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史书典籍 > 细说清宫十三朝

第66章 洪秀全传教

英兵乘胜入城,踞了镇海,悬赏购缉裕谦。因裕谦在日,尝将英人剥皮处死,且掘焚英人尸首,所以英人非常忿恨。其时,裕谦经家人救出,舁奔宁波,闻到这个信息,又由宁波奔余姚。裕谦一息余生,至此才瞑目。进至萧山县的西兴坝,浙抚刘韵珂差来探弁,接着裕钦差尸船,替他买棺入殓。当由刘韵珂据事入奏。奏中并叙及余步云心怀两端等情。这余步云究往何处去呢?步云自入城见裕谦后,回到招宝山,见英兵正向山后攀登,他竟不许士卒开炮,即弃炮台西走。先到宁波,继走上虞。英兵攻入宁波,复犯慈溪,还恐内地有备,焚掠一回,出城而去。清廷闻警,特旨授奕经为扬威将军,侍郎文蔚、都统特依顺为参赞,,驰赴浙江防剿。粤抚怡良为钦差大臣,移驻福建。调河南巡抚牛鉴总督两江,分任南北沿海的守御。奕经奏调川陕、河南新兵六千,募集山东、河南、江淮间义勇及沿海之命徒数万,于道光二十二年元旦至杭州,大小官员,出城迎接,不消细说。奕经格外起劲,留参赞特依顺驻守杭州,自己偕参赞文蔚,督兵渡江,进次绍兴,沿途颇也威武。

谁知到了绍兴,发出几路兵马,不消一个月,各路的败报,连串似的传来,各路的兵马统做了炮灰。这时,英兵已占据了定海,宁波那位扬威将军奕经,竟无威可扬,倒退不迭,逃到杭州去了。朝廷得了消息,又令宗室尚书耆英为杭州将军,起用伊里布随营效力。后来英兵又攻破了乍浦,死了不少的中国官员和百姓。英兵既破了乍浦,又转入江苏,炮船齐集在吴淞口。这里总督牛鉴,胆小如鼷,一见英兵,便吓得屁滚尿流,逃到宝山。英兵得了吴淞炮台的天险,暂驻下来。牛鉴已一口气逃到南京。英兵见一路没有抵挡,便溯江直上,从上海径攻松江,又分扰崇明、靖江、江阴等处。英兵攻了松江,那兵船便乘潮到了瓜洲,转过舵来,又将镇江攻下,乘势到了南京。城内外居民纷纷逃走。英兵舰有八十多只,齐集在下关,旗帜招扬,号声鼓声,彻夜不绝。这时,南京城内的牛鉴、耆英、伊里布一般人,终夜徬徨,不敢发出一兵,放出一炮,只得遣人到英炮船上去讲和。

伊里布身边有个长随家人,名叫张喜,璞鼎查旧照这张喜从小流落在英国,懂得英国、法国的语言,又懂得外国的礼节。这时英国炮船驻在石头城下,伊里布便派了咸龄、张喜和英人讲和。说也奇怪,那英人很多都认识张喜,又信用张喜。张喜当了和议的代表,便乘舆来到英兵炮船上,由英使带同通事官马利逊接见。两边磋议了一回,由英使璞鼎查定出八条条约来,请中国承认。那第一款是,中英两国,将来当维持和平。这一条是面子上话,无关得失。第二款是,中国须给英兵费洋一千二百万元,商欠三百万元,赔偿鸦片烟六百万元,共二千一百万元,限三年缴清。第三款是,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港为通商口岸,许英人往来居住。第四款是,割让香港。第五款是,放还英俘。第六款是,交战时为英兵服役的华人,一律免罪。第七款是,将来两国往复文书,概用平行款式。第八款是,条约上须由清帝钤印。咸龄等见了此款,明知厉害得很,但是耆将军等一意主和,不好再行申驳,只说即日照奏,请俟政府批回,即可定约。璞鼎查道:"须要赶紧,迟则不便。"咸龄等唯唯趋出,急报知耆英等,将条约草案呈上。耆英也不待瞧明,即与牛、伊二人会衔,饬文牍员写好奏章,由八百里加紧驿使,驰奏北京。道光帝览奏,立召军机大臣会议。军机大臣不敢多嘴,只大学土穆彰阿道:"兵兴三载,糜饷老师,一些儿没有功效,现在只有靖难息民的办法,等到元气渐苏,再图规复不迟。惟钤用御宝一条,关系国体,不便允准,应饬耆英等改用该大臣关防,便好了案。"道光帝迟疑一会,才道:"照你办罢。"当由军机处拟旨。饬耆、牛、伊三人遵行。

耆、牛、伊三人奉到上谕,见各款都已照准,只有钤用御宝,须改用三大臣关防。暗想:这是最后一款,谅英使总可转圜。遂令张喜至英舰知会,约期相见。马利逊先问张喜道:"议和各款。已批准吗?"耆英画像张喜道:"件件批准,只钤用御宝事不允。"马利逊道:"我国最重钤印,这事不允,各议款都无效了。"张喜突然一惊,半晌道:"且待三帅等会过英使,再做计较。"马利逊道:"我国礼节与中国不同,钦使制府,必欲来会,请用我国的平行礼。"张喜道:"是否免冠鞠躬?"马利逊道:"免冠鞠躬,仍是平时的礼节,军礼只举手加额便是。"张喜道:"简便得很,我去禀明便了。"两人别后,转瞬届期,耆、牛、伊三帅带领侍卫、司道,径诣英舟。璞鼎查出来相见,两下用了平行礼,分宾主坐定,订定盟约,倒也欢洽异常。耆、牛、伊回城后,又想了一桩拍马屁的法子,备好牛酒,于次日亲去犒师。到了英舟,璞鼎查忽辞不见。三人驰回,急令张喜去问马利逊。一时回报,据英使意见,日前议定备款,一字不能改易,如或一字不从,只好兵戎相见,毋烦犒劳。耆英道:"他如何知我消息?我昨日与英使相会,因初次见面,不好骤提易印二字。今日是借了犒师的名目,去议这件款子,偏偏他先知觉,不识有哪个预报详情?"张喜在旁,垂头不答。

牛鉴道:"为了这事,仍要用兵,殊不值得。想圣上英明得很,且再行申奏,仰乞天恩俯准,当无不可。"耆英道:"如何说法?"伊里布道:"奏中大意,只叫说钤用御宝,乃是彼此交换的信用,我国用御宝,彼国君主亦应照办。讲到平行款式,尚属可行。这么说来,想皇上亦不至再行申斥。况内有穆中堂作主,我们备一密函先去疏通,自然容易照准了。"耆英依言照办,奏折上去,果然降旨依议。耆英等再赴英舰,与璞鼎查申明允议,约定仪凤门外的清海寺中,两下换约。这时,正是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即西历一千八百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中英结南京条约,和议告成,便算完案。这次战争,名叫鸦片之战;这次所订条约,名叫南京条约,是中国外交上第一次的大失败,也是中国清代的绝大耻辱。

相关评论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