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大明王朝之谜

红娘子李岩存无之谜

在明末众多奇女子中,有一个女子的身世一直以来是个未解之谜,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这个奇女子就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高级将领李岩之妻——红娘子。相传红娘子原来是位绳伎,也就是杂技演员,后来举兵起义并参加了李自成的队伍。然而红娘子真有其人吗?她所嫁的夫婿李岩又是何许人?

最早对红娘子做过一番研究,并认定红娘子确有其人的是郭沫若先生。他在1944年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引用了《明史·李自成传》中的记载:杞县举人李信者,逆案中尚书李一精一白子也。尝出粟赈饥民,民德之。曰:‘李公子活我。’会绳伎红娘子反,掳信,强委身焉。信逃归。官以为贼,囚狱中。红娘子来救,饥民应之,共出信。”说的是江湖卖艺的红娘子造反后,看中了杞县举人李信(即李岩),一定要嫁给他。李岩开始放不下举人公子的身份,不肯就范,在被迫做了新郎后又逃脱,尽管他已经同“反贼”红娘子划清了界限,但官府却并不这样认为,于是李岩还是被官府抓进监狱,并判了斩监候。红娘子自知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救出李岩,于是她把杞县饥民组织起来,揭竿而起,攻破杞县城,救出李岩。最终李岩丢掉幻想,死心塌地地与红娘子结为夫妇。在红娘子的劝说下,李岩投奔李自成的起义军,并逐步成为了起义军骨干,一直升到制将军。这个故事颇具有戏剧性,因此郭沫若一直念念不忘,曾想把它改编为历史剧。后来他在无名氏的《梼杌近志》和吴伟业的《鹿樵纪闻》中发现了有关李岩和红娘子的一些记载,内容与《明史》所述无甚出入。因而郭沫若认为,《明史》中的记载可能就是根据吴伟业等人的著作写成的。

解放以来的种种研究表明,红娘子破杞县城救李岩的故事,确实如郭沫若所言,最初见于吴伟业的《绥寇纪略》(即《鹿樵纪闻》)。吴伟业是明清之际的大诗人,声望很高,他的《绥寇纪略》又成书较早,故此红娘子和李岩的故事影响较大。有人认为《明史》中的《流贼传》系毛奇龄主稿,他根据《绥寇纪略》等书,将这一故事写入了《明史·李自成传》。由于一般认为能进入官修史书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是可靠的。因而红娘子在官修史书中受到推崇,这个故事也就流传更广了。

当今的一些研究明朝历史的专家也持这种观点。如明史专家谢国祯也认为红娘子确有其人,在他所撰写的《红娘子与卦子陈四》一文中,便引用了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中有关红娘子的记载。另外,在其编纂的《明朝农民起义史料选编》中,收集了毛奇龄的《后鉴录》,该书称红娘子为“踏绳妓也”。而这些史料均为郭沫若先生当年所未见,但内容上却和《明史》中的记载无多大出入。

上述所有的这些记载都表明:在明末的历史上,曾出现过红娘子这一人物。不过,《绥寇纪略》等书中对红娘子的身世和起事始末,都语焉不详,以至于大家至今连她姓什么都不知道,仅知道她是一个“踏绳妓”,走江湖的杂技表演者。她之所以称为“红娘子”,恐系以穿红色衣服为标志。这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也并非无线索可寻,崇祯十二年十二月,有一支活动在山东、河南、河北的地方起义军,就都头戴红头巾。因而有些研究者认为,红娘子率领的大概是一支白莲教起义军,因为身穿红衣,所以被称为红娘子。

但也有很多研究者不同意这一说法,他们认为上述观点并不能站得住脚。他们的依据是在记载红娘子的时候,总是将其和李岩放在一起,二者紧密相联,密不可分,讲述的都是红娘子破杞县救李岩这件事。但史学界对是否有李岩其人,还不能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李岩不过是某些人虚构出来的“乌有先生”,李岩本人都不存在,红娘子的存在自然也不可信。明末清初人郑廉在《豫变纪略》中,就矢口否认杞县有李岩其人。他家离杞县仅百余里,他的朋友中有许多杞县人,他本人包括其他一些被李自成部队捉去过的人,都未听说李自成部队中有个来自杞县的李将军。此外,康熙《杞县志》中,还专门附有一篇《李公子辨》,否认李岩是明朝大学士李一精一白之子,也否认有举人李岩的存在。

但有人根据河南博爱县唐村清康熙五十五年李元善修《李氏家谱》的传抄本指出,这份家谱虽然是后人抄写的,但谱系完整,还有康熙五十五年的序言,应该是可信的。家谱中记载李岩的生父叫李春茂,字庭壁,号叶蓁。李岩兄弟四人,老大李伦,字山,号大用;老二李仲,字峰,,号仲元,又号大亮;老三,李俊,字岭,号政;老四就是李信,字岩,号威。李岩有个叔叔叫李春玉,字一精一白,号晶白,在开封杞县城内开粮行,他没有儿子,李岩过继给叔叔为子嗣。根据这份家谱,不仅可以证实李岩确实存在,而且证实李岩不是杞县人,而是河南怀庆府河内县(今博爱)唐村人。

而有些研究者指出,即使李岩不是李一精一白之子,也不是河南杞县的举人,但并不等于无其人和无其事。因为,从当时保存下来的塘报(明朝专门用于刊载战况、军事动态及消息的官方传播媒体,类似今天的军队内部报纸)及一些在北京的目击者的记载看,在李自成的农民军中,确有一个被称为“李公子”的担任都督制将军的李岩存在。不过他们认为,即使有李岩这个人,红娘子破城相救之说也不足以为信。因为据乾隆《杞县志》记载,在崇祯年间,杞县从未发生过饥民攻破县城并杀死知县之事。另外,在一些记载李岩事迹的史籍中,也不见红娘子的“蛛丝马迹”。如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彭孙贻的《平寇志》、计六奇的《明季北略》等都没提到红娘子。《平寇志》、《明季北略》成书比《绥寇纪略》晚,可是也绝不提红娘子,显然是有意删去的。

关于有无李岩和红娘子其人的争论仍在继续。究竟孰是孰非,只能留待专家们进一步考证了。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