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典网络小说 > 明朝那些事儿 > 明朝那些事儿3:妖孽宫廷

十四 东山再起(2)


  经历了荒山野岭的荒凉,无人问津的落寞、曾经悟道的喜悦后,王守仁又一次来到了关口,在江西的两年,由于遍地土匪,他只能四处出差专职剿匪,没有时间去研究他的哲学。
  上天没有亏待王守仁,正是在这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两年中,王守仁逐渐找到了这样工具,并且熟练地掌握了它。
  有了这件工具,他才能超越众多的前辈,成为理学的圣贤。
  有了这件工具,他才能成就辉煌武功,为后人敬仰。
  有了这件工具,他的哲学方为万人信服,远流海外,千古不朽。
  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世功勋,名留千古。
  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是一个中国哲学史上的根本问题,这个麻烦从诸子百家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孙中山,历时几千年,骂了无数次,吵了无数次,始终无法解决。
  我也不能解决,但我可以解释。
  其实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
  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这也好理解,按照他那个格法,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大家可能很难想象,但就是这么个玩意,折腾了上千年,直到今天,都没停过。
  此刻王守仁站了出来,他大声喊道: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二十多年后,有两个人先后读了他的书,却都看到了“知行合一”这句话,一个人看懂了,另一个人没有看懂。
  看懂的那个人叫张居正,没有看懂的那个人叫海瑞。
  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行知。
  不祥的预兆
  领悟了“知行合一”的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
  怀揣着这种理念,王守仁即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为艰难的考验。
  对这些土匪,他一直十分纳闷,既不经看,也不经打,如此的一群废物,怎么就敢如此嚣张搞规模经营呢,而在讯问土匪时,他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宁王朱宸濠。
  毫无疑问,这些土匪的背后或多或少地有着朱宸濠的影子,身为一个藩王,却去和强盗打成一片,总不能理解为深入群众吧。
  知县拉关系是想升知府,侍郎拉关系是想当尚书,藩王拉关系是想……
  于是王守仁很快找到了答案,唯一的可能的答案。
  问题严重了,他立刻跑去找孙燧。
  孙燧,时任江西巡抚,浙江余姚人,不但是王守仁的老乡,也是他同朝为官最好的朋友。
  当时的王守仁只是江西南部(赣南)巡抚,且主要任务就是剿匪,这么大的事情,他没法拍板当家,只能找孙燧。
  然而当他跑到巡抚衙门,找到孙燧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完这件事情后,却只换来了一个奇怪的反应。
  2、孙燧是苦笑着听他说完的,然后他叹了一口气,只说了一句话:
  “兄台你现在才知道?”
  这下轮到王守仁傻眼了。
  正德十年(1515)十月,河南布政史孙燧接到了一份命令,**决定提升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孙燧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后面还有一个任命——派江西巡抚。
  江西,对当时的朝中官员来说,是一个死亡之地。
  就在几年前,江西巡抚王哲光荣上任,可没多久,他竟突然离奇死亡了,朝廷派董杰接替他的位置,才过了八个月,董杰兄也死了,死得不明不白,后任的两位巡抚还没干到一年,就自动收拾包裹回来了,宁可不做官,也不在那里住。
  其中奥妙朝廷的高级官员都心知肚明,却不出声。
  收了人家的钱,自然不好出声。
  可是江西不能没有人去,也不知是哪位仁兄和孙燧有仇,竟然推荐了他。孙燧就这样被推到了悬崖边上。
  然而孙燧回答:“我去!”
  他叫来了自己的妻子,跟他交待自己的后事,妻子吓得不行,问他是怎么回事。孙燧只是叹气说道:
  “这次我要死在那里了。”
  “既然如此,那咱不当这个官,不去还不行吗?”
  “国家有难,自应挺身而出,以死报国,怎能推辞!”孙燧义正言辞地这样回答。
  他遣散了所有的下人,安置好家人,告别妻子,带着两个书童,就此踏上不归路。
  到江西后,他却十分意外地受到了宁王的热烈欢迎,送钱送物不说,还时常上门探访,可谓热情之至。
  但孙燧拒绝了,他还了礼物,谢绝探访。这是因为他很明白,拿了人家的东西,就要给人家办事。而宁王要办的事情叫做谋反,现在收了东西,将来是要拿脑袋去还的。
  然而之后不久,他就发现身边的人都在监视着自己,无论他干什么事情,宁王总是会预先知道,有时还会故意将他在某些秘密场合说过的话透露出来。甚至他的住处也时常有可疑人员出没。
  面对这一切,孙燧并没有屈服,他依然毫无畏惧地留在了这里。
  因为留在这里,是他的职责。
  看着这么个软硬不吃的家伙,宁王十分头疼,无奈之下只能出暗招,他派人给孙燧送去了四件东西——枣、梨、姜、芥。
  看到这些东西的孙燧笑了,他知道了宁王的意思——早离疆界。
  之后的事情就出乎宁王的意料了,孙燧十分大方地吃掉了这些特殊的“礼品”,却一点也不动窝。
  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孙燧独自坚持了四年,而现在,他终于有了一个战友——王守仁。
  可这二位一合计,才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胜算,说起来两人都是巡抚,却都是空架子,王守仁手上也没有兵,因为明代规定,巡抚并无兵权,需经过**审批,方可动用,王大人平日手下只有几个民兵组织,抓扒手维持治安也还凑合,哪里能去打仗?
  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组织,可组织也没办法,二位同乡又陷入了无言的彷徨中。
  孙燧和王守仁不知所措的时候,宁王却正干得起劲。
  天才的悲剧
  从宁王朱宸濠的行动来看,他始终遵循着这样一条人生格言:谋反大业,人才为本。
  从史料分析,这位仁兄虽有野心,但智商并不很高,很多事情都解决不了,为了弥补自己的弱点,他挂出高薪招聘的牌子,在社会上广泛招募人才。
  因此上门的人不少,可是经过面试,朱宸濠发现混吃混喝的居多,有才能的几乎没有,只有一个叫刘养正的还勉强凑和,便就此拍板,任命他为造反行动总助理。
  之后又有一个叫李士实的,先前做过侍郎,后来辞官回家,朱宸濠感觉他也不错,就一起招了回来,安排他再就业。
  但这两个人并不能让朱宸濠满意,他十分纳闷,人才都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都去考试做官了。
  朱宸濠同志生不逢时啊,要知道,人才这种稀缺资源,只有在朱元璋那天下大乱的年头,才会四处乱跑去混饭吃。太平盛世,谁肯提着脑袋跟你造反?还不如好好读书,混个功名,这才是真正的正道。
  再看看他手下这两个人才,一个刘养正,举人出身,进士考不上,仗着读了几本兵书就敢说自己熟读兵法,运筹帷幄,除了能侃啥用都没有。
  还有那个李士实,朝廷混不下去了,回家到宁王这里吃闲饭,据说除了点头举手同意,就没有干过什么事情。
  就是这么两个货,居然被他当作卧龙、凤雏养着,也算别有眼光。
  其实朱宸濠知道自己缺人才,但他也没有办法,正当他为此愁眉苦脸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已经在苏州找到一个真正的人才,若此人加入,大业必成。
  朱宸濠大喜,准备亲自派人去请这个人。
  说来惭愧,此人已经被我们丢到后台整整二十年了,现在是时候请出来了。
  伯虎兄,上场吧!
  二十年前,唐伯虎上京赶考,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好歹出了狱,他本想振作精神,回家过点平静的日子。可当他返乡后,才发现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预料。
  原先笑脸相迎的乡亲已经换了面孔,除了藐视还是藐视,他的书童下人也不再崇敬他,有时竟然还敢反客为主,大声训斥他。他的老婆非但不体谅他,还时常恶语相向。
  更让他痛苦的是,连在家门口看门的旺财看见他也是汪汪大叫,追着他来咬。
  这并非玩笑,以上描述出自唐伯虎给朋友的书信,每一个字都是残酷的事实。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唐伯虎彻底绝望了,他不再相信圣贤之言,也不再寒窗苦读,他已经失去了做官的资格,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从千尺高台跌落下来,遭受无尽的歧视和侮辱,从此他没有梦想,没有追求,他只需要一样东西——醉生梦死的快乐。
  从此他开始在全国多个地方的著名妓院流窜,由于他文采出众,迷倒了很多风尘女子,甚至许多人主动来找他,还愿意倒贴,也算是个奇迹。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