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人生智慧 > 人生感悟> 张立的“谷气”

张立的“谷气”

来源: 《给你一片坦荡》 作者: 朱仲南 时间: 2013-09-08 阅读:

笔者有一篇文章,名曰:《张立(平常谈)里不平常》。发表后不久,张立托人从香港送一本书给我,书名是《心潮逐浪》。

手中捧着老师赠的书,先睹为快。一日时光,便把《心潮逐浪》看完,看完之后,心潮虽并无逐浪,但已微起波澜。

张立在一篇文章里写到,他二十年前去香港谋生的时候,到处碰壁,连一份文员的职都谋不到,于是去小学求职,欲教小学生中文,谁知也被拒之门外。唉,那种心境,张立不说我也可以深深体会。他在文章里说,真如丧家之犬,惶惶然,“谷气”得很。广州话的“谷气”,意思复杂,大抵指一种郁闷烦恼的心绪充溢胸间却又无法排遣的感觉。

为什么说我也可以体会?原因并不复杂。

一九八五年,我受某团体邀请去香港讲学,闲时到街上散散步,逛逛商店。我住的地方叫弥敦道,那里商铺林立,很是繁华。我们一进商店门,那些员工先敬罗衣后敬人,看我们像是内地去的,说,表叔来了。于是,刚刚还在闲聊的人,赶紧站起来,虎视我们的一举一动。有时同行中有人挑起一件商品,观赏之后不打算买,便遭讥讽:没钱就不要看啦,表叔,好贵的。

这样的情况,以后几次到香港都出现过,十分“谷气”。有一次,有一肥佬员工不仅在我们进商店时立马监视,还叫另一员工打开还未开的闭路电视。我实在忍不住,仿佛谈话般地对同行的友人说:没钱真可怜,守住一间小铺头,又要看闭路电视,又要走来走去跟客人。一间铺,扫尽货都不值二三十万,辛苦呵。

我观察那位肥佬,他听罢,脸色像午餐肉一样涨红,估计血压升至二百六左右,眼睛也圆了,就像随时要飞出来一般。我这是有来有往,互不拖欠,出了口鸟气。类似这种看不起内地客人的情况,直至一九九〇年以后才明显转变。

有一次赴美考察后取道香港回来,顺便在港休息几天,刚好东莞的一位朋友也在香港,我们便相约在弥敦道一家酒楼见面叙旧。朋友一到,酒楼的服务员笑容灿烂,楼面部经理也赶紧跑来招呼,热情得很。为何有这样大的变化?只因九十年代后珠三角的朋友在香港来往甚多,他们的生活虽未达富豪水平,但对比香港中产阶级而言,生活质量已不输多少。老李卖火石——咔过就知。

张立二十年前在香港求职,那时香港人普遍称内地人为“表叔、表姐”,有一部电视剧,称内地人“阿灿”。在这种气氛下,不受歧视,不会“谷气”,反而是一件怪事。张立虽然有水平,大学毕业,教高中的中文已多年,是师生公认的才子,怀才不遇,哪有不“谷气”的呢?

张立虽然“谷气”,但没有“谷”坏自己,他去当散工,在香港西贡与没读多少书的人一起,去种草皮。他一边种草皮,一边唱歌,豪迈得很。不是心潮逐浪,而是心潮放歌。二十年后,河东河西。他亦文亦商,出版了七本书,做投资生意等,两手都硬,乐此不疲。张立真是“商心国是”两不误的高手。

这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要别人瞧得起你,你首先要瞧得起你自己。张立知道自己的长处,有才华,有能力,所缺者乃机会与人缘而已,香港根本没多少人认识你,所以“谷气”是正常的,你只能吞下这口气,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我欣赏张立这种“高歌种草皮”的精神,欣赏这种在压力之下永不言败的斗志。有时想一想,如果我们身处这种地步,该当如何?不读张立这些文字之前,很难想像。如今读了张立的文章,我得到了如下启发:精神不死,就有希望,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 上一篇: 我很在乎未来
  • 下一篇: 选对你的标准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