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中国帝后之谜

明崇祯帝皇子命运之谜

崇祯死的那天,太子及永王、定王遵父令四处逃命。他们的命运后代有很多人极为关心,明朝的遗老遗少想利用他们登高而呼,打出复明灭清的旗号;清人面对一次又一次假冒崇祯儿子的事件,很想把崇祯儿子彻底铲除。那么,这些皇子的归宿何在?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时,皇宫中的崇祯帝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投降,外城已经攻破。消息传来,崇祯急忙在宫中鸣钟召集百官, 而这时的官员们早已四散逃命,竟然没有一人应诏。走投无路之下,崇祯命众后妃立即自尽,又狠一狠心亲自用剑砍死自己的女儿。三个儿子也被召来,他们是十六 岁的太子朱慈烺,十三岁的定王朱慈灿,十二岁的永王朱慈照。崇祯无论如何是不舍得杀自己儿子的,他让三个儿子随便找件老百姓的衣服换上,在几个太监的护送 下,赶快逃出宫中,希望有朝一日能为自己报仇。三个儿子走后,他的心里也安定了许多,遂登煤山上吊身亡。

那么,明朝灭亡后,崇祯帝的三个儿子逃出去了吗?他们的归宿何在?从明末清初以来,人们不断地在猜测。

太子朱慈烺是崇祯和周皇后所生的长子,出生一年就被封为太子。崇祯死后,他是复明抗清最好的一面大旗,因而关于他的下落消息很多,但各不相同。

据《明史》记载,李自成攻破北京后,马上派兵搜索崇祯的儿子。太监栗宗周看到大势已去,就将太子朱慈烺和其他二位皇子一起献了出来,李自成遂把太子等交给刘宗敏部监管,后来封为宋王。李自成战败后,他的部队挟带了太子等向西撤退,此后朱慈烺等也就不知下落了。

有人说李自成没有带朱慈烺西撤,而是在山海关失利后,把朱慈烺交给了吴三桂。山海关一战,带了清兵前来的吴三桂打败了农民军,双方谈判,吴三桂提出 要归还太子作为议和的前提。李自成答应了,就把太子朱慈烺交给了吴三桂。不过,关于李自成交给吴三桂的年轻人的身份,很多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的确是 太子,但他从吴三桂军中逃脱了,与太监高起潜回到天津,浮海南下。有人认为太子从吴三桂部队中逃出后,死于战乱之中。更多人认为这个太子是假的,李自成没 有把真太子交给吴三桂。《明史·李自成传》和《明季遗闻》等说李自成撤出北京前,烧毁了宫殿及九门城楼,“挟太子、二王西走”,如此太子及二王一直在李自 成的手中,交出去的必然是个冒牌货。

《清世祖实录》云顺治元年十二月,有一个年轻人自称是崇祯太子,内监杨玉为他换了衣服,送至明周后的父亲周奎家。据《国寿录》、《甲申传信录》等书 记载,这个自称是太子的人在京城攻破时逃到李国公家,李家无人,就越墙离去,为一个卖豆腐的老太看到,可怜他就给他东西吃。年轻人说是太子,老太婆就不让 他讲,隐匿起自己的姓名。但老太婆很穷,养了他三个月,实在养不起他了,就送到周奎家。周奎一开始很高兴,但时间一长觉得不对劲,就怀疑他是假的,上疏奏 明。清政府的有关人员速将太子拘留了起来,下令后宫传明朝贵妃袁氏及东宫官僚内监前来辨视,几人看后,都称不认得这个人。他们问他宫中以前的事情,年轻人 也答不上来。袁贵妃说太子有四虎牙,牙根很黑,还有疤痣,眼前的这个太子什么都无,因而他们认为这个人是假的。但是花园内监常某、进节指挥李时荫等认为这 个人是真太子。最后清廷下法司覆勘,断定这个人是假冒的。

还有人认为太子在与李自成西撤的途中,和东宫侍读李士淳一起偷偷逃脱了。二人一逃就逃到粤东嘉应州灵光寺,削发做和尚了。传说李士淳是嘉应州人,北 京攻破时,他与太子一样被俘遭罪,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太子救出来逃走。逃出来后,觉得自己的老家是个最好的避难地,遂走了这条路。李士淳的后代中有个 叫李大中的,在《二何先生事略》中说李士淳带了太子逃命时已六十岁,“顾势已无可奈何,乃请某王削发为僧”。《三柏轩集》说寺庙是当时新筑的,在半山腰人 迹罕至处,名为紫殿,也叫圣寿寺。还为太子取了法名,叫奯和尚。李士淳此后还在中秋节,与奯和尚一起登塔赋诗,两人写的应答诗,还刻在石碑上。至今在广州 梅县一带还传说着“太子菩萨”的故事。

关于太子的传说,影响最广的就是南明王朝建立后,有一个年轻人到达南京自称他就是太子。弘光帝十分惊慌,因为弘光帝是明朝福王的儿子,本无权继承帝 位。如果太子为真,他必须让位太子,否则必将受到来自舆论及其文臣武将等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弘光帝极力想证明这个太子是假的,以保住自己的帝位。根据《明 季遗闻》、《明季南略》等书的记载,弘光帝想了许多办法证明出这个太子是个假冒的。太子事情最后还未结束,南明灭亡,弘光帝只顾逃命,也就不管太子死活 了。或说太子在清军攻入后不见了,或说被清军带到了北京,从此没有声息,想必是被清军害死了。这个太子有人说是真的,也有人认为他的确是个假的。

崇祯的另两个儿子,即定王和永王,《明史》等认为被李自成俘获后,下落不明。但清代也有一些真假难分的记载,讲到了二人的踪迹。

康熙十二年(1673)十二月,有人在北京自称是朱三太子,改元广德。朱三太子,为崇祯帝第三子朱慈灿,封定王。当时响应朱三太子者用白布裹头,约 以举火为号,准备在京城起事。举事者聚集在明遗臣周全斌家中,为清兵知道后,派兵包围周家,广为搜捕,擒获数百人,全部被处死。后据调查,这个朱三太子其 实是一位名叫杨起隆的人假冒的。五年后,杨起隆在陕西被擒,押解至北京,终被处决。与此同时,两广一带有人自称是朱慈灿,响应吴三桂反清,被清政府捕获。

康熙四十七年(1708),浙江人张念一等在大岚山起事,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改元天德。不久,清兵进行了围剿,被拿获。清政府派侍郎穆丹前往审 问,让他一定要查清朱三太子到底是谁。四月,山东上疏在蓬莱缉获已改名王士元的朱三太子,奉旨将他解往浙江一起审问。据这位朱三太子招供,他是崇祯皇子, 名叫朱慈焕,曾封为定王,是年七十五岁。明亡之际,年方十岁,逃出京城后,辗转流离,改名王士元,在山东蓬莱县退职县令李方远家教书,与张念一等素不相 识。由于当时称朱三太子的人实在太多,为平息不断出现的武装暴动,张念一等一百多人全被处死。五月,王士元及其子孙六人被押到北京,由刑部详细审问。十 月,王士元及其子孙全部被处死。崇祯第三子应当是朱慈灿,王士元自称是朱慈焕,封定王,而慈焕应为崇祯第四子,曾封为永王,明亡前已死,故清人认为王士元 的供词是有问题的。

康熙年间,自称是朱三太子的案件一个接一个,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不得不承认,以朱三太子号召起事者数不胜数。由于朱三太子成了明朝继统的象征人物,很容易被反清复明人士利用。而朱三太子这个人在当时是否活着,或者他本人是否参与起事,实在是很难说得清楚。

除上述三子外,崇祯帝的其他儿子也时不时地冒出一二个。《尧峰文抄·书张缙始末》记载,在顺治十六年(1659)六月,河南柘城有一个头戴缨笠,身 着汗裤,骑着高头大马的年轻男子,与旅店主人发生了争执。周围的人们看不惯他的盛气凌人,就将他抓了起来,在他的背囊中发现了铜印一枚。这个人被送到县衙 后,坚决不肯下跪,自称是崇祯帝第四子朱慈焕,生母是周皇后,并详细地讲述了他当年是如何跑出宫殿的。县官听得稀里糊涂,但不敢自作主张,就把他送往巡抚 处。巡抚一看,事情很棘手,马上又将他送往北京,清廷命兵部审查。事后据这个人交代,他叫张缙,浙江金华府人。假冒崇祯的儿子,并不会有好结果,最后被处 死。

崇祯诸子的最后归宿,即使在清初就成了历史之谜,一个个人自称是崇祯儿子,只能说是反映了人们反清复明的愿望,可以肯定的是真实性很小。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