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城故事 第九节
罗扬在家休养。白天,姑奶奶教他背诵《诗经》,祖父指导他练习书法。到了晚上,祖父就给他讲关于古罗马东征军遗部来到河西走廊的传奇故事。祖父还搬出一些典籍,一段一段给他念,如《后汉书》记载:“汉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彼时,年少的罗扬对此并不感兴趣,他不明白祖父为什么要给他讲这些,或者,是曾经做过历史教员的祖父对自己青年时代的缅怀吧?他常常在祖父讲解了无数遍的已经变得乏味的传奇与考证中酣然睡去,用一个斑斓的梦来回应祖父的无奈与叹息。
但罗扬对祖父的崇拜是与生俱来且深入骨髓的。他羡慕祖父的博学,更喜欢祖父用毛笔在宣纸上一挥而就的那种大气磅礴,尤其是祖父写下的“铁骑沉疴”几个字,虽然他还不能完全理解,却已经感受到了一种悲壮的豪情,或者说是一个男儿面对天地的豪情。他每天在祖父的指导下做完临帖描摹的练习后,都会学着祖父的样子书写一遍“铁骑沉疴”几个字,那几个字虽然写得还如他的年纪一般稚嫩,却使祖父感受到了某种欣慰。祖父常对他说:“书法和汉文化乃至历史是相通的,练习书法的人经过天长日久的熏染,慢慢就会领悟历史,又能从那种领悟中真正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然而,如此恬淡的生活并未持续多久,就被无法抗拒的外力打破了。
夏天离去,秋阳如虎。某个炎热的午后,太阳炽热地炙烤着大地,空气也是热浪滔滔,似要喷出火来。
罗扬在院子里的树荫下有模有样地临帖描摹。院门突然被撞开,拥进来一群戴红袖章的人。领头的是县文化馆的麦三。由于他帮助平安县革命委员会成功地赶走了砂城来的那支队伍以及其他外来的革命组织,现在已经荣升为文化馆馆长并成为平安县革委会的主要领导之一。在麦三的指挥下,来人掀翻了罗扬写字的桌子,用铁镐刨挖那几株挺拔的紫槐树和依然挂满淡黄色果子的杏树。
很快,院子里一片狼藉。
然后他们进了房子。
很快,房子里狼藉一片。
太阳偏西,忙得满头大汗的麦三没有得到预期的收获,想起了令他们失望的院子的主人。带着一种被欺骗的仇恨,他们撇下工具,扭扯起院子里的主人——祖父、姑奶奶、父亲和母亲,高呼着口号往街上走去。
在扭扯的过程中,戴在姑奶奶左手腕上的玉镯嘭的一声掉在地上,发出一种沉闷的声响。而院子里长年铺撒煤炭灰,地面并不坚硬,玉镯在地上打了几个圈后滚落在院门前,却没有摔碎。情绪激动的革命者没有注意到玉镯,他们忙乱地扭扯着院子的主人往外走,其中一只脚无情地从玉镯上面踏过去。
此时的罗扬吓坏了,他呆呆站在原地。一切安静下来后,他才想到,因为那个一生下来便失去母亲的小女孩儿,是麦三来向他声讨了,虽然他们没有用正眼瞧一下罗扬,也没有像押走祖父他们那样将他押走,大约是时候未到的缘故吧?许久,从惊恐中醒过神来的罗扬捡起玉镯,在金色的秋阳下它依然泛着冷淡的清辉。然而,此刻它多了一道清晰的裂纹。罗扬环视一遍狼藉的家,把玉镯藏在了一个隐秘的地方,然后朝街上走去。
斗争如火如荼。大部分居民都集聚到广场上,包括半大的学生和花白了头发的老人,还有抱着小孩儿的妇女。很多人是来看热闹的,唧唧喳喳而又惶惑不安地议论着眼前的一切。罗扬被拥挤在人群中。他踮起脚尖避开攒动的后脑勺们,看见了戏台上的几个人蓬头垢面,胸前都挂着木牌,上面写了墨字,画着大红叉。祖父他们也站在那一排失魂落魄的人当中。
突然,一个戴红袖章的年轻人跃上戏台,大喝一声:“罗崇文,抬起你的狗头来!”
罗崇文是祖父的名字。
新任文化馆馆长麦三也跃上了戏台,指着祖父身边的老太太断喝一声:“说,你和罗崇文是什么关系?”
老太太纹丝不动。她的头一直是扬起的,显得那么高傲,那么不屑一顾。罗扬知道,她是姑奶奶。
“司马寻心,你想顽抗到底吗?”麦三又扔下惊雷般的断喝。
罗扬惊惧地看着台上那颗高扬起的白发苍苍的头。不错,姑奶奶一直习惯于扬着头,不论她走路的时候还是站立的时候。因此她不像其他老太太那样显得老迈,尽管这两年她的头发也几乎全白了。他们喊她司马寻心。罗扬这才知晓,姑奶奶的名字叫司马寻心。也就是说,姑奶奶不姓罗,她并不是祖父的亲姊妹。她和祖父是什么关系呢?罗扬也深感困惑。
司马寻心高扬起头站在戏台上,纹丝不动,沉默不语。
一个头儿模样的年轻人大概等得不耐烦了,他上前搡了司马寻心一把,说:“老妖婆,一大把年纪穿红戴绿,烫鸡窝头,一看就不是好东西。快说!你和罗崇文到底什么关系?”
麦三凑上前对头儿耳语一番。
头儿转身对着戏台下面的人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说:“原来是个小老婆啊!”这笑像施了魔法一样传染到台下,台下的都跟着笑起来,笑得东倒西歪,前俯后仰,想止都止不住。头儿突然停住笑,指着台下最前面的一个络腮胡子说:“王三,你娶媳妇儿了没有?”
络腮胡子王三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没。”
头儿又指着另外一个人说:“李老四,你想不想有个媳妇儿?”
“想。可是刚解放那年政府给咱分了房子,安排了工作,就是没有分给个媳妇儿。”李老四露出一脸的邪笑。
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台下的人嘤嘤嗡嗡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场面显得有点乱。
头儿突然把脸一沉,指着司马寻心说道:“据麦馆长反映,这个老妖婆子解放前是罗崇文的小老婆,前两年又刚从国外回来。这么严重的问题他们居然不交代。大家说说,他们反动不反动?恶毒不恶毒?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他们来变天,让我们重走回头路吗?”
头儿的话很具煽动性。那些在县城里土生土长的因贫穷而至今也没有娶过妻的光棍汉被挑动起来了,他们愤怒地叫嚣着,戏台下顿时山呼海啸,含混不清。
络腮胡子王三突然拨开人群,他大步流星跑到戏台边,一闪身跃上台去,义愤填膺地向罗崇文挥起了拳头:“你这个老东西,竟然敢有两个媳妇儿!”
只听罗崇文轻轻地“啊”了一声,身体摇晃几下,终于跌下戏台,重重地摔了下去。他的头枕着一块不大不小的鹅卵石。不一会儿,鲜红的血液从他的鼻孔和后脑勺潸潸潺潺地往下流淌。
“崇文!”司马寻心惊呼一声,趁人不备奔下了戏台,不顾一切地将那颗被血水浸湿的花白的头颅搂在怀里。
头儿跳下戏台走过去,抬腿踢了司马寻心一脚:“你这个老妖婆,别在这里装腔作势了!快放开,滚一边去交代你的问题!”
有两个戴红袖章的年轻人奔上前,掰开死死抱着罗崇文的司马寻心的手,将她双臂反扭,重新押上戏台。
司马寻心哆哆嗦嗦站在戏台上,她的朱红色衬衫上印满了一团一团的血迹,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像一朵一朵盛开的暗红色的花朵。
头儿走到罗崇文身边,蹲下来推了他一下:“别装死啊,你!”
罗崇文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
头儿站起来,拍拍草绿色军裤上的土说:“嘿,这老东西还真不经打,只一拳头就送他回姥姥家了!”
听见头儿的话,大家都明白罗崇文差不多已经死了。
司马寻心晕了过去,瘫倒在戏台上。
戏台下面纷纷攘攘:“快快送卫生院去,看还有没有救!”
台下的观众大部分是县城居民,来广场参加批斗会亦不过是完成街道分派的任务或者是看热闹,一旦要出人命,天性的善良和胆小便立即显露出来,有的人急忙跑到街上去找车,有的人悄悄离开了会场。
头儿很年轻,还没有经历过多少流血场面,他怕事情闹大,心虚起来,不敢把批斗司马寻心的“戏”再演下去,连连吩咐手下的人说:“送卫生院!送卫生院!把那个老妖婆子一起送去。”
不知麦三麦馆长是何时离开的。群龙无首地乱了一阵子,广场上的人也都散了。
但罗扬对祖父的崇拜是与生俱来且深入骨髓的。他羡慕祖父的博学,更喜欢祖父用毛笔在宣纸上一挥而就的那种大气磅礴,尤其是祖父写下的“铁骑沉疴”几个字,虽然他还不能完全理解,却已经感受到了一种悲壮的豪情,或者说是一个男儿面对天地的豪情。他每天在祖父的指导下做完临帖描摹的练习后,都会学着祖父的样子书写一遍“铁骑沉疴”几个字,那几个字虽然写得还如他的年纪一般稚嫩,却使祖父感受到了某种欣慰。祖父常对他说:“书法和汉文化乃至历史是相通的,练习书法的人经过天长日久的熏染,慢慢就会领悟历史,又能从那种领悟中真正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然而,如此恬淡的生活并未持续多久,就被无法抗拒的外力打破了。
夏天离去,秋阳如虎。某个炎热的午后,太阳炽热地炙烤着大地,空气也是热浪滔滔,似要喷出火来。
罗扬在院子里的树荫下有模有样地临帖描摹。院门突然被撞开,拥进来一群戴红袖章的人。领头的是县文化馆的麦三。由于他帮助平安县革命委员会成功地赶走了砂城来的那支队伍以及其他外来的革命组织,现在已经荣升为文化馆馆长并成为平安县革委会的主要领导之一。在麦三的指挥下,来人掀翻了罗扬写字的桌子,用铁镐刨挖那几株挺拔的紫槐树和依然挂满淡黄色果子的杏树。
很快,院子里一片狼藉。
然后他们进了房子。
很快,房子里狼藉一片。
太阳偏西,忙得满头大汗的麦三没有得到预期的收获,想起了令他们失望的院子的主人。带着一种被欺骗的仇恨,他们撇下工具,扭扯起院子里的主人——祖父、姑奶奶、父亲和母亲,高呼着口号往街上走去。
在扭扯的过程中,戴在姑奶奶左手腕上的玉镯嘭的一声掉在地上,发出一种沉闷的声响。而院子里长年铺撒煤炭灰,地面并不坚硬,玉镯在地上打了几个圈后滚落在院门前,却没有摔碎。情绪激动的革命者没有注意到玉镯,他们忙乱地扭扯着院子的主人往外走,其中一只脚无情地从玉镯上面踏过去。
此时的罗扬吓坏了,他呆呆站在原地。一切安静下来后,他才想到,因为那个一生下来便失去母亲的小女孩儿,是麦三来向他声讨了,虽然他们没有用正眼瞧一下罗扬,也没有像押走祖父他们那样将他押走,大约是时候未到的缘故吧?许久,从惊恐中醒过神来的罗扬捡起玉镯,在金色的秋阳下它依然泛着冷淡的清辉。然而,此刻它多了一道清晰的裂纹。罗扬环视一遍狼藉的家,把玉镯藏在了一个隐秘的地方,然后朝街上走去。
斗争如火如荼。大部分居民都集聚到广场上,包括半大的学生和花白了头发的老人,还有抱着小孩儿的妇女。很多人是来看热闹的,唧唧喳喳而又惶惑不安地议论着眼前的一切。罗扬被拥挤在人群中。他踮起脚尖避开攒动的后脑勺们,看见了戏台上的几个人蓬头垢面,胸前都挂着木牌,上面写了墨字,画着大红叉。祖父他们也站在那一排失魂落魄的人当中。
突然,一个戴红袖章的年轻人跃上戏台,大喝一声:“罗崇文,抬起你的狗头来!”
罗崇文是祖父的名字。
新任文化馆馆长麦三也跃上了戏台,指着祖父身边的老太太断喝一声:“说,你和罗崇文是什么关系?”
老太太纹丝不动。她的头一直是扬起的,显得那么高傲,那么不屑一顾。罗扬知道,她是姑奶奶。
“司马寻心,你想顽抗到底吗?”麦三又扔下惊雷般的断喝。
罗扬惊惧地看着台上那颗高扬起的白发苍苍的头。不错,姑奶奶一直习惯于扬着头,不论她走路的时候还是站立的时候。因此她不像其他老太太那样显得老迈,尽管这两年她的头发也几乎全白了。他们喊她司马寻心。罗扬这才知晓,姑奶奶的名字叫司马寻心。也就是说,姑奶奶不姓罗,她并不是祖父的亲姊妹。她和祖父是什么关系呢?罗扬也深感困惑。
司马寻心高扬起头站在戏台上,纹丝不动,沉默不语。
一个头儿模样的年轻人大概等得不耐烦了,他上前搡了司马寻心一把,说:“老妖婆,一大把年纪穿红戴绿,烫鸡窝头,一看就不是好东西。快说!你和罗崇文到底什么关系?”
麦三凑上前对头儿耳语一番。
头儿转身对着戏台下面的人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说:“原来是个小老婆啊!”这笑像施了魔法一样传染到台下,台下的都跟着笑起来,笑得东倒西歪,前俯后仰,想止都止不住。头儿突然停住笑,指着台下最前面的一个络腮胡子说:“王三,你娶媳妇儿了没有?”
络腮胡子王三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没。”
头儿又指着另外一个人说:“李老四,你想不想有个媳妇儿?”
“想。可是刚解放那年政府给咱分了房子,安排了工作,就是没有分给个媳妇儿。”李老四露出一脸的邪笑。
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台下的人嘤嘤嗡嗡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场面显得有点乱。
头儿突然把脸一沉,指着司马寻心说道:“据麦馆长反映,这个老妖婆子解放前是罗崇文的小老婆,前两年又刚从国外回来。这么严重的问题他们居然不交代。大家说说,他们反动不反动?恶毒不恶毒?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他们来变天,让我们重走回头路吗?”
头儿的话很具煽动性。那些在县城里土生土长的因贫穷而至今也没有娶过妻的光棍汉被挑动起来了,他们愤怒地叫嚣着,戏台下顿时山呼海啸,含混不清。
络腮胡子王三突然拨开人群,他大步流星跑到戏台边,一闪身跃上台去,义愤填膺地向罗崇文挥起了拳头:“你这个老东西,竟然敢有两个媳妇儿!”
只听罗崇文轻轻地“啊”了一声,身体摇晃几下,终于跌下戏台,重重地摔了下去。他的头枕着一块不大不小的鹅卵石。不一会儿,鲜红的血液从他的鼻孔和后脑勺潸潸潺潺地往下流淌。
“崇文!”司马寻心惊呼一声,趁人不备奔下了戏台,不顾一切地将那颗被血水浸湿的花白的头颅搂在怀里。
头儿跳下戏台走过去,抬腿踢了司马寻心一脚:“你这个老妖婆,别在这里装腔作势了!快放开,滚一边去交代你的问题!”
有两个戴红袖章的年轻人奔上前,掰开死死抱着罗崇文的司马寻心的手,将她双臂反扭,重新押上戏台。
司马寻心哆哆嗦嗦站在戏台上,她的朱红色衬衫上印满了一团一团的血迹,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像一朵一朵盛开的暗红色的花朵。
头儿走到罗崇文身边,蹲下来推了他一下:“别装死啊,你!”
罗崇文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
头儿站起来,拍拍草绿色军裤上的土说:“嘿,这老东西还真不经打,只一拳头就送他回姥姥家了!”
听见头儿的话,大家都明白罗崇文差不多已经死了。
司马寻心晕了过去,瘫倒在戏台上。
戏台下面纷纷攘攘:“快快送卫生院去,看还有没有救!”
台下的观众大部分是县城居民,来广场参加批斗会亦不过是完成街道分派的任务或者是看热闹,一旦要出人命,天性的善良和胆小便立即显露出来,有的人急忙跑到街上去找车,有的人悄悄离开了会场。
头儿很年轻,还没有经历过多少流血场面,他怕事情闹大,心虚起来,不敢把批斗司马寻心的“戏”再演下去,连连吩咐手下的人说:“送卫生院!送卫生院!把那个老妖婆子一起送去。”
不知麦三麦馆长是何时离开的。群龙无首地乱了一阵子,广场上的人也都散了。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