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古代医书 > 中药材大全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

蒲黄-原态

蒲黄-饮片

蒲黄-原态

蒲黄-饮片

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主产于浙一江一、一江一苏、安徽、湖北、山东等地。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一性一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细粉,生用或炒用。

【药一性一】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效】止血,化瘀,利尿。

【应用】

1.出一血证。本品甘平,长于收敛止血,兼有活血行瘀之功,为止血行瘀之良药,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对出一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滞,均可应用,但以属实夹瘀者尤宜。用治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等,可单用冲服,亦可配伍其它止血药同用。如《圣惠方》治鼻衄经久不止,与石榴花同用,和研为散服;若治月一经过多,漏下不止,可配合龙骨、艾叶同用,如蒲黄丸(《圣济总录》);治尿血不已,可与郁金同用;治外伤出一血,可单用外掺伤口。

2.瘀血痛证。本品体轻行滞,能行血通经,消瘀止痛,凡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疼痛、心腹疼痛等瘀血作痛者均可运用,尤为妇科所常用。如《塞上方》治跌打损伤,单用蒲黄末,一温一酒服;若治心腹疼痛、产后瘀痛、痛经等,常与五灵脂同用,如失笑散(《和剂局方》)。

3.血淋尿血。本品既能止血,又能利尿通淋,故可用治血淋尿血,常配生地、冬葵子同用,如蒲黄散(《证治准绳》)。

【用法用量】煎服,3~10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膀一胱寒热,利小一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

2.《本草汇言》:“蒲黄,血分行止之药也,主诸家失血。至于治血之方,血之上者可清,血之下者可利,血之滞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凡生用则一性一凉,行血而兼消;炒用则味涩,调血而兼止也。”“蒲黄,一性一凉而利,能洁膀一胱之原,清小肠之气,故小一便不通,前人所必用也。”

3.《药品化义》:“蒲黄,专入脾经。若诸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补脾之药,摄血归源,使不妄行。又取体轻行滞,味甘和血,上治吐血咯血,下治肠红崩漏。但为收功之药,在失血之初,用之无益。若生用亦能凉血消肿。”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如异鼠李素、槲皮素等,甾类如香蒲甾醇、β-谷甾醇等,此外尚含有脂肪油、生物碱及氨基酸等。

2.药理作用:本品水浸液、煎剂或50%乙醇浸液均有促进凝血作用,且作用显著而持久;蒲黄多种制剂能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减轻心肌缺血一性一病变;对离体子一宫有兴奋一性一作用,可使离体肠蠕一动增强;能够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酯质含量,改变血脂成分;此外,蒲黄还具有抗炎、利胆、利尿、镇痛、平喘及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

3.临一床一研究:用蒲黄制成浸膏,烘干为末,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6粒,每日3次服。共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8例,用一药2个月后,有效率为91.67%,心电图变化有效率为47.02%(中医杂志,1994,9:517);用蒲黄与黄连粉按6∶1研匀备用,撒在带线圆棉上,使其紧一贴于宫一颈。24小时后取出,隔日1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宫一颈肥一大120例,治愈率为52.2%,总有效率为93.3%(中医杂志,1994,9:518)。另据报道,本品还可用治高脂血症、眼底出一血、拔牙术后出一血、溃疡一性一直一肠炎、舌体肿大等。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