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中重振奥运
1948年7月29日,第十四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开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伦敦满目疮痍,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直接见证了英国社会战后的艰难。伦敦政府没有为奥运会兴建任何新场馆,连比赛场馆的焦渣跑道都是用英国家家都有的壁炉里的碎炭铺就的,通往场馆的路则由德国战俘用手推车和铁铲修建起来。政府制作的大标语牌遍布全国,标语的字里行间都是悲伤:“我们正面临困境。干活就有,不干就什么都没有。这是对英国人勇气的挑战。 ”
废墟边上稍大的空地多被开垦成了菜地,公园也成为种菜的好地方。英国运动员日常的营养摄取有严格控制,每日2600卡路里,只有入选大英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前几天才能获得每日吃掉3900卡路里的特权,一周一般只能吃到一个鸡蛋。
战后的伦敦遇到了历史上少见的困难,可是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还是把“二战”后的首次奥运会放到了这里?英国人认为,如果选择遥远而美丽的美国城市,其他国家代表队要付出的路费太多了。不过最主要的,是因为受人瞩目的“伦敦效应”即使遭受了战争的重创,英国人民仍然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得更好一些,除了美国、加拿大和中立的瑞典、瑞士之外。
参赛国家自带食物
英国人的生活受到战后供给制的严格限制,应该如何对待来访的运动员和观众,让人有些头疼。
最后,英国政府告知所有代表团,英国物资匮乏,希望大家能多带些食物。于是,1948年的奥运会出现了奇特的景象:新西兰人带来的是炼乳和羊脂;匈牙利代表队带的是罂粟籽、辣椒和2万支柠檬;荷兰农夫们直接将新鲜蔬菜、蛋糕和奶酪源源不断运至伦敦;最有钱的美国人,每天从洛杉矶空运食品,带来了1.5万块巧克力、5000份牛排、新鲜蔬菜和无数花卉。当时的中国代表团行李里捆着的是油腌竹笋、干虾仁以及绿茶。丹麦人路途较近,带了16万枚鸡蛋。
这场节俭到家的奥运会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情绪,虽然在匆忙的奥运会筹备期,英国人为自己是否适合举办战后奥运会而争执过,但物资的短期匮乏看来丝毫没有影响人们举办一次和平盛事的信念。按照1948年的统计数据,英国的汽车达到200万辆。但是路上基本没有汽车,因为缺乏汽油来驱动。所有代表队基本上都是通过海路来到英国的。
多萝西·惠特利是美国代表队的一名随队护士,她生动地记录下了当时美国代表队停靠在南安普敦时的感受。 “海关人员彬彬有礼到不去查看我们的包裹,也不接受小费。 ”惠特利记录道,“在我们停留的整个时段里,人们为了热烈欢迎我们甚至不惜自己退出。进入温布利球场的公交卡和胸卡分发给了我们每个人。当我们亲眼目睹奥运场馆里成千上万观众的热情时,我们彻底改变了对英国人的偏见。他们站在雨后潮湿的观众席上发出最热切的欢呼,观看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们的风采。 ”
德国日本被剥夺参赛资格
老百姓爆发出来的这种热情,或许正如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爱迪生所说:对于这些6年间终日生活在悲伤、空虚、沮丧和屠杀中的人们来说,娱乐,无论是在电影院中还是在运动场上,就成了人们最佳的宣泄出口。虽然对于奥运会是否对公众有足够的吸引力曾经让英国疑虑,但是待到奥运会即将开幕,所有犹疑都烟消云散。几年前在战场上互相厮杀的人们,重新聚集到一起,在同一个规则的约束下,用文明而单纯的方式展开身体竞技。奥运会被看作是一个饱含爱国深情和希望的时刻,它交织着深深的信念:战争终于结束了!
不过战争留下的政治色彩不可避免。德国和日本这两个轴心国因为策动“二战”而被奥运拒之门外。意大利虽为轴心国,但因为意大利在1943年中期随墨索里尼政权解体而改投盟军阵营,于是受到邀请。苏联也获邀参加。然而,他们为了“避免跟美国运动员的恶性竞争”而缺席了这届奥运会。
对于参赛国而言,这场简朴的奥运会给人们留下了特殊而温暖的记忆,它显得随意、不那么精致,却似乎更接近体育的原始精神:运动员们全是业余选手,丝毫没有今天的明星范儿。他们住在伦敦临时腾出的学校宿舍、体育馆里,搭乘战时留下的旧军车或是过路车去体育馆参赛。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