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韩信少年机智过人
韩信,淮陰(今江苏省淮陰市)人,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由于他相貌平平、口齿笨拙,常被世人看不起,曾受“胯下之辱”。他初投 项羽,不被重用;后投刘邦,因官小而逃离;直到“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才崭露头角;又以“陷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成就了汉室天下,被封楚王,扬名四 海。
其实,韩信从小聪明好学,爱动脑子。许多在成人看来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让他遇上,往往迎刃而解。韩信分油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
有一天,他上街玩耍,在一家油店门前见两个人争吵。这一个指手画脚,吹胡子瞪眼,喋喋不休,那一个摇头晃脑,面红耳赤,唾液四处飞溅。不一会儿便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年只十一二岁的韩信觉得好奇,分开人群,挤进里边,静听事由。不大一会儿,他便明白了两人吵架的原由。
原 来,这两个吵架的人都是油店老板,当初合伙投资开油坊,由于账目老是对不上,常常发生争执,都怀疑对方私下拿去了。结果,疑来疑去,都觉着吃亏,决定关门 分手。器具卖了,钱财分了,最后缸里还有十斤油,因为分不平均而争吵起来。他们分油的量具只有两件,一个是能装三斤的油葫芦,一个是能装七斤的油罐,可是 倒来倒去,总是分不均。
小韩信弄清原因后,走上前去说:“二位有什么可吵的,不就是这点事吗?我来给你们分。”
有的人见了,觉得这个小孩子口气太大,指责说:“我们这么多人都想不出好办法来,你一个小毛孩子,懂得什么?快一边去!”还有的说:“这里已经够乱的了,你一个小孩子,别再掺和了。”
对于人们的讥讽、指责,小韩信置之不理,他一会儿拿起油葫芦看看,一会儿看看缸里,一会儿又掂掂油罐,随后哈哈大笑说:“完全可以分均,你们怎么就想不到呢?”
两个老板一听,顿时不再吵了,惊喜地对韩信说:“小兄弟,你说说看,怎么分法?”围观的人也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只见小韩信不慌不忙地对油店老板说:“你这缸里共有几斤油?”
老板甲说:“十斤。”
小韩信又问:“你这葫芦能装几斤?”
老板乙答:“三斤。”
“这个罐子呢?”
老板乙又回答说:“七斤。”
小韩信这才对老板乙说:“请你先将葫芦装满,分三次装进油罐里,直到装满为止。”
老板乙照做了,小韩信问老板乙:“现在你葫芦中还剩几斤?”
老板乙回答:“还有二斤。”
韩信又问老板甲:“缸中还剩几斤?”
老板甲说:“剩一斤。”
韩信又对老板甲说:“请你把罐子里的油全部倒入缸内,把葫芦里的油倒入罐内,想想看,缸内几斤?罐内几斤?缸里比罐里多几斤?”
老板甲说:“罐里二斤,缸中八斤,缸中比罐里多六斤。”
众人一听,高兴地抢着说:“再从缸中灌出一葫芦不就分开了吗?真是好办法!”
两个老板笑着对韩信说:“小兄弟,太谢谢你了。”众人也齐声称赞:“好聪明的孩子。”
韩信刚满十五岁那年,身材已有七尺。因他父亲早丧,没有给他留下其他财富,只有一把利剑,是他的全部家产。韩信自幼用这把剑习武,很是珍惜,常常挂在腰间。由于他当时武艺不精, 又剑不离身,有点装模作样,所以常常受人讥笑,就连比他小的孩子也瞧不起他。这一天,韩信又腰挂宝剑外出游逛,见一个孩子也在练武,围观的群众不断叫好。 他没挤进去观看,照常走他的路。但那练武术的孩子却看见了他,便停下练武,上前拦住韩信,当面嘲笑说:“韩信慢走。我来问你,你也是天天习文练武,但到现 在还是文不精,武不透,还天天腰挂宝剑出来溜达,装模作样,难道就不知羞耻吗?”
韩信抬头一看,见是屠户的儿子,便没有做声。因为他知道,屠户的孩子年龄虽然比自己小,但武艺是远近闻名的,自己是惹不起的,所以只好不做声。
那屠户的孩子见他不说话,更加得意,便进一步羞辱韩信说:“你别不说话,我今天就想看看你有没有胆量。如果有胆量,就刺我一剑,我就放你过去;如果不敢,那就得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屠户的孩子说毕,便叉开两腿,站立在路的中央,挡住韩信的去路。
韩信见屠户的儿子如此羞辱自己,不由得血往上涌,两眼冒火,恨不得一剑将他刺死。但韩信又一想,鲁莽不得,如果一剑将他刺死,自己就要犯法坐牢;再说谁知道他会不会还手呢?如果他还手,自己定败无疑,到时候不是更丢人吗?只怪自己平时不肯用功,武艺不精。想到这里,韩信把火压了又压,最后忍辱将身子匍匐在地上,从他的裤裆下爬了过去,惹得围观的群众哈哈大笑。韩信也只得紧咬钢牙,跑回家去。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羞愧得无地自容。他从此深刻地认识到:人不刻苦磨练,就学不到本事,人无本事就要受人欺侮。于是,韩信便关门闭户,苦读兵书,一心练武,再未挂剑外出溜达。一晃半年过去,韩信终于掌握了文武的真谛。
不 久,韩信几经周折,以文武全才被萧何推荐给汉王刘邦,任命为大将。此后,韩信又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妙计,打败章邯,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在楚汉 战争中,韩信率领大军,南征北战,最后在垓下,又用“十面埋伏”和张良的“四面楚歌”之计,使项羽兵败逃亡,后自刎于乌江。他帮助刘邦取得了汉室天下。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