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作家 > 白落梅 > 陈迹清欢

第16章 一曲云水一闲茶(3)

第16章 一曲云水一闲茶(3)

生而为人,莫不被名利所缚,为情爱所缠。佛陀尚有不能逾越的藩篱,不可放下的执念,无法言说的苦楚,更况凡夫俗子。《石桥禅》有一出这样的故事。一日,阿难对佛祖说:“我爱上了一个女子。”佛祖问他:“有多爱?”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

是怎样的爱,让阿难愿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他可知,这尘世上不是所有付出的真心,都可以得到同等的回报。也许他所爱的女子,正在为别的男子受着情劫。爱情从来没有对与错,爱与不爱,都不需要理由。命运之河,让多少前尘种种付诸东流。唯有那千古石桥,依旧横亘于山水两岸,不知在为谁等候天荒。

石桥杨柳,烟波画船。这样的景致,古往今来,于一江一 河湖岸,不胜枚举。有桥的地方,定然有水,有水之处,则见行舟。一江一 南多水,每个古城小镇,乡村山野,都设有许多座桥。无论是闻名于世的廊桥,还是单薄瘦弱的独木桥,它们只有一种姿态,送往迎来,安于现状。

古人建桥,是为了出行方便。流水两岸,若无小桥相渡,只能借舟行驶。桥一直在付出,不求回报。横于翠水碧波之上,被风烟冲洗,世人踩踏,岁岁年年,无怨无悔。路人垮桥而过,只为抵达心之向往的人生渡口。诗客在桥上吟风赏月,寄景抒怀。钓翁于桥上闲坐,垂钓一一江一 烟水,两岸清风。还有痴情者,在桥上返往徜徉,为了守候一段未知的姻缘。

小时候见过最多的桥,则是几根独木,或青石所砌的小桥。流水小桥,炊烟人家,西风古道,元曲家马致远曾用他的笔,描绘过一道乡村朴素之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的词原本书写梅花,然那驿外断桥,也是山野间,令人顾盼回眸的风景。

试想绿水青山间,一座小桥林立,杨柳树下,系一叶小舟。偶有白鹭惊飞,几茎莲荷摇曳,惹得风韵无限。“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诗人张旭将我们带去那个美丽的桃花溪,小桥云烟,桃花流水,这幽僻处恍如梦境。倘若可以,我愿停留在那一温一 柔静谧的时光里,再无惧人世消磨。

一江一 南名胜古迹的桥,比起乡野的桥,多了太多的诗情和故事。天下闻名的莫过于西湖的断桥,姑苏的枫桥,还有扬州的二十四桥。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断桥春望》称:“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

千百年来,断桥未断,却一如既往可以赏阅西湖至美风光。犹记白娘子,在西湖断桥与许仙一见倾心。几经离散后,又在断桥重逢。她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原以为今世情缘如水,不料历尽千劫百难,终修得圆满。

“月落乌啼霜满天,一江一 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一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让姑苏城外的枫桥,以及寒山寺成了世人纷纷寻觅的风景。隋唐以来,古运河孕育出繁荣的枫桥古镇,从此桨橹不断,涛声阵阵。枫桥下,不知停泊过多少来往的客船,他们为了心中的一江一 南情结,甘愿飘零一江一 海。

寒山寺夜半的钟声,给多少怅惘的客人指引迷津。世间一切恩怨,于佛祖,不过是拈花一笑。那些相聚于枫桥的旅人,和佛只有一墙之隔。有缘之人,懂得迷途知归,天地皆宽。无缘之人,听罢一江一 涛,依旧于浮世,飘萍转蓬。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一箫?”杜牧的诗句,给扬州的二十四桥,留下了浪漫的诗情。许多个月明之夜,立于桥上,似闻隐约箫声,却终觅不见玉人倩影。后来,还有一位叫姜夔的词人,写下了美丽婉转的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在我年少时候,曾深深喜爱过卞之琳的那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简短的几个字,却隽永精致。桥上、风景、明月、窗子、梦,这看似简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竟生出无限美感。

桥上的人,也许是远行归来的游子。趁着明月如水的霜天,他伫立桥上,看烟波垂柳,流水画船。恍然间觉得,过往的得失,都不重要。唯有人间山水,才可以真正给予宁静和永恒。他不知道,此刻的他,已经落入了别人的风景。楼台之上,正有一位佳人,给这游子惊鸿一瞥。

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错过了彼此。桥上的人,把深情,托付给了风景。而楼上的人,将情意,给了桥上的人。幸有明月装饰着她的窗子,尽管她装饰了别人的梦。其实每个人在许多无意的瞬间,都陪衬过别人的风景。这世间有许多的情感,换不来一次回首,因为你曾注视的那个人,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纵算真的有缘一交一 集,又未必是你想要的那剪明月光。

还有一座桥,叫鹊桥。当日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王母允许他们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相见。而这一日,会有成千上万的喜鹊用身体为他们搭建成桥,牛郎和织女便得以在鹊桥上相会,诉说情话。

秦观曾写过一首词,词牌为《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是多少人可以经得起久长的等待,若非有太多无奈的阻隔,谁不期待朝暮相处,执手相依。

有人在石桥看风景,有人在廊桥筑梦,有人在桥上重逢,有人于桥上远别。其实我们都只是廊桥的过客,借它渡一江一 而去,邂逅彼岸未知的风景。远方,也许是明月净水,也许是更深的烟火。但我相信,每一次徙转,都是重生。

你看,那烟雨迷蒙的水湄边,有小桥一座。撑着舟子的人,独自往湖心驶去,继而消失在缥缈水云间。放他去吧,不要询问归程,这世上再没有比天地更好的归宿。那曾经分离的桥,失散的人,有一天,还会相遇。

长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一交一 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一交一 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是幼年喜爱的一首歌,在时光的瀚海里,唱了千百回。每一次,都会浮现出一幅画面。长亭古道,杨柳依依,悠扬婉转的笛声,在逶迤的山水间回荡,一如诗歌的起承转合,似淡淡离愁,于心中缠绕不去。纵然你是一个豁达潇洒之人,亦难免不被这离别感染,而心生寥落惆怅。

后来,我在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听到了这首歌,童年记忆,被徐徐晚风吹醒。再后来,知道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而我竟然喜爱上这般惨淡的景象,西风古道,长亭落日,岸边的瘦柳,被离人折尽。他们在古道边一交一 杯换盏,诉说离情,未知的将来,深沉难测。就那样一个转身,一次回眸,策马扬尘,消失在若隐若现的茫茫山径。

那零落天涯的人,说好了归期,有多少可以如约兑现。诺言如风,不过是兴起时一段情深的对话,最后都会被时光湮没,无处寻觅。人生聚散不定,今朝执手相看,明日也许就泛舟一江一 水,行车古道。有些离散,或许相逢可待,有些告别,竟成永诀。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匆匆过客,有些短如春花,久长些的,也不过是多了几程山水。最后的结局,终只是南北东西。

千古送别,从长亭起。长亭建于秦汉,乡村驿站每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专给驿传信使提一供馆舍、供养。汉高祖刘邦曾为沛县泗水亭长,而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进驻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楚汉战争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长亭渐渐成为古人郊游休憩之地,更成为相送别离之所。“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那植满了杨柳的依依古道,因离情别绪,更加曲折迂回。聚散因缘起,离合总关情。看似给人歇脚的长亭,在芳草连天的幽深古道,不知惊扰了多少客梦离愁。王勃有诗吟:“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倘若真可如此洒脱,就没有秋水望穿、高楼望断的悲苦与无奈了。

我所居住的乡村,亦设有长亭短亭。亭子极为简陋古朴,用树木搭建而成,有些盖着黛瓦,有些则用茅草遮顶。乡间的长亭,没有文人诗客折柳送别的风雅,亦没有对酒赋诗的别意。长亭只为了给打柴的樵夫,过路的行人,一个遮风挡雨之所。亦有慈母,于长亭送别天涯游子,不折垂柳,却被泪水打湿衣襟。

长亭折柳,似乎已成为一种送别的时尚。《西厢记》里有一出长亭送别。张生进京,十里长亭,摆下宴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道?”轻描淡写的几笔,竟比一幅水墨画更为生动。那个离别的秋天,从此被写进戏文里,落在每个离人的心间。

李白有一首《菩萨蛮》写道:“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其实长亭短亭,不过是行经人生的旅途中,一个暂将身寄的驿站。关山万里,不知要路过多少长亭,方能寻到最终的归宿。每次停留,都会邂逅不同的风景,留下不同的故事。那些来往的过客,多如繁星,但总有那么一个,是你刻骨铭心、此生不忘的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的长亭送别,在冷落清秋时节,更叫人伤心断肠。饯别的酒宴,让人畅饮无绪,正依依难舍之时,那水畔已是兰舟催发。此去经年,千里烟波,纵遇了良辰美景,亦如同虚设。算有千种风情,又该同谁人去诉说?

“正岸柳、衰不堪攀,忍持赠故人,送秋行色。岁晚来时,暗香乱、石桥南北。又长亭暮雪,点点泪痕,总成相忆。”吴文英的词句,总有遣散不去的离愁别意。他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之地居留最多。游踪所至,皆有题咏,只因天涯羁旅,他的词多是垂柳行舟、长亭晚照、客梦窗前,芭蕉夜雨。“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则是他对萧瑟秋日,愁绪满怀的悲情写照。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杨柳芳草、长亭古道,都是送离的场景。少年壮志,总难免抛人而远去他乡,却留下无尽的相思,给闺中绣妇。此番离去,不知归期,他日相逢之时,或许已然红颜老去。多情莫若无情,偏生将一寸芳心,化作千丝万缕的相思,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没有尽头。

“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诗为欧阳修长亭送客,折柳赠别。“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此为吴承恩人生客路,回首长亭。“那似宦游时,折尽长亭柳。”长亭古道的垂柳,就这样被诗人词客折尽。他们将所有的情意,寄寓在一枝柳条上,愿远行的人,将它带去天涯。万语千言的表达,抵不过一枝细柳的风姿。

后来许多深宅大院,园林府邸,都修建了亭台池榭。那些石亭、木亭、竹亭,则是为了主人纳凉摆宴之地。他们时常约上三五好友,或与妻妾歌妓,饮酒赏月,抚琴品茗。汤显祖临川四梦里的《牡丹亭》,则是故事主角杜丽娘庭院中的一处凉亭。她游园赏春之时,遇着了那位执柳的书生,与他在牡丹亭畔,芍药花前结下今世情缘。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落红满地,已是暮春,红日西斜时,那来往的行人,依旧在亭前徘徊,不舍归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而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则时常回忆起,在日暮的溪水亭边,薄醉不记得回家的路。她总要玩至尽兴,方肯在夜幕下,划舟归去,与风同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不知是谁,在这黄昏日落时,唱起了送别的歌曲。岂不知,那场离亭别宴,早已在如水的时光中悄然散去。当年难舍难分的故人,也归于天地,不见踪影。站在人生悠悠古道,多少长亭被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唯留几树依依杨柳,与千古逝去的繁华,淡淡挥别。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