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使人获得快乐(3)
所以,对话题的选择,大可不必作茧自缚。在这方面,国外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开展工作时,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准则:若想与顾客交易,先 要具有面对任何人都能开口说话的胆量和本事,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如果你能和任何人连续谈上10分钟而又能使对方发生兴趣,你便是最优秀的交际人物。”
其实,只要有心与别人接触,话题实在很多。一个人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物都是很好的话题。你可以谈理想、社会责任感、生活哲理,可以谈工作体会、同事关系、友谊、爱情,也可以谈书籍、电影、电视、戏剧,把你的欣赏感受发挥一番,还可以谈天气、游乐、衣食住行等。
但是,有一些话须是要小心避开的,如,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不要向陌生人夸耀自己,如个人成就、自己的富有、儿子特别聪明等,不要在公共场合议论朋友的失败、缺陷和隐私,不要谈容易引起争执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和发牢騷,因为这不是争取同情的正确方法。
有时也可以向对方了解一些他熟悉的、有兴趣的问题,如对方是医生,尽管你对医道一窍不通,你也可以打开局面:
“近来肝炎又开始流行了吧?”因为这是对方熟悉的问题,对方便容易开口了。这时,你不妨按这条路子谈下去,谈谈肝炎、免疫、中西药的疗效等。
找不到话题时,也可以沿用中国的老方法,问对方的籍贯是什么地方?知道了对方的籍贯,话题就容易找了。
在谈判和日常谈话中,为了取悦对方,使对方感觉到非常愉快,还可以适时地赞美对方。
在对他人进行赞美时,应当注意做到实事求是,措词适当。当你的赞语没说出口时,先要惦量一下,这种赞美有没有事实根据,对方听了是否相信,第三者听 了是否不以为然,一旦出现异议,你有无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赞美是站得住脚的。所以,赞美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赞美的措词也要适当。一位母亲 赞美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有了你,我感到很欣慰。”这种话就很有分寸,不会使孩子骄傲。
但如这位母亲说:“你真是一个天才,在我看到的小孩子中,没有一个赶得上你的。”那会把孩子引入歧途。
借用第三者的口吻对他人进行赞美,有时能出人意料地使对方感到愉快和高兴。有时,我们为了博得他人好感,往往会赞美对方一番。但赞美若由自己说出, 不免有恭维、奉承之嫌。如果换个方法,借用第三者的口吻进行赞美,对方多半会认为你不是在奉承他。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总认为“第三者”所说的话是比较 公正、实在的。因此,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更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如果当面赞扬一个人,有时反而会使他感到虚假,或者会疑心你不是诚心的。一般来说,间接赞扬无论在大众场合,或在个别场合,如能传达到本人,除了能起到赞扬的鼓舞作用外,还能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赞扬是真诚的。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称赞别人时所表现出来的漫不经心,如“你这篇文章写得蛮好的”,“你这件衣服很好看”,“你的歌唱得不错”等,这种缺乏热诚的空洞的称赞并不能使对方感到高兴,有时甚至会由于你的敷衍而引起反感和不满。
因此,称赞别人要尽可能热情些、具体些。
对他人的赞扬一定要适度,因为适度的赞扬会使人心情舒畅,否则就会使人感到难堪、反感,或觉得你在拍马屁。可以说合理地把握赞扬的“度”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卡耐基认为,在社交活动中,你还不妨学一点给人“下台阶”的技巧,以使你能适时适地地为陷入尴尬境地的人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使他免丢面子,这不仅能使你获得对方的好感,而且也有助于你树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一九五三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大的苏军。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上,一名苏军中尉翻译总理讲话时,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一位同志当场作了 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因为部下在这种场合的失误使他有丢面子。他马上走去,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宴会厅里的气 氛顿时显得非常紧张。这时,总理及时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台阶”。他温和地说:“两国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并 慢慢重述了被译错的那段话,让翻译仔细听清,并准确地翻译出来,缓解了紧张气氛。
总理讲完话同苏联同志干杯时,还特地同翻译单独干杯,那位翻译被感动得举着杯久久不放。
在社交场合,每个人都展现在众人面前,因此都格外注意自己的社交形象,都会比平时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他会因你使他 下不了台而产生比平时更为强烈的反感,甚至与你结下终生的怨恨。同样,也会因你为他提供了“台阶”,使他保住了面子,而对你更加感激,产生更强的好感。在 广东一家著名的大酒家,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茶点,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口袋。服务员小姐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擎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食筷颇有爱不释手之意。非常感谢您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厚爱。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的景泰蓝食筷送给您,并按‘优惠价格’记在您的帐上,您看好吗?”那位外宾当然会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几杯“白兰地”,头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衣袋了,借此下了“台阶”。
既能使当事者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在场的旁人觉察,这才是最巧妙的“台阶”。
在社会交往或与人谈话中,如果你错了,就请及时承认。
与其等别人提出批评、指责,还不如主动认错、道歉,这样更易于获得谅解和宽恕。
凡是坚信自己一贯正确,从不认错、道歉的人,很难交到许多朋友,或易交难处,多半缺乏知心的朋友。
真心实意地认错、道歉,不必过分强调客观原因,作过多的辩解。如果确有非解释不可的客观原因,也须在诚恳的道歉之后再略为解释,而不宜一开口就辩解不休。否则,这种道歉不但不利于弥合裂痕,反而会扩大裂痕,加深隔阂。
当对方正处在火头上,好话歹话都听不进时,最好先通过第三者转致歉意,待对方火气平息之后再道歉。如双方僵持不下,势必两败俱伤时。如一方先主动表示歉意,就有可能打破僵局,化紧张为和谐,乃至化“敌”为友。
诚心的道歉应语气温和,坦诚而不谦卑,应目光友好地凝视对方,并多用“包涵”、“打扰”、“得罪”、“指教”等礼貌词语。道歉的语言以简洁为佳,切忌罗嗦、重复,只要基本态度明朗,对方也已通情达理地表示谅解,目的就达到了。
当然,如果你没错,也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向人家道歉。
这种没有骨气的道歉,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同时要分辨清楚深感遗憾和必须道歉两者的区别。比如你是主管,某一位部属不称职,必须将其革职,对这种事,你可以觉得遗憾,但不必道歉。
一般来说,该赞美的赞美,该道歉的道歉,能做到这些,就能够使别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地同自己合作,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谊,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卡耐基实用语言技巧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我们应当掌握的。
谈判之中,巧用休息也是一种策略。当谈判开始了一段时间以后,可以休息几分钟。双方停止激烈的讨论,或摆脱各自的沉默,走出谈判大厅,呼吸呼吸外面 新鲜的空气。大家都可对刚才的谈判局势作一些回顾和展望,想想看它是不是在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走,或是考虑自己的立场,让头脑清醒一下再进入谈判场。这些 都是十分积极有用的。
一般说来,在某些情况下提出休息的建议双方都会认可的,因为这不是一方有利一方有害的提议,它对双方调整思路、认清局势都十分有用。
休息策略十分讲究,恰到好处地提出来可为胜利奠定基础。
比如说,当难以说服对方时,不妨提个建议:我们休息以后再谈,怎么样?对方也会欣然同意的。
当谈判对己方不利,而一时又找不到应对的策略,那不妨说,我们休息一下吧。然后利用休息的时间认真思考,权衡利弊,当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时也说就会精神百倍了。
当对方提出额外要求时,为堵住其口,防止他扰乱正在商定或将要达成的协议,你也可以建议:“我们休息一下吧,这个问题咱们休息后再说。”这样既不伤对方面子,又摆脱了干扰。
有的人认为,休息是一种消极的作用,它会破坏谈判中形成的良好气氛,影响谈判一气呵成的气势。在休息的时间内,也许对方会改变方针,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在休息之后的谈判中强硬起来。这种担心也许不是多余,但也不必过分忧心。
这关键在于要掌握休息技巧。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