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存款
工作三年,存款突破了十万元。“兔子”在电话那头告诉我这个好消息时,我惊讶得沉默了。在广州一重点中学当教师的她,月收入税后不过4000多元。以三年收入15万元计,其中三分之二保存下来,这样的节省,在八零后同龄人中可谓凤毛麟角。
“兔子”离开北京的时候是2008年。堂堂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拿不到一纸“北京绿卡”,要走。广州一所中学接纳了她。走的时候,她把窗台上的芦荟留给了我,“也许哪天我会回来呢,我是真喜欢北京。”
广州的生活从她只言片语里传出。交通费比北京贵,食堂花销比大学时贵,商场里仍然有那么多好看的花衣裳,但是标签上的数字,往往让她以为多了一个零。
那年中秋,她发来一条短信:“仲秋已至,凭栏远望,忽生苍茫之感。人生幸事,莫过邀三五知己凭湖小酌。然人生漂泊,兄弟散于江湖,有心相聚,无力常逢。遥寄诸君安康勿忘衷肠。”我读得有些忧伤,怕她在广州的日子不好过。
听说她存下10万元的“光荣”事迹后,我又喜又恨,问她是如何办到的。
她叹了口气说,首先,尽量不出门,出门就要花钱。她学校位置较偏,出门来回的地铁费要10元。在外面吃顿饭得20多元,这一趟外出,什么都不买,也要花她四五十元。再说吃,她们有食堂,一学期有1000元的餐补。她坚持不再往餐卡里充钱。食堂里一份马马虎虎的套餐,全素,也要4元。“那是吃不好的,我中午还是要吃一荤一素的,那就要六元。”广东人吃饭离不开汤,食堂里一盅盅花样繁多的靓汤看上去不错,但是她不问津,“那么一小盅乌鸡汤要9元。”
女孩子爱美,要说她花销中最大的奢侈,就是买衣物了。这是痛并快乐的享受,购物时大脑里装了个报警器,时不时让她把好看的衣服放下。春夏季单件不超过200元,不论衣服还是鞋子。秋冬季单件不超过500元。这是她的极限。
商场里标价成千上万的天价商品琳琅满目,她也只是瞅下而已。那些商品并不愁销路,她也只能暗地里嘟囔几句,怎么富人这么多?
在住房上,她算是幸运的,学校有宿舍,租金几乎忽略不计。不过两人一间,爸妈来了不能住。她这么拼命地攒钱,就是要攒个房子。房价总骂也不是办法,总得下手。
她感到很累。但也许是不错的了,有时想想农田里的农民、城市里的农民工、社区里的低保人群,就该知足了。在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他们的生活还是那样艰辛。
春节前,在京的同学聚会。进银行的同学,第一年年收入就十万元,相当于“兔子”年收入的两倍,第三年收入直逼20万元。政府部门的同学,虽然工资跟“兔子”差不多,但没那么疲惫,也买了车。
我把这些信息转达给“兔子”,告诉她隔行如隔山的不止是专业知识,还有报酬。她只是在网上打出一串省略号,然后说,如果是她,可以多存好多钱啊。
“兔子”曾问我一系列问题,你现在关注经济,告诉我为什么我不敢花钱,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买奢侈品?为什么我觉得收入真少,生活真累?
她也偶尔跟我谈起北京,像谈起自己的前男友,已经是别人家的事情了。“还好离开了它,否则一辈子都买不了房。”她忘了送我芦荟时的感叹,根本不想再回来。
猜你喜欢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