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宿府》赏析(含翻译)
杜甫《宿府》赏析
【原诗】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一江一 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释:
①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②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
③永夜:整夜。
④自语:自言自语。
⑤中天:半空之中。
⑥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指时间推移。
⑦伶俜(pīng):流离失所。
⑧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⑨强移:勉强移就。
⑩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杜甫此次入幕府,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任职,虽是应严武盛情邀请,但也只是求暂时安居。
白话译文
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严寒;独宿一江一 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
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
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关塞零落萧条,行路十分艰难。
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
【赏析】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唐由盛到衰的年代。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作者一家人为避战乱,过着颠沛流离、贫苦困乏的生活。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他在成都得到了节度使严武的赏识,做了严的参谋,被封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但官一场上的互相倾轧、尔虞我诈,他的地位低卑以及与严武的政见不合,使作者的政治生活并不得志,经济上也很窘迫。他在成都的将军府工作,而家却安在城外浣花溪畔,晚上不便归家,就常独自寄宿于幕府,这些都使他的情怀抑郁烦闷,本诗便抒写了这样的情绪。
首联中“幕府”即严武的将军府。“一江一 城”指成都。以“清”饰“秋”,以“独”限“宿”,让词句陡生深意,耐人寻味。凄清秋时,诗人独自一人寄宿幕府,自是戚苦难熬。句中写的“井梧”与“蜡烛”是极具代表性的事物,最易寄寓情感,诗人又遣出“寒”“残”二字修饰,孤独寂寞、久不能寐的情愫便见于言外、跃然纸上。试想,如此时节,风吹梧桐,瑟瑟作响,更显秋意寒凉。独宿幕府,夜不能眠,看烛影跳动,其形渐残。这些都难免让不得志的诗人思及“人生苦短”而又悲凄难耐。
颔联中“永夜”指“长夜”“整夜”,“中庭”指“中天”。句中也写了两种事物——角、月,“角”指的是军中号角。彻夜角声不断,似在用悲凉的曲调与言语强化人们对带给人们无限苦难的战争的印象。此时,高悬中天的月亮虽皎洁明亮,但诗人观之,思及与家人的分离,便发出了“好谁看”的慨叹,再次突出了他孤独寂寥之情。此二句句式整齐,对仗严谨,用字准确,最为一精一到的是景为我用、以景寓情,为后世传诵的佳句。
诗的前四句写作者所观之景、所听之一声 ,用它们来表现环境的寒凉,目的是衬托心中的孤凄,正所谓“境寒心悲,心悲更显境寒。”
颈联写诗人身处风尘乱世,叹时光流逝,与诸兄弟分别,音信断绝。自己流落在外,因关塞萧条、战争频发、道路险远而又无法归家,心情又如何不沉重?其中的“断”与“难”二字值得品鉴。
尾联中“伶俜”指“流离孤苦之形貌”。“强”为勉强之意。“栖息一枝安”是用的《庄子·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的典故。诗人在战乱之中,飘零辗转,只能苦捱硬忍十年,而今勉强被严武用为参谋,却不过和“鹪鹩”一样暂寻“一枝之安”,此二句充分表达了诗人虽重入仕途,但政治目标仍难以实现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诗人所处的困境,字字透着哀怨。
此诗以景寓情,以情驭景,脉络清晰,十分准确、深刻地刻画出诗人的心情与遭遇,实为其“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的代表作。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