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史书典籍 > 蒙古秘史

第141节_第150节

其后,鸡儿年(辛酉,1201年)[1],合答斤部、撒勒只兀惕部联合。合答斤部的巴忽搠罗吉等首领,撒勒只兀惕部的赤儿吉歹把阿秃儿等首领,与朵儿边部、塔塔儿部和好。朵儿边部的合只一温一 别乞[2]等首领,塔塔儿部的阿勒赤塔塔儿氏人札邻不合[3]等首领,亦乞列思部的土格马合等首领,翁吉剌惕部的迭儿格克额蔑勒[4]、阿勒灰等人,斡罗剌思部的绰纳黑察合安[5]等首领,从乃蛮来的古出兀惕乃蛮部[6]的不亦鲁黑汗[7],篾儿乞惕的脱黑脱阿别乞的儿子忽秃[8],斡亦剌惕部[9]的忽都合别乞[10],泰亦赤兀惕部的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11],豁敦斡儿长[12]、阿兀出把阿秃儿[13]等泰亦赤兀惕人,这(十一个)部族(的人们),会聚于阿勒灰泉[14],商议拥立札只剌惕氏人札木合为汗,一同斩杀公马、母马[15],互相立誓结盟。

他们从那里顺着额儿古涅河而下行,到达刊河[16]流入额儿古涅河的三角洲,拥立札木合为古儿汗[17]。拥立了古儿汗之后,就商议去攻打成吉思汗、王汗两个人。

当时成吉思汗在古连勒古山,斡罗剌思族人豁里歹[18]把这个消息报告了他。

蒙古秘史成吉思汗获悉后,派人告知王汗。王汗获悉这个消息后,立即起兵,急速来到成吉思汗处。注释:

[1]鸡儿年—即辛酉、1201年,金章宗泰和元年,这是《秘史》以十二生肖纪年的开始。在此以前,《秘史》均无明确的纪年。

[2]合只一温一 别乞—拉施特《史集》记作合赤一温一 别乞,为泰亦赤兀惕部首领之一,为察剌合领昆的后裔,并说:他“与王汗一条心,是成吉思汗的敌人”。(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29-30页)

[3]札邻不合—札奇斯钦释作“狡黠的牡牛”,并认为此人与第58节所记的塔塔儿人札里不花可能为同一个人。村上正二释作“神告的牛”,即萨满(巫师)占卜时所用的神圣白色牛,与第58节的札里不花为同名。

[4]迭儿格克额蔑勒—那珂通世指出:《秘史》旁译误分为二人,据《亲征录》、《史集》应为一人;《亲征录》作贴木哥阿蛮。《秘史》第176节作帖儿格阿蔑勒。《金史宗浩传》作“广告剌部长忒里虎”。

[5]绰纳黑察合安—“绰纳黑”意为“笨拙”,“察合安”意为“白”。

[6]古出兀惕乃蛮部—为乃蛮部的分支,是乃蛮王塔阳汗的弟弟不亦鲁黑汗管领的部落。乃蛮,又译乃满、乃马、奈蛮,即《辽史》之粘八葛,《金史》之粘拔恩,为突厥语族部落,可能是唐后期南下的黠戛斯(即乞儿吉斯)部落的一个分支。辽、金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西抵额尔齐斯河,北邻乞儿吉斯部,东接客列亦惕部,南隔沙漠与畏兀儿相望。采用畏兀儿文字,有掌印官,已建立起雏形的国家机构。信仰聂思脱里派基督教。

[7]不亦鲁黑汗—《亲征录》作杯禄可汗,《元史太祖纪》作不欲鲁罕,乃蛮王塔阳汗之弟,老乃蛮王亦难赤汗之次子。“不亦鲁黑”,意为“发号施令者”,即突厥语官号“梅禄”。

[8]忽秃—又译忽图、忽都、霍都、火都。“忽秃”的词义,札奇斯钦释作“星”,村上正二释作“动物的脚”。

[9]斡亦剌惕部—又译斡亦剌、猥剌、外剌。“斡亦剌”的词义,一说为“森林人”,一说为“近亲者”、“同盟者”。为蒙古语族部落,即明代瓦剌,清代卫拉特蒙古。十二、三世纪时住在今叶尼塞河上游锡什锡德河一带,由四个分支部落组成,为半游牧、半狩猎部落。元末时,斡亦剌惕部由四千户发展为四万户,故明清时成为强大部落。

[10]忽都合别乞—《秘史》后文又译忽秃合别乞,《亲征录》、《元史太祖纪》译作忽都花别吉。斡亦剌部首领,该部统治贵族的族长兼巫师,故称“别乞”。曾参加以札木合为首的诸部联盟,与帖木真、王汗作战。1207年,术赤北征森林部落,忽都合率部迎降,并引导蒙古军收降北方森林诸部,有大功。成吉思汗命他统领斡亦剌惕四千户,并以女儿赐嫁予其子。此后,斡亦剌惕贵族遂与成吉思汗皇族世代联姻。忽都合之女斡兀立海迷

蒙古秘史失为元定宗贵由的皇后。“忽都合”的词义,拉施特《史集》释为“刀子”。

[11]乞邻勒秃黑—《亲征录》译作希邻秃。

[12]豁敦斡儿长—《亲征录》译作忽敦忽儿章。《秘史》第148节译作豁一团一 斡儿昌。泰亦赤兀惕部首领之一

[13]阿兀出把阿秃儿—《亲征录》作阿忽出拔都、沆忽阿忽出。泰亦赤兀惕部首领之一。据《史集》记载,他是塔儿忽台乞邻秃黑的堂兄弟。

[14]阿勒灰泉—《秘史》原文作阿勒灰不剌黑。不剌黑,意为泉。此泉当在额儿古涅河上游,离该河从呼伦湖流出处不远之地。故下文接着说:“他们从那里顺着额儿古涅河而下行,到达刊河流入额儿古涅河的三角洲。”此泉,《亲征录》、《元史太祖纪》译作阿雷泉。

[15]公马、母马—《秘史》原文作“阿只儿合格一温一 ”,旁译“儿马骒马”,儿马即种马、公马,骒马即母马。

[16]刊河—今额儿古纳河东岸支流根河。《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犍河。《元史召烈台抄兀儿传》作坚河。

[17]古儿汗—又译葛儿汗、菊儿汗、鞠儿汗、阔儿汗、局儿汗、意为强大的汗、所有各部落之汗、汗中之汗、大汗。蒙古高原各部落以此称西辽皇帝。客列亦惕部首领亦曾用此称号。札木合被推举为诸部联盟首领,遂被尊为古儿汗。

[18]豁里歹—《亲征录》译作火力台。

第142节

王汗来了之后,成吉思汗、王汗两人会合在一起,商议出兵迎战札木合。

他们顺着客鲁涟河下行,成吉思汗以阿勒坛、忽察儿、答里台三人为先锋,王汗以桑昆[1]、札合敢不、必勒格别乞为先锋。

在这些先锋的前面,派出了哨望者,在额捏坚归列秃放置了一个哨望处,其前在扯克彻儿[2]设置了一个哨望处,又其前在赤忽儿忽[3]设置了一个哨望处。

我军的先锋阿勒坛、忽察儿、桑昆等到达兀惕乞牙,商议着要驻下时,从赤忽儿忽哨望处有人跑来报告说:

“敌人来了!”

(我军先锋们)得到这个消息,就不停下来,说:

“咱们迎着敌人去了解清楚吧。”

双方相遇,我方问道:

“来者何人?”

札木合的先锋说:

“蒙古的阿兀出把阿秃儿、乃蛮的不亦鲁黑汗、篾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别乞的儿子忽秃、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这四个人来做札木合的先锋。”

我军锋对他们喊道:

“天色已晚,咱们明天厮杀吧!”

说着,退回到大营里,(与大军)相会合,宿下了。注释:

[1]桑昆—王汗之子。《亲征录》、《元史》作鲜昆,此为其称号,即辽朝官号“详稳”之音传。此人之名为你勒合(《亲征录》译作亦剌合、《元史》译作亦腊喝)。

[2]扯克彻儿—《秘史》又译彻克彻儿,山名,《亲征录》作彻彻儿山。

[3]赤忽儿忽—山名,《亲征录》作赤忽儿黑山。

第143节

第二天,(我军)前进、(与敌军)相接,在阔亦田[1]地方(与敌军)对阵。双方忽上忽下移动,各自布阵。

(敌方)不亦鲁黑汗、忽都合二人懂得用札答石呼风唤雨的法术[2],遂施展起这种法术来。但是风雨反而逆袭他们,他们不能走脱,纷纷滚落到山沟里。

他们说:

“上天不爱护我们!”

遂溃散而去。注释:

[1]阔亦田—地名,意为“寒冷”,《亲征录》、《元史》作“阙亦坛”,韩儒林主编《元朝史》根据王国维《金界壕考》等,认为其地在哈拉哈河上源附近的一处寒冷的山地。米文平等撰《岭北长城考》(载《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1月)根据考古发掘、实地考察,结合文献研究,得出新的研究结论,认为此“阔亦田”在今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海拉尔河北岸支流莫尔根河之北的辉腾山及其附近辉腾村一带,其地寒凉,在根河南岸金北边界壕(金岭北长城最东段)以南60里。米文平等先生的新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值得蒙元史学者们充分重视的。

[2]用札答石呼风唤雨的法术—《秘史》原文为“札答”,旁译“能致风雨的事”。札答,又译鲊答,酢答。这是当时蒙古地区萨满教巫师施行的一种巫术。杨瑀《山居新话》曰:“蒙古人有能祈雨者,辄以石子数枚,浸于水盆中玩弄,口念咒语,多获应验。石子名曰酢答,

蒙古秘史乃走兽腹中之石,大者如鸡子,小者不一,但得牛马者为贵,恐亦是牛黄狗宝之类。”

第144节

乃蛮部的不亦鲁黑汗,向阿勒台山[1]前兀鲁黑塔黑[2]退去。篾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的儿子忽秃,向薛凉格河[3]退去。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为了争夺森林,向失思吉思[4]退去。泰亦赤兀惕人阿兀出把阿秃儿向斡难河退去。札木合掳掠了拥立他为汗的百姓顺着额儿古捏河而下,回去了。

他们这样地溃散后,王汗顺着额儿古捏河下行,去追击札木合。

成吉思汗进向斡难河,去追击泰亦赤兀惕人的阿兀出把阿秃儿。

阿兀出把阿秃儿回到自己的部众处,急忙率领其部众出走。阿兀出把阿秃儿、豁敦斡儿长等泰亦赤兀惕人,在斡难河的彼岸,整顿剩余的持方牌的军队,说:“咱们准备厮杀吧”,严阵以待。

成吉思汗到来,与泰亦赤兀惕人厮杀。互相反复厮杀了许多回合。

天色已晚,就在战场上互相对阵着宿下了。逃难来的百姓们也在那里与他们的军队一起扎营宿下了。注释:

[1]阿勒台山—即今阿尔泰山。《元史》作按台山。[2]兀鲁黑塔黑—突厥语“大山”之意。《亲征录》作兀鲁塔山。[3]薛凉格河—今色楞格河。[4]失思吉思—即今叶尼塞河上游小叶尼塞河上源锡什锡德河流域。

第145节

成吉思汗在那次厮杀中,颈脉受伤,流血不止。荒乱中太阳落山,就地(与敌方)对峙着扎营住下。

者勒蔑不停地用嘴吸吮(成吉思汗颈部的)淤血,他的嘴染满了血。者勒蔑不敢依靠别人,他坐守在(成吉思汗)身旁,一直到半夜。他嘴里吸的淤血满嘴都是,咽下去一部分,吐掉了一部分。

过了半夜,成吉思汗清醒过来说:

“我的血干涸了,我渴极了!”

于是,者勒蔑把帽、靴、衣服都脱去,只穿着内裤,跑进对峙的敌营里,爬到敌营百姓的车上,寻找马奶,却没有找到,因为慌忙逃难的百姓们顾不上挤马奶,把母马都放出去了。他没有找到马奶,后来从一辆车上找到一大桶奶酪,就把这桶奶酪带了回来。来去之间,没有被任何人看见。这真是上天的佑护!

把那桶奶酪带回来后,者勒蔑又去找来水,把奶酪放在水中间调和好,给让成吉思汗喝。

成吉思汗喝一会儿,歇了一会儿再喝,歇了三次才喝完,他说:

“我心里畅亮了,眼睛明亮了!”

说着,坐了起来。

这时天已大亮,成吉思汗发现他坐处的周围地上,布满了者勒蔑吸吮吐出的淤血与泥混合成的泥血浆,便说:

“这是怎么啦,为什么不吐得远一些呢?”

者勒蔑说:

“你正在危急中,我不敢远离你。忙得我(把吸吮得淤血)咽的咽了,(就地)吐的吐了。在慌忙中我的肚子里咽进了许多。”

成吉思汗又说:

“我已经躺在地上起不来,你为什么赤身跑入敌营?如果你被擒,不会把我的这个情形说出来?”

者勒蔑说:

“当时我想:我赤身跑入敌营,如果被擒,我就对他们说:‘我打算来投降你们,但是被别人发觉了,把我抓起来,要杀我,把我衣服剥光了,只剩一条内裤没脱,我突然挣脱了他逃了出来,便这样赤身赶紧来投奔你们。’。他们一定会信以为真,会给我衣服穿,好好待我。只要骑上马,我就可以侍机跑回来。我急于解除您干渴之苦,所以不顾一切地闯入敌营,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

成吉思汗颁旨道:

“现在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以前三姓篾儿乞人袭来、围着不儿罕山(搜索我)三遍时,你曾救过我一次性命。现在你用嘴吸吮淤血,又救了我的性命。我干渴烦躁,你不顾一切地闯入敌营,(取来奶酪,调水)供我饮用,又救了我的性命。你这三次(救命)之恩,我将牢记在心中。”

第146节

天亮之后,相峙着住宿的敌军已经在夜里溃散。扎营住下的(大部分)百姓自知逃不掉(我军的追索),没有离开宿营地逃走。

成吉思汗想去招回慌忙逃走的(一部分)百姓,从其住宿地骑上马,边走边招呼慌忙逃走的那些百姓回来时,山岭上有一个红衣妇女,边哭边大声呼唤道:

“帖木真!帖木真啊!”

成吉思汗听见了,就派人去问:

“是什么人的女人,为什么这样呼唤?”

派去的那人去问时,那妇人说:

“我是锁儿罕失剌的女儿,名叫合答安。这里的军人们捉住了我的丈夫,要杀他。我想让帖木真救我的丈夫,所以边哭边呼唤(帖木真)。”

派去的那人回来,把她的话禀告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听说后,骑上马前去,下马和合答安相抱为礼。但在此之前,她的丈夫已经被我军杀死了。

把那些(慌忙逃走的)百姓招呼回来之后,成吉思汗把合答安请来,请她坐在他的旁边。

第二天,在泰亦赤兀惕氏(贵族)脱朵格的属民[1]锁儿罕失剌、者别两人来了。成吉思汗对锁儿罕失剌说:

“卸下我颈上沉重木(枷),

抛在地上;

把我衣领上枷木,

卸去撇开。

你们父子有大恩于我,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呢?”

锁儿罕失剌说:

“我心里自有把握。忙什么?如果忙着早来,泰亦赤兀惕氏那颜(统治贵族、领主)们一定会把我留下(在家里)的妻子、儿女、马群、食物,像扬灰般的毁灭掉,所以我没有忙着早来。如今我们赶来,与我们的大汗会合在一起了。”

(成吉思汗)听他说完这些后,说:

“你说得有理。”注释:[1]脱朵格的属民—脱朵格,即第72节之脱朵延吉儿帖,为泰亦赤兀惕部的统治贵族(那颜)之一。属民,《秘史》原文为“哈阑”,旁译“家人”。

第147节

成吉思汗又说:

“在阔亦田地方对阵作战时,从山岭上射来一支箭,射断了我的战马白嘴黄马的颈脊的人是谁?”

者别听了说:

“从山上射箭的人是我。现在大汗若赐我死,只不过溅污了一掌之地。但若蒙大汗恩赦,我愿在大汗面前,去横断深水,冲碎明石,到指派的地方去冲碎青石,到奉命的地方去冲碎黑石。”

成吉思汗说:

“凡事与人敌对,对于自己所杀和所敌对的事,就要隐身、讳言。这个人却把所杀和所敌对的事,不加隐讳地告诉我。这是个可做友伴的人。他(原)名叫只儿豁阿歹,因为射断了我的战马白嘴黄马的颈脊,就给他起名为‘者别’,让他为我们作战,称他为者别。可降旨,命他跟随在我身边。”

这就是者别[1]从泰亦赤兀惕部前来,与(成吉思汗)做友伴的经过。注释:

[1]者别—《元史》译作哲别,又译遮别、阇别、哲伯、折不、只别、柘别、者必等。“者别”一词,《元史语解》释作“梅针箭”。者别,原名只儿豁阿歹,蒙古别速惕氏人,原为泰亦赤兀惕部贵族脱朵延的属民。1202年泰亦赤兀惕部被帖木真征服后,降帖木真。骁勇善战,屡建战功,与者勒蔑、忽必来、速别额台合称“四猛狗”。蒙古建国,受封为第四十七位功臣千户长。1211年,随成吉思汗攻金,充当先锋。1218年,奉命率领两万骑追击西辽篡位者乃蛮王子古出鲁克,擒杀之,占领西辽。1219年,从成吉思汗西征。次年,奉命与速别额台各率万骑追捕花剌子模国王马合谋。1221-1222年,与速别额台攻略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地,越过高加索山,击破阿速、钦察。1223年,打破斡罗思、钦察联军,攻掠至克里木半岛。1224年,死于东归途中。

蒙古秘史卷五

第148—169节消灭塔塔儿部,与王汗关系的发展及破裂

第148节

成吉思汗在那里俘虏了泰亦赤兀惕部人,把泰亦赤兀惕氏(贵族)阿兀出把阿秃儿、豁一团一 斡儿昌[1]、忽都兀答儿[2]等及其子子、孙孙,灰飞(烟灭)般全部杀光。

成吉思汗把该部落百姓迁来,他在忽巴合牙[3]地方驻冬。注释:

[1]豁一团一 斡儿昌—即《秘史》前文第141、144节之豁敦斡儿长。[2]忽都兀答儿—《亲征录》作忽都答儿别吉。泰亦赤兀惕部统治贵族、领主之一。[3]忽巴合牙—村上正二认为是突厥语“灰鼠色的岩山”之意。李文田注曰:“地在客鲁涟河源头。”《亲征录》作忽八海牙。

第149节

你出古惕巴阿邻氏人失儿古额秃老人[1]同他的儿子阿剌黑[2]、纳牙阿[3],在泰亦赤兀惕部那颜(贵族、领主)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走入森林时,说:“这是(成吉思汗)的仇人”就把他捉住。由于塔儿忽台(肥胖)不能骑马,就把他载在车上。

失儿古额秃老人和他的儿子阿剌黑、纳牙阿一同捉住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押送到成吉思汗处)来时,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的儿子们、弟弟们追来,要把他们夺回去。他的儿子们、弟弟们追来时,失儿古额秃老人让不能起身的塔儿忽台仰卧在车上,骑在他身上,抽出刀子说:

“你的子弟们来了,要把你夺回去。因为我已经对你—我的君主下了手,即便没有杀死你,也会因为我已经对自己的君主下了手,而要把我杀掉。杀了你,我也(只不过)被杀掉。反正是死,我先找你做垫背的(杀掉你),我再死吧!”

说罢,骑在他身上拿着大刀,要割他的喉咙。

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对他的子弟们大声喊叫道:

“失儿古额秃要杀我!我如果被杀,你们把我没了性命的身体拿去有什么用?乘着还没杀我,(你们)快回去吧!帖木真不会杀我的。帖木真幼年时,因他目中有火、面上有光,被撇弃在无主的营地上,我曾把他带回来。一教训,就

蒙古秘史像能学的样子。我像调一教 两、三岁新马驹般调一教 他。有人让我杀死他,我不忍杀死他。听说如今他还记得这件事,听说他的心胸开阔。帖木真不会让我死的。你们,我的子弟们啊,快回去吧!(你们若不会去,)失儿古额秃就会杀掉我!”

听了他大声喊叫的这些话,他的子弟们商议说:

“我们是来救父亲的性命的,如果失儿古额秃杀死了他,我们要他的没有性命的身体有什么用?乘着还没有杀死他,我们快回去吧!”

说罢,就回去了。

他们追来时离去的失儿古额秃老人的儿子阿剌黑、纳牙阿等这时回来了。他们来了后,就一同前进。

途中,到达忽秃忽勒讷兀[4]时,纳牙阿说:

“如果咱们把这个塔儿忽台捉住送去,成吉思汗认为我们是对自己的正主、自己的君主下了手而来的,他将说:‘对自己的正主、自己的君主下了手而来的,怎么能是可依靠的人呢?这些人怎么能做我们的友伴呢?把这些不能做友伴,而且对正主、君主下了手的人斩了吧!’这样,咱们不就被斩了吗?咱们不如把塔儿忽台释放了,去见他说:‘我们来为成吉思汗效力。我们曾把塔儿忽台捉来,但舍不得自己的正主、君主,怎能看着他被处死呢?就把他放走了。我们诚心诚意地来为您效力。”

纳牙阿的父、兄都赞成他的话,就在忽秃忽勒讷兀地方把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放走了。

失儿古额秃和他的儿子阿剌黑、纳牙阿一同来到时,成吉思汗问他们是怎么来的?失儿古额秃老人对成吉思汗说:

“我们捉住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前来时,不忍看着自己的正主、君主被处死,舍不得他,就把他放走了。我们是为成吉思汗效力的。”

成吉思汗说:

“如果你们对自己的君主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下了手,把他捉来,我就要族诛你们这些对自己的正主、君主下手的人!你们有不忍背叛自己的正主、君主之心,这就对了!”

因此,对纳牙阿加以恩赐。注释:

[1]失儿古额秃老人—《秘史》原文为“失儿古额秃额不坚”,“额不坚”旁译:“老人”。《亲征录》作失力哥也不干。《元史》卷127《伯颜传》作述律哥图。平宋名将伯颜的曾祖父。蒙古建国后,受封为千户长。

[2]阿剌黑—《亲征录》、《元史伯颜传》作阿剌。平宋名将伯颜的祖父。蒙古建国后,

蒙古秘史任千户长兼断事官。从征西域,平忽毡城(今塔吉克斯坦苦盏)有功,受封该城及附近地区为食邑。

[3]纳牙阿—《秘史》第202节又译乃牙阿。《亲征录》作乃牙。蒙古建国后,受封为第三十二位功臣千户长,历任中军万户长、左翼副万户长。

[4]忽秃忽勒讷兀—《亲征录》作忽都浑野。讷兀,为“洼地”、“河水泛滥时浸水的湿地”之意。

第150节

其后,成吉思汗在帖儿速惕[1]地方时,客烈亦惕部人札合敢不来做他的友伴。那时,篾儿乞惕人来袭,被成吉思汗和札合敢不等打退。土绵秃别干[2]部人、斡栾董合亦惕[3]部人等溃散的客列亦惕部百姓也来归附了成吉思汗。

客列亦惕部王汗,以前在也速该合罕时,与也速该友好相处,结为安答。他们结为安答的原因是:由于王汗杀死了他的父亲忽儿察忽思不亦鲁黑汗[4]的弟弟们,遂与他的叔父古儿汗互相攻打,被打败后逃入哈剌一温一 山的峡谷[5],只带着一百个人逃出来,投奔也速该汗处。也速该汗因他来投奔,亲自率领军队把古儿汗赶走到合申[6](西夏)去了,把王汗的百姓带回来一交一 给了王汗。因此与王汗结为安答。注释:

[1]帖儿速惕—《亲征录》作塔剌速野。

[2]土绵秃别干—《亲征录》作土满土伯夷,《元史》卷130《完泽传》作土别燕,卷122《按札儿传》作拓跋。客列亦惕部的六个分支部落之一。“土绵”,意为“万”,该部落人户众多,故冠以“土绵”。

[3]斡栾董合亦惕—《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董哀部。客列亦惕部六个分支部落之一。“斡栾”,意为“许多”,该部落人户较多,故冠以“斡栾”(olon)。

[4]忽儿察忽思不亦鲁黑汗—《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忽儿札一胡一 思杯禄可汗。王汗之父,十一世纪末客列亦惕部主马儿忽思不亦鲁黑汗之子。十二世纪前叶的客列亦惕部主。忽儿札一胡一 思,即聂思脱里教派基督教徒的洗礼名Cyriacus的音转,意为“叙利亚人”。不亦鲁黑,即突厥官号“梅禄”的音转。

[5]哈剌一温一 山—《秘史》原文作“哈剌一温一 合卜察勒”,旁译“山名窄狭”。《亲征录》作哈剌一温一 之隘,《元史太祖纪》作哈剌一温一 隘。那珂通世认为其地在土拉河口与黑林之间。伯希和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学者培尔列,则均认为此山隘在色楞格河附近。

[6]合申—为汉语“河西”之音转,即西夏。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