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智慧之门

结语

传说唐朝全家参禅的庞蕴居士,有一天在庵中独坐,忽然感叹说:“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身旁的庞婆反驳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女儿灵照不同意父母的看法,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这是一则很有名的公案。以研究佛学来说,何尝不是如此,说佛学难,的确也难,佛学的经典如此之多,又分为十个宗派,精通一经或一宗已经够难,何况要遍阅众经,遍通各宗。佛教哲学最难就是一个“空”字,《般若经》就是阐明“空”的经典,它共有六百卷之多,要从头到尾看完原文就要耗费好几个暑假。但说佛学易,的确也易。佛门号称“空门”,理解一个“空”字便进入了佛门,比起参加高中、大专、大学入学考试要考那么多科目,难易之比,何等明显。

扼要言之,缘起性空哲学在于洞澈宇宙万物的生灭原理,说明宇宙之所以多采多姿,皆因于缘起性空之故。惟其缘起性空,所以变化无常,相互依存,生生不息,不断创造,不断循环。

近年某些知名学者写的中国哲学史说,佛教对于宇宙人生抱持否定的观点和舍离的态度。根据我二十余年来的思索体会,深不以为然。如果这种论断乃针对小乘佛教而言,尚有几分正确,假使想用这论断来涵盖大乘佛教,未免成为一种偏见。因为大乘之所以为大乘,乃因其气象、胸襟的博大恢宏,无与伦比;其光辉、魄力之高华雄伟,超迈千古,岂是“否定”、“舍离”所足说明。已故当代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说:

“中国之佛学者,长时期以来,皆孕育于高尚之固有文化理想,故其观照万物也。往往喜投以惊奇之眼光,采新奇之智慧观点,且志在与自悟妙合体一,以改善宇宙世界,宏丽万般生命。中国知识分子(案:指勤于思考的知识分子)一旦与佛陀相值,不禁喟然叹曰:‘惟其妙想万千,乃益显其高卓,经我挑剔百般,方愈识其伟大。'赞曰:‘味之弥珍,品之弥尊。无漏无隙,人中之人。'”

方先生之所以能给予佛学如此高的评价,绝非偶然,乃因他已洞澈大乘佛学之圆融博大所致。正确地说,佛教对宇宙人生的观点与态度,乃基于空性哲学,它是既非否定,亦非肯定,既非舍离,亦非胶执;极其否定,又极其肯定,极其超然,又极其踏实。简要地说,就是真空妙有,空有不二,空有相成,不落两端,会归中道。在空性的观照中,将一切妄执,涤荡无余;又在缘起的觉察中,半丝不苟。

“空”是最简洁有力的宇宙人生写照,同时它也是一颗万应灵丹。如果不是它珍贵无比,佛就无需耗费那么多口舌气力来宣说“空”义。以我个人的体验,空性哲学在运用上以心理辅导为主。一个人心理健全之后,待人、处事、接物、从事各行各业自可稳当妥贴,应付裕如。一个人在缘起性空哲学的思维中,自然渐渐修正其一向偏颇的心态,使心灵净化端正。从执着而变为洒脱,从感情用事,意气用事变成依理行事,依智行事,使未来充满信心希望,对宇宙万物有广大一精一微的理解,他的心不自卑、不自大、不嫉妒、不偷懒,凡事不会过度紧张,对人能宽容谅解。最重要的是,他迈向恒永与不朽,追求真正的真、善、美的生活。他的心,由于澈了缘起性空的哲理,于是渐渐造就成金刚般若之心,此心圆明空灵,山高海深,集合众美,风光万千。

以医药来说,中药有所谓补剂、泻剂、一温一 剂、凉剂、寒剂、热剂、润剂、燥剂、滑剂、涩剂、升剂、降剂、散剂、敛剂。缘起性空哲学的妙处就在于它可兼具补泻、一温一 凉、寒热、润燥、滑涩、升降、散敛的功能。举例言之,对于心力虚弱,消极颓唐的人,缘起哲学对他有鼓舞兴奋的作用,启示他,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只要心存善念,日久功深,光明远景必可预期。对于牢一騷一满腹,郁闷难堪的人,缘起哲学对他有疏导、消解的作用,启示他,一切总归因缘决定,何必怨天尤人?对于频遭挫折,心灰意冷的人,缘起哲学告诉他,只要自我充实,顺理行事,机缘迟早会成熟,使他重燃希望的火把。对于志得意满,骄横跋扈的人,缘起哲学告诉他,繁华必归凋谢,天理必然循环,使他适度收敛,为将来留个后路。觉得宇宙人生无聊枯燥的人,缘起哲学教他观照缘起万象的五光十色,花一团一 锦簇;耽着于人生欲乐、歌舞升平的人,缘起哲学提醒他,无常的烈火,焚烧世间,一切转瞬成灰。总之,缘起性空哲学只是在成全每一人的金刚般若之心,使之能承受一切苦难、摧折,化解一切烦恼、郁积,缔深伟大的心灵工程,净化人间,庄严宇宙。

王维有一首诗说:“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我以为这首诗只说明了空性哲学的消极妙用。我们所重视的应该是它的积极意义,所以我说:“空”代表海阔天空,代表无限的空灵、无边的包容、无限的可能、无穷的变化。拥护的尘世里,谁不认为空间愈多愈好?忙碌的人生中,谁不渴望更多的空闲?当你我拓展了心灵无边的领空,减少许多无谓的追逐与争执,能坦然、悠然地增进高层次的智慧、福德,又何必疑惧于短暂的困顿坎坷呢?

注一:请参见佛教大藏经大宝积经入胎藏会。

注二:请参见佛教大藏经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注三:请参见佛教大藏经二谛章卷上。

注四:此处引用好友杨敏雄老师语。

注五:业,意为造作,分为意业、口业、身业,谓之三业。佛教认为一切的意念、言语和行为上的造作,都会造成某种结果,叫做业果。

注六:五一陰一为色(物质)、受(感觉)、想(印象)、行(意念)、识(鉴别),乃构成生命的五种质能。在修行者明心见性的过程中会遇到五十种五一陰一幻现的魔境,此在佛教楞严经中有详细的描述。

注七:请参见方东美先生“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第七章绪论,页二四四。何必讳言苦?

一九八二年春天,在一次中国哲学史的讨论课中,有一位年轻人发言说:“佛家将人生定义为苦,使人产生悲观、消极、退避的人生态度。”当时似乎没有人给她满意的答复。后来我因事忙,也未能就此问题对她有所说明,但因为她的问题,可能代表许多人共同的心声,所以事后我一直觉得有写本文的必要。

《佛陀的启示》一书曾说,佛教对人生的看法,既非“悲观”,也非“乐观”,而为“实观”这段话,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诚然,释迦佛,以他大智慧的眼光,大慈悲的胸怀,不可能故意给众生泼冷水,倒胃口。他之所以在四圣谛中说人生是苦,只是依凡夫身心生活的感受而说,至于“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的圣者又另当别论。佛说,凡夫的心中具有贪?痴三毒,因此,时时感受到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一陰一炽盛等诸苦。当我们平心思察,何尝不是如此?所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以之形容古往今来的人生,永远是那么贴切而生动。只要是成年人,相信都曾多少经历过学业、一交一 友、升学、恋爱、婚姻、事业的挫折,甚至琐碎如穿衣、饮食、睡眠、居室都会引起烦恼。“苦”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实际,它不须经由推理得知。经验过“苦”的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未曾经验“苦”的人,也可经由观察而揣度得知。

“苦”是那么真实的存在于凡夫的生活感受中。人为什么要讳言苦,畏言苦呢?我分析其原因,约有四种:第一,这是讳疾忌医的心理,譬如人明明有病,却害怕作身体检查,以免治疗的花费与麻烦;第二,现实生活中,未尝无短暂的身心享乐,虽事先须付出代价,事后须忍受不良 的副作用,仍紧追不舍,觉得趣味无穷;第三,有人身心较弱,一旦认定人生苦海无边,恐怕失去生存的勇气,不如说“人生处处有欢乐”;第四,以为人生若没有“苦”作为点缀、衬托,则人生将不再多采多姿,富于变化、刺激,遂以苦为乐,将“苦”合理化。

以上各种做法与想法,都不能正视“苦”,解决“苦”。当苦恼尚堪忍受,尚未酿成大患,或许犹可苟安于一时。可是,“小洞不补,大洞叫苦”,一旦面临无法忍受的痛苦折磨,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自暴自弃,造成家庭悲剧,社会混乱。穷苦则偷、抢以救急,病苦则寻短以了断,失恋则追杀情人 以泄恨,犯罪则嫁祸于人以苟免……遂致产生苦的连锁反应,苦上苦,众苦一交一 煎,殊堪怜悯。

有智慧的人一体 认苦的存在,探讨苦的起因,澈悟解决苦的方法,因此,他们能离苦得乐,转祸为福。所以对他们来说,苦不足惧,所惧者智慧不够高深,毅力不够坚定而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张载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是儒家圣贤面对苦的方法。

仔细想来,承认苦,面对苦,接受苦的磨炼,并没有什么害处。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生在困苦的环境里,如孔子、孟子、欧一陽一修、范仲淹都是自幼无父,终身发奋为雄。中外有许多慈善人士多因小时候吃过苦,深知贫病孤苦的滋味,所以一旦成功立业,便能利济他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往往吃苦越多,其知识更发达,同情心更丰富,品格更高超。原因是,“苦”刺激了他的思想,使他对于各种问题,深入观察、分析、推理,终于找到解决的方法。于是他们成为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或各部门的杰出人才,能为社会国家多作奉献。

佛教以四圣谛为基本教义,大小乘佛法中有所谓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一个人若想成为罗汉、菩萨、佛,必须澈底通达四谛,而四谛的第一谛即是苦谛,所以苦谛也可以视为解脱之门。假如一个人不能体认凡夫的生活为苦,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无法避免,甚或留恋这种低层次的人生境界,当然是无可救药。但假使他厌倦世俗的忧悲苦恼,思有以改善、提升,而过一种较为自在超脱的生活,那就应该对苦谛(苦的现象)澈底体会,并进而研究集谛(苦的起因)、灭谛(苦的消灭)、道谛(灭苦之法)。

效用与效果,暂且不论,人类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发展,都是为了解决各种问题与痛苦。而佛教说苦,更有它积极性、建设性的意义。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