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引爆心理情绪(1)
第11章 引爆心理情绪(1)
赢家六条基本法则
★知道大众在想什么,你就拥有了市场。
★建立一个情绪分析模一式,再对号入座,永远都准备有预案。
★世界上所有的人共同组成了一种复杂的一操一纵关系。借助各种心理、情绪、言行和游戏规则控制对方,这是聪明人在做的事情。
★能够引导某种趋势,你就控制了人们的情绪,成为他们的“导师”。
★如果面临集体反对怎么办?
1.等他们掉进“火坑”;2.再拉他们上来。
★所有的心理一操一纵都为了一个目的:让人们积极地为你效力。除此之外的任何说辞都是一种谎言。
利用公众情绪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引爆点”的概念:在许多难以理解的流行潮的背后,我们能从中发现关键的因素,它们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有人抓住了某些引爆大众情绪的“雷管”并且把它点燃,从而轻易地推动起了一个又一个流行潮。
引导公众情绪,可以让自己永远处在“大多数人支持”的阵营中,而且始终保持正确。商家对消费者的洗脑体现了这一理论的一精一髓,许多营销高手都非常擅长抓住公众的内心需求,将它们汇聚在一起,成功地开拓出巨大的市场。
“流行”是怎么发生的呢?通常有三种人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联系人”角色:他们喜欢搜集朋友,并且认识了很多人,随时与自己的关系网保持联系。这一角色具备了某种优势:他们可以把信息快速地散布出去。因为他们人脉丰富,众人对这些信息经常深信不疑,这就导致了信息的大面积和迅速地传播。
2.专业人士: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在公众的眼中“什么都懂”。他们是某一种知识的达人,能够不厌其烦地把相关的知识拿出来和朋友分享,还能表达出很好的说服力。当他们对某一件事情很狂一热时,就能发掘出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并让公众相信“这是真实的”。比如,一些名人和专业者对于某件商品的推销所产生的广告效应,公众常在他们的推荐和研究下,产生大面积地购买这件商品的消费行为。
3.产品营销从业者:推销员似乎“什么人都能够说服”,虽然这种人没有很深的知识,但是有特殊的能力让人们在短暂的时间就交付信任。这个角色能够把内行发现的东西与人们以简易的语言沟通,然后促成购买。
他们活动在第一线,直接促使交易的产生。
这表明了“信息传递者”环境的巨大威力,与其说服某些个别的人,不如改变和利用他们所处的环境。因为任何流行的趋势都需要一个发展的温床,它们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通过长期酝酿,在条件合适时才突然爆发的。
聪明人懂得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时机,或者知道如何观察并推动这种环境的形成。
当一个带有某种倾向的环境形成的时候,个人的因素就不重要了——个别的反对者和“清醒”的旁观者,很难在此时改变公众的喜好,影响这种趋势的发生。就像在一个非作弊不可的环境中,不论是哪种家庭出身的学生都会倾向于去通过作弊来获得好成绩,老师的劝说和个别同学的阻止,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直到这个环境发生改变,人们才会集体反省自己的行为。
这便是大众情绪的特点,他们具有盲从一性一,不加以深入思考,一旦被引导上路,产生惯一性一,很轻易地就能被引爆,产生强大的效果。在大众情绪的世界,只要一件物品或一个观念拥有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形成一个风潮。那么,如果你掌握到了这个趋势,就可以让一个趋势引爆起来,为你所用。
公众的情绪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擅长洗脑的人都是高明的“情绪推手”,他们无比深刻地了解群体的情绪是怎么回事,能够聪明而冷静地利用这一点。
在现实世界中,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舆论和媒体平台,你会发现它具备一个脱离客观和总是向某个倾向一性一滑落的特点。媒体声音时常在两极之间飘摇不定,它并不想告诉你真实的信息,而公众的情绪恰好又喜欢极端的信息,他们不断地被感动和激怒。
可以说,一旦公众情绪被引导,就会形成巨大的声一浪一:流行的趋势或对于某一意见的强力表达。政客和营销大师对此十分在行,他们天生便是这种声一浪一的制造者!
《乌合之众》的作者、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者勒庞便对此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一性一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斯蒂芬·p.罗宾斯是美国圣迭戈大学管理学教授,他长期从事管理学研究并撰写大量管理教科书。他的着作《组织行为学》是洗脑方面的经典作品,这本书从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三个层面探讨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阐述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群体思维现象有多种症状表现:
1.群体成员把他们所做出假设的任何反对意见合理化;
2.对于那些时不时怀疑群体共同观点的人,或怀疑大家信奉的论据的人,群体成员对他们施加直接压力;
3.那些持有怀疑或不同看法的人,往往通过保持沉默,甚至降低自己看法的重要一性一,来尽力避免与群体观点不一致;
4.好像存在一种无异议错觉,如果某个人保持沉默,大家往往认为他表示赞成。
公众情绪就是拥有这样的异常突出的特点,它极为简单而夸张。对于真相和细节,无法做出、也不想做出细致的区分。“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有没有特别的原因?”当你想让公众仔细思考中间的过渡状态时,你立刻就遭到失败。
集体情绪的夸张随着“事实”的不断强化而得到巩固,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通过公众平台向人们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地传播,其所展示的明确的目标一性一就会吸引更多的力量,直到所有人都对此深表认同或深感反思。
●它全然不知怀疑
公众情绪就像女人,引爆之后,就会瞬间陷入极端。人们集体认为正确的事情,容不得一丝怀疑,它通常是不容辩驳的。
●充满了不确定一性一
除了高明的引导者和幕后的推动者,身在公众群体中的个体,对此都有“不确定一性一”的迷惑。他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下一步会走向哪个方向。比如,今天人们喜欢一条加宽的无兜牛仔裤,以至于销售到了缺货的程度,但你知道下个月会流行哪种款式的衣服吗?
你很难静下心来预测明天的趋势。就算你深知这是一些人推动的流行一浪一潮,你也无法跳出来看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正是因为公众情绪具备上述两个特点,它才容易被极端的感情所打动——政客喜欢这种特点,那些演讲高手和擅长表演的候选人,他们在感动选民时通常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且不断地重复。
他们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因为他们深知,想引导和利用公众情绪为自己牟利,就绝不可以以理一性一的面目出现。他们惯用一些极端的论说技巧,来点燃人们内心的虚弱之处,赢得掌声和拥戴。
判断和引导趋势
如果你不知道 99个人想干什么,不懂得引导他们的方法,你就控制不了最后那一个人——你只能控制你自己。当然,当人在不经过充分的思考的时候,仅仅依靠自己的直觉往往也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可是只限于某些局部反应,整体战略一性一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只依靠所谓天才般的直觉远远无法解决。
判断大趋势是一项非凡的本领,它在各个行业和大小不同的种种事情上,体现出来的都是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能够紧跟潮流,但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引领趋势,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一操一控者和引导者。
在任何一个团体中,总会有某一个人来充当着核心的角色,他的言行能够被团体认可,并指引着团体的某一些决策和行动。我们可以把这种人所具备的人格魅力称为“领袖气质”。但是,真正具有这种领袖气质的并不一定是高层的管理者,因为在任何的一个团体中,小到几个人组成的办公室,大到一个集团,总会有一个人具有说服他人、引导他人的能力。
总的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领袖气质”也可以被认为是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领袖力的表现:专业能力,值得信赖的领导力,引领人们走向成功的能力,反映你的眼光和视野,同时考验你的决策力。
鲍尔默领袖魅力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洛克菲勒家族是怎样一操一纵市场并成功地赢得了整个石油帝国的拥戴?
1936年 2月 11日,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在伦敦上演。
2004年 12月,卓别林在影片里面的一根竹手杖道具在英国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4.78万英镑(约合9.22万美元)的高价成交。
时代在变,而人们对于卓别林和《摩登时代》的喜一爱一没有丝毫减弱。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影片。影片中主人公发明了一台新的供食机器,这样工厂的工人们就可以不用停下工作去吃午饭了,可以节省时间继续工作,可是那台机器却出了岔子,结果搞得卓别林满脸全是食物。最后,卓别林被送进了监狱,后来释放,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领导了一场共产主义集会,而且与一个街头流一浪一女相一爱一了。
影片辛辣犀利的讽刺,揭示出工人遭受资本的欺压,榨尽他们最后血汗的严酷现实,同时也引起观众对“工业社会对人一性一异化”的反思,被机器洗脑后的工人展现给人们的永远是麻木呆板的表情。影片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但同时超越那个特定的时代,现在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具有与此相似角度的影片还有美国电
影《黑客帝国》,影片对于人类一精一神和肉一体的分离进行了深入而独特的展现。现代社会,人的肉一体生活在被支配的世界,而一精一神也同时受到控制和钳制。
这是人们一直在追问的一个命题:洗去旧有的思想,你是否还是昨天的你?对人们在洗脑时的一精一神变化和行为趋势加以判断,似乎是更为高明的一种能力。这不仅仅是对商业营销和管理洗脑的研究这么简单,你能深入人们的心灵世界,聪明地找到自己的定位。
你会很容易在这些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对于环境和敏一感一性一、趋势的判断和掌握,再结合了他们自身的信心、远见和坚定的信念,一系列优秀的品质综合起来,才使他们能够以一种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身份站在前台,向这个世界展示了自己卓越的领导能力。
这就是一个不解之困惑的原因: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建议,在你的口中说出与在他的口中说出所产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呢?在某种情况下,为什么有着比他更出色才能的你,却无法像他那样得到团体的认可呢?
答案就在前面,他对于趋势的判断让人信服,而你却没有做到。
将你的追求变成集体的期待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