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养生书籍 > 佛教养生之道

六妙法门(3)~(4)

------------
六妙法门(3)
------------
  观相既发,心缘观境,分别破折。觉念流动,非真实道。尔时应当舍观修还。
  (5)还亦有二:一者,修还;二者,证还。
  修还者,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折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反观观心。此观心者,从何而生?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若从观心生,即已有观。今实不尔,所以者何?数随止等三法中未有即观故。若从不观心生,不观心为灭生,为不灭生。若不灭生,即二心并。若灭法生,灭法已谢,不能生观。若言亦灭亦不灭生,乃至非灭非不灭生,皆不可得。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是名修还相。
  证还相者,心慧开发,不加功力,任运自能破折,反本还源,是名证还。行者当知,若离境智,欲归无境智,不离境智缚,以随二边故。尔时当舍还门,安心净道。
  (6)净亦有二:一者,修净;二者,证净。
  修净者,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净。息分别垢,是名修净。息取我垢,是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净,是名修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是名修净。
  证净者,如是修时,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恃。证净有二:一者,相似证。五方便相似无漏道慧发。二者,真实证。苦法忍乃至第九无碍道等真无漏慧发也。三界垢尽,故名证净。
  复次观众生空,故名为观。观实法空,故名为还。观平等空,故名为净。复次空三昧相应,故名为观。无相三昧相应,故名为还。无作三昧相应,故名为净。复次,一切外观名为观,一切内观名为还,一切非内非外观名为净。故先尼梵志言:“非内观故得是智慧,非外观故得是智慧,非内外观故得是智慧,亦不无观故得是智慧”也。
  次释第三随便宜六妙门
  夫行者欲得深禅定智慧,乃至实相涅槃,初学安心,必须善巧。
  云何善巧?当于六妙门法,悉知悉觉,调伏其心,随心所便,可以常用。
  所以者何?若心不便,修治即无益。是故初坐时,当识调心学数。次当学随,复当学止、观、还等。各各经数日,学已,复更从数随,乃至还、净,安心修习,复各经数日。如是数反,行者即应自知心所便宜。若心便数,当以数法安心,乃至净亦如是,随便而用,不简次第。如是安心时,若觉身安息调,心静开明,始终安固,当专用此法,必有深利。若有妨生心散暗塞,当更随便转用余门,安即为善,可以长轨。是则略明初学善巧安心六妙门,是知便宜用心大意。
  复次,行者心若安稳,必有所证。云何为证?所谓得持身,及粗住、细住、欲界未到地、初禅等种种诸禅定。得诸定已,若心住不进,当随定深浅,修六妙门开发。
  云何名浅定不进,修六门令进?
  如行者初得持身法,及粗细住法,经于日月而不增进,尔时应当细心修数。数若不进,复当修随。随若不进,当细凝心修止。止若不进,当定中观阴入界法。观若不进,当还更反检心源。还若不进,当寂然体净。
  用此六法,若偏于一法增进之时,当即善修之。
  既渐进入深禅定,便过数境,数相既谢,进发随禅。
  于此定中,若不境进,当善修随、止、观、还、净等五法,定进渐深,随境已度。
  若发止禅,禅若不进,当善修止及观、还、净等四法。止定进渐深,观心开发,虽有止法,知从缘生,无有自性,止相已谢。
  若观禅不进,当更善巧修观及还、净等三法。观禅既进,进已若谢,转入深定,慧解开发,惟觉自心所有法相,知观虚诳不实,亦在妄情。如梦中所见,知已不受,还反照心源。
  还禅经久,又不进,当复更善反观心源,及体净当寂。还禅既进,进已若谢,便发净禅。
  此禅念相观已除,言语法皆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是名净禅。
  净若不进,当善却垢心,体真寂虚。心如虚空,无所依倚。尔时净禅渐深寂,豁然明朗,发真无漏,证三乘道。
  此则略说六妙门随便宜而用,增长诸禅功德智慧,乃至入涅槃也。
  复次,行者于其中间,若有内外障起,欲除却者,亦当于六门中,随取一法,一一试用却之。若得差者,即为药也。治禅障及禅中魔事病患,功用六门,悉得差也。上来所说,其意难见。行者若用此法门,当善思维取意,勿妄行也。
  次释第四对治六妙门
  三乘行者,修道会真,悉是除障显理,无所造作。所以者何?二乘之人,四住惑除,名得圣果,更无别法。菩萨大士,破尘沙无明障尽故,菩提理显,亦不异修。此而推之,若能巧用六门对治,破内外障,即是修道,即是得道,更无别道。
  云何功用六门对治?行者应当知病识药。
  云何知病?所谓三障,一者,报障,即是今世不善,粗动散乱,障界人也。二者,烦恼障,即三毒十使等诸烦恼也。三者,业障,即是过去、现在所起,障道恶业,于未受报中间能障圣道也。
  行者于坐禅中,此三障发,当善识其相,用此法门对治除灭。
  (1)云何坐中知报障起相?云何对治?
  分别觉观心散动,攀缘诸境,无暂停住故,名报障起。浮动明利,攀缘诸境,心散纵横,如猿猴得树,难可制录。尔时行者应用数门,调心数息,当知即真对治也。故佛言:“觉观多者,教令数息。”
  二者,于坐禅中,或时其心亦昏亦散,昏即无记心,暗即睡眠,散即心浮越逸。尔对行者当用随门,善调心随息,明照入出,心依息缘,无分散意,照息出入,治无记昏睡。心依于息,治觉观攀缘。
  三者,于坐禅中,若觉身心急气粗,心散流动。尔时行者当用止门,宽身放息,制心凝寂,止诸忆虑,此为治也。
  (2)云何烦恼障起?云何对治?
  烦恼有三种:一者,于坐禅中,贪欲烦恼障起。尔时行者,当用观心门中九想、初背舍、二胜处,诸不净门为对治也。
  二者,于坐禅中,瞋恚烦恼障起。尔时行者,当用观心门中,慈悲喜舍等为对治也。
  三者,于坐禅中,愚痴邪见烦恼障起。尔时行者,当用还门,反照十二因缘、三空道品,破折心源,还归本性,此为治也。
  (3)云何对治障道业起?
  业即三种,治法亦三。
  一者,于坐禅中,忽然垢心昏暗,迷失境界,当知黑暗业障起。尔时行者,当用净门中,念方便净应身三十二相清净光明,为对治也。
------------
六妙法门(4)
------------
  二者,于坐禅中,忽然恶念,思维贪欲,无恶不造,亦是过去罪业之所作也。尔时行者,当用净门中念报佛一切种智圆净常乐功德,为对治也。
  三者,于坐禅中,若有种种诸恶境界相现,乃至逼迫身心,当知悉是过去、今世所造恶业障发也。尔时行者,当用净门中念法身本净、不生、不灭,本性清净,为对治也。
  此则略说六门对治,断除三障之相,广说不异十五种障也。
  复次,行者于坐禅中,若发诸余禅深定智慧解脱,有种种障起,当于六门中善巧用对治法也。粗细障法既除,真如实相自显,三明六通自发,十力,四无畏,一切诸佛菩萨功德行愿,自然现前,不由造作。故经云:“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
  次释第五相摄六妙门
  夫六妙门相摄,近论则有二种,远寻则有多途。何等为二?一者,六门内体相摄;二者,巧修六门出生胜进相摄。
  (1)云何名自体相摄?
  行者修六门时,于一数息中,任运自摄随、止、观、还、净等五法。所以者何?如行者善调心数息之时,即体是数门。心侬随息而数故,即摄随门。息诸攀缘,制心在数故,即摄止门。分别知心数法,及息了了分明故,即摄观门。若心动散,攀缘五欲,悉是虚诳,心不受着,录心还归数息故,即摄还门。摄数息时,无有五盖,及诸粗烦恼垢,身心寂然,即摄净门。当知于数息中即有六门,随、止、观、还、净等,一一皆摄六门,此则六六三十六妙门。上来虽复种种运用不同,悉有个意。若不分别,行人不知。此则略说六妙门自体相摄,一中具六相也。
  (2)云何名巧修六妙门,出生胜进相摄相?
  行者于初调心数息,从一至十,心不分散,是名数门。
  当数息时,静心善巧,既知息初入,中间经游至处,乃至八日还出亦如是。心悉觉知,依随不乱,亦成就数法。从一至十,是则数中成就随门。
  复次,行者当数息时,细心善巧,制心缘数法及息,不令细微觉观得起,刹那异念分别不生,是则于数中成就止门。
  复次,行者当数息时,成就息念巧慧方便,用静鉴之心,照息生灭,兼知身分刹那思想,阴入界法,如云如影,空无自性,不得人法,是时于数息中成就息念巧慧观门。
  复次,行者当数息时,非但成就观智,识前法虚假,亦复善巧觉了观照之心,无有自性,虚诳不实,离知觉想,是则于数息中成就还门。
  复次,行者当数息时,非但不得所观能观,以慧方便。亦不得无能观所观,以本净法性,如虚空不可分别故。尔时行者心同法性,寂然不动,是则于数息中成就净门。
  以五门庄严数息、随、止、观、还、净,皆亦如是,今不别说,此则六六三十六,亦名三十六妙门。行者若能如是善巧修习六妙门者,当知必得种种诸深禅定智慧,入三乘涅槃也。
  次释第六通别六妙门
  所以言通别六门者,凡夫、外道、二乘、菩萨,通观数息一法,而解慧不同,是故证涅槃殊别。随、止、观、还、净亦复如是。
  所以者何?凡夫钝根行者,当数息时,惟知从一至十,令心安定,欲望此入禅,受诸快乐,是名于数息中而起魔业,以贪生死故。复次,如诸利根外道,见心猛盛,见因缘故,当数息时,非但调心数息,从一至十,欲求禅定,亦能分别现在有息、无息,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过去息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未来息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现在息有常耶、无常耶,亦常、亦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及心亦尔。随心所见,计以为实,谓他所说悉为妄语,是人不了息相,随妄见生分别,即是数息戏论,四边火烧,生烦恼处,长夜贪着邪见,造诸邪行,断灭善根,不会无生,心行理外,故名外道。如是二人,钝利虽殊,三界生死轮回无别。
  复次,云何名为声闻数息相?行者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故,修数息以调其心,尔时于数息中不离四谛正观。云何于数息中观四真谛?行者知息依身,身依心,三事和合,名阴界入。阴界入者,即是苦也。若人贪着阴界入法,乃至随逐见心,分别阴界入法,即名为集。若能达息真性,即能知苦无生,不起四受,四行不生,即钝使利使,诸烦恼结,寂然不起,故名为灭。知苦正慧,能通理无壅,故名为道。若能如是数息,通达四谛,当知是人必定得声闻道,毕故不造新。
  复次,云何于数息中入缘觉道?行者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当数息时,即知数息之念即是有支,有缘取,取缘爱,爱缘受,受缘触,触缘六入,六入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行,行缘无明。复观此息念之有,名善有为业,有善因缘,必定能感未来世人天受,受因缘故,必有老死忧悲苦恼。三世因缘,生死无际,轮转不息。本无有生,亦无有死,不善思维心行所造。若知无明体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无所有故,假名无明。无明尚尔,亦不可得,当知行等诸因缘法,皆无根本。既无行等因缘,岂有今之数息之实?尔时行者深知数息属因缘,空无自性,不受不着,不念不分别,心如虚空,寂然不动,豁然无漏心生,成缘觉道。
  复次,云何名为菩萨数息相?行者为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故修数息,欲由此法门入一切种智。所以者何?如经中说:“阿那般那,三世诸佛入道之初门。”是故新发心菩萨,欲求佛道,应先调心数息。当数息时,知息非息,犹如幻化。是故息非是生死,亦非是涅槃。尔时于数息中,不得生死可断,不得涅槃可入,是故不住生死。既无二十五有系缚,不证涅槃,则不坠声闻辟支佛地。以平等大慧,即无取舍心,入息中道,名见佛性,得无生忍,住大涅槃,常乐我净。故经云:“譬如大水,能突荡一切,惟除杨柳,以其软故。”生死大水亦复如是,能漂没一切凡夫之人,惟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心柔软故。是名大乘行者,于数息中入菩萨位。此则略说数息妙门。凡圣大小乘通别之相,数息虽通,须解殊别之相。当知数息虽同共修,随其果报差降,余随、止、观、还、净一一妙门。凡圣大小乘通别,亦复如是。
  次释第七旋转六妙门
  上来所说六妙门,悉是共行,与凡夫二乘共故。今此旋转六妙门者,惟独菩萨所行,不与声闻缘觉共,况诸凡夫?所以者何?前第六通别妙门观中说,名从假入空观,得慧眼一切智。慧眼一切智,是二乘菩萨共法。今明从空出假,旋转六妙门,即是法眼道种智。法眼道种智,不与声闻、辟支佛共。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