禅。
◆北宗禅:与“南宗禅”相对称。五祖圆寂后,神秀迁至一江一 陵当一陽一山,力主渐悟之说,其教说盛行于长安、洛一陽一等北地,故称北宗禅。
其实,禅的种类还有很多,甚至可以说,世间上的一切无一不是禅。花开了,是禅,花谢了,也是禅;世间上的生灭是禅,不生不灭也是禅。
禅的种类讲过,接着以十二种譬喻来说明禅像甚么:
◆禅如一张薄纸,捣破即空:薄薄的纸,捣破即空;禅不可说,一说即不中。
◆禅如空手拳头,手松即了:禅是甚么?禅就是拳头。你以为拳头是禅吗?手一松,没有了。禅不可说,说出来的都不是禅。
◆禅如空中云雾,一扫即空:早晨的蒙蒙薄雾,笼罩虚空,经晨风一吹,一扫即空。
◆禅如三冬冰冻,一热即水:严寒的冬天,水结冻成冰,冰一遇热,就溶化成水,不是冰。
◆禅如大地黑暗,日出即明:夜晚的大地一片黑暗,太一陽一一出,刹时光亮。
◆禅如真相不明,一疑即悟:真理不能明白,你用疑心参究,觉悟了,那个就是禅。
◆禅如镜上灰尘,抹净即见:镜子蒙上灰尘,拂拭干净,光就会显现。
◆禅如芭蕉中心,剥了即无:空心的芭蕉,剥到最后甚么也没有。
◆禅如春天花朵,风吹即谢:春天的花朵,和风一吹,就会凋谢。
◆禅如柴中火星,一拨即熄:木柴中的火星,只要轻轻一拨,火星即熄。
◆禅如众生妄想,一明即了:众生无始劫来的无明,只要一悟,洞然明白。
◆禅如无迷无悟,证者了知:迷悟是对待的,禅不是迷,也不是悟,禅是了知自性,你能够了知自性,那就是禅。
我们认识了禅的种类,也知禅像甚么,现在继续讲禅的层次:
◆外道禅:禅不是佛教专有,外道也有禅。外道禅由于没有佛学素养,对于佛法的根本,所谓慈悲、持戒,并没有实际的参修体验,因此容易有贪心,例如贪执我很安乐,我很有境界,我感到很愉快等,成为一种执着。而且由于对佛学没有很深的认识,一知半解,容易引生邪见、傲慢,这是外道禅的三种过患。
◆声闻禅:比外道禅的层次稍微高一点,声闻的小乘禅中,也有过患,小乘罗汉以出世的思想放下一切,远离世间,入山修道,闭关参禅。如此一来,声闻禅也有了三种过患:第一、慈悲不够。小乘罗汉不发大乘的菩提心,没有深厚的度众悲心。第二、独善其身。小乘罗汉只顾自己,自度自了。所以,大乘佛法要有出世的思想,也要有入世的精神;有了小乘禅的出世思想,没有大乘的入世精神、事业,这也是一种过患。第三、断除佛种。因为不发大乘心,没有弘法度众的发心,也没有成佛、做菩萨的愿心,只是自己在禅定中享受轻安自在。这是第二种禅的层次。
◆菩萨禅:菩萨禅是追求圣法;菩萨发心普济众生,不但不舍弃一法,不舍弃一个众生,乃至一只昆虫、蚂蚁、蚊子等,他都常加慈悲爱护。这就是大乘禅。
所以,参禅的动机要正,发心要大;参禅的动机不正,容易有过患。因此,参禅的时候,禅的障碍必须去除。在经典里,将参禅的果报依其动机、正邪、大小,分为下列十类:
◆为利养心而参禅──堕地狱。
◆为邪见心而参禅──堕鬼神。
◆为逃避眷属而参禅──堕畜生。
◆为了嫉妒别人,以胜负心参禅──堕修罗。
◆为得世间智能而参禅──堕外道。
◆为了善心安乐而参禅──堕欲天。
◆为得势力而参禅──堕魔界。
◆为了生天而参禅──堕色界、无色界。
◆为断老病死而参禅──堕二乘。
◆为了悟道而参禅──生而为人。
所以,真正发心参禅,应该发菩提心。菩提心一发,所谓“寸香能消斗金”、“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过去,曾经有一个信徒供养很多金钱给赵州禅师,请赵州禅师替他诵一卷《法华经》。赵州禅师下了禅床 ,绕了一圈,《法华经》诵好了。
这并不是赵州禅师走了禅床 一圈,就把七卷数万言的《法华经》诵完,而是赵州禅师一念禅心的功德,足以回向信徒有相的布施。所以,能够一念归于无念,一滴归于大海,一心包容虚空,才是真正的禅定。
七.
禅者如何才能内外一如?
“内外一如”,就是表里一致,身心合一的意思。
现在,有的人参禅是修身不修心,他端身正坐、威仪庄严,但是心里面的贪瞋痴烦恼、人我,一点都没有去除。有的人参禅只重视心里的净化,对于外表的庄严、威仪,一点也不注重,例如金山活佛、济公禅师等,他们“内秘菩萨行,外现罗汉相”,他们禅的境界很高,但是表现在外的是怪异的样子。所以,在《坛经.坐禅品》里,六祖大师昭告参禅的人,参禅要紧的是,要能内外一如,也就是表里一致。
如何才能内外一如呢?一个禅者参禅用功,在他还没有证悟真如法身的时候,心是跟着身体的变化而浮动,所谓心随境转。例如,眼睛痛,心里就随着眼睛痛而不能自在;有时腿酸脚麻,心里就随着痛苦不堪。反之,当他证悟到真如自性的时候,不但心不随境转,而且心能转境。也就是从心不苦,而做到身也不苦,管它牙齿痛、肠胃痛,他自己的心性已经很有力量,也就不以为苦了。就如挑担的人,有的人挑了三、五十斤,他就“好重喔!好重喔!”有的人挑了一百斤、二百斤,还不觉得辛苦。因此,一个人的力量是可以训练的,我们的心本来就具备有这种本能,具有这种力量。所以,参禅可以把心里的力量训练得自如,所谓“心能转境,不为境转”。
甚么是内外?如果我们不能了解禅的真义,外面的五欲六尘,里面的真如法身,我们认为是分开的。真正证悟以后,所谓真如法身、五欲六尘,都是一体的两面。在五欲六尘里,你能够觉悟的话,它就是真如法身。
有一位南泉禅师,有一天,问陆亘大夫一个问题,他说:“有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鹅,鹅在瓶里慢慢长大了,瓶口很小,鹅出不来了。现在我们要把这只鹅放出来,但是不得毁瓶,也不可伤鹅。请问,鹅如何才能出来呢?”
陆亘大夫对这个问题茫然,不知如何以对。正当他犹豫、思考的时候,南泉禅师大叫一声:“陆亘!”
陆亘大夫随声回应:“有!”
南泉禅师笑呵呵说:“这不是出来了吗?”
这是甚么意思?鹅代表的是佛性,瓶子代表的是身体,你以为我们悟道,证到真如法身,一定要把这个身体消灭、毁坏了以后,另外还有一个真如法身吗?不是的,就在这四大五蕴假合的色身上,你如果懂得内外一如的话,那就是真如自性。
悟道的人,不要说身体没有内外,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和我都不是两个。
禅宗还有一则公案:一天夜晚,有个秀才错过了住宿的客栈,愈走夜愈深,到了深夜时分,实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隐隐约约,路边有一间茅屋,有一户人家。秀才好欢喜,上前敲门,“我是一个旅人,错过了旅店,想在你们这里借住一宿。”
里面有一个妇女回答说:“我们家里没有人。”
秀才说:“你答话的不是人吗?”
“我们没有男人。”
他说:“我就是。”
你说你里面没有人,“你就是”;你说没有男人,“我就是”。所以,有一个禅师便为这件公案写了一首偈语:“舍内分明有个人,无端答应没有人,客人寄宿非他也,你我原来都是人。”
我们心里因为有你我的分别,有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内外的分别;由于有了这个分别心,因此世间上便有了是是非非、好好坏坏、苦苦乐乐,这都是因为分别心所产生的。现在,我们的社会更有地域的观念,一党一 派的分别,所以制造了很多事端。禅,能泯灭这许多的分别,能让我们把心安住在无内外、无表里,乃至无身心的世界里,如《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叫做内外一如,那就是身心一致,那就是一个统一的人生、统一的世界,那就是一个绝对超越、安乐、平等自在的世界。
说到内外一如,有的修行人,他内心没有工夫,只懂得装模作样;装模作样是一时的,不是出于自然。禅要自然,早也如此,晚也如此,内也如此,外也如此,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本来面目。
赵州从谂禅师,有一天,赵王特地去拜访他。这时赵州禅师正在床 上休息,于是就躺在床 上对赵王说:“大王!我现在已年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 接待你,请别见怪。”
赵王一点都不介意,非常欢喜,和赵州谈得很开心。回去了以后就派遣一位将军,准备了很多礼品,送来给赵州禅师。赵州禅师一听,立刻下床 到门外相迎。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赵州禅师:“前天赵王来时,您不下床 ;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您为甚么反而下床 相迎呢?”
赵州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接待客人有三等:上等的客人,我睡在床 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的客人,我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的客人,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迎接他。”
赵州禅师待客之道,看起来是有三等,实际上,赵州禅师从差别里认识了平等的自性,因此他有调和的人生观。
就因为这么一段公案,到了宋朝,有一天苏东坡要到金山寺去拜访佛印禅师,苏东坡便先写了一封信给佛印禅师,他说:“禅师!我要到金山寺拜访,请你也用赵州禅师对待赵王的方法来接待我。”
可是,当苏东坡到达金山寺的时候,佛印禅师已经在金山寺的山门外迎接苏东坡了。苏东坡哈哈一笑,他说:“禅师!你的工夫到底不及赵州禅师,你的境界没有赵州禅师洒脱,我叫你不要来接我,你却不免俗套,跑了大老远的路来迎接我。”
苏东坡以为这回禅师必然屈居下风,而佛印禅师却吟了一首偈语说:“当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
意思就是说,当年赵州禅师不够谦虚,不到门外去迎接赵王;可是今天我佛印不一样了,你那里能懂得金山寺无量无边庄严的法相,我佛印是把三千大千世界作为我的禅床 。也就是说,你以为我佛印到山门外来迎接你吗?没有!我还是睡在床 上,因为大千世界是我的禅床 。
另外又有一段公案:有师兄弟两个人一起修行,师兄持戒严谨,威仪庄严,平时参禅打坐,讲经说法,非常受到信徒的尊重。可是师弟正好相反,不重威仪,生活放荡,不拘小节,人家都认为他不修行,因此都看不起这个师弟。
有一天,师兄路过师弟住的房子,师弟一看,师兄从门外经过,“师兄啊!师兄啊!来喔!来喔!来喝杯酒。”
师兄一看,很生气:“哼!不修行,不持戒律,做一个出家人还喝酒!”
师弟听了以后,就回说:“你连酒都不会喝,真不像个人。”
师兄听了这句话,非常生气,就站下来指责他:“你自己不修行,不持戒,还喝酒,现在竟敢骂人。”
师弟就说:“我甚么时候骂你啊?”
“你刚才不是说我不像人吗?”
“是啊!我说你不像一个人啊!”
“你说我不像人,你不是骂我吗?我不像人,像甚么?”
师弟说:“你当然不像人,你像佛祖嘛!”
所以,表面看起来,师兄修行的功行深厚;不过,师弟虽然看起来放浪形骸,其实也算是一个“内外一如”的人,所谓“坐破蒲一团一 不用功,何时及地悟心空?若能一番齐着力,桃花三月看飞红。”参禅打坐,不光是注意一个身体,不是光靠打坐就能明心见性,所谓“磨砖不能作镜”。又如牛拉车子,不走了,是打牛呢?还是打车子呢?车子是身体,牛就是我们的心,参禅不能光靠打坐,你要明心,“心一明,身自然正”。所以,参禅悟道,最要紧的,要能空有一如、生佛一如、身心一如、你我一如,自然就内外一如了。
八.
“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如何能对境界不动心?
一般学佛修行的人,平时听经闻法,对于佛法的道理好像有所认识,有所谓体悟。但是,境界一来,就迷惑了,这就是“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因此,佛教主张“解行并重”,不仅要“说时似悟”,尤其境界来的时候,要能不动心。
过去有一个总经理,老是发脾气,自己也知道脾气不好,后来为了改脾气,制作了一块木牌子挂在身上,上面写着“戒瞋怒”。
有一天,无意中听到部属私下在谈论他:“我们总经理甚么都好,可惜就是脾气不好。”
他一听,忍耐不住,随手拿起了身上的牌子,就往那个干部头上砸去,边砸边说:“你胡说!我脾气已经在改了,怎么还要说我的脾气不好呢?”
虽然口说改、改,但是修行的功力不够,境界一来,又被迷惑了。所以,禅宗所谓“八风吹不动”,就是说,我们遭遇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八种境界时,都能不为所动,都能如如不动。
有一僧人问洞山禅师:“寒暑来时,如何躲避?”
洞山禅师答说:“何不向无寒暑处去?”
僧再问:“如何是无寒暑处?”
洞山禅师回答得很妙,他说:“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意思是说,寒冷时用寒冷来锻炼自己,热恼时用热恼来锻炼自己,那就是不冷不热的地方。
所以,我们在寒冷的时候,心冷;在暑热的时候,心热。那里真有一个不冷不热的地方?要紧的是,寒冷的时候,不以为冷;暑热的时候,不以为热,这就叫做不动心。
有时候,在生活里面,我们常为痛苦动心,为快乐动心,为人我是非,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动心,这都是修行不够。所以,我们能够苦乐不动心,贫富也不动心,荣辱也不动心,不动心就是自主、自一由 、自在的生活。
偈云:“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参禅修道的人,永远活在当下,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事情过去了,心里面也不必再留有痕迹。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有一些人,三个月前被人骂过,三个月后,他还是耿耿于怀;十年前受过人家的欺负、侮辱、伤害,十年后他还是铭记在心。这样的人生,负担也实在太重了。因此,“耳根是空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舍”。参禅悟道首先要学不动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的哲学家方东美博士,平生喜爱游泳。有一次在游泳时,忽然身子往水底下沉。在求生的本能下,他拼命的挣扎。但是愈挣扎,愈是往下沉,眼看着即将遭到灭顶。这时他平静一想:“我是个哲学家,对于生死应该看开才是,如此求生怕死的样子太难看了,一个哲学家,死也要死得洒脱一点啊!”
如此一想,心情轻松许多,四肢也自然放轻松,结果反倒浮出水面而生还。所以,不动心是一种力量,不动心是一种至高的修行境界。
修行不但要能不为外境动心,同时更要不时的返观自照。有一则故事说:有一只乌鸦,从一个地方飞往另一个地方。途中遇到喜鹊,喜鹊问牠:“乌鸦!你为甚么要飞到另外的地方去呢?”
乌鸦回答说:“那个地方的人很讨厌,他们都常常批评我、诽谤我,嫌我的声音不好听。我不要在这里了,我要换一个地方。”
喜鹊听了就说:“乌鸦!你不必飞到另外的地方去,你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吧!如果你的声音不改,即使你飞到天涯海角,天下的人都不会喜欢你的。”
所以,我们不要怨恨别人待我们不好,也不要怨恨环境如何恶劣,最重要的,我们自己要能够处理环境,改变环境,不要自己在环境里迷失了自己。
如何才能做到对境不动心呢?
◆不要把烦恼带到床 上。今天遇到任何烦恼生气的事,到了睡觉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把烦恼带到床 上。
◆不要把仇恨带到明天。今天有人对不起你,对你不好,明天就把它忘记,修行人不要有“隔宿之恨”。
◆不要把忧郁传染给别人。在生活里,自己的心头纵有一些伤心事,不要再把自己的忧郁传染给别人,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写在脸上,表现在行为上。
过去的禅师们在参禅修行的时候,总是先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能不动心吗?能无心吗?印光大师在他的房间到处张贴“死”字,观“死”就是警惕自己,生死当前,还有甚么好计较的呢?所以,一个死字,我们记在心上,就会离欲。
有一位昙照禅师,平日向信徒开示,都离不开“快乐啊!快乐啊!人生好快乐啊!”有一天,他生病了,辗转病塌时,却不停地喊:“痛苦呀!痛苦呀!人生好痛苦呀!”
住持和尚就问:“当初你天天快乐、快乐,现在有病了,怎么就痛苦啊!痛苦啊!怎么自己遇到境界来的时候,就禁不住了呢?”
昙照禅师回答:“住持和尚!请问你,我喊快乐对呢?还是喊痛苦对呢?”
一般人把痛苦和快乐分开来讲,生是一回事,死是一回事,所以生可喜,死可悲。昙照禅师不是真的嗟病歎死,不是真痛苦,他只是提一供自己人生的观照,直下承担,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一般样,面临生老病死,禅师们永远有洒脱的声音。
过去,有一个出家人问曹山本寂禅师:“有一个人通身害病,医生要替他治疗,要不要给他医治呢?”
本寂禅师说:“不要,不给他看玻”
“唉哟!禅师!你怎么这么不慈悲呢?怎么不让他去看病呢?”
曹山本寂禅师说:“我要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所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就是能够不生不死,生死不动心。所以,我们能够不为荣辱动心,不为得失动心,不为好坏动心,不为是非动心。不动心就能做到“说时似悟,对境也不迷”了。
九.
甚么是外禅内定?
在《六祖坛经.坐禅品》里,惠能大师对“禅定”作了如下的诠释:“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所以,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着,就是定。
佛教的许多诗偈或古语,都可以用来说明“禅定一如”,今列举数则如下: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内定)
拈花微笑,付嘱摩诃迦叶(外禅)
◆应无所住(内定)
而生其心(外禅)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内定)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外禅)
◆犹如木人看花鸟(内定)
何妨万物假围绕(外禅)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内定)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外禅)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内定)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外禅)
外禅内定,就是内外一如,就是禅定双修;能够禅定双修,则外禅可以影响内定,有了内定,自然就有外禅。
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从禅的名称即可看出。例如:禅食、禅衣、禅床 、禅座、禅味、禅话、禅房、禅悦、禅喜、禅友、禅光、禅用、禅心等。
因此,人间社会里,那里没有禅?禅不止是打坐闭眼,禅是无所不在的;禅,不是供我们谈论研究的,禅是改善我们生活的。有了禅,就富有三千大千世界;有了禅,就能生活。禅可以当饭吃,禅也能当衣服穿,例如有名的大梅法常禅师说:“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株松花食有余。”禅者栖身心于大千世界,树木蔬食都可以裹腹;禅师们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随缘放旷,任运逍遥,禅,就是一个“自然”。
禅,也有禅的味道,正如茶叶有茶叶的味道。又如我们的人生,有的人说,人生就好象是喝茶,有的人喝的茶感到好涩,有的好苦,有的好甜、好甘!人生也是一样,有的人觉得人生很快乐,有的人觉得人生很苦恼,有的人觉得人生的滋味是苦涩的。假如参禅的人有了禅,就等于会喝茶的人,他所感受的茶味不一样,是甜的、是甘的。
禅之于参禅的人,禅,是我们的床 ,是我们的房子。因此,禅师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大千世界一禅床 ,大地山河都可以随遇而安。
禅是光明,可以照耀自己;禅是般若智能,可以光大自己。禅是一个朋友,在禅的里面,天下都是有缘人,一切诸佛菩萨、大地众生,都是我们的眷属。禅是我们的行为,是我们的活用,有了禅的人,所谓“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像过去的禅师们,“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有了禅,“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禅,是随缘而住,随缘生活;禅,是逍遥,是无碍,是自在。
禅,不是标新立异,从古到今,它是不变的,穷也好,富也好,有也好,无也好,禅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了禅,就能超越时空;在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如;在空间上,东西南北,四方无别。
参禅,主要的要把禅活用起来。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果能把禅活用的话,那就是我们的灵巧,我们的智能。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能有禅、有智能,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人生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有一天,仙崖禅师到外面去教化众生,经过一条街,看到一对夫妻在吵架。太太骂丈夫:“你一点都不像个男人,没出息!”
先生气冲冲的恐吓:“你再讲!你再讲!再讲我就打你!”
“你打!你打!你就是不像个男人!”
先生一个箭步冲上去,拍!一个耳光打下去。仙崖禅师忽然高声叫喊:“来看喔!来看喔!看斗鸡要钱,斗蟋蟀要买门票,斗牛斗狗都要票。来看喔!免费欣赏斗人喔!”
这一喊,惊动了半条街的路人,大家纷纷好奇的围拢来看。那夫妻两个就吵得更凶了,先生跳脚大骂:“你再说!你再说!再说我就杀了你!”
太太狠狠破口大骂:“你杀!你杀!我就是骂你不像个男人!”
仙崖禅师更是大声叫喊:“唉哟!愈来愈一精一彩了,现在要杀人了,要杀人了!”
看热闹的人群中,终于有人忍耐不住,回过头来就对仙崖禅师说:“喂!和尚!人家夫妻吵架,关你甚么事?你在这里幸灾乐祸地大声鬼叫。”
仙崖禅师说:“怎么不关我的事情?你没听他们说要杀人,杀了人以后,他要找和尚替他念经,替他超度,那我不就有红包拿了吗?怎么说不关我的事?”
那个人一听,“真是岂有此理!为了念经,为了拿红包,人家夫妻吵架,你却在这里幸灾乐祸。”于是就和仙崖禅师吵了起来,愈吵愈激烈,很多人都朝这边围过来,那对夫妻不知不觉也停止了吵架,一起过来看热闹。
仙崖禅师看他们夫妻不吵架了,就对他们开示说:“做夫妻,两姓和好,结为一体,应该要好好地互相敬爱,不要吵架。你们看,再厚的冰块,太一陽一出来也会溶化;再生硬的饭菜,用火去烧也会煮熟。夫妻彼此要像太一陽一,一温一 暖对方,要像一把火,成熟对方。希望你们以后要互敬互爱才好。”
仙崖禅师是真正能把禅活用在生活里的禅者,他的嬉笑漫骂都能解决问题,他的三言两语就能把世俗的男女声色净化。所以,有了禅用,这就是平常心,所谓“最平常事最神奇,说出玄恐人不知,好笑纷纷求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所以,我们不必疑惑,不必分别,不必拣择,不必把禅定的体和用分开,定是体,禅是用,体用一如,禅定一致,这就是外禅内定。
十.
今日禅者的毛病在那里?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一由 世界;但是如果参禅不得法,也会成为禅玻
参禅,并非一定要出家,在家也可以参禅。历史上,如裴休宰相、庞蕴居士、王一陽一明、苏东坡等,都是在家的大禅匠。
参禅,也不一定要在寺庙、禅堂或佛殿里才可以参禅。虽然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创建丛林,百丈怀海禅师建立清规,为禅宗立下了千秋万代的规范;但是真正的禅者,不一定要在丛林里,也不拘于甚么法定规章,只要在山林树下,就可以参禅,乃至河川水边,也可以参禅。在家信徒在自己家中的客厅里、地板上、床 铺上、沙发上,只要有一个位置能坐下来,就可以参禅。平时出门在外,利用搭机、行船、乘车时,也可以参禅。禅,不是从外在的坐相来看;禅,主要的是从心里来净化,来升华,来参透,来悟道。
现在一般禅者的毛病究竟在那里呢?举例说,大家墨守公案禅,讲来讲去,搬来搬去,就是过去禅师们留下来的公案。所以,过去在大一陆 一江一 苏扬州高旻寺的禅堂里,有一个规矩,不准许讲公案,就是怕禅者被公案左右,被公案迷惑了,找不到禅的真正意义。
公案怎么成为禅病呢?过去有甲乙两个寺院,寺院的师父每天早晨都会派一个沙弥到市场去买菜。甲寺院的沙弥比较灵巧,乙寺院的沙弥比较笨拙。有一天,两个沙弥在路上遇到了,乙寺院的沙弥就问甲寺院的沙弥:“喂!你今天要到那里?”
甲寺院的沙弥回答:“我的腿走到那里,我就到那里去。”
乙寺院的沙弥一听,不知道如何再继续问,回去就把事情告诉师父、师父一听,说:“你好笨喔!当他说『腿走到那里,我就走到那里』,你可以再问他一句:『假如腿不走了,你要到那里去呢?』”
乙寺院的沙弥说:“喔!原来这样子!”第二天,遇到甲寺院的沙弥,他蛮有信心的问道:“你今天要到那里去?”
甲寺院的沙弥口气改变了,回答说:“风吹到那里,我就到那里去。”
回答的话一变,乙寺院的沙弥不知道怎么回答,回去又把这件事情报告师父,师父听了以后,又说:“你好笨喔!当他回答『风吹到那里,就到那里』,你可以再问他:『假如风不吹了,你要到那里去呢?』”
乙寺院的沙弥说:“喔!原来是这样!”
第三天,在路上又遇上甲寺院的沙弥,他又再问:“喂!你今天要到那里去?”
甲寺院的沙弥回答说:“我要上市场买菜。”乙寺院的沙弥又不知道怎么回答。
话,从侧面来讲,你也不能体悟了解,从正面上来说,你也不能直下承当。所以,光从口头上来论禅,不从心里上去觉悟,像这种公案是不能悟道的。
公案禅是一种禅病,口头禅也是禅玻口头禅是禅学,是禅的学问,不是禅宗,不是禅行。口头禅只是学了一些禅门的术语、禅门的掌故,搬来弄去,是没有用的。
还有一种禅病,就是鹦鹉禅。看到过去的师父怎么样,我就怎么样,依样画葫芦,鹦鹉学话,不知其义,那也是一种禅玻
禅是甚么?禅不是随便的一胡一 言乱语;我们不要以为禅师们讲话颠三倒四,在颠倒里面有他的顺序。也不要以为禅师们的话自相矛盾,在矛盾的里面,有他的统一性。禅,就好象是哑巴吃蜜,甜味点滴在心头,你只有体会,而不能言传。所以憨山德清禅师这样说过:“一身独坐似枯禅,扑尽寒灰何不燃?忽听楼顶钟鼓响,一声清韵满霜天。”禅,尤其不能形成野狐禅,不能变成枯木禅,枯木要让它能遇到春风,能生发,也就是不要让禅停滞,成为枯木死灰。
现在的人参禅,有时是为了保健,为了健康。禅,用来做为健康之道,当然无可厚非,可是,身体总有老病死;身体在无限的时间里,总有它的岁月、年限。而禅是永恒的,不应该只是把它用在健康上面。当然,我们平常每天生活忙碌,能够坐个十分钟、二十分钟,不但能消除身体上的疲劳,还可以澄心静虑,让你有再奋发的精神。不过,禅的重要意义,还是明心见性,不能光用口头谈说,用公案叙述,用身体枯坐,这许多所谓话头禅、枯木禅、健身禅、鹦鹉禅,这都是一种禅玻
说到禅病,有的人以为禅没有甚么形式,没有甚么规则,可以信口开河,可以随手拈来,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有名的禅宗公案“野狐禅”,就是叙述过去有一个人问一位禅师:“假如一个人有了不当的行为,会不会有业报?会不会有因果?”
禅师信口回答:“不落因果。”
不落因果,就是不会堕落到因果里面,就等于不受因果的制裁,这是不合乎佛法的。所以,他这一字之差,五百世堕落为野狐身,后来遇到百丈禅师,向禅师求一句转语,百丈禅师教以“不昧因果”,也就是无论甚么好坏都不离因果,终于帮助他脱离野狐身。所以,禅是不能随便乱说的。
禅,也不能用分别心去参。过去有一位归宗禅师,想去学五味禅,体会甚么叫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其实,禅本来是不应该有分别、有次第的,学禅最好是学一味禅,所谓“百川流入大海,同一咸味”,一江一 、河、溪水流到大海,都是同一咸味。世间上无论甚么东西,在禅里面是不可说,不可分别的。
有人问闲闻和尚:“禅有禅病,究竟甚么是禅病呢?”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