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中华国宝之谜

三希法帖御藏之谜

乾隆皇帝是清朝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深的一位帝王,在书法和诗词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喜爱收藏名家书法,“三希”墨宝就是他藏品中最珍贵的一部分。可是“三希”墨宝是别人为了奉承他而主动献给他的,还是他通过巧取豪夺手段得来的?谁也说不清楚。

东晋“三王”——王羲之、王献之、王珣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则是名扬中外的稀世之宝。乾隆皇帝对“二王”的书法十分推崇,他特地把得到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收藏在故宫的养心殿内,“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三希”指的就是这三件稀世的珍宝。乾隆皇帝是如何得到这三幅帖的呢?于是产生了乾隆皇帝得三希墨宝之谜。《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所书的一封书札,纵23厘米,横14.8厘米,,行书四行,28字,它的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一陰一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乾隆皇帝对它推崇备至,称它是“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元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曾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秋帖》是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的代表作,长28厘米,宽12厘米,草书尺牍。因原帖在“中秋”前有“十二月割至否”六个字,又被叫做《十二月帖》,后来这六个字被割失。该帖前后都有缺文,原来是5行32字,后来被割去2行10字,现有3行22字。原帖前有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题签“大令《十二月帖》”六个字。帖中的字几乎笔笔相连,即使字不相连但体势相连,气脉贯通,被叫做“一笔书”。宋内府《宣和书谱》、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清河秘箧表》、汪砢玉《珊瑚网书跋》,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都有著录。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