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子静坐法续编(3)~(4)
------------
因是子静坐法续编(3)
------------
3)止观双修
前文所述止观方法,虽似有区别,然不过修持时,一心之运用方向,或偏于止,或偏于观耳。实则念念归一为止,了了分明为观。止时决不能离观,观时决不能离止,止若无观,心必昏沉。观若无止,心必散乱。故必二者双修,方得有效。今略举如下:
(1)对治浮沉之心,双修止观
静坐时,若心浮动,轻躁不安,应修止以止之。若心昏暗,时欲沉睡,应修观以照之。观照以后,心尚不觉清明,又应用止止之。总之当随各人所宜,以期适用。若用止时,自觉身心安静,可知宜于用止,即用止以安心。若于观中,自觉心神明净,可知宜于用观,即用观以安心。
(2)对治定中细心,双修止观
止观法门,习之既久,粗乱之心渐息,即得入定。定中心细,自觉此身,如同太虚,十分快乐。若不知此快乐本来虚妄,而生贪著,执为实有,则必发生障碍,不得解脱。若知是虚妄不实,不贪不执,是为修止。虽修止后,犹有一毫执著之念,应当观此定中细心与粗乱之妄心,不过有粗细之别,毕竟同是虚妄不变。一经照了,即不执著定见。不执定见,则功候纯熟,自得解脱。是名修观。
(3)均齐定慧,双修止观
修止功久,妄念销落,能得禅定。修观功久,豁然开悟,能生真慧。定多慧少,则为痴定。尔时应当修观照,使心境了了明明,慧多定少,则发狂慧。心即动散,如风中之灯,照物不能明了。尔时应复修止,则得定心,如密室中之灯;照物历历分明。是谓止观双修,定慧均等。
4)随时对境修止观
上面所述止观方法,皆于静坐中修之。密室端坐,固为入道之要。然此身决不能无俗事牵累,若于静坐之外,不复修持,则功夫间断,非所宜也。故必于一切时,一切境常常修之方可。
何谓一切时?曰行时,曰住时,曰坐时,曰卧时,曰做事时,曰言语时。
(1)云何行时修止观
吾人于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事欲行?若为烦恼及不善事无益事,即不应行。若为善事有益事,即应行,若于行时,了知因有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了知行心,及行中所现动作,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自息。是名行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先起心以动其身,见于行为,因有此行,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行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行者及行中所现动作,毕竟空寂。是名行中修观。
(2)云何住时修止观
吾人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事欲住?若为烦恼及不善事、无益事,即不应住。若为善事、有益事,即应住。若于住时,了知因有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了知住心及住中所现状态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自息。是名住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先起心以驻其身,见其住立,因有此住,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其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住者及住中所现状态,毕竟空寂。是名住中修观。
(3)云何坐时修止观
此坐非指静坐,乃指寻常散坐而言。吾人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事欲坐?若为烦恼及不善事、无益事,即不应坐。若为善事、有益事,即应坐。若于坐时,了知因有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了知坐心及坐中所现状态,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自息。是名坐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先起心以安其身,见此坐相,因有此坐,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坐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坐者及坐中所现状态,毕竟空寂。是名坐中修观。
(4)云何卧时修止观
吾人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即不应卧。若为调和身心,即应卧。若于卧时,了知因有卧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幻梦,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自然不起。是名卧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见此卧相,因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近观卧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卧者及卧中所现情状,毕竟空寂。是名卧中修观。
(5)云何做事时修止观
吾人于做事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做?若为不善事、无益事,即不应做。吾为善事、有益事,即应做。若于做时,了知因有做故,则有一切善恶等业,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做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先起心,运其身手,方见造作,因此有一切善恶等业。即当返观作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做者及做中所经情景,毕竟空寂。是名做中修观。
(6)云何言语时修止观
吾人于言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事欲语?若为烦恼及不善事,无益事,即不应语。若为善事、有益事,即应语。若于语时,了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自息。是名言语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心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颚,故出音声语言,因此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语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语者及语中所有音响,毕竟空寂。是名语中修观。
何谓一切境?即六根所对之六尘境,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也。
(1)云何于眼对色时修止观
凡眼所见一切有形之物皆为色,不仅指男女之色而言。吾人见色之时,当知如水中月,无有定质。若见好色,不起贪爱;若见恶色,不起瞋恼;若见不好、不恶之色,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又应作是念:今所见色,不过内而眼根,外而色尘,因缘凑合,生出眼识,同时即生意识,强为分别种种之色,因此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缘色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见者及所见之色,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因是子静坐法续编(4)
------------
(2)云何于耳对声时修止观
吾人闻声之时,当知悉属空响,倏尔即逝。若闻好声,不起爱心;若闻恶声,不起瞋心;若闻不好不恶之声,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又应作是念:今所闻声,不过内而耳根,外而声尘,因缘凑合,生出耳识,同时即生意识,强为分别种种之声,因此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缘声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闻者及所闻之声,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3)云何于鼻对香时修止观
吾人嗅香之时,当知如空中气,倏尔不留。若嗅好香,不起爱心;若嗅恶香,不起瞋心;若嗅不好不恶之香,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又应作是念:今所嗅香,不过内而鼻根,外而声尘,因缘凑合,生出鼻识,同时即生意识,强为分别种种之香,因此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缘香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嗅者及所嗅之香,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4)云何于舌对味时修止观
吾人于尝味之时,当知是虚妄感觉,倏尔即灭。若得美味,不起贪心;若得恶味,不起瞋心;若得不美不恶之味,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又应作是念:今所尝味,不过内而舌根,外而味尘因缘凑合,生出舌识,同时即生意识,强为分别种种之味,因此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缘味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尝者及所尝之味,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5)云何于身对触时修止观
吾人于受触之时,当知幻妄接触,倏尔即无。若受乐触,不起贪著;若受苦触,不起瞋恼;若受不乐不苦之触,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又应作是念:轻重、冷暖、涩滑、硬软等,谓之触。头、胴、四肢,谓之身。触是虚假,身亦不实,因缘凑合,乃生身识,同时即生意识,强为分别种种之触,因此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缘触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受触者及所受之触,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意对法时修止观,与前文静坐中所述方法相同,兹不复赘。
5)念佛止观
若多障之人,学习止观,心境暗劣,但凭自力不能成就者,当知有最胜最妙之法门,即专心一志,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也。若修持不怠,则临命终时,必见彼佛前来接引,决定得生。此法是依仗佛力,极易下手,惟在信之笃、愿之切、行之力。所谓信、愿、行三者,不可缺一也。
问:“念佛与止观何关?”
答:“各种修持法门,无非为对治妄念而设。吾人之妄念刹那自甲至乙、至丁、至丙等等,攀缘不已。念佛则可使此粗乱妄念,专攀缘在此“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上,收束无数之妄念,归于一念。念之精熟,妄念自能脱落,是即修止。又念佛时,可心想阿弥陀佛现在我前,无量光明,无量庄严。应知众生之所以不得见佛者,盖由无明遮蔽故也。今若能专心念佛,久久观想,则我与佛,互相为缘,现在当来必得见佛。此即修观也。”
此法修持最易,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行之。又一字不识之愚人,读书万卷之智者,若行此法,其成功相等。惟吾人为习见所囿,最难生信,故以信为最要。往往有才智之人,信心不及愚人之坚,一则无成,一则有成者。故佛门中惟在能深信力行,世间聪明才智,至此几无所用之也。欲知其详,应读净土诸经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乃净土宗之要典也。
3?善根发现
1)息道善根发现
吾人若依前法,善修止观。于静坐中,身心调和,妄念止息,自觉身心渐渐入定,湛然空寂。于此定中,忽然不见我身、我心。如是经历一次、数次,乃至经旬、经月、经年,将息得所,定心不退。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有动、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八种感触,次第而起,此时身心安定,虚微快乐,不可为喻。又或在定中,忽觉鼻息出入长短,遍身毛孔,悉皆虚疏,心地开明,能见身内各物,犹如开仓窥见谷米、麻豆,心大惊异,寂静安快。是为息道善根发现之相。
2)不净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见男女死尸,膨胀烂坏,脓血流出。又或见身内不净,污秽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其心惊悟,自伤往昔昏迷,厌离贪欲,定心安稳。又或于定中,见自身、他身,以及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山林树木、国土世界,悉皆不净。此观发时,能破一切贪著之心。是为不净观善根发现之相。
3)慈悲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发慈悲,念及众生,内心愉悦,不可言喻。或觉我所亲爱之人,皆得安乐。对于疏远之人以及怨憎之人,推至世界一切万物,亦复如是。从定起后,心中常保持一种和乐之象,随所见人颜色柔和。是为慈悲观善根发现之相。
4)因缘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然生觉悟之心,推寻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初不见我与人之分别。又觉此心一念起时,亦必仗因托缘,了无确实之自性。即能破除执著之邪见,与正定相应。智慧开发犹如涌泉,身口清净,得未曾有。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现之相。
5)念佛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巍巍,不可思议,其身有无量光明,其心有无边智慧,神通变化,无碍说法,普度一切众生。作是念时即生十分敬爱,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或于定中,见佛身相,或闻佛说法,如是等妙善境界,种种不一。是为念佛善根发相。
以上五种善根发现,各随其所修止观,发现一种或数种,并非同时俱发。又切不可有意求之,若有意寻求,非徒无益,且恐着魔。又于善根发现时,须知本性空寂,不可执著以为实有,惟宜仍用止观方法,加功进修,令之增长可矣。
4?觉知魔事
学静坐之人,若心地不清净,往往发生魔事,须知魔事实由心生,一心不乱,即魔不能扰。魔事甚多,今略举大概,使学者得以学知,不致惑乱耳。
①可怖魔事。如现恶神猛兽之形,令人恐惧,不得安定。
②可爱魔事。如现美丽男女之形,令人贪着,顿失定心。
③平常魔事。则现不恶、不美等平常境界,亦足以动乱人心,令失禅定。
吾人于静坐之中,既觉知有魔,即当设法却之,仍不外止观二法。
凡见魔境,当知悉是虚妄,不忧不惧,不取不著,惟安住正念,丝毫不动,魔境即灭,是修止却魔法。
若修止却魔而魔仍不去,即当返观吾心,亦是念念虚妄,了无处所,既无能见之心,安有所见之魔?如是观察,自当消灭。
若修止修观,而魔终迟迟不去,更有最便之法,即默诵佛号,提起正念,邪不胜正,自然谢灭矣。
又须切记魔境不灭时,不必生忧,魔境灭时,亦勿生喜,心不为动,决无害也。
于此更有一言须告读者:
即余自17岁,始学静坐,至今已30余年,其间未尝一遇魔事。
从余学静坐者则间有之,有某君者,习之数年,颇有成效。忽一夕,于静中突见许多裸体女子,围而鼓噪之。某君大惊,急摄其心,不为所动,而魔不退,乃大骇异。遑急之间,默诵“南无阿弥陀佛”,魔境遂立时消灭。某君尚未笃信佛教,临时应用,已有大效,故知此为却魔之妙法也。
因是子静坐法续编(3)
------------
3)止观双修
前文所述止观方法,虽似有区别,然不过修持时,一心之运用方向,或偏于止,或偏于观耳。实则念念归一为止,了了分明为观。止时决不能离观,观时决不能离止,止若无观,心必昏沉。观若无止,心必散乱。故必二者双修,方得有效。今略举如下:
(1)对治浮沉之心,双修止观
静坐时,若心浮动,轻躁不安,应修止以止之。若心昏暗,时欲沉睡,应修观以照之。观照以后,心尚不觉清明,又应用止止之。总之当随各人所宜,以期适用。若用止时,自觉身心安静,可知宜于用止,即用止以安心。若于观中,自觉心神明净,可知宜于用观,即用观以安心。
(2)对治定中细心,双修止观
止观法门,习之既久,粗乱之心渐息,即得入定。定中心细,自觉此身,如同太虚,十分快乐。若不知此快乐本来虚妄,而生贪著,执为实有,则必发生障碍,不得解脱。若知是虚妄不实,不贪不执,是为修止。虽修止后,犹有一毫执著之念,应当观此定中细心与粗乱之妄心,不过有粗细之别,毕竟同是虚妄不变。一经照了,即不执著定见。不执定见,则功候纯熟,自得解脱。是名修观。
(3)均齐定慧,双修止观
修止功久,妄念销落,能得禅定。修观功久,豁然开悟,能生真慧。定多慧少,则为痴定。尔时应当修观照,使心境了了明明,慧多定少,则发狂慧。心即动散,如风中之灯,照物不能明了。尔时应复修止,则得定心,如密室中之灯;照物历历分明。是谓止观双修,定慧均等。
4)随时对境修止观
上面所述止观方法,皆于静坐中修之。密室端坐,固为入道之要。然此身决不能无俗事牵累,若于静坐之外,不复修持,则功夫间断,非所宜也。故必于一切时,一切境常常修之方可。
何谓一切时?曰行时,曰住时,曰坐时,曰卧时,曰做事时,曰言语时。
(1)云何行时修止观
吾人于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事欲行?若为烦恼及不善事无益事,即不应行。若为善事有益事,即应行,若于行时,了知因有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了知行心,及行中所现动作,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自息。是名行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先起心以动其身,见于行为,因有此行,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行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行者及行中所现动作,毕竟空寂。是名行中修观。
(2)云何住时修止观
吾人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事欲住?若为烦恼及不善事、无益事,即不应住。若为善事、有益事,即应住。若于住时,了知因有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了知住心及住中所现状态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自息。是名住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先起心以驻其身,见其住立,因有此住,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其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住者及住中所现状态,毕竟空寂。是名住中修观。
(3)云何坐时修止观
此坐非指静坐,乃指寻常散坐而言。吾人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事欲坐?若为烦恼及不善事、无益事,即不应坐。若为善事、有益事,即应坐。若于坐时,了知因有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了知坐心及坐中所现状态,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自息。是名坐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先起心以安其身,见此坐相,因有此坐,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坐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坐者及坐中所现状态,毕竟空寂。是名坐中修观。
(4)云何卧时修止观
吾人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即不应卧。若为调和身心,即应卧。若于卧时,了知因有卧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幻梦,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自然不起。是名卧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见此卧相,因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近观卧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卧者及卧中所现情状,毕竟空寂。是名卧中修观。
(5)云何做事时修止观
吾人于做事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做?若为不善事、无益事,即不应做。吾为善事、有益事,即应做。若于做时,了知因有做故,则有一切善恶等业,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做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先起心,运其身手,方见造作,因此有一切善恶等业。即当返观作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做者及做中所经情景,毕竟空寂。是名做中修观。
(6)云何言语时修止观
吾人于言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事欲语?若为烦恼及不善事,无益事,即不应语。若为善事、有益事,即应语。若于语时,了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则妄念自息。是名言语中修止。又应作是念:由心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颚,故出音声语言,因此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语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语者及语中所有音响,毕竟空寂。是名语中修观。
何谓一切境?即六根所对之六尘境,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也。
(1)云何于眼对色时修止观
凡眼所见一切有形之物皆为色,不仅指男女之色而言。吾人见色之时,当知如水中月,无有定质。若见好色,不起贪爱;若见恶色,不起瞋恼;若见不好、不恶之色,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又应作是念:今所见色,不过内而眼根,外而色尘,因缘凑合,生出眼识,同时即生意识,强为分别种种之色,因此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缘色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见者及所见之色,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因是子静坐法续编(4)
------------
(2)云何于耳对声时修止观
吾人闻声之时,当知悉属空响,倏尔即逝。若闻好声,不起爱心;若闻恶声,不起瞋心;若闻不好不恶之声,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又应作是念:今所闻声,不过内而耳根,外而声尘,因缘凑合,生出耳识,同时即生意识,强为分别种种之声,因此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缘声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闻者及所闻之声,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3)云何于鼻对香时修止观
吾人嗅香之时,当知如空中气,倏尔不留。若嗅好香,不起爱心;若嗅恶香,不起瞋心;若嗅不好不恶之香,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又应作是念:今所嗅香,不过内而鼻根,外而声尘,因缘凑合,生出鼻识,同时即生意识,强为分别种种之香,因此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缘香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嗅者及所嗅之香,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4)云何于舌对味时修止观
吾人于尝味之时,当知是虚妄感觉,倏尔即灭。若得美味,不起贪心;若得恶味,不起瞋心;若得不美不恶之味,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又应作是念:今所尝味,不过内而舌根,外而味尘因缘凑合,生出舌识,同时即生意识,强为分别种种之味,因此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缘味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尝者及所尝之味,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5)云何于身对触时修止观
吾人于受触之时,当知幻妄接触,倏尔即无。若受乐触,不起贪著;若受苦触,不起瞋恼;若受不乐不苦之触,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又应作是念:轻重、冷暖、涩滑、硬软等,谓之触。头、胴、四肢,谓之身。触是虚假,身亦不实,因缘凑合,乃生身识,同时即生意识,强为分别种种之触,因此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返观缘触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受触者及所受之触,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意对法时修止观,与前文静坐中所述方法相同,兹不复赘。
5)念佛止观
若多障之人,学习止观,心境暗劣,但凭自力不能成就者,当知有最胜最妙之法门,即专心一志,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也。若修持不怠,则临命终时,必见彼佛前来接引,决定得生。此法是依仗佛力,极易下手,惟在信之笃、愿之切、行之力。所谓信、愿、行三者,不可缺一也。
问:“念佛与止观何关?”
答:“各种修持法门,无非为对治妄念而设。吾人之妄念刹那自甲至乙、至丁、至丙等等,攀缘不已。念佛则可使此粗乱妄念,专攀缘在此“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上,收束无数之妄念,归于一念。念之精熟,妄念自能脱落,是即修止。又念佛时,可心想阿弥陀佛现在我前,无量光明,无量庄严。应知众生之所以不得见佛者,盖由无明遮蔽故也。今若能专心念佛,久久观想,则我与佛,互相为缘,现在当来必得见佛。此即修观也。”
此法修持最易,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行之。又一字不识之愚人,读书万卷之智者,若行此法,其成功相等。惟吾人为习见所囿,最难生信,故以信为最要。往往有才智之人,信心不及愚人之坚,一则无成,一则有成者。故佛门中惟在能深信力行,世间聪明才智,至此几无所用之也。欲知其详,应读净土诸经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乃净土宗之要典也。
3?善根发现
1)息道善根发现
吾人若依前法,善修止观。于静坐中,身心调和,妄念止息,自觉身心渐渐入定,湛然空寂。于此定中,忽然不见我身、我心。如是经历一次、数次,乃至经旬、经月、经年,将息得所,定心不退。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有动、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八种感触,次第而起,此时身心安定,虚微快乐,不可为喻。又或在定中,忽觉鼻息出入长短,遍身毛孔,悉皆虚疏,心地开明,能见身内各物,犹如开仓窥见谷米、麻豆,心大惊异,寂静安快。是为息道善根发现之相。
2)不净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见男女死尸,膨胀烂坏,脓血流出。又或见身内不净,污秽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其心惊悟,自伤往昔昏迷,厌离贪欲,定心安稳。又或于定中,见自身、他身,以及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山林树木、国土世界,悉皆不净。此观发时,能破一切贪著之心。是为不净观善根发现之相。
3)慈悲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发慈悲,念及众生,内心愉悦,不可言喻。或觉我所亲爱之人,皆得安乐。对于疏远之人以及怨憎之人,推至世界一切万物,亦复如是。从定起后,心中常保持一种和乐之象,随所见人颜色柔和。是为慈悲观善根发现之相。
4)因缘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然生觉悟之心,推寻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初不见我与人之分别。又觉此心一念起时,亦必仗因托缘,了无确实之自性。即能破除执著之邪见,与正定相应。智慧开发犹如涌泉,身口清净,得未曾有。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现之相。
5)念佛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巍巍,不可思议,其身有无量光明,其心有无边智慧,神通变化,无碍说法,普度一切众生。作是念时即生十分敬爱,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或于定中,见佛身相,或闻佛说法,如是等妙善境界,种种不一。是为念佛善根发相。
以上五种善根发现,各随其所修止观,发现一种或数种,并非同时俱发。又切不可有意求之,若有意寻求,非徒无益,且恐着魔。又于善根发现时,须知本性空寂,不可执著以为实有,惟宜仍用止观方法,加功进修,令之增长可矣。
4?觉知魔事
学静坐之人,若心地不清净,往往发生魔事,须知魔事实由心生,一心不乱,即魔不能扰。魔事甚多,今略举大概,使学者得以学知,不致惑乱耳。
①可怖魔事。如现恶神猛兽之形,令人恐惧,不得安定。
②可爱魔事。如现美丽男女之形,令人贪着,顿失定心。
③平常魔事。则现不恶、不美等平常境界,亦足以动乱人心,令失禅定。
吾人于静坐之中,既觉知有魔,即当设法却之,仍不外止观二法。
凡见魔境,当知悉是虚妄,不忧不惧,不取不著,惟安住正念,丝毫不动,魔境即灭,是修止却魔法。
若修止却魔而魔仍不去,即当返观吾心,亦是念念虚妄,了无处所,既无能见之心,安有所见之魔?如是观察,自当消灭。
若修止修观,而魔终迟迟不去,更有最便之法,即默诵佛号,提起正念,邪不胜正,自然谢灭矣。
又须切记魔境不灭时,不必生忧,魔境灭时,亦勿生喜,心不为动,决无害也。
于此更有一言须告读者:
即余自17岁,始学静坐,至今已30余年,其间未尝一遇魔事。
从余学静坐者则间有之,有某君者,习之数年,颇有成效。忽一夕,于静中突见许多裸体女子,围而鼓噪之。某君大惊,急摄其心,不为所动,而魔不退,乃大骇异。遑急之间,默诵“南无阿弥陀佛”,魔境遂立时消灭。某君尚未笃信佛教,临时应用,已有大效,故知此为却魔之妙法也。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