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赏析2篇(含译文)
《洛中①访袁拾遗不遇》
洛一陽一访才子②,
一江一 岭③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④,
何如北地春。
注释
(1)洛中:指洛一陽一。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
(2)才子:指袁拾遗。
(3)一江一 岭:一江一 南岭外之地。岭,这里指大庾岭。唐代时期的罪人常被流放到岭外。流人:被流放的人,这里指袁拾遗。
(4)梅花早:梅花早开。[1]
译文
到洛一陽一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
没想到他已成为一江一 岭的流放者。
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
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一陽一的春天更美好呢?[1]
赏析一
题目又是不遇的套路,不知孟夫子又能写出何种的余味。
洛一陽一访才子,一江一 岭作流人。地名对地名,身份对身份,对的工稳,但内里乾坤岂是工稳二字所能涵盖。洛一陽一繁华之都也,袁拾遗原居之地,才子人中之杰也,对有人的倾慕之意,繁华之都居才华之人,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而是诗人却不动声色的偷天换日,瞬间作天壤之别。一江一 岭荒芜偏远之所也,袁拾遗发配之地也。流人待罪之身也,无限不平的淡。真乃见尺幅千里,瞬息云泥。前一句读的时候是多么的兴奋、艳羡,后一句读的时候又是多么的失落凄凉苦楚不甘。这种变化于开篇是罕见的,这种语句上的平静更是可怕的。真实平静的海面愈加的深邃呀!
怎么接,一味的苦下去。还能怎么苦,而且还有浓墨重彩之嫌,这和诗人的风格是背离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要转,怎么转,转的自然而然,看不出是转,最简单的法子就是承着上句的写。
闻说梅花早。好,扑面而来风景,竟是梅花,也是文中第一个意象——唯一的具体意象——早梅,多么的清新淡雅,令人不禁心神为之一荡,顿时从苦楚惨痛中拔了出来,得到了些许安慰。
喜欢读诗的读者可能会有某种灵犀,诗人下面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写下去,甚至写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地步,获得一种自一由 和愉悦。可是孟夫子是很“规矩”的人,他要回题的,他要收尾呼应的圆形结构,回笔一兜,有一个尺幅千里。
何如北地春。自然而然的回到了洛一陽一。而且是接着梅花的意象,回到了春天里的洛一陽一。而且是在比,南国蛮荒之地和北国华丽之都的比较,怎么比,没法比?也许现代在的环保主义者会选择前者,但不要忘了那是在一千多年以前,都市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圣一地,而蛮荒之都成为人们的圣一地是在现代以及未来。诗人此一问,将我们心中刚刚升起的一温一 暖瞬间毁灭殆尽,一朵梅花的春天怎抵得上一个都城的春天,那里是远在天涯的漂泊,这里是近在咫尺的安居,那是艰难岁月的起始,这是衣食无忧的终生。比的是梅花和春天,比的更是生活与人生。
这首诗虽然短短二十个字,但其境界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于情感上虽未着一字,但那种寄予的深情却在相隔千山万水的南北之间弥散开来,虽不得不淡,却至死不灭。
古中国有过多少这样的事迹,昨天还高高在上,志满意得,今天就成阶下之囚,路往蛮荒。这就是人生的大玩笑,亦是人生的大悲欢。多少诗人费尽心思的惨淡经营,写的惊天动地,然而总是难以流传。
再将诗重新吟诵一遍,北国之城,才子之友;南国之偏,待罪之身;梅花之美,物芳难赏;北都之春,欲哭无泪。这就是绝唱的中国诗,有人可能还根本不知道它是绝唱。[2]
赏析二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一精一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一陽一”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一江一 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一陽一人,到了洛一陽一以后,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一陽一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一江一 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一江一 岭”与“洛一陽一”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一陽一”而远放“一江一 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他的挚友。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一温一 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比不上留居北地的故乡。此诗由“一江一 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一陽一之春。那一江一 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一陽一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