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_第240节
“从九十五个千户中挑选来的朕的一万名贴身私属轮番护卫士,今后朕的继位子孙要世世代代想到他们,如同想到朕遗留的珍宝,不要使他们受任何委屈,要厚待他们。要把朕的一万名轮番护卫士,看作护父之神!”
第232节
成吉思汗说:
“宿卫们照顾宫内女侍官(扯儿宾)、宫女、一奴一仆[1](格仑可兀惕、怯怜口)、牧骆驼人、牧羊人,管理宫中帐舆(格儿帖儿坚),管理纛、鼓、仪枪、器皿。
宿卫们掌管宫内饮食,掌管肉食乳饮。饮食如有缺乏,可找掌管的宿卫们。箭筒士的饮食,若未得掌管得宿卫们的许可,不准分发饮食。分发饮食时,先分发给宿卫们。
宿卫掌管出入宫帐之事。门前守卫的宿卫,站立在宫帐贴近处。宿卫人二人入内掌守大酒局。
建立宫帐时,由宿卫中的营盘官(嫩秃兀臣)建立。
朕等放鹰围猎时,宿卫与朕等同去放鹰围猎,一部分宿卫留下照看车辆。”注释:[1]一奴一仆—原文为“格仑可兀惕”,旁译“家人们”,此词直译“家的儿子们”,指家内一奴一仆们。“格仑可兀惕”一词,《元史》等文献中音译作“怯怜口”,广义而言,不仅指领主家内的一奴一仆,而且也包括领主所属隶属民户,与汉文献古籍上的“部曲”相当。
第233节
成吉思汗又说:
“朕不亲自出征,宿卫不得离开朕出征。这是朕的旨意。如果有人违背这条圣旨,嫉妒宿卫而令出征,则管军的扯儿必(近侍官)有罪。
你们要问不让宿卫出征的理由吗?因为宿卫是守卫朕的黄金性命的。放鹰围猎时,(他们与朕等)共同辛苦,还让他们掌管宫帐,又是迁移,又是驻扎,还要掌管车辆。他们守卫朕而宿,这事容易吗?他们掌管帐舆、大营(也客阿兀鲁黑)的迁移、驻扎,这事容易吗?有这么多繁杂的事,所以不让他们离朕出征。这就是理由!”
第234节
成吉思汗又降旨说:
“失吉忽秃忽审判案件时,由宿卫参加听审。由宿卫保管和分发箭筒、衣甲、器械、弓箭。由宿卫在军马上用网索装行李驮载而行。宿卫与女侍官一起掌管、分发缎匹。
告知箭筒士、侍卫们(迁往的)营地时,也孙帖格、不吉歹等箭筒士,阿勒赤歹、斡歌列、阿忽台等侍卫,在宫帐的右面走;不合、朵歹扯儿必、多豁勒忽扯儿必、察乃等侍卫,在宫帐的左面走;阿儿孩的勇士们在宫帐的前面走。宿卫们驾驭(载)宫帐(的车)、帐舆,在贴近宫帐的左(、右两)边走。
朕委托朵歹扯儿必经常照顾、管理众多轮番护卫士、侍卫及宫内、宫周围的僮仆、牧马人、牧羊人、牧骆驼人、牧牛人。
朵歹扯儿必可常在宫帐后面(让牛马羊)食碎草,焚烧干粪。”
第235节
(成吉思汗)命忽必来那颜出征合儿鲁兀惕[1]人。合儿鲁兀惕人的阿儿思阑汗[2]投降了忽必来。忽必来那颜带着阿儿思阑汗前来觐见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因阿儿思阑汗不战而降,给予恩赐,降旨把女子赐嫁给他[3]。注释:
[1]合儿鲁兀惕—又译哈剌鲁、合儿鲁、匣剌鲁、罕禄鲁、柯耳鲁等。唐代作葛逻禄,为西突厥的一部,属突厥语族部落。初居阿尔泰山以西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一带。八世纪初,在后突厥汗国攻打下,逐渐南迁至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附近。八世纪中后叶,受回纥汗国多次攻打,西迁至今巴尔喀什湖东南。十世纪中叶起,成为黑汗王国的属部。十二世纪,成为西辽的藩属,其领地内有海押立(今巴尔喀什湖东卡帕尔附近)、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等城。其君主称“阿儿思兰汗”,受西辽委派的少监监治。1210年,忽必来奉旨出征合儿鲁,阿儿思兰汗杀掉西辽少监,向称忽必来降,随忽必来入朝,于1211年春觐见成吉思汗。
[2]阿儿思阑汗—为合儿鲁君主的世袭尊号。投降忽必来,随其入觐见成吉思汗的阿儿思兰汗为马木笃汗(见《世界征服者》汉译本第87-88页)。
[3]成吉思汗因……赐嫁给他—从此以后,合儿鲁阿儿思阑汗家族与成吉思汗皇族结成
蒙古秘史世代联姻关系。据《元史诸公主表》载:“脱烈公主,适阿儿思兰子也先不花驸马。八八公主,适也先不花子忽纳答儿驸马。□公主,适忽纳答儿子剌海涯里那驸马。”
第236节
速别额台把阿秃儿带着铁车出征,追袭篾儿乞惕部脱黑脱阿的儿子忽秃、赤剌一温一 等人,追到垂河那边,把他们消灭了回来[1]。注释:
[1]1217年(丁丑年),速别额台奉旨率军追袭篾儿乞惕部忽秃、赤剌一温一 等(见第199节)。1218年,追到今哈萨克斯坦南哈萨克斯坦州楚河一带,歼灭篾儿乞惕残部,凯旋而归。
第237节
者别追击乃蛮部的古出鲁克汗,在撒里黑山崖[1]追上了古出鲁克等人,把他们消灭了回来[2]。注释:
[1]撒里黑山崖—《亲征录》作撒里桓。在今阿富汗东北端瓦罕走廊东部的达拉兹山谷。详见姚大力《曲出败亡地点考》(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5期,1981年)。
[2]这是1218年的事。参阅第194节注[3]。
第238节
畏兀儿[1]的亦都护[2]派遣使臣来见成吉思汗,命其使臣阿惕乞剌黑、答儿伯两人[3](向成吉思汗)奏告说:
“如今云开见日,冰消河清,听到成吉思汗的名声,臣高兴已极![4]若蒙成吉思汗恩赐,臣愿得金带的口子、大红衣服的碎片,做您的第五个儿子,为您效力![5]”
成吉思汗听了他的话后,派人恩赐答复说:
“朕把女儿赐嫁给你,让你做朕的第五个儿子,亦都护你把金、银、珍珠、东珠,金缎、浑金缎等缎匹送来吧!”
亦都护喜获恩赐,带着金、银、珍珠、东珠,金缎、浑金缎等缎匹前来觐见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降恩于亦都护,把(自己的女儿)阿勒阿勒屯[6]赐嫁给了他。注释:
[1]畏兀儿—又译委吾惕、畏吾儿、伟兀、伟吾而、卫吾、委兀、瑰古、乌鹆、外五、畏午儿等。即唐之回纥、回鹘,今维吾尔族的先民。九世纪中叶回鹘汗国灭亡后,回鹘十五部西迁。其中一部分在今天山东部建立高昌回鹘(又称西州回鹘、和州回鹘、阿萨兰回鹘等)国,其国土东至伊州(今哈密),西至龟兹(又译曲先,今库车),北至今准噶尔盆地边缘,与乃蛮为邻,南至罗布泊一带,与吐蕃为邻。国王称亦都护。以高昌(又称和州、火州,今吐鲁番东)为都城,别失八里(即北庭,今吉木萨尔北)为驻夏陪都。
高昌回鹘人从—事游牧业、农业和商业,使用粟特字母回鹘文。境内流行佛教、摩尼教、景教、道教、佛经、历书多译自汉文。由于出于东西一交一 通道路上,高昌回鹘人与各种文化的接触和融合,使他们具有通诸国语和善于经商的特点。
辽朝建立后,高昌回鹘归附辽朝,经常向辽朝进贡。辽亡后,高昌回鹘成为西辽的藩属。西辽派少监常驻高昌,监督国政和征收贡赋。
十三世纪初,亦都护听说成吉思汗兴起,及其击灭乃蛮、两次攻掠西夏的胜利消息,1209年便决定摆脱西辽少监的暴虐监治,投靠成吉思汗,他杀死西辽少监,遣使臣觐见成吉思汗表示归顺。1211年春,又亲自去觐见成吉思汗,请求娶成吉思汗之女。成吉思汗因其主动归附,便把女儿嫁给他,“使与诸皇子约为兄弟,一宠一 异冠于诸国”(赵孟兆页《全公神道碑》,《松雪斋文集》卷七)。从此,亦都护王族与成吉思汗皇族世代联姻。蒙元时,畏兀儿具有与其他被征服国有所不同的地位,一方面,畏兀儿亦都护是蒙古大汗的藩臣,必须履行纳质、进贡、出兵从征等藩臣义务,但另一方面,亦都护对自己的领地和属民有一定的自主权。
十三世纪的畏兀儿族,文化高于蒙古,但畏兀儿人说突厥语,有许多人仍从事游牧,与蒙古人语言、一习一 俗上较接近,而汉人在文化、语言、一习一 俗等许多方面与蒙古人差距较大。因此十三世纪前叶时,蒙古人还不能大量吸收汉文化,而主要吸收畏兀儿文化。蒙古人利用畏兀儿字母创制蒙古文,有许多畏兀儿人担任成吉思汗等蒙古大汗的必阇赤(书记、秘书),协助大汗处理国事。十三世纪中叶编写成的最早的蒙古历史—文学经典著作《蒙古秘史》是由畏兀儿必阇赤笔录蒙古人的口传故事编写成的,可说是蒙、畏两族合作的文化结晶。蒙元时代的畏兀儿人对蒙古社会的进步、蒙古经济文化的发展,对蒙古人的政治统治,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畏兀儿位居东西方交往的通道,对蒙元时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科技的一交一 流也起到重要作用。
[2]亦都护—高昌畏兀儿国王的世袭尊号,意为“天赐予福祉者”。
[3](亦都护派往成吉思汗处的使臣)阿惕乞剌黑、答儿伯两人—《亲征录》记成吉思汗派往亦都护的使者为按力不也一奴一、答儿拜两人,《史集》作阿勒普兀一奴一克、答儿拜两人;《亲征录》记亦都护派往成吉思汗的使者为别吉思、阿邻帖木儿两人,《史集》作别儿古失亦失亦忽赤、阿勒斤帖木儿秃秃黑两人;均与《秘史》不同。
[4]“如运开见日……臣高兴已极”—《亲征录》记1209年亦都护遣使臣二人入奏成吉思汗曰:“臣窃闻皇帝威名,故弃契丹旧好,方将遣使来通诚意,躬自效顺,岂料远辱天使降临下国,譬(如)云开见日,冰冸得水,喜不胜矣。而今而后,当尽率部众,为仆、为子,竭犬马之劳也。”又参阅《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211-212页。
[5]“若蒙成吉思汗恩赐,臣愿……为您效力”—《亲征录》记亦都护于1211年春亲自来觐见成吉思汗时,奏曰:“陛下若恩顾臣,使远者悉闻,近者悉见,辍衮衣之余缕,摘金带之星装,诚愿在陛下四子之亚,竭其力也!”又,参阅《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226页。
[6]阿勒阿勒屯—即《元史》卷122《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卷109《公主表》及《元文类》卷26虞集撰《高昌王世勋碑》所载元太祖之女也立安敦公主。《元史公主表》载:高昌公主位,“也立安敦公主,太祖女,适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
第239节
兔儿年(丁卯,1207年),(成吉思汗)命拙赤率领右翼军出征森林部落,由不合[1]担任向导。
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先于秃绵(万)斡亦剌惕部落前来投降,引导拙赤进入秃绵斡亦剌惕部落的失黑失惕[2]地方。
拙赤招降了斡亦剌惕、不里牙惕[3]、巴儿浑[41]、兀儿速惕[5]、合卜合纳思[6]、康合思[7]、秃巴思[8]等部落,到达秃绵乞儿吉思[9]部落。
乞儿吉思诸部的那颜(部落统治贵族、领主)也迪亦纳勒[10]、阿勒迪额儿[11]、斡列别克的斤来降,带着白海青、白马、黑貂前来拜见拙赤。
拙赤又招降了失必儿[12]、客思的音[13]、巴亦惕[14]、秃合思、田列客[15]、脱额列思[16]、塔思[17]、巴只吉惕[18]等森林部落,带着乞儿吉思人的万户长、千户长及森林部落的那颜们,让他们带着白海青、白马、黑貂前来觐见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因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率先迎降,并引导其秃绵斡亦剌惕部落来降,遂降恩将(自己的女儿)扯扯亦干赐嫁给他的儿子亦纳勒赤。又把拙赤的女儿嫁给亦纳勒赤的兄长脱劣勒赤[19],把(自己的女儿)阿剌合别吉赐
蒙古秘史嫁给汪古惕人。
成吉思汗恩赐拙赤,降旨道:
“在朕诸子之中,拙赤你是长子,你初出家门,出征顺利,所到之处,人马无恙,不费力地招降了有福的森林部落。今朕将(这些森林部落)百姓都赐给你。”注释:
[1]不合—《亲征录》作不花。“不合”或“不花”,意为“公牛”,为当时蒙古人常见人民。此不合,那珂通世认为即木合黎之弟不合。
[2]失黑失惕—即144节之失思吉思,今叶尼塞河上游小叶尼塞河上源锡什锡德河流域。
[3]不里牙惕—森林狩猎部落,住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以东,靠近东萨彦岭。现代布里亚特蒙古族包含贝加尔湖东、西十三世纪许多蒙古语族森林部落豁里、秃马惕、巴儿忽惕、不里牙惕等部的后裔。
[4]巴儿浑—即巴儿忽惕之单数形。村上正二认为巴儿忽惕(复数形)为巴儿浑等诸部联盟,巴儿浑(单数形)则为诸部联盟中的核心部落。该部为住在贝加尔湖以东的森林狩猎部落。
[5]兀儿速惕—又译乌思。住在今贝加尔湖以西、叶尼塞河上游东支流乌斯河流域的森林狩猎部落。
[6]合卜合纳思—《亲征录》作憾哈纳思,《元史地理志》作憾合纳,注曰:“犹言布囊也,盖口小腹巨,地形类之,因以为名。”为住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大叶尼塞河一处谷地中的森林狩猎部落。
[7]康合思—森林狩猎部落,今叶尼塞河以东。
[8]秃巴思—森林狩猎部落,《新唐书》所记木马突厥之一都播部的后裔,住在今贝加尔湖以西、叶尼塞河以东。
[9]乞儿吉思—原文为复数形“乞儿吉速惕”。又译吉利吉思、怯里吉思等。汉代作坚昆、鬲昆,南北朝时作结骨、契骨,唐代作黠戛斯,辽代作辖戛斯。为突厥语族部落,住在叶尼塞河上游。为半游牧、半狩猎部落,居庐帐,逐水草游牧,冬季乘木马(雪橇)狩猎。境内有城镇,间有农田。1207年,术赤北征森林诸部,其首领遣使者降顺蒙古。1217年,因拒绝发兵镇压秃马惕部起义,被术赤征服。
[10]也迪亦纳勒—《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野牒亦纳里。也迪,为突厥语“七”之意。亦纳勒,意为“信赖者”,为乞儿吉思部的族长、首领的称号。
[11]阿勒迪额儿—《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阿里替也儿。突厥语“八地”之意。
[12]失必儿—森林狩猎部落,住在今额尔齐斯河中、下游、
[13]客思的音—又译克失的迷。住在今鄂毕河上游的森林狩猎部落。
[14]巴亦惕—森林狩猎部落。捷克学者普哈认为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布苏湖以东。
蒙古秘史苏联学者波塔科夫认为住在今叶尼塞河中游以北的冻土疏林地带,夏季游牧于冻土,冬季住在森林中,猎取野鹿、北极熊,并从事渔业。
[15]秃合思、田列克—秃合思,即本节前文秃巴思,见注[8]。田列克,即第207节之帖良古惕,见该节注[2]。
[16]脱额列思—即第207节之脱斡劣思,见该节注[1]。
[17]塔思—森林狩猎部落。住在今鄂毕河上游的支流塔兹河流域。
[18]巴只吉惕—住在今乌拉尔河上游的部落。
[19]将扯扯亦干赐嫁……的兄长脱劣勒赤—据《史集》载:成吉思汗将第二女扯扯亦干赐嫁给忽都合别乞之子脱劣勒赤,又将术赤之女火雷(即豁雷罕)赐嫁给忽都合另一子亦纳勒赤(见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88页,第一卷第一分册第194页)。《元史诸公主表》延安公主位:“火鲁(即豁雷罕)公主,适哈答驸马(即亦纳勒赤)。阇阇干公主,适脱栾赤(即脱劣勒赤)驸马。”《史集》、《元史》所记相符,而与《秘史》所记不同。
第240节
(成吉思汗)又命孛罗忽勒那颜出征豁里秃马惕部落。
当时秃马惕部的那颜歹都忽勒莎豁儿已死,他的妻子孛脱灰塔儿浑管领秃马惕部百姓。
孛罗忽勒那颜到达那里,只带着二个人走在大部队前面,在难以觉察夕暮的(阴暗)森林中,依着径路行进。(秃马惕部)哨望者从他们的背后出现,阻截他们,把孛罗忽勒那颜擒住杀死。
成吉思汗获悉孛罗忽勒被秃马惕人杀死,大怒,想亲自出征,被孛斡儿出、木合黎二人劝止住了。
(成吉思汗)遂委派朵儿边氏人朵儿伯多黑申前去,降旨道:
“可严整军队,祷告长生天,试着去降服秃马惕百姓吧!”
朵儿伯多黑申整治军队时,先(派出一部分军队)在行军、哨守的各处路口虚张声势,(然后亲自率领大军)沿着野牛走的路行进。他传令军中:若有人畏缩不前,就给予杖责。遂令人背负十根木条(,以备杖责只用)。又让人带上斧、锛、锯、凿,沿着野牛走的路行进,遇到阻挡去路的树木就砍伐掉,开辟道路,登上山顶。秃马惕百姓正在举行宴会,大军忽然从山上冲入,把他们俘虏了。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