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江南叛乱
中国这片大地的情况,尚有许多令人费解之处。
“江南”,指的是后来被称为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当时(公元前2世纪),一直被北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人们视为带有异国情调的地域,居住在那里的人(吴、越及楚)则被当成异族。
当然,江南广大地区的人们早已引入汉字,并用来传情达意。这些汉字均起源于北方,且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些文字也成就了江南民族的诗集,那就是与北方汉民族的《诗经》遥相呼应的《楚辞》。所谓楚,即是指江南的一大片地域。此外,汉民族其他方面的文化也被接受过来,比如修建城郭就是一种中原式的做法。
不过,江南仍有许多与中原不同之处。中原人也许因为与骑马民族混血的缘故,个头大都很高,脸长。而这些南方人却绝大多数个头都很矮,圆脸,双眼皮,当地的风俗习惯流行文身,这是北方汉民族无法想象的。
古代,中原地区历来把江南那些人视为蛮族,称之为“荆蛮”。
只以一个荆字,也可以表示该地域。
在江南风俗民情里,上层人物多学北方汉族之风,而下层老百姓则更多保留原始的习俗,不仅文身(大多刺成飞龙),而且断发。只断发这一项,就与北方汉民族根本相悖。四面被异民族包围的中原汉民族以俗(发型与服饰)作为文明的基础。再进一步说,与服饰相比,俗的基础在于更重视发型,比如,在汉民族圈以外的草原上,居住的是策马飞奔、追逐羊群的骑马民族,尽管由于民族不同,剃法有所差别,但一律都是辫发。汉民族则是任由头发长长,在头顶上整齐地束一发髻,这就是所谓的束发。
江南那些蛮族的所谓断发,近于一般所说的剃。顺便说一句,当进入13世纪,蒙古人征服汉民族建立元朝时,又将扬子江以南的原住民称为“蛮子”。
被汉民族眼里原本视为野蛮至极的蒙古人称为蛮子,这些南方人恐怕也会感到无地自容的。到了公元13世纪,江南已经被充分汉化了。但当身为少数民族的蒙古人进入汉民族地区时,肯定觉得扬子江以南的风土民情有点异样,便根据这异样部分将当地人称做蛮子。如果说到13世纪还属于“异样”,那么在公元前的那个年代,其蛮子的特性更是远非后世可比的了。
首先,江南的语言就与北方差异甚大。尽管是从北方传入的汉字,但每个字的读音却全都是江南腔调,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也依然如此。即使是到了近代,一些北方人恐怕也仍然认为自己是正统的汉民族,而将这一地区称为南越或百粤之类,一旦移居到这些地方(比如广东省),则又将自己称为唐人。
在古代,这些地方不仅与北方风俗迥异,而且居民大都居住在湖畔或海边,靠潜水捕鱼为生。北方汉民族则是直到近代仍然怕水,不会游泳,更不会江南人引以自豪的潜水特技,反倒将这类本事视为野蛮。不难想象,古代曾带着稻谷漂洋过海来到倭之诸岛的,很可能就是这些江南吴越之人。当然还有理由相信其中一部分人是随着海潮漂流到朝鲜半岛南端,再从那里跨过位于现今日本福冈、佐贺两县北部的玄海滩到达倭岛的。关于倭人的风俗习惯,著名的《魏志·倭人传》里是这样记载的:“男子大小皆黥面文身……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之水人,好文身沉没捕鱼蛤,亦以厌大鱼水禽也。”上述倭人之风俗,与扬子江以南荆蛮之习性何其相似。如果二者之间有联系,那就可以说,这一地区的风俗又越过大海传到了遥远的日本。
同在这片大地上的中原地区和扬子江以南地域,在饮食上也各不相同。北方黄河流域不适宜种植稻米,因而不吃米饭。江南——扬子江、钱塘江流域——因气候温暖多雨,是这片大地上最适合种植水田的富饶肥沃的地区。将稻谷带到这里的荆蛮,人口以绝对压倒北方之势不断增多,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这片大地上,从殷周时期起人口就很少,且都集中在黄河流域。后来人口逐渐增加,各地相继得到开拓,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才开始形成由“中国”占据的广大领域。各诸侯国并起,互相残杀。进入该时期以后,米食民族已将扬子江以南地域全部分割完毕,形成各自的国家,开始以中国人身份和其他国家打起仗来。此时江南有三个国家,楚、吴,还有越。尽管已分成三国,但在北方汉民族看来仍是难以区分的一片地区,仍将其当成一群趣味迥异的家伙来对待。
楚、吴和越,大体上可以看成是同一族群。
在中原汉民族眼里的这些南方蛮族,从最一般的角度来看,其性格也与汉民族大不相同。正如《楚辞》里所表现的那样,他们感情丰富,多激昂慷慨之士,平时喜欢在水田边唱歌跳舞,男女相爱的方式也比北方欢快热烈,有时甚至放荡不羁。
自古以来,就有人将江南这三国风气的特征概括为:
“楚之艳丽舞踏,吴越之歌谣。”
打仗的风俗自然也与北方不同。江南人身上还保留着蛮性,打起仗来犹如火山爆发,凶悍无比,但在战术上却缺乏计划性,一旦战斗形势陷入艰难境地,就容易士气低落,人心涣散。日本人被认为血管里流着江南人的血脉,从日本列岛数千年大大小小的战争中,也能看到这种特性。
尽管如此,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的楚国仍依仗其人口众多,与北方各国竭力抗衡。同处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亦均非弱小之邦。与北方各国的战争有时还会形成南北相持的局面。但随着西部秦国的强大,其他各国相继被灭掉,楚也在公元前223年被消灭,两年后便出现了秦帝国。
其中,尤以楚国被消灭的方式最为悲惨。
楚国最后一位国王是楚怀王,怀王为人老实厚道,极易上当受骗,因多次中秦的奸计而成为其手中玩偶,最后终于被秦当成俘虏,监禁在秦的都城。怀王简直就像一个被随意耍弄的傻瓜。据说他后来曾只身逃走,又再次被抓回去,终于死在秦都城。秦将成为遗骸的怀王送还楚地。楚人皆叹息不已,怒火中烧,发誓要找秦复仇。
——难道楚竟被耍弄到这种地步吗?
这种感受,大概只有楚人才体会得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句话在当时曾广为流传。
项羽就是一名发誓要复仇的楚人。
“项”这个字在历史上也是一处地名(河南省项城)。
项氏原本是楚的贵族,因古代曾受封于项地而成为该地域的领主,本族人口亦随之大大增加。这一族人遂取地名为姓,是为项氏。
在一段时期里,秦日益强大,含楚在内的六国则日渐衰微,特别是楚所受之压迫日甚一日。到了最后,指挥楚军苦撑国运的就只有项氏出身的项燕将军了。名将项燕在憎恨秦国的人中声名大噪,有时甚至会被赋予一种守护神般的色彩。他不仅愈战愈强,而且爱护部下,这也使其名声更加响亮。即使在项燕死后,憎恨秦国的楚人之间也仍然流传着一个说法:
——项燕将军并没有死,正雌伏在草莽之间,伺机灭掉秦国。
楚之地多山水美景。
长江产生许多支流,形成湖泊;山峦郁郁葱葱,阳春时节,朝雾缭绕,暮霭迷蒙。
人们都说——楚之山河,正涌起向秦之恨。
顺便说一句,首先揭竿而起对秦造反的陈胜吴广也是楚的遗民,往日里均以务农为生。
不用说,这时楚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只成了一个地名。始皇帝消灭六国之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汉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区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设县。郡为一级单位,县为下属单位。在楚国先前的地盘上,只设南阳郡、南郡和长沙郡等三郡,就足以涵盖其全部领土了。楚遗民成了始皇帝的臣民,在帝国的名义之下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被驱使长期从事劳役和军役。陈胜吴广就是在与一群伙伴被赶往边疆当兵的途中,鼓动那些老百姓起来造反的,但在向天下发出号召之际,陈胜跟志同道合的吴广商议说:
“我等只是无名百姓,以这个名义,天下是不会奋起响应的。”
于是决定由陈胜自称为“扶苏”。扶苏当然是指始皇帝的长子,虽说因宦官赵高的奸计已被迫自杀,但天下人还不知底细。扶苏并不像其父始皇帝那样性情暴戾,据说还屡屡向父皇提出谏言,陈胜就正是利用了这些传说。他又对同伙吴广讲:
“你就当成是楚的项燕将军吧!”
尽管亡楚之项燕将军早已成为故人,但其名字在这种场合仍然可以利用,也可以看出这位将军的名声有多么大。
这一时期,在扬子江附近的一座小城里,常有一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向伙伴们悄悄地表白自己的身份:
“我只能偷偷地告诉你们,我是项燕将军的儿子。”
这名男子就是项羽的叔父项梁。于是,项羽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已故将军项燕的孙子。至于是否当真,人们也就无从查考了。中国在古代也实行大家族制,到楚之名将项燕将军时,其家族成员恐怕已有三五百人之多。项梁有五十岁左右,属于该家族的成员大致不会有错,不管怎样,反正他具有颇似贵族出身的典雅容貌和风度,还具有北方色彩的文字修养。
到了楚的末期,宫廷常和许多贵族大家庭一起四处漂泊。项梁也曾漂泊四方。
“故乡在下相。”
项梁总是这样自我介绍。那是一座小小的城郭,位于现在江苏省宿迁县的西部,该地区有一条叫相水的河流可以灌溉农田,小城就在这条河的下游。因其位于相水下游,故而起名下相。从楚原先全部的版图来看,下相偏向东南角落。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战国末期天下大乱之际,这座下相小城就是项氏家族一个分支的落脚之地,项羽就出生在这里。楚灭亡时,项羽年仅十岁。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故去。
项羽自幼被叔父项梁领养,项梁既相当于他的父亲,又相当于家庭教师。
项羽由叔父带着到处颠簸。顺便说一句,项羽本名籍,羽乃是字。他虽身为“荆蛮”的楚人,却也起了一个中原汉民族式的名和字。而不久之后即将与项羽分庭抗礼的汉人刘邦,尽管出生在汉民族居住的地区,也许因为地方太偏僻,反倒根本没有取个像样的字。由此也可以看出,虽说项羽是荆蛮,但却更像一个充分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家庭的子弟。实际情况也许是这样的,即荆蛮中有教养的家庭都受到中原文化的强烈熏陶,而即便是在中原地区,倘若像刘邦那样出生在偏远的小村落,也照样不会有中原绅士那么多装点门面的东西。在这片诸多族群杂居的大地上,自古以来就不以族群本身定优劣,只要你加入中原文化,就不再被视为“蛮”。本章开头一句就说到江南族群问题,并指出“尚有许多令人费解之处”,其中就包含在这片大地上自古以来就不大讲究族群论这一条。比如,项梁和项羽具有中原名字,只要再穿上中原服装,就不再被当成蛮人。只是从项羽的性格来看,仍不能不令人感到他确实还是一个属于江南荆蛮的小伙子。
项梁很喜爱从十岁起就由他抚养长大的项羽。项羽动作敏捷,直觉灵敏,且力能扛鼎,又十分顽皮,只有保护人项梁方能约束得住。项梁并非只是容貌典雅的士绅,早先也曾杀过人,还与市井无赖有过勾结。他带着项羽四处流浪,与其说因为是楚的遗臣,还不如说是为了躲避被害者遗属的复仇。
在流浪过程中,项梁曾教这个侄子读书认字。
“这种东西谁能记住呀?”
项羽每次都要撒娇耍赖。
在当时,楚人学汉字是很难的。在项羽十岁左右,秦帝国正式成立之后,秦才将以前因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的汉字加以整理,形成统一的文字,而项梁的知识大部分还是早先楚的东西。所以项梁既教项羽楚特有的文字,也教秦统一后的文字。
“意思虽然相同,但这是楚的文字。这些才是秦新造出来的文字。”
照这种教法,纵使不是项羽,也会被弄得一塌糊涂。
更难的是,文字的写法因地域不同而各不相同,特别是江南——比如楚——与其他地方差别更大,文字里加入了鸟或鱼一类形状的东西,宛如画漫画一般添上了装饰性。这能否说是楚文化落后的表现呢?文字本来是作为传达意思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工具来使用的。江南文字里多少带有的这种绘画倾向,在功能略显不足这一点上,也许要比中原进化得晚,但若把这种倾向看做与江南风俗中的咒术有关,也许它就是单纯的乡土风情问题了。另一方面,秦是从可称之为与骑马民族杂居地带的未开化土地上兴起的,早就有了基于简明合理的法家思想的治国方法,也许是因为与此有很大关联,其文字的写法极为简朴实用,每个字都规规矩矩地呈正方形,既容易记又容易读,比其他地区简单许多。
项梁继承了楚的传统文化,对秦抱有强烈的仇恨,即便是教一个字,也要向项羽展示楚的那种奔放华丽,即类似于绘画般的写法,而关于秦的书写方法,则总要加上一句:
“秦是这样的。”
随即写上一遍,然后又说:
“啊,秦的那些字,也最好尽量多记一些。”
说起来,这完全是一种补充性质的教法。项羽终于折笔说道:
“叔叔,这字什么的,能写自己名字不就足够了吗?”
书以记名姓足矣!说完就再也不肯学了。项梁想,既然学问不适合侄子的天性,那就不必强求,于是接着传授剑术。谁知项羽对剑术也是半途而废,肯定是烦透了那些反反复复的基本动作。这回连很有耐性的项梁也发脾气了,说:
“你小子总是这样,究竟要干什么!”
项羽则回了一句:这剑术什么的,再学不也只能打倒一个人吗?
“如果有能对付万人的办法,我就想学。”
听到这句话,项梁反倒对侄子高兴起来,于是又传授兵法。兵法乃是项梁的长项,他亲自给项羽讲授兵书。项羽生性就是一个浅尝辄止的人,再听下去就厌烦了,嘴里抛出一句:
“兵法也真够烦人的!”
等于说,项羽的兵法也没有研究透彻。只是项梁并不生气,心中在想:
“这孩子还是有灵气的。”
他对项羽的才干仍寄予厚望。
项梁的激情就像一把利刃,早已磨得锋利无比,其目的与其说要推翻秦王朝自己当皇帝,还不如说是为了讨伐秦替亡父项燕报仇雪恨。
“只想报亡父之仇。”
项梁曾对一些口风紧的朋友吐露过内心的秘密,也许是想用这种办法让伙伴们相信自己是项燕将军的亲生儿子。总之,人们都认定:
“一旦天下大乱,项梁必定会成为收揽人心的英雄。”
就这一点而论,在上年岁的人当中,项梁远比项羽更受欢迎。项羽还太年轻,在一般人眼里只能算是项梁的一名保镖而已。
可是,项羽十八九岁时竟长成了身高过八尺的堂堂男子汉。秦时的尺,一尺是二十三厘米。八尺就是一百八十四厘米,在人们体格大多矮小的江南,这个身高显得特别突出。而且他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只青铜鼎,头脑又聪明,还有一种迷人的可爱劲头。在与叔父一起广结善缘的大江南北,项羽的伟岸和人品一步步虏获了年轻人的心。叔父则早就得到了许多具有实力人物的信赖和尊重。可以说,叔侄二人相得益彰,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
这位叔父和侄子最后落脚的地方是吴中(现在的苏州)城。
吴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旧都,吴国灭亡之后,单提到“吴”也指这座小城。又过了许久,吴这一带的发音与汉籍经典同时传到东方的朝鲜南部和日本,成为吴音,丝绸的纺织技术也从这里传了过去,被称做吴服。
从中原地区来看,吴人或许也属于南方蛮族,但广义上的吴地却占有扬子江和钱塘江两个三角洲地带,最适宜于种植水稻,是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人口也多。作为一座城池的吴中则更进一步,拥有上述可被称为大地粮仓的腹地和水运之便,在秦代就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就在这座热闹的小城先扎下根吧!”
项梁对项羽说,同时提醒他要小心行事,要想收揽人心,就不能让人讨厌。
项梁多少还带了一些财物。
加上项梁也有学问,社会上的事也知道很多,还常常为人出力帮忙,因此很快就成为城里的头面人物,人们都说:
“无论什么事,都可以找项梁大人商量,只要按他所说的去做,保准不会有错。”
项梁的地位已接近于某种游侠盟主的身份。
作为城里的头面人物,项梁也经常出入于秦治下的郡县官府。这个地区的郡叫会稽郡,其管辖范围很大,差不多相当于早前吴越两地的面积。在秦时就很繁华,据说户数就有223038户,人口则达到1032604人之多。仅会稽一郡就设有26个县。
会稽郡的郡守叫殷通,是秦朝廷派来的。其管辖领域相当于二十多年前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郡守也是有权有势,可谓跟过去的国王一般。
“殷通是王吗?”项羽曾问过叔父。
“不是王,是一个官。”叔父回答说。秦朝没有封建割据时代的那种王。
“王和官有什么不同?”
“差不多,不过不一样。”
此中的奥妙是很有趣的,项梁把秦的始皇帝所发明的这一大套官僚体系解释给项羽听。官不是王的一个表现,就是官没有过去王所私有的军队,只对朝廷派驻在地方的军队行使监督权。
过去的王即使懒于处理朝政,其手下的家臣家将也会尽力支撑料理,而秦的地方官吏却不能这样。
他们以始皇帝权力代表的身份君临所辖的百姓,从老百姓那里征收赋税。收上来的赋税不能像过去的王那样归自己所有,而是必须在扣除所需经费之后全部上缴到始皇帝那里。
“这么说,官就是靠俸禄雇来的王啦?”
项羽问道。与时兴的那些官相比,他更喜欢古时候的王。
“嗯,不错。”
叔父点了点头。
地方官的工作还挺忙,既然成了始皇帝的命官就不得不操劳,一旦征收赋税不力,就会被始皇帝一道圣旨罢官摘去乌纱帽。
可是,赋税一旦征过了头,作为创税来源的农民就会逃往他乡,反而造成税收减少。这里面的限度实在很难掌握,只靠那些地方官员及其手下的部属是很难办到的。官员就会拉拢收买各地的头面人物,让他们帮助协调与老百姓的关系。就郡官府所看到的情况,在吴中具有影响的头面人物里就有项梁。
“在过去有王的那个年代,像我这样的人是没有用的。”
项梁说。所谓“像我这样的”,指的是城里一些有影响的人奔走在官府和老百姓中间,协调二者之间的利害冲突。
——项梁,拜托你啦!
权力巨大的殷通常常满脸挂笑地这样说,这也是因为如果无视项梁的存在,就很难驾驭老百姓。尤为难办的是,还有那位史无前例地大兴土木的始皇帝凌驾在头顶之上,从咸阳发来的命令一道接一道,内容全都是往哪里哪里派出一万民工,往边疆的什么地方派两千人去服劳役。对于这位地方官员来说,这些麻烦事已足够他手忙脚乱的了。如果有该服劳役的人逃掉了,达不到指定的人数,根据法家赏罚分明的条规,殷通就要从郡守宝座上滚落下去。逢到这种征集民工外出服劳役的场合,地方官都不得不依靠项梁这样私底下具有实力的人物。
——尽力而为吧!
在这种场合,项梁就会答应下来,然后返回吴中城,与那些早就归顺自己的有头有脸的人反复商量,如果有困难,就再次跑到郡府那里去讲明情况,让他们再作一些调整,凑够可以接受的人数,再交给官差。
——项梁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连殷通都暗自佩服了。而另一方面,在吴中底层老百姓的眼里,见项梁经常出入一般人怕得不敢近前的郡府衙门,都把他看成是异乎寻常的人物,而且还看到他与郡守从容不迫地交谈,感到他确有权威,仿佛真的成了郡守代理人一般。项梁经常出入郡府的效应,为他在吴中城里培植势力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总而言之,在这片土地上,诸侯王及其派出去的地方官吏还能为老百姓造点福,而到秦以后,这种事情就几乎近于绝迹了。就老百姓来说,那些地方官吏就跟土匪盗贼没什么两样,简直如虎狼一般,只想着尽量躲开他们的祸害,否则就难以维持生计,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
“项梁大人!”
这一称呼表明,项梁似乎已成为避开这帮虎狼之害的守护神了。守护神总是带着一个名叫项羽的、力大无比的大高个子做护卫。这对组合永远不变,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接受邀请去什么地方,无论是在县衙院子里整天无所事事地扎堆凑趣,还是顶着烈日到远在会稽郡的郡府衙门去办事,二人都形影不离。
——多好看!
人们望着这形影不离的叔侄二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好感。
吴中城里的大众跟天下众苍生一样,对秦在这片大地上首创的官僚制度一直很不适应。项梁则像魔术师一样缓解人们对这帮虎狼“官”的愤怒情绪。如果没有项梁,吴中这座富裕的小城也许早就被虎狼吞噬一空了。
“不管怎么说,项梁项羽这叔侄二人毕竟还是楚的名门望族嘛。”
言外之意是,秦的地方官也会有所顾忌吧!吴中城大众心里曾有这个看法,但他们都估计错了。新兴帝国那些盛气凌人的地方官吏,对一个小小乡村的名门望族根本就不存在惧怕的问题。可是,项梁碰上讲这些话的人时,总是置之一笑,说:
“啊,是这件事呀!秦的官员们跟西边那些带马粪味的羌人(少数民族)差不多,根本就不讲什么出身门第。尽管楚已灭亡,但对楚有根基的家族还是高看一眼的嘛。”
这里所讲的意思是,对于楚的名门望族,就连秦都会礼让三分的,这件事早早传开的话,一旦将来举起“项氏”大旗时,就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不过,项梁经常到郡县官府以柔性诉求的方式使他们听从自己的意见,却并不是这种出身名门的作用。他的力量来源是,小心我背后有几十万下层老百姓哩!还有一点就是,项梁的举止风度十分迷人,仿佛身上散发出一股香草般的芳香。
“不知什么缘故,与那位谈话就是心里舒服。”
连身为会稽郡郡守的殷通都这样说,在这片辽阔的三角洲地带,他可是皇帝的代表,手里握有绝对的权力。殷通这个人,原本是宰相李斯的门徒,只不过蜻蜓点水般地和李斯学过一点“以法治国”的思想,其他就再没有什么可称道之处了。这位郡守跟一介平民的项梁很对脾气,似乎就是因为项梁举止优雅且礼节周到。行礼如仪,始终保持温文尔雅的表情,礼节上永不失对对方的尊敬——这就是所谓的礼仪,不过这一切如果能始终保持,谁见到都会心情舒畅的。再加上项梁见多识广,对这片具有吴越文化和楚文化双重积淀的三角洲地带的丰富物产和乡土人情均了如指掌,即便是细枝末节的话题,都对殷通治理民众颇有裨益。而且,项梁讲话还很风趣。
再进一步说,项梁对秦的法律也很熟悉。因为他是依据法律提出底层民众的要求,所以殷通也无法拒绝。
“干脆当个吏吧?”
殷通曾劝过项梁。
所谓吏,乃是一级基层小官,由当地产生。项梁面带感谢之意,诚惶诚恐地婉言谢绝道:太遗憾了,像小民这样的人顶多只能帮城里干点杂事,实在是没有当吏之类的能耐。
“只要能对大人有用,就足以令人高兴了。”
听项梁这么一说,殷通也就不会不高兴了。原本殷通就不是出于人情才关爱项梁的,而是觉得可以把他当成工具来随时加以利用。本来,身在咸阳的始皇帝对天下各地官吏的要求就很多,对他们的考勤尤为严厉,可以说犹如在他们脖子上架了一把刀,时刻监视着。对朝廷的命令,官员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殷通既然将如此严酷的独裁者当成了主子,那么,找一个项梁这样的人来当工具,借以妥善解决和老百姓之间的利害冲突,就成了他的当务之急。对殷通来说,项梁十分合适,因为他并不要求任何回报,既不会向官府寻求特权,又毫无通过巴结谋个一官半职的企图。
“也就是说,这个人把替别人帮忙当成了生活中唯一的乐趣。”
殷通总算理解了,而项梁也老早就准备好了上面那些表白自己的话。
即便在吴中城内,项梁也常助人为乐。当初,每逢有丧葬仪式都是由他主动跑去帮忙料理后事,但最近却出现了变化,人们都说没有项梁帮忙的葬礼显得冷落多了。
不管多么贫穷的家庭的葬礼,项梁都是有求必应。只要项梁到场,参加葬礼的人就多,主人会一辈子感恩戴德。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曾这样写道。在以家族序列为根本原则的儒家学说里,葬礼是一项重大仪式,但在当时,儒家学说还没有普及。不过,儒家学说产生以前,这片大地上就有可称之为固有习俗的家族原则,倘有丧葬仪式,便会有许许多多的人聚拢过来,人人都在帮忙,实在是关心备至。
项梁对这些丧事全部一手包办。即便是一位无足轻重的市井老爷子亡故了,项梁也要聚上一帮人举行隆重的葬礼,整个场面甚至会让人以为死去的是一位王侯将相。而这位老爷子留下来的孩子们就会对如此隆重的仪式深受震动,都会对项梁感恩不尽。自然,项梁是从不接受谢礼的。
碰上为有影响的人物举行的大规模丧葬仪式时,项梁便宛如全军统帅一般坐镇后堂,指挥手下一班人马。令人感到滑稽的是,整天过着这种日子的项梁,不知不觉之中竟有了许多属下人等,举行丧葬仪式时就将他们全部带过去,各尽所能分派工作。每次丧葬仪式,项梁都会发现新的人才。
“这个人能带一百多人呢!”
一旦暗中发现,项梁就特别予以关注,教给他各种知识。人的才能天生就参差不齐。有的人起初看上去仿佛具有耀眼的才华,没过多久,又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那家伙只有哗众取宠的本事,根本就无法统领更多的人。”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项梁就会根据其本事,作出适当的安排。
说起来是后话了,当项梁后来举兵造反时,将以往在葬礼和劳役现场培养教育出来的那帮人,都按其所能给了个职位,但也有漏选的。其中有一个某某人就来抱怨说:为什么不重用我呢?当时项梁就郑重其事地说:
“你还记得许久以前某人葬礼的事吗?”
又说,那时给你安排了这么一件差事,你却没能办好,所以这次不再任用你。这位某某人大概不是能力不强,而很可能是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举兵造反是带有赌博性质的,此时每个指挥官能力的大小并不那么重要。尤为关键的是要团结,凡有可能危害团结的人都必须事前排除掉。只从这一件事,就可以了解项梁是何等人物了。
始皇帝驾崩,末子胡亥即位。
胡亥即位第二年的七月,江南阴雨连绵。在这连绵不绝的淫雨之中,陈胜吴广和其他应征服兵役的人一起起来造反了,地点在扬子江以北一个叫宿县的地方,碰巧的是,这里离项梁项羽老家的下相很近。在秦官差带领下,他们正被引领着往北方赶路,跟那种在军营驱使的奴隶差不多。他们所到达的宿县附近本是一片低洼的湿地,大小河流经常泛滥,形成了常年积水的沼泽。一到连续降雨的日子,大大小小的沼泽就连成一片,仿佛成了一望无边的湖泊,令过往行人根本无法通过。
“根据秦的法律,在规定日期内不能到达的要处以死刑。逃跑也是死罪。反正是死,干脆起来造反吧!”
在陈胜的煽动下,此前如羊群一般服服帖帖的伙伴们一下子变成了一群狼。他们杀死秦派来监管的官差,向四面八方发出檄文。
“扶苏皇子和项燕将军起事啦!”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撼了四面八方。已成故人的扶苏生前与项燕毫无瓜葛,但在这种时候却成了最响亮的名字,轰轰烈烈地传向远方。陈胜和吴广发现,一旦行动起来,连附近的秦军都惊恐万分地加入了反叛军,因此觉得已没有虚张声势的必要,决定将扶苏、项燕的名字拿掉,坚持使用陈胜吴广的真实姓名。在宿县这片沼泽地里爆发了如此大规模的叛乱,消息传至各地,当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四面八方一群群服劳役的民夫相继起来响应,很快就形成了惊天动地之势。
没有人对秦的政治抱有好感。法律制度和官僚制度是始皇帝创立的用于平民百姓身上的实验性政治,在旧秦国狭小范围内获得了成功,但在自古以来就保持农业社会传统的那些地区,则与过去的习惯有很大差距。对于天下老百姓来说,这世界就变得好似大地上布遍了荆棘,简直无法生存下去,而且总有服不完的劳役,连维持生计的时间都没有。人们背井离乡被迫去服劳役,成百、成千乃至上万的人挤在一起,整天生活在工棚里。这些人对国家怨声载道,只求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既然在服劳役,就要过有组织的生活,于是就有了组织。整个组织奋起造反的话,就会原封不动地转化为民间军队。
当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吴中城时,已变成了这样的说法:
“长江(指扬子江)以北,遍地都是流民和反叛士兵!”
还有传来的消息说:
“秦军也一批接一批地向反叛军倒戈了!”
一切都跟事实沾点边。
说起秦军,他们也未必全数效忠于皇帝。虽然秦固有的军队还不至于轻易改换旗号,但各地的守备军却是从当地征募来的士兵,有过去的齐人、赵人、燕人,还有楚人等等。让他们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对“皇帝”这个耳生的新词有什么崇敬之心和神秘之感。至此可以看出,始皇帝诸多失误之一,可能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并不符合传统的新词来做自己的称号。
“秦就是西戎——西部野蛮人——的同类。”
人们心里都抱有这个看法。尽管始皇帝顶着新词“皇帝”的称号走遍天下,却令人疑窦丛生。尽管令人疑惑不解,但在辞世之前,始皇帝仍能以其强悍的统率能力亲自掌管强大的嫡系秦军,令天下俯首帖耳。
始皇帝的失误,恐怕还在于他把所有百姓都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大张旗鼓地驱使他们去服劳役。他全然没有意识到,普天之下都是劳役现场,正为流民军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至于继承始皇帝宝座的年轻的胡亥,对这一切就更不可能理解,他发动劳役的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父亲在世的那个年代。父亲没修完的巨大陵墓必须突击完成,父亲生前未完工的阿房宫也必须抓紧建成。
普天之下,到处都是民夫。
项梁稳坐在吴中城内。这座后来被称为苏州的小城,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河道密布,流水潺潺;青砖瓦舍,美不胜收。然而他的幕僚们却正在四处奔走,加紧组建一支队伍,以应付紧急情况。
“又有什么大葬礼了吗?”
肯定会有人慌忙反问一句的。幕僚们对每一个人都耐心细致地加以解释。
“现在要做的不是葬礼,而是要干一件更痛快的大事,大得简直没法说。”
不能说出是要打倒秦。秦帝国的一整套管制体系还严密地控制着江南地区。作为吴中的协调人,项梁只能说是自卫。各路流民军在扬子江北部如炸开锅一般闹腾得正欢,倘若他们前来袭击这座富裕的吴中城,又会怎么样呢?
“不,会来袭击的。而且有准确的消息说,最近就要来了。”
流民军正为士兵的粮食补给一筹莫展。他们当然会南渡扬子江,袭击并大肆抢劫江南这块遍地是粮的地方;或者采取更聪明的办法,将这里作为大本营实施割据,以形成与秦朝廷分庭抗礼之势。总而言之,他们是不会忘记江南这块宝地而跑到别处去的。
“来了就会强奸妇女,杀死壮丁,抢走财宝,使全城变成一片火海。”
这些话也并非空穴来风。谁都能理解。理所当然的借口就是必须起来自卫,现在正在组织自卫部队,这些就是项梁幕僚们四处奔走相告的说辞。自卫就需要有头领。
“要说桓楚君,也是可以的。”
幕僚们先讲了一个人,桓楚本是城中地痞流氓的头目,作为一个场面上的人物,跟项梁不相上下,只是最近发生一起动手伤人事件,已不知所踪。
“不,还是项梁公合适。”
即使故意不从幕僚口里讲出这个名字,也总会有人提议的。且不说项梁早已成为主持葬礼的名人,仅凭他是亡楚名将项燕将军之子,就足以令人信赖了。如果举起项氏大旗,楚的旧臣们也会很快投奔过来,在人数方面肯定要比桓楚更具有吸引力。开始,人们就寄予了厚望,认为项梁在兵法秘诀方面至少应该有项燕将军的某些传承。
反叛转眼之间就发动起来了。
说实话,在这段时间里,身为会稽郡守的殷通心情也极不平静。
“流民的骚动还只限在长江以北。”
起初他还这样作着自我安慰,但对江北的骚动什么时候会越过长江波及到南方这片鱼米之乡,实在是毫无把握。波及不波及还在其次,一旦江南本地有英雄崛起,局势立时就会大变。可以肯定的是,不论谁起来作乱,首先要干的都是同一件事:肯定是第一个攻击自己所在的郡府衙门。防守府衙的秦军因兵力过少而军心浮动,到时候难保秦军本身不会趁势兴风作浪。向京城咸阳乞求援军,路程又太遥远,再加上途中有陈吴一伙叛军活动猖獗,甚至连使者都派不出去。纵然使者能到达咸阳,那位二世皇帝(胡亥)和拥立他的宦官赵高,也根本没心思向远隔千山万水的地方派出援军,原因很简单,既然已有消息说陈吴叛军已向咸阳进发,皇帝和赵高他们肯定正为防护咸阳这一头等大事而手忙脚乱。
如此一来,殷通就只有坐等本地叛军打上门来。
“干脆,还是我自己先叛秦吧?”
这个想法从殷通脑海里掠过是很自然的。凭靠江南大举募兵,高举讨伐暴秦的正义旗帜,如有可能,便斩平四方使其归顺,再攻下咸阳,最终由自己打造出一个新帝国。这不是痴心妄想。能否实现另当别论,要想让自己活得心满意足,已再无他路,想到这里,殷通终于下了决心。
紧急情况下,决断宜早不宜迟。总而言之,要先募兵。募兵之后,殷通的旗帜就会在江南大地上飘扬,大大小小的流民团伙就会慕名而来,声势就会愈来愈大。越快越好。
殷通决定叫上项梁。
“只要调动那个温厚老实、只知读书的小个子,吴中募兵问题就不难解决。”
他急忙派人到项梁那里。正巧项梁在家,从灶间出来,故作糊涂地朝来人应酬道:
“又有什么民夫的事……”
出了家门,项梁照例带着项羽,此外再无别人跟随,可能是考虑到时机敏感,带一大帮人走在路上,会让人不放心。
殷通早已等在那里。一见项梁,他当即笑逐颜开,屏退左右人等,搂着项梁的肩头,将其招呼进了里间,只把项羽一人留在院子里等候。项羽使劲吸了一口气,啪地一声将一口痰吐到了地上。
“这是机密。”
殷通压低了声音,缓缓地将他那张大脸盘凑到项梁鼻尖跟前,带着口臭说道:长江对面都起来造反啦!项梁对形势当然早已掌握,但还是故意做出很吃惊的样子。殷通进一步压低声音说:非人反,此乃天——接下去就不说了,过了一会儿才又说道:
“——此乃天欲灭秦。谚曰: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天意已在灭秦。我想即刻发兵!”
连项梁都着实吃了一惊。项梁事前也没有料到,郡守本应属于秦官僚体系中的中坚分子,连这一级地方官员都想背叛皇帝,甚至要抢先下手拉起队伍称霸一方了。
“天下真是变得不可收拾啦!”
这样想,并不是指秦那些朝廷命官的伦理观念已经彻底崩溃。确实,就殷通而言,若说违背伦理,直至昨天为止,在江南三角洲地带,他还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仿佛他就是秦帝国本身;然而今天却摇身一变成为反秦人士,正准备起兵灭秦。项梁脑海里又掠过一个想法:
“或许,秦的官吏本来就是这路货色吧!”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始皇帝虽然建立了官僚制度,但并没有抓紧将最核心的官僚伦理,特别是忠诚理念灌输给他们。尤为严重的是,秦完全抹杀了法家正式出现之前的伦理观念。秦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当然是刑名主义,否定伦理,以法为万能。讲法,就是讲刑名,一切都以国家力量为根本,若国家力量衰弱,法将失去其实质,守法一方也就不再承认有守法的必要。秦所推崇的法家思想的弱点,在殷通身上首先暴露出来。
“所谓官,就这么变化无常吗?”
项梁目不转睛地望着殷通那张菜墩似的大脸盘,感到秦帝国正在烟消云散。
“不过,殷通也有殷通的道理。”
也就是说,从法家信徒殷通的立场来讲,作为法源的国家既已衰败,自己就应该站出来创造新的源泉,这也许就是他头脑里认定的正义。
可是,项梁是一个长于务实的反叛者,认为实际操作起来绝非易事,因为事态已不局限于流民骚动,现在已严重到连地方官都要反戈一击了。尽管身在市井,项梁却始终密切关注着当前的形势,不停地进行分析判断。谁知,始皇帝死去才一年多,或者说从陈胜吴广造反算起才只过去两个月,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竟然超出了项梁的视野。
“必须抓紧行事。”
项梁开始着急了。
眼前的殷通更是显得急不可待。
“项梁公。”
殷通的态度顿时谦恭起来。
“事不宜迟。特别是募兵越早越好,否则,很难想象什么时候会有不法之徒跳出来动手,在江南这里招兵买马了。”
“那位不法之徒就是我嘛!”
项梁愈发亢奋起来,热血冲到了脸上。眼前这位殷通,不就是竞争对手吗?
“公哟!”
殷通以威严的口吻叫了一声,然后说道:
“我想以公及桓楚做两翼将军。公可以与桓楚一起火速替我去募兵吗?”
“什么?难道要让我跟桓楚之类的流氓小偷搅在一起吗?”
项梁心里甚感不快。
“桓楚老弟最近不知所踪。”
刹那间,项梁已打定主意,决定采取下一步行动。
“了解他行踪的人只有我侄子项羽。刚才我已把项羽带到这里来了,所以,方才的命令,还是请郡守大人直接交给项羽去执行吧!”
“唔。”
殷通使劲点了点头。
项梁走出屋子去叫项羽。他沿着院子四周的回廊一路小跑,他一向胸有成竹的,此时也难掩怦怦心跳。他要在此紧要关头一举改变终身的命运。项羽正站在院子的一角,上半身映在阳光之下,不知何故,这上半身看上去竟好似化成了一尊金像。项梁吃力地靠上前去,贴着他的耳根说了几句话。
二人立即肩并肩朝屋里走去。项梁讲着什么,项羽缓缓地点着头。话一说完,项梁赶紧讲了一句:
“跟我离开一点!”
叔侄并肩而行是不正常的。项羽抱拳一揖,谦恭地跟随在叔父身后,又成了二人平时走在城里的样子。
进入殷通的屋子,项梁回头望着身后说:
“这就是舍侄项羽。”
与此同时,项羽的身影如同一只大黑鹰,飞快地窜了进来。只见剑光一闪,猛地向殷通头部砍去。殷通惨叫一声。项羽又继续猛砍。殷通的尸体倒在青砖地板上。
“先即制人,后则制于人。公以此教我。”
项梁以戏谑的口吻冲着尸体说道,顺手摘下尸体上带的郡守印绶,自己带上,然后朝这套建筑最前面的郡府厅堂走去。数名持剑的人马上从对面冲了过来。
项羽大喝一声,剑光上下翻飞,一会儿就把那几个人全部杀死。在此期间,项梁正站在台上发表演说。他首先宣布道:
“我项梁,从今天起就是会稽郡的郡守。”
接着又大声讲出“前郡守殷通”这几个字。他说: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人竟然图谋向自己的皇帝造反。因此,由我项梁代天行事,已将其杀掉。从现在起,凡违抗项梁者即以殷通同伙论罪,杀勿赦!从我者均作为义士予以褒奖。听明白了吗?
据说在这段时间里,项羽仅杀死的就有八九十人,不过这也许是夸大其词。许多小官吏都知道项梁是一个有德之人。在如此混乱的场合下,归顺有德之人应该是最佳选择。
即便这座厅堂上有几个有权有势的官吏,也老早就与项梁很亲近了。他们积极协助项梁平息混乱场面。
另一方面,项梁暗地里组织起来的民兵早已聚集在厅堂前面,更有驻扎在附近的秦军投奔这面大旗之下,接下来,会稽郡属下的各个县也都列入了项梁的掌握之中。
“简直是易如反掌嘛!秦的制度太脆弱了。”
项梁在想。尽管说是以法治国,结果却是将国家命运只系于一人之身,这个人还是个似懂非懂之人。始皇帝一死,帝国本身也随即完全陷入瘫痪;郡守一给打死,整个郡也就群龙无首了。
项梁成了会稽郡之王。
“江南”,指的是后来被称为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当时(公元前2世纪),一直被北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人们视为带有异国情调的地域,居住在那里的人(吴、越及楚)则被当成异族。
当然,江南广大地区的人们早已引入汉字,并用来传情达意。这些汉字均起源于北方,且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些文字也成就了江南民族的诗集,那就是与北方汉民族的《诗经》遥相呼应的《楚辞》。所谓楚,即是指江南的一大片地域。此外,汉民族其他方面的文化也被接受过来,比如修建城郭就是一种中原式的做法。
不过,江南仍有许多与中原不同之处。中原人也许因为与骑马民族混血的缘故,个头大都很高,脸长。而这些南方人却绝大多数个头都很矮,圆脸,双眼皮,当地的风俗习惯流行文身,这是北方汉民族无法想象的。
古代,中原地区历来把江南那些人视为蛮族,称之为“荆蛮”。
只以一个荆字,也可以表示该地域。
在江南风俗民情里,上层人物多学北方汉族之风,而下层老百姓则更多保留原始的习俗,不仅文身(大多刺成飞龙),而且断发。只断发这一项,就与北方汉民族根本相悖。四面被异民族包围的中原汉民族以俗(发型与服饰)作为文明的基础。再进一步说,与服饰相比,俗的基础在于更重视发型,比如,在汉民族圈以外的草原上,居住的是策马飞奔、追逐羊群的骑马民族,尽管由于民族不同,剃法有所差别,但一律都是辫发。汉民族则是任由头发长长,在头顶上整齐地束一发髻,这就是所谓的束发。
江南那些蛮族的所谓断发,近于一般所说的剃。顺便说一句,当进入13世纪,蒙古人征服汉民族建立元朝时,又将扬子江以南的原住民称为“蛮子”。
被汉民族眼里原本视为野蛮至极的蒙古人称为蛮子,这些南方人恐怕也会感到无地自容的。到了公元13世纪,江南已经被充分汉化了。但当身为少数民族的蒙古人进入汉民族地区时,肯定觉得扬子江以南的风土民情有点异样,便根据这异样部分将当地人称做蛮子。如果说到13世纪还属于“异样”,那么在公元前的那个年代,其蛮子的特性更是远非后世可比的了。
首先,江南的语言就与北方差异甚大。尽管是从北方传入的汉字,但每个字的读音却全都是江南腔调,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也依然如此。即使是到了近代,一些北方人恐怕也仍然认为自己是正统的汉民族,而将这一地区称为南越或百粤之类,一旦移居到这些地方(比如广东省),则又将自己称为唐人。
在古代,这些地方不仅与北方风俗迥异,而且居民大都居住在湖畔或海边,靠潜水捕鱼为生。北方汉民族则是直到近代仍然怕水,不会游泳,更不会江南人引以自豪的潜水特技,反倒将这类本事视为野蛮。不难想象,古代曾带着稻谷漂洋过海来到倭之诸岛的,很可能就是这些江南吴越之人。当然还有理由相信其中一部分人是随着海潮漂流到朝鲜半岛南端,再从那里跨过位于现今日本福冈、佐贺两县北部的玄海滩到达倭岛的。关于倭人的风俗习惯,著名的《魏志·倭人传》里是这样记载的:“男子大小皆黥面文身……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之水人,好文身沉没捕鱼蛤,亦以厌大鱼水禽也。”上述倭人之风俗,与扬子江以南荆蛮之习性何其相似。如果二者之间有联系,那就可以说,这一地区的风俗又越过大海传到了遥远的日本。
同在这片大地上的中原地区和扬子江以南地域,在饮食上也各不相同。北方黄河流域不适宜种植稻米,因而不吃米饭。江南——扬子江、钱塘江流域——因气候温暖多雨,是这片大地上最适合种植水田的富饶肥沃的地区。将稻谷带到这里的荆蛮,人口以绝对压倒北方之势不断增多,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这片大地上,从殷周时期起人口就很少,且都集中在黄河流域。后来人口逐渐增加,各地相继得到开拓,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才开始形成由“中国”占据的广大领域。各诸侯国并起,互相残杀。进入该时期以后,米食民族已将扬子江以南地域全部分割完毕,形成各自的国家,开始以中国人身份和其他国家打起仗来。此时江南有三个国家,楚、吴,还有越。尽管已分成三国,但在北方汉民族看来仍是难以区分的一片地区,仍将其当成一群趣味迥异的家伙来对待。
楚、吴和越,大体上可以看成是同一族群。
在中原汉民族眼里的这些南方蛮族,从最一般的角度来看,其性格也与汉民族大不相同。正如《楚辞》里所表现的那样,他们感情丰富,多激昂慷慨之士,平时喜欢在水田边唱歌跳舞,男女相爱的方式也比北方欢快热烈,有时甚至放荡不羁。
自古以来,就有人将江南这三国风气的特征概括为:
“楚之艳丽舞踏,吴越之歌谣。”
打仗的风俗自然也与北方不同。江南人身上还保留着蛮性,打起仗来犹如火山爆发,凶悍无比,但在战术上却缺乏计划性,一旦战斗形势陷入艰难境地,就容易士气低落,人心涣散。日本人被认为血管里流着江南人的血脉,从日本列岛数千年大大小小的战争中,也能看到这种特性。
尽管如此,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的楚国仍依仗其人口众多,与北方各国竭力抗衡。同处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亦均非弱小之邦。与北方各国的战争有时还会形成南北相持的局面。但随着西部秦国的强大,其他各国相继被灭掉,楚也在公元前223年被消灭,两年后便出现了秦帝国。
其中,尤以楚国被消灭的方式最为悲惨。
楚国最后一位国王是楚怀王,怀王为人老实厚道,极易上当受骗,因多次中秦的奸计而成为其手中玩偶,最后终于被秦当成俘虏,监禁在秦的都城。怀王简直就像一个被随意耍弄的傻瓜。据说他后来曾只身逃走,又再次被抓回去,终于死在秦都城。秦将成为遗骸的怀王送还楚地。楚人皆叹息不已,怒火中烧,发誓要找秦复仇。
——难道楚竟被耍弄到这种地步吗?
这种感受,大概只有楚人才体会得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句话在当时曾广为流传。
项羽就是一名发誓要复仇的楚人。
“项”这个字在历史上也是一处地名(河南省项城)。
项氏原本是楚的贵族,因古代曾受封于项地而成为该地域的领主,本族人口亦随之大大增加。这一族人遂取地名为姓,是为项氏。
在一段时期里,秦日益强大,含楚在内的六国则日渐衰微,特别是楚所受之压迫日甚一日。到了最后,指挥楚军苦撑国运的就只有项氏出身的项燕将军了。名将项燕在憎恨秦国的人中声名大噪,有时甚至会被赋予一种守护神般的色彩。他不仅愈战愈强,而且爱护部下,这也使其名声更加响亮。即使在项燕死后,憎恨秦国的楚人之间也仍然流传着一个说法:
——项燕将军并没有死,正雌伏在草莽之间,伺机灭掉秦国。
楚之地多山水美景。
长江产生许多支流,形成湖泊;山峦郁郁葱葱,阳春时节,朝雾缭绕,暮霭迷蒙。
人们都说——楚之山河,正涌起向秦之恨。
顺便说一句,首先揭竿而起对秦造反的陈胜吴广也是楚的遗民,往日里均以务农为生。
不用说,这时楚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只成了一个地名。始皇帝消灭六国之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汉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区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设县。郡为一级单位,县为下属单位。在楚国先前的地盘上,只设南阳郡、南郡和长沙郡等三郡,就足以涵盖其全部领土了。楚遗民成了始皇帝的臣民,在帝国的名义之下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被驱使长期从事劳役和军役。陈胜吴广就是在与一群伙伴被赶往边疆当兵的途中,鼓动那些老百姓起来造反的,但在向天下发出号召之际,陈胜跟志同道合的吴广商议说:
“我等只是无名百姓,以这个名义,天下是不会奋起响应的。”
于是决定由陈胜自称为“扶苏”。扶苏当然是指始皇帝的长子,虽说因宦官赵高的奸计已被迫自杀,但天下人还不知底细。扶苏并不像其父始皇帝那样性情暴戾,据说还屡屡向父皇提出谏言,陈胜就正是利用了这些传说。他又对同伙吴广讲:
“你就当成是楚的项燕将军吧!”
尽管亡楚之项燕将军早已成为故人,但其名字在这种场合仍然可以利用,也可以看出这位将军的名声有多么大。
这一时期,在扬子江附近的一座小城里,常有一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向伙伴们悄悄地表白自己的身份:
“我只能偷偷地告诉你们,我是项燕将军的儿子。”
这名男子就是项羽的叔父项梁。于是,项羽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已故将军项燕的孙子。至于是否当真,人们也就无从查考了。中国在古代也实行大家族制,到楚之名将项燕将军时,其家族成员恐怕已有三五百人之多。项梁有五十岁左右,属于该家族的成员大致不会有错,不管怎样,反正他具有颇似贵族出身的典雅容貌和风度,还具有北方色彩的文字修养。
到了楚的末期,宫廷常和许多贵族大家庭一起四处漂泊。项梁也曾漂泊四方。
“故乡在下相。”
项梁总是这样自我介绍。那是一座小小的城郭,位于现在江苏省宿迁县的西部,该地区有一条叫相水的河流可以灌溉农田,小城就在这条河的下游。因其位于相水下游,故而起名下相。从楚原先全部的版图来看,下相偏向东南角落。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战国末期天下大乱之际,这座下相小城就是项氏家族一个分支的落脚之地,项羽就出生在这里。楚灭亡时,项羽年仅十岁。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故去。
项羽自幼被叔父项梁领养,项梁既相当于他的父亲,又相当于家庭教师。
项羽由叔父带着到处颠簸。顺便说一句,项羽本名籍,羽乃是字。他虽身为“荆蛮”的楚人,却也起了一个中原汉民族式的名和字。而不久之后即将与项羽分庭抗礼的汉人刘邦,尽管出生在汉民族居住的地区,也许因为地方太偏僻,反倒根本没有取个像样的字。由此也可以看出,虽说项羽是荆蛮,但却更像一个充分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家庭的子弟。实际情况也许是这样的,即荆蛮中有教养的家庭都受到中原文化的强烈熏陶,而即便是在中原地区,倘若像刘邦那样出生在偏远的小村落,也照样不会有中原绅士那么多装点门面的东西。在这片诸多族群杂居的大地上,自古以来就不以族群本身定优劣,只要你加入中原文化,就不再被视为“蛮”。本章开头一句就说到江南族群问题,并指出“尚有许多令人费解之处”,其中就包含在这片大地上自古以来就不大讲究族群论这一条。比如,项梁和项羽具有中原名字,只要再穿上中原服装,就不再被当成蛮人。只是从项羽的性格来看,仍不能不令人感到他确实还是一个属于江南荆蛮的小伙子。
项梁很喜爱从十岁起就由他抚养长大的项羽。项羽动作敏捷,直觉灵敏,且力能扛鼎,又十分顽皮,只有保护人项梁方能约束得住。项梁并非只是容貌典雅的士绅,早先也曾杀过人,还与市井无赖有过勾结。他带着项羽四处流浪,与其说因为是楚的遗臣,还不如说是为了躲避被害者遗属的复仇。
在流浪过程中,项梁曾教这个侄子读书认字。
“这种东西谁能记住呀?”
项羽每次都要撒娇耍赖。
在当时,楚人学汉字是很难的。在项羽十岁左右,秦帝国正式成立之后,秦才将以前因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的汉字加以整理,形成统一的文字,而项梁的知识大部分还是早先楚的东西。所以项梁既教项羽楚特有的文字,也教秦统一后的文字。
“意思虽然相同,但这是楚的文字。这些才是秦新造出来的文字。”
照这种教法,纵使不是项羽,也会被弄得一塌糊涂。
更难的是,文字的写法因地域不同而各不相同,特别是江南——比如楚——与其他地方差别更大,文字里加入了鸟或鱼一类形状的东西,宛如画漫画一般添上了装饰性。这能否说是楚文化落后的表现呢?文字本来是作为传达意思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工具来使用的。江南文字里多少带有的这种绘画倾向,在功能略显不足这一点上,也许要比中原进化得晚,但若把这种倾向看做与江南风俗中的咒术有关,也许它就是单纯的乡土风情问题了。另一方面,秦是从可称之为与骑马民族杂居地带的未开化土地上兴起的,早就有了基于简明合理的法家思想的治国方法,也许是因为与此有很大关联,其文字的写法极为简朴实用,每个字都规规矩矩地呈正方形,既容易记又容易读,比其他地区简单许多。
项梁继承了楚的传统文化,对秦抱有强烈的仇恨,即便是教一个字,也要向项羽展示楚的那种奔放华丽,即类似于绘画般的写法,而关于秦的书写方法,则总要加上一句:
“秦是这样的。”
随即写上一遍,然后又说:
“啊,秦的那些字,也最好尽量多记一些。”
说起来,这完全是一种补充性质的教法。项羽终于折笔说道:
“叔叔,这字什么的,能写自己名字不就足够了吗?”
书以记名姓足矣!说完就再也不肯学了。项梁想,既然学问不适合侄子的天性,那就不必强求,于是接着传授剑术。谁知项羽对剑术也是半途而废,肯定是烦透了那些反反复复的基本动作。这回连很有耐性的项梁也发脾气了,说:
“你小子总是这样,究竟要干什么!”
项羽则回了一句:这剑术什么的,再学不也只能打倒一个人吗?
“如果有能对付万人的办法,我就想学。”
听到这句话,项梁反倒对侄子高兴起来,于是又传授兵法。兵法乃是项梁的长项,他亲自给项羽讲授兵书。项羽生性就是一个浅尝辄止的人,再听下去就厌烦了,嘴里抛出一句:
“兵法也真够烦人的!”
等于说,项羽的兵法也没有研究透彻。只是项梁并不生气,心中在想:
“这孩子还是有灵气的。”
他对项羽的才干仍寄予厚望。
项梁的激情就像一把利刃,早已磨得锋利无比,其目的与其说要推翻秦王朝自己当皇帝,还不如说是为了讨伐秦替亡父项燕报仇雪恨。
“只想报亡父之仇。”
项梁曾对一些口风紧的朋友吐露过内心的秘密,也许是想用这种办法让伙伴们相信自己是项燕将军的亲生儿子。总之,人们都认定:
“一旦天下大乱,项梁必定会成为收揽人心的英雄。”
就这一点而论,在上年岁的人当中,项梁远比项羽更受欢迎。项羽还太年轻,在一般人眼里只能算是项梁的一名保镖而已。
可是,项羽十八九岁时竟长成了身高过八尺的堂堂男子汉。秦时的尺,一尺是二十三厘米。八尺就是一百八十四厘米,在人们体格大多矮小的江南,这个身高显得特别突出。而且他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只青铜鼎,头脑又聪明,还有一种迷人的可爱劲头。在与叔父一起广结善缘的大江南北,项羽的伟岸和人品一步步虏获了年轻人的心。叔父则早就得到了许多具有实力人物的信赖和尊重。可以说,叔侄二人相得益彰,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
这位叔父和侄子最后落脚的地方是吴中(现在的苏州)城。
吴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旧都,吴国灭亡之后,单提到“吴”也指这座小城。又过了许久,吴这一带的发音与汉籍经典同时传到东方的朝鲜南部和日本,成为吴音,丝绸的纺织技术也从这里传了过去,被称做吴服。
从中原地区来看,吴人或许也属于南方蛮族,但广义上的吴地却占有扬子江和钱塘江两个三角洲地带,最适宜于种植水稻,是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人口也多。作为一座城池的吴中则更进一步,拥有上述可被称为大地粮仓的腹地和水运之便,在秦代就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就在这座热闹的小城先扎下根吧!”
项梁对项羽说,同时提醒他要小心行事,要想收揽人心,就不能让人讨厌。
项梁多少还带了一些财物。
加上项梁也有学问,社会上的事也知道很多,还常常为人出力帮忙,因此很快就成为城里的头面人物,人们都说:
“无论什么事,都可以找项梁大人商量,只要按他所说的去做,保准不会有错。”
项梁的地位已接近于某种游侠盟主的身份。
作为城里的头面人物,项梁也经常出入于秦治下的郡县官府。这个地区的郡叫会稽郡,其管辖范围很大,差不多相当于早前吴越两地的面积。在秦时就很繁华,据说户数就有223038户,人口则达到1032604人之多。仅会稽一郡就设有26个县。
会稽郡的郡守叫殷通,是秦朝廷派来的。其管辖领域相当于二十多年前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郡守也是有权有势,可谓跟过去的国王一般。
“殷通是王吗?”项羽曾问过叔父。
“不是王,是一个官。”叔父回答说。秦朝没有封建割据时代的那种王。
“王和官有什么不同?”
“差不多,不过不一样。”
此中的奥妙是很有趣的,项梁把秦的始皇帝所发明的这一大套官僚体系解释给项羽听。官不是王的一个表现,就是官没有过去王所私有的军队,只对朝廷派驻在地方的军队行使监督权。
过去的王即使懒于处理朝政,其手下的家臣家将也会尽力支撑料理,而秦的地方官吏却不能这样。
他们以始皇帝权力代表的身份君临所辖的百姓,从老百姓那里征收赋税。收上来的赋税不能像过去的王那样归自己所有,而是必须在扣除所需经费之后全部上缴到始皇帝那里。
“这么说,官就是靠俸禄雇来的王啦?”
项羽问道。与时兴的那些官相比,他更喜欢古时候的王。
“嗯,不错。”
叔父点了点头。
地方官的工作还挺忙,既然成了始皇帝的命官就不得不操劳,一旦征收赋税不力,就会被始皇帝一道圣旨罢官摘去乌纱帽。
可是,赋税一旦征过了头,作为创税来源的农民就会逃往他乡,反而造成税收减少。这里面的限度实在很难掌握,只靠那些地方官员及其手下的部属是很难办到的。官员就会拉拢收买各地的头面人物,让他们帮助协调与老百姓的关系。就郡官府所看到的情况,在吴中具有影响的头面人物里就有项梁。
“在过去有王的那个年代,像我这样的人是没有用的。”
项梁说。所谓“像我这样的”,指的是城里一些有影响的人奔走在官府和老百姓中间,协调二者之间的利害冲突。
——项梁,拜托你啦!
权力巨大的殷通常常满脸挂笑地这样说,这也是因为如果无视项梁的存在,就很难驾驭老百姓。尤为难办的是,还有那位史无前例地大兴土木的始皇帝凌驾在头顶之上,从咸阳发来的命令一道接一道,内容全都是往哪里哪里派出一万民工,往边疆的什么地方派两千人去服劳役。对于这位地方官员来说,这些麻烦事已足够他手忙脚乱的了。如果有该服劳役的人逃掉了,达不到指定的人数,根据法家赏罚分明的条规,殷通就要从郡守宝座上滚落下去。逢到这种征集民工外出服劳役的场合,地方官都不得不依靠项梁这样私底下具有实力的人物。
——尽力而为吧!
在这种场合,项梁就会答应下来,然后返回吴中城,与那些早就归顺自己的有头有脸的人反复商量,如果有困难,就再次跑到郡府那里去讲明情况,让他们再作一些调整,凑够可以接受的人数,再交给官差。
——项梁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连殷通都暗自佩服了。而另一方面,在吴中底层老百姓的眼里,见项梁经常出入一般人怕得不敢近前的郡府衙门,都把他看成是异乎寻常的人物,而且还看到他与郡守从容不迫地交谈,感到他确有权威,仿佛真的成了郡守代理人一般。项梁经常出入郡府的效应,为他在吴中城里培植势力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总而言之,在这片土地上,诸侯王及其派出去的地方官吏还能为老百姓造点福,而到秦以后,这种事情就几乎近于绝迹了。就老百姓来说,那些地方官吏就跟土匪盗贼没什么两样,简直如虎狼一般,只想着尽量躲开他们的祸害,否则就难以维持生计,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
“项梁大人!”
这一称呼表明,项梁似乎已成为避开这帮虎狼之害的守护神了。守护神总是带着一个名叫项羽的、力大无比的大高个子做护卫。这对组合永远不变,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接受邀请去什么地方,无论是在县衙院子里整天无所事事地扎堆凑趣,还是顶着烈日到远在会稽郡的郡府衙门去办事,二人都形影不离。
——多好看!
人们望着这形影不离的叔侄二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好感。
吴中城里的大众跟天下众苍生一样,对秦在这片大地上首创的官僚制度一直很不适应。项梁则像魔术师一样缓解人们对这帮虎狼“官”的愤怒情绪。如果没有项梁,吴中这座富裕的小城也许早就被虎狼吞噬一空了。
“不管怎么说,项梁项羽这叔侄二人毕竟还是楚的名门望族嘛。”
言外之意是,秦的地方官也会有所顾忌吧!吴中城大众心里曾有这个看法,但他们都估计错了。新兴帝国那些盛气凌人的地方官吏,对一个小小乡村的名门望族根本就不存在惧怕的问题。可是,项梁碰上讲这些话的人时,总是置之一笑,说:
“啊,是这件事呀!秦的官员们跟西边那些带马粪味的羌人(少数民族)差不多,根本就不讲什么出身门第。尽管楚已灭亡,但对楚有根基的家族还是高看一眼的嘛。”
这里所讲的意思是,对于楚的名门望族,就连秦都会礼让三分的,这件事早早传开的话,一旦将来举起“项氏”大旗时,就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不过,项梁经常到郡县官府以柔性诉求的方式使他们听从自己的意见,却并不是这种出身名门的作用。他的力量来源是,小心我背后有几十万下层老百姓哩!还有一点就是,项梁的举止风度十分迷人,仿佛身上散发出一股香草般的芳香。
“不知什么缘故,与那位谈话就是心里舒服。”
连身为会稽郡郡守的殷通都这样说,在这片辽阔的三角洲地带,他可是皇帝的代表,手里握有绝对的权力。殷通这个人,原本是宰相李斯的门徒,只不过蜻蜓点水般地和李斯学过一点“以法治国”的思想,其他就再没有什么可称道之处了。这位郡守跟一介平民的项梁很对脾气,似乎就是因为项梁举止优雅且礼节周到。行礼如仪,始终保持温文尔雅的表情,礼节上永不失对对方的尊敬——这就是所谓的礼仪,不过这一切如果能始终保持,谁见到都会心情舒畅的。再加上项梁见多识广,对这片具有吴越文化和楚文化双重积淀的三角洲地带的丰富物产和乡土人情均了如指掌,即便是细枝末节的话题,都对殷通治理民众颇有裨益。而且,项梁讲话还很风趣。
再进一步说,项梁对秦的法律也很熟悉。因为他是依据法律提出底层民众的要求,所以殷通也无法拒绝。
“干脆当个吏吧?”
殷通曾劝过项梁。
所谓吏,乃是一级基层小官,由当地产生。项梁面带感谢之意,诚惶诚恐地婉言谢绝道:太遗憾了,像小民这样的人顶多只能帮城里干点杂事,实在是没有当吏之类的能耐。
“只要能对大人有用,就足以令人高兴了。”
听项梁这么一说,殷通也就不会不高兴了。原本殷通就不是出于人情才关爱项梁的,而是觉得可以把他当成工具来随时加以利用。本来,身在咸阳的始皇帝对天下各地官吏的要求就很多,对他们的考勤尤为严厉,可以说犹如在他们脖子上架了一把刀,时刻监视着。对朝廷的命令,官员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殷通既然将如此严酷的独裁者当成了主子,那么,找一个项梁这样的人来当工具,借以妥善解决和老百姓之间的利害冲突,就成了他的当务之急。对殷通来说,项梁十分合适,因为他并不要求任何回报,既不会向官府寻求特权,又毫无通过巴结谋个一官半职的企图。
“也就是说,这个人把替别人帮忙当成了生活中唯一的乐趣。”
殷通总算理解了,而项梁也老早就准备好了上面那些表白自己的话。
即便在吴中城内,项梁也常助人为乐。当初,每逢有丧葬仪式都是由他主动跑去帮忙料理后事,但最近却出现了变化,人们都说没有项梁帮忙的葬礼显得冷落多了。
不管多么贫穷的家庭的葬礼,项梁都是有求必应。只要项梁到场,参加葬礼的人就多,主人会一辈子感恩戴德。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曾这样写道。在以家族序列为根本原则的儒家学说里,葬礼是一项重大仪式,但在当时,儒家学说还没有普及。不过,儒家学说产生以前,这片大地上就有可称之为固有习俗的家族原则,倘有丧葬仪式,便会有许许多多的人聚拢过来,人人都在帮忙,实在是关心备至。
项梁对这些丧事全部一手包办。即便是一位无足轻重的市井老爷子亡故了,项梁也要聚上一帮人举行隆重的葬礼,整个场面甚至会让人以为死去的是一位王侯将相。而这位老爷子留下来的孩子们就会对如此隆重的仪式深受震动,都会对项梁感恩不尽。自然,项梁是从不接受谢礼的。
碰上为有影响的人物举行的大规模丧葬仪式时,项梁便宛如全军统帅一般坐镇后堂,指挥手下一班人马。令人感到滑稽的是,整天过着这种日子的项梁,不知不觉之中竟有了许多属下人等,举行丧葬仪式时就将他们全部带过去,各尽所能分派工作。每次丧葬仪式,项梁都会发现新的人才。
“这个人能带一百多人呢!”
一旦暗中发现,项梁就特别予以关注,教给他各种知识。人的才能天生就参差不齐。有的人起初看上去仿佛具有耀眼的才华,没过多久,又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那家伙只有哗众取宠的本事,根本就无法统领更多的人。”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项梁就会根据其本事,作出适当的安排。
说起来是后话了,当项梁后来举兵造反时,将以往在葬礼和劳役现场培养教育出来的那帮人,都按其所能给了个职位,但也有漏选的。其中有一个某某人就来抱怨说:为什么不重用我呢?当时项梁就郑重其事地说:
“你还记得许久以前某人葬礼的事吗?”
又说,那时给你安排了这么一件差事,你却没能办好,所以这次不再任用你。这位某某人大概不是能力不强,而很可能是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举兵造反是带有赌博性质的,此时每个指挥官能力的大小并不那么重要。尤为关键的是要团结,凡有可能危害团结的人都必须事前排除掉。只从这一件事,就可以了解项梁是何等人物了。
始皇帝驾崩,末子胡亥即位。
胡亥即位第二年的七月,江南阴雨连绵。在这连绵不绝的淫雨之中,陈胜吴广和其他应征服兵役的人一起起来造反了,地点在扬子江以北一个叫宿县的地方,碰巧的是,这里离项梁项羽老家的下相很近。在秦官差带领下,他们正被引领着往北方赶路,跟那种在军营驱使的奴隶差不多。他们所到达的宿县附近本是一片低洼的湿地,大小河流经常泛滥,形成了常年积水的沼泽。一到连续降雨的日子,大大小小的沼泽就连成一片,仿佛成了一望无边的湖泊,令过往行人根本无法通过。
“根据秦的法律,在规定日期内不能到达的要处以死刑。逃跑也是死罪。反正是死,干脆起来造反吧!”
在陈胜的煽动下,此前如羊群一般服服帖帖的伙伴们一下子变成了一群狼。他们杀死秦派来监管的官差,向四面八方发出檄文。
“扶苏皇子和项燕将军起事啦!”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撼了四面八方。已成故人的扶苏生前与项燕毫无瓜葛,但在这种时候却成了最响亮的名字,轰轰烈烈地传向远方。陈胜和吴广发现,一旦行动起来,连附近的秦军都惊恐万分地加入了反叛军,因此觉得已没有虚张声势的必要,决定将扶苏、项燕的名字拿掉,坚持使用陈胜吴广的真实姓名。在宿县这片沼泽地里爆发了如此大规模的叛乱,消息传至各地,当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四面八方一群群服劳役的民夫相继起来响应,很快就形成了惊天动地之势。
没有人对秦的政治抱有好感。法律制度和官僚制度是始皇帝创立的用于平民百姓身上的实验性政治,在旧秦国狭小范围内获得了成功,但在自古以来就保持农业社会传统的那些地区,则与过去的习惯有很大差距。对于天下老百姓来说,这世界就变得好似大地上布遍了荆棘,简直无法生存下去,而且总有服不完的劳役,连维持生计的时间都没有。人们背井离乡被迫去服劳役,成百、成千乃至上万的人挤在一起,整天生活在工棚里。这些人对国家怨声载道,只求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既然在服劳役,就要过有组织的生活,于是就有了组织。整个组织奋起造反的话,就会原封不动地转化为民间军队。
当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吴中城时,已变成了这样的说法:
“长江(指扬子江)以北,遍地都是流民和反叛士兵!”
还有传来的消息说:
“秦军也一批接一批地向反叛军倒戈了!”
一切都跟事实沾点边。
说起秦军,他们也未必全数效忠于皇帝。虽然秦固有的军队还不至于轻易改换旗号,但各地的守备军却是从当地征募来的士兵,有过去的齐人、赵人、燕人,还有楚人等等。让他们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对“皇帝”这个耳生的新词有什么崇敬之心和神秘之感。至此可以看出,始皇帝诸多失误之一,可能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并不符合传统的新词来做自己的称号。
“秦就是西戎——西部野蛮人——的同类。”
人们心里都抱有这个看法。尽管始皇帝顶着新词“皇帝”的称号走遍天下,却令人疑窦丛生。尽管令人疑惑不解,但在辞世之前,始皇帝仍能以其强悍的统率能力亲自掌管强大的嫡系秦军,令天下俯首帖耳。
始皇帝的失误,恐怕还在于他把所有百姓都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大张旗鼓地驱使他们去服劳役。他全然没有意识到,普天之下都是劳役现场,正为流民军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至于继承始皇帝宝座的年轻的胡亥,对这一切就更不可能理解,他发动劳役的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父亲在世的那个年代。父亲没修完的巨大陵墓必须突击完成,父亲生前未完工的阿房宫也必须抓紧建成。
普天之下,到处都是民夫。
项梁稳坐在吴中城内。这座后来被称为苏州的小城,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河道密布,流水潺潺;青砖瓦舍,美不胜收。然而他的幕僚们却正在四处奔走,加紧组建一支队伍,以应付紧急情况。
“又有什么大葬礼了吗?”
肯定会有人慌忙反问一句的。幕僚们对每一个人都耐心细致地加以解释。
“现在要做的不是葬礼,而是要干一件更痛快的大事,大得简直没法说。”
不能说出是要打倒秦。秦帝国的一整套管制体系还严密地控制着江南地区。作为吴中的协调人,项梁只能说是自卫。各路流民军在扬子江北部如炸开锅一般闹腾得正欢,倘若他们前来袭击这座富裕的吴中城,又会怎么样呢?
“不,会来袭击的。而且有准确的消息说,最近就要来了。”
流民军正为士兵的粮食补给一筹莫展。他们当然会南渡扬子江,袭击并大肆抢劫江南这块遍地是粮的地方;或者采取更聪明的办法,将这里作为大本营实施割据,以形成与秦朝廷分庭抗礼之势。总而言之,他们是不会忘记江南这块宝地而跑到别处去的。
“来了就会强奸妇女,杀死壮丁,抢走财宝,使全城变成一片火海。”
这些话也并非空穴来风。谁都能理解。理所当然的借口就是必须起来自卫,现在正在组织自卫部队,这些就是项梁幕僚们四处奔走相告的说辞。自卫就需要有头领。
“要说桓楚君,也是可以的。”
幕僚们先讲了一个人,桓楚本是城中地痞流氓的头目,作为一个场面上的人物,跟项梁不相上下,只是最近发生一起动手伤人事件,已不知所踪。
“不,还是项梁公合适。”
即使故意不从幕僚口里讲出这个名字,也总会有人提议的。且不说项梁早已成为主持葬礼的名人,仅凭他是亡楚名将项燕将军之子,就足以令人信赖了。如果举起项氏大旗,楚的旧臣们也会很快投奔过来,在人数方面肯定要比桓楚更具有吸引力。开始,人们就寄予了厚望,认为项梁在兵法秘诀方面至少应该有项燕将军的某些传承。
反叛转眼之间就发动起来了。
说实话,在这段时间里,身为会稽郡守的殷通心情也极不平静。
“流民的骚动还只限在长江以北。”
起初他还这样作着自我安慰,但对江北的骚动什么时候会越过长江波及到南方这片鱼米之乡,实在是毫无把握。波及不波及还在其次,一旦江南本地有英雄崛起,局势立时就会大变。可以肯定的是,不论谁起来作乱,首先要干的都是同一件事:肯定是第一个攻击自己所在的郡府衙门。防守府衙的秦军因兵力过少而军心浮动,到时候难保秦军本身不会趁势兴风作浪。向京城咸阳乞求援军,路程又太遥远,再加上途中有陈吴一伙叛军活动猖獗,甚至连使者都派不出去。纵然使者能到达咸阳,那位二世皇帝(胡亥)和拥立他的宦官赵高,也根本没心思向远隔千山万水的地方派出援军,原因很简单,既然已有消息说陈吴叛军已向咸阳进发,皇帝和赵高他们肯定正为防护咸阳这一头等大事而手忙脚乱。
如此一来,殷通就只有坐等本地叛军打上门来。
“干脆,还是我自己先叛秦吧?”
这个想法从殷通脑海里掠过是很自然的。凭靠江南大举募兵,高举讨伐暴秦的正义旗帜,如有可能,便斩平四方使其归顺,再攻下咸阳,最终由自己打造出一个新帝国。这不是痴心妄想。能否实现另当别论,要想让自己活得心满意足,已再无他路,想到这里,殷通终于下了决心。
紧急情况下,决断宜早不宜迟。总而言之,要先募兵。募兵之后,殷通的旗帜就会在江南大地上飘扬,大大小小的流民团伙就会慕名而来,声势就会愈来愈大。越快越好。
殷通决定叫上项梁。
“只要调动那个温厚老实、只知读书的小个子,吴中募兵问题就不难解决。”
他急忙派人到项梁那里。正巧项梁在家,从灶间出来,故作糊涂地朝来人应酬道:
“又有什么民夫的事……”
出了家门,项梁照例带着项羽,此外再无别人跟随,可能是考虑到时机敏感,带一大帮人走在路上,会让人不放心。
殷通早已等在那里。一见项梁,他当即笑逐颜开,屏退左右人等,搂着项梁的肩头,将其招呼进了里间,只把项羽一人留在院子里等候。项羽使劲吸了一口气,啪地一声将一口痰吐到了地上。
“这是机密。”
殷通压低了声音,缓缓地将他那张大脸盘凑到项梁鼻尖跟前,带着口臭说道:长江对面都起来造反啦!项梁对形势当然早已掌握,但还是故意做出很吃惊的样子。殷通进一步压低声音说:非人反,此乃天——接下去就不说了,过了一会儿才又说道:
“——此乃天欲灭秦。谚曰: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天意已在灭秦。我想即刻发兵!”
连项梁都着实吃了一惊。项梁事前也没有料到,郡守本应属于秦官僚体系中的中坚分子,连这一级地方官员都想背叛皇帝,甚至要抢先下手拉起队伍称霸一方了。
“天下真是变得不可收拾啦!”
这样想,并不是指秦那些朝廷命官的伦理观念已经彻底崩溃。确实,就殷通而言,若说违背伦理,直至昨天为止,在江南三角洲地带,他还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仿佛他就是秦帝国本身;然而今天却摇身一变成为反秦人士,正准备起兵灭秦。项梁脑海里又掠过一个想法:
“或许,秦的官吏本来就是这路货色吧!”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始皇帝虽然建立了官僚制度,但并没有抓紧将最核心的官僚伦理,特别是忠诚理念灌输给他们。尤为严重的是,秦完全抹杀了法家正式出现之前的伦理观念。秦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当然是刑名主义,否定伦理,以法为万能。讲法,就是讲刑名,一切都以国家力量为根本,若国家力量衰弱,法将失去其实质,守法一方也就不再承认有守法的必要。秦所推崇的法家思想的弱点,在殷通身上首先暴露出来。
“所谓官,就这么变化无常吗?”
项梁目不转睛地望着殷通那张菜墩似的大脸盘,感到秦帝国正在烟消云散。
“不过,殷通也有殷通的道理。”
也就是说,从法家信徒殷通的立场来讲,作为法源的国家既已衰败,自己就应该站出来创造新的源泉,这也许就是他头脑里认定的正义。
可是,项梁是一个长于务实的反叛者,认为实际操作起来绝非易事,因为事态已不局限于流民骚动,现在已严重到连地方官都要反戈一击了。尽管身在市井,项梁却始终密切关注着当前的形势,不停地进行分析判断。谁知,始皇帝死去才一年多,或者说从陈胜吴广造反算起才只过去两个月,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竟然超出了项梁的视野。
“必须抓紧行事。”
项梁开始着急了。
眼前的殷通更是显得急不可待。
“项梁公。”
殷通的态度顿时谦恭起来。
“事不宜迟。特别是募兵越早越好,否则,很难想象什么时候会有不法之徒跳出来动手,在江南这里招兵买马了。”
“那位不法之徒就是我嘛!”
项梁愈发亢奋起来,热血冲到了脸上。眼前这位殷通,不就是竞争对手吗?
“公哟!”
殷通以威严的口吻叫了一声,然后说道:
“我想以公及桓楚做两翼将军。公可以与桓楚一起火速替我去募兵吗?”
“什么?难道要让我跟桓楚之类的流氓小偷搅在一起吗?”
项梁心里甚感不快。
“桓楚老弟最近不知所踪。”
刹那间,项梁已打定主意,决定采取下一步行动。
“了解他行踪的人只有我侄子项羽。刚才我已把项羽带到这里来了,所以,方才的命令,还是请郡守大人直接交给项羽去执行吧!”
“唔。”
殷通使劲点了点头。
项梁走出屋子去叫项羽。他沿着院子四周的回廊一路小跑,他一向胸有成竹的,此时也难掩怦怦心跳。他要在此紧要关头一举改变终身的命运。项羽正站在院子的一角,上半身映在阳光之下,不知何故,这上半身看上去竟好似化成了一尊金像。项梁吃力地靠上前去,贴着他的耳根说了几句话。
二人立即肩并肩朝屋里走去。项梁讲着什么,项羽缓缓地点着头。话一说完,项梁赶紧讲了一句:
“跟我离开一点!”
叔侄并肩而行是不正常的。项羽抱拳一揖,谦恭地跟随在叔父身后,又成了二人平时走在城里的样子。
进入殷通的屋子,项梁回头望着身后说:
“这就是舍侄项羽。”
与此同时,项羽的身影如同一只大黑鹰,飞快地窜了进来。只见剑光一闪,猛地向殷通头部砍去。殷通惨叫一声。项羽又继续猛砍。殷通的尸体倒在青砖地板上。
“先即制人,后则制于人。公以此教我。”
项梁以戏谑的口吻冲着尸体说道,顺手摘下尸体上带的郡守印绶,自己带上,然后朝这套建筑最前面的郡府厅堂走去。数名持剑的人马上从对面冲了过来。
项羽大喝一声,剑光上下翻飞,一会儿就把那几个人全部杀死。在此期间,项梁正站在台上发表演说。他首先宣布道:
“我项梁,从今天起就是会稽郡的郡守。”
接着又大声讲出“前郡守殷通”这几个字。他说: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人竟然图谋向自己的皇帝造反。因此,由我项梁代天行事,已将其杀掉。从现在起,凡违抗项梁者即以殷通同伙论罪,杀勿赦!从我者均作为义士予以褒奖。听明白了吗?
据说在这段时间里,项羽仅杀死的就有八九十人,不过这也许是夸大其词。许多小官吏都知道项梁是一个有德之人。在如此混乱的场合下,归顺有德之人应该是最佳选择。
即便这座厅堂上有几个有权有势的官吏,也老早就与项梁很亲近了。他们积极协助项梁平息混乱场面。
另一方面,项梁暗地里组织起来的民兵早已聚集在厅堂前面,更有驻扎在附近的秦军投奔这面大旗之下,接下来,会稽郡属下的各个县也都列入了项梁的掌握之中。
“简直是易如反掌嘛!秦的制度太脆弱了。”
项梁在想。尽管说是以法治国,结果却是将国家命运只系于一人之身,这个人还是个似懂非懂之人。始皇帝一死,帝国本身也随即完全陷入瘫痪;郡守一给打死,整个郡也就群龙无首了。
项梁成了会稽郡之王。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