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古代医书 > 中药材大全

鹿茸的功效与作用

鹿茸-药材

鹿茸-药材

为脊椎动物鹿科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或马鹿Crvus elaphus L.等雄鹿头上尚未骨化而带茸一毛一的幼角。主产于吉林、黑龙一江一、辽宁、内蒙、新疆、青海等地。其它地区也有人工饲养。夏秋两季雄鹿长出的新角尚未骨化时,将角锯下或用刀砍下,用时燎去一毛一,切片后一陰一干或烘干入药。

【药一性一】甘、咸,一温一。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一陽一,益一精一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应用】

1.肾一陽一虚衰,一精一血不足证。本品甘一温一补一陽一,甘咸滋肾,禀纯一陽一之一性一,具生发之气,故能壮肾一陽一,益一精一血。若肾一陽一虚,一精一血不足,而见畏寒肢冷、一陽一痿早一泄、宫冷不一孕、小一便频数、腰膝酸痛、头晕耳鸣、一精一神疲乏等,均可以本品单用或配入复方。如鹿茸酒,与山药浸酒服,治一陽一痿不一举,小一便频数;或与当归、乌梅膏为丸,治一精一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济生方》);亦常与人参、黄芪、当归同用治疗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元气不足,畏寒肢冷、一陽一痿早一泄、宫冷不一孕、小一便频数等证,如参茸固本丸(《中国医学大辞典》)。

2.肾虚骨弱,腰膝无力或小儿五迟。常以本品补肾一陽一,益一精一血,强筋骨多与五加皮、熟地、山萸肉等同用,如加味地黄丸(《医宗金鉴》);亦可与骨碎补、川断、自然铜等同用,治骨折后期,愈合不一良。

3.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本品补肾一陽一,益一精一血而兼能固冲任,止带下。与乌贼骨、龙骨、川断等同用,可治崩漏不止,虚损赢瘦,如鹿茸散(《证治准绳》)。若配狗脊、白蔹,可治白带过多,如白敛丸(《济生方》)。

4.疮疡久溃不敛,一陰一疽疮肿内陷不起。本品补一陽一气、益一精一血而达到一温一补内托的目的。治疗疮疡久溃不敛,一陰一疽疮肿内陷不起,常与当归、肉桂等配伍,如一陽一和汤(《外科全生集》)。

【用法用量】研末吞服,1~2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用大量,以免一陽一升风动,头晕目赤,或伤一陰一动血。凡发一热者均当忌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

2.《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赢瘦,四肢酸痛,腰脊痛,小一便利,泄一精一溺血。”

3.《本草纲目》:“生一精一补髓,养血益一陽一,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附药 鹿角鹿角胶鹿角霜

1.鹿角 为梅花鹿和各种雄鹿已成长骨化的角。味咸,一性一温一。归肝、肾经。功能补肾助一陽一,强筋健骨。可做鹿茸之代用品,惟效力较弱。兼活血散瘀消肿。临一床一多用于疮疡肿毒、一乳一痈、产后瘀血腹痛、腰痛、胞衣不下等。内服或外敷均可。用量5~15g,水煎服或研末服。外用磨汁涂或锉末敷。一陰一虚火旺者忌服。

2.鹿角胶 为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状物。味甘咸,一性一温一。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益一精一血。功效虽不如鹿茸之峻猛,但比鹿角为佳,并有良好的止血作用。适用于肾一陽一不足,一精一血亏虚,虚劳赢瘦,吐衄便血、崩漏之偏于虚寒者,以及一陰一疽内陷等。用量 5~15g。用开水或黄酒加一温一烊化服,或入丸、散膏剂。一陰一虚火旺者忌服。

3.鹿角霜 为鹿角熬膏所存残渣。味咸一性一温一,归肝、肾经。功能补肾助一陽一,似鹿角而力较弱,但具收敛之一性一,而有涩一精一、止血、敛疮之功。内服治崩漏、遗一精一,外用治创伤出一血及疮疡久溃不敛。用量10~25g。外用适量。一陰一虚火旺者忌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从鹿茸的脂溶一性一成分中分离出雌二醇、胆固醇等,其中雌二醇及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雌酮为鹿茸雌一激一素样作用的主要成分。鹿茸中的氨基酸,以甘氨酸含量最丰富,还含有中一性一糖、葡萄糖胺,鹿茸灰分中含有钙、磷、镁等,水浸出物中含多量胶质。

2.药理作用:大剂量鹿茸一精一使心缩幅度缩小,心率减慢,并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中等剂量鹿茸一精一引起离体心脏活动明显增强,心缩幅度增大,心率加快,结果使心脉搏输出量和百分输出量都增加。鹿茸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抗应激作用。

3.临一床一研究:鹿茸一精一穴一位注射治疗一陽一痿有效(国医论坛1995,10(5):28);鹿茸一精一注射一液肌内注射可治疗肾虚泄泻(吉林中医药,1985,(2):22);海龙、鹿茸等口服对人一体有氧功能和无氧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加快大强度运动后疲劳的恢复,有很强的抗疲劳作用(中国海洋药物,1995,14(2):41)。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