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作家 > 陈忠实 > 梆子老太

梆子声声里(2)

他独自一人,远远坐到场楞边的榆树下。想到而今混乱的时世,斗人打人的奇事怪事流传不断,塞满了他的耳朵,在这样的时世里,怎敢抛头露面,胡说乱道呢?他的心头愈觉沉重,总有一种祸事迟早要降临的慌恐感觉。这个不明世事的混账婆娘……

梆子老太继续接待来访者。

前来访问的人络绎不绝。大多数是男人,偶尔也有女人。他们操着叫梆子老太难得听懂的南方或北方的陌生口语,笑着打开公文包,递上盖着红色印记的介绍信,叙 说他们所要了解和调查的对象。梆子老太热情待客,倒水,让烟,然后尽其所知,一一回答,再盖上梆子井大队临时权力机构的印记,送客人上路。

运动在继续,看不出有完结的可能。作为整个“文化大革命”的组成部分,清队,整党,一打三反……梆子老太刚刚把一个新的名词说得顺口,一个陌生的新名词又 响亮地提出来了。她渐渐摸出一个规律,大凡一个运动兴起,前来梆子井村找她调查了解情况的人就多起来。她掐指一算,六七十户人家的梆子井,在西安以及本省 南北各地,以至在新疆、北京或南方什么地方工作的人,他们所在的大工厂或小机关,都派员光顾过这个隐藏的黄土源下,小河岸边的偏僻角落了。

两位穿着军装的军官走进梆子井来了。

“黄主任很忙,我们打扰您了。”两位军人异口同声地说,态度和蔼,客气,照例先递上介绍信。

“没啥没啥!革命工作嘛!”梆子老太已经习惯于这种礼节性的客套,应对也已自如老练了,“有什么问题,直说吧!”

谈话正式开始了。

“你们村有个叫胡选生的?”

“有。是普选那年生的。”

“这个青年在我们部队服役。”

“噢。”

“这青年参军两年了,表现不错。”军人热情地赞扬梆子井村长大的人民战士,“连里想把他当个苗子培养,我们来考察一下他的社会关系。”

从众多的来访者口中,梆子老太听多了也听惯了梆子井村在外工作的男女们的不测之事,听多了那些人的不幸,反而习惯于听那些不幸的事,倒不习惯于听这稀有的有幸的事了。既然作为苗子培养,不言而喻的是,入党和提干。梆子老太不知该对这样的人怎么说话了。

“胡选生家庭是贫农成分。”她说。

“对。”军人点头说,“父母亲在队里表现怎样?”

“一般。”梆子老太说,“不积极也不反动。”

军人很不放心地问:“没有什么问题吧?”

“大的问题倒没有。”梆子老太叹口气,表示惋惜地说,“他爸他妈的历史……复杂……”

“唔——”两位军人相对一看,脸色专注而严肃起来,显然是没有料到的。

“有人在大字报上揭发,说他爸是个兵痞,卖壮丁,搂一把钱,去了又跑了,回来再卖……听说到过广东,云南……”

“干过什么坏事没?”军人吃惊地问。

“说不清楚。”梆子老太反而平静地说,“他妈的事,更说不清了。有人说,他爸卖壮丁跑到河南,躲到一家地主家扛活,没过十天半月,把财东家的小姐拐带跑了……”

“你们调查清楚这个问题了吗?”

“查不清。”梆子老太说,“我们派人到河南,她老家那个地方,修了水库,村庄搬迁了,找不到下落……”

“这……怎么办呢?”一位军官摇摇头,犯愁地说,“到哪儿去澄清呢?”

“我们也没办法。”梆子老太说,“弄不清,先挂起来……”

两位军人轻轻叹息着,走出梆子老太家的院子。梆子老太照例用干脆响亮的声音送客人上路:“慢走……”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