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故事大全 > 历史故事> 发脾气分境界

发脾气分境界

来源: 未知 作者: 安静的夜 时间: 2013-06-19 阅读:

晋元帝司马睿虽然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实际上建国功臣是宰相王导,所以,当时流行“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司马睿显然心知肚明,对王导极为尊重。在隆重的登基典礼上,文武百官陪列两旁,司马睿当众提出,要王导“升御床共坐”,连着让了三四次,王导坚决不肯,这才不再勉强。此时的王导,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应该是派头十足,脾气很大,事实却并非如此。

东晋的司马政权,是从中原跑到南方建立起来的,不为南方士族所接受。王导为了联络与南方士族的感情,曾向南方士族陆玩请婚,没想到陆玩很瞧不起他,不仅不答应,还出言不逊地讥讽他说:“小山上长不了大树,香花臭草不能放在一起。”以王导的身份地位,听到这样的话,不大发雷霆、一刀剁了他才怪,可是,王导表现得很没脾气,吃了人家的闭门羹,脸上也没显得挂不住,还咿咿呀呀地学起了南方的方言。

一天,南方的名士刘惔拜访王导,时值盛暑,一进院子,就见堂堂的当朝宰相正光着膀子,动作夸张地用肚皮在石棋盘上依来偎去,以降温解暑,并自言自语地说:“何乃渹!”“何乃渹”是三吴方言,意思是“多么凉快”。那时士人崇尚特立独行,行为乖张反而受人称赞,王导的表现立刻打动刘惔。刘惔访问归来,有人打听:“王公这人怎么样?”刘惔回答:“也没有特别的地方,只听到他在讲吴语。”

放下身段学说吴语的王导,很快赢得了南方士族的心,北方移居过来的政权,有了感情上的支撑。

有人说,王导没脾气是因为他天生性情仁厚,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还是在西晋武帝时期,有一次,石崇大宴宾客,王导和族兄王敦都受邀参加,石崇使美人敬酒,如客人饮酒不尽,就将美人杀掉。王敦酒量很大,却故意不饮,敬酒的美人吓得花容失色,一连杀了三个美人,王敦傲然无视,滴酒不沾,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王导本来酒量就不行,不喝正好、一喝就多,但恐怕敬酒的美人被杀,勉强把杯中酒干掉,结果自己喝高了。

王导的官越做越大,人都说官升脾气长,他却是个例外,官越大,越低声下气。元帝司马睿对王氏家族占据半个朝廷的局面不甚安心,便有意安排自己的心腹占据重要位置,削弱王氏兄弟的权力。王导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每天正常上下班,工作依然十分勤奋。手握兵权的王敦可没有这等好脾气,他打起“清君侧”的旗号,公然反叛朝廷。此时的王导更加没脾气了,因为按照法律,叛逆之罪是应该诛九族的。他既不逃跑,也不反抗,每天清早便率一家二十多口人到御史台请罪。王导的谦卑让怒气冲天的司马睿也失去了下手的理由,加之朝中多数大臣认为王导无辜,他只得赐还王导朝服,并召见他。王导一见面就诚恳地请罪说:“逆臣贼子,哪一个朝代都有,但没想到,本朝的逆臣贼子却出在我们王家。”听了王导这一番自责的话,司马睿感动得竟然光着脚从龙床上走下来,拉着王导的手叫着他的字说道:“茂弘,我正要将大任托付给你,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其实,王导并非没有脾气,只不过他知道对谁发和在什么时候发。当初,东晋政权刚刚在江南建立,士大夫们每到风和日丽的日子,就相邀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喝酒野餐。名士周顗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王导听了,脸色突变,站起身厉声说道:“我们要齐心合力,报效朝廷,收复中原,怎么可以像楚囚一样,相对落泪!”大家为之一振,情绪骤升。

晋成帝时,苏峻发动叛乱,一直打进首都建康,百官四散而逃。偌大的宫殿里只有王导及光禄大夫陆哗、苟崧几个大臣,他们一同登上御床,护卫成帝。叛军此时已没什么顾忌,舞刀弄枪,想加害皇帝。一向温文尔雅的王导脾气大发,他凛然厉色,斥责叛军的背逆之行,苏峻为王导的气势所震慑,始终没敢加害。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王导不是没脾气,只是未到暴发时。

每个人不管性格如何,都是有脾气的,但发脾气也有境界之分。倘若为一己之小利,为显个人之尊严,而大发脾气,脾气越大,形象越小。王导的脾气,虽不乏书生气,却尽显英雄本色,至今读来,犹令人神往。

  • 上一篇: 解放战争启示录
  • 下一篇: 张謇乱世成功学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