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大历史的失踪者”
“你能叫出曾祖父的名字吗?”在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培训时,李远江总会向学生这么提问。答案绝大多数是否定的。
“我曾祖父又不是名人,谁会记得他?”
“你曾祖父不是名人。但他是实实在在的,活过的一个‘人’。在历史潮流中,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他们的故事,与成功者同样精彩。”李远江反复告诉学生。
2013年4月初,在北京建国门外大街外交公寓的一间办公室里,李远江给记者递上了新换的名片,《东方历史评论》高级编辑,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总策划,名片是手写的,新的职位才刚刚确定下来。
李远江199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任教于北京市西城区北海中学(后并入北京四中)。2002年离开学校,从事多媒体历史教学软件开发,2007年参与《先锋国家历史》(即《看历史》)创刊并担任记者,今年年初离开杂志,但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继续进行。
1974年始创于克里夫兰大学的“国家历史日”,如今已成为全美最有影响的中学生历史研究竞赛,每年有70多万名中学生踊跃参与。活动不仅培养了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推动了国民历史教育,而且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李远江希望把大赛办成“美国国家历史日大赛”那样,让历史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人人都能书写自己的历史。在他看来,“了解历史是构建公民社会的重要基础”。培训孩子更有意义
大学期间的李远江就爱追问,因此选读哲学,研究马列主义,但仍有深深的困惑。
毕业后,李远江踏上中学的讲台,教政治,讲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但他无法解开自己的困惑。两年后,历史科组缺人,李远江主动申请改教历史。
在学生眼里,李远江不是一个直接给答案的老师。
他讲隋朝史,会告诉大家隋炀帝有两个谥号,一个叫隋明帝,是他死后群臣廷议的结果,而另一个是隋炀帝,是唐代史官对他的评价。从明帝到炀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关于答案,他会给学生提供不同时期的历史材料,让学生自己寻找历史的另一面。
“新课改”开始时,李远江将学生成绩的50%用于实践考核,放手让学生去调查什刹海的历史,学生们很投入,纷纷到什刹海周边的老人家里去走访,还去北京历史专家那里请教,在搜集了大量文字记录以后,合作完成了一篇资料翔实的研究性课题《什刹海的由来》。
几个学生拿着这份作品问他:“老师,这篇文章能不能发表?”
李远江觉得这是一篇出乎意外的出色作品,却找不到展示的平台。他由此希望创办一个大赛,展示作者们调查记录的真实历史。
一开始,他准备面向成年人举办历史写作大赛,但一个朋友提醒他:“相对于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的学生而言,成人的思维相对比较固化,短期很难改变。而孩子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不断成熟期,培养孩子,比培训成人更有意义。”
这样的实践持续了两年。之后李远江辞职,做了五年教学软件编辑,直到2007年,《先锋国家历史》创刊,李远江又转行成为记者。
这一次,举办历史写作大赛的提议终于被主编唐建光采纳。2011年,在《看历史》杂志和《中学生历史教学》的赞助下,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顺利启动。大赛另一位负责人常疆曾是位网络工程师,有技术有职位,拥有国际经贸和心理学的双学位。偶然问听说了这个历史大赛,被打动,成为李远江的得力搭档。
这个世界永远需要一点情怀,一点坚持。
行走17个省60多所学校
第一届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的主题确定为“我写我家”。公告发布后,他们收到了几百份投稿,仔细一看,哭笑不得:投稿都是一些史料的简单罗列,有的学生甚至把百度百科里的资料“一字不差”复制粘贴。还有学生把比赛当成“新概念作文大赛”,凭空捏造故事。
对中学生来说,要当“史官”并不容易,因为他们此前并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李远江和评委们商量。决定到各所学校里进行写作培训:写历史不是写穿越小说,也不是写学术论文,它就是自己身边的一个个故事。必须真实可考。
筹备期间活动经费短缺,李远江为了节约开支,两个城市间尽量不住店,就在火车上睡,到了学校就开始培训,讲完课又开始新的旅程,很少休息。
第一届大赛后,李远江去了12个城市,给近5000名师生做培训,积累了100多所学校的资源。
在广东松江,李远江问在座的学生:“你们知不知道,每天和你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和你们在一个饭桌上吃饭的你的亲人们,其实你并不了解他?你知道他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大的历史事件吗?你知道他在这些事件中都做了什么吗?你知不知道他经受的痛苦和曾经的梦想?”
一名中学生留言道:“远江老师,你说的是对的,他们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还有一次,参加培训的某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去跟父母商量想考历史系。结果,家长投诉到学校,说希望孩子将来学金融,现在要学历史,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类似的家长和老师常常会遇到,让李远江深感培训任重道远。
到了第二届,他给这些学校的老师逐一写信,感兴趣的学校可以申请免费培训。最后申请的学校有好几十所。
自2012年3月26日起,他行走数月,17个省60多所学校,培训老师和学生两万多人。
他希望能给孩子们另一个视角看待身处的世界。
寻找历史的另一面
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时,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二的学生徐一丁已经选择了理科,因为姥姥坚决反对他学文史,“离政治越远越好。”
解放前,徐一丁的三舅公薛启庚靠奖学金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反右运动中敢于直言而被打成右派。之后,又经历文革厄运,直到1979年才被分配到镇江师专重返讲台,姥姥曾亲眼目睹亲人落难,所以让小外孙选择“更安全的理科”。
徐妈妈王宁则非常支持孩子参加历史大赛,并且特意带孩子到上海访谈三舅公,又购买了丛维熙和丁玲的书籍,他们都在反右时期被迫害过。徐母说,“课本里关于反右的介绍也许只是几段话,但三舅公的故事会让孩子更深刻地懂得历史。”经过详细调研,徐一丁完成《三舅公的“右派”人生》一文,并获得二等奖,之后又将职业规划改成了“自由知识分子”。
江苏扬州中学16岁的高二学生王雨婷,作品是《乱世中的抉择》,描写了曾祖父老若。老若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名船工,帮八路军运输过药品,同伴被日本兵抓走后,他解散了船队另谋他路。老若说:“我有老婆有孩子,他们还指望着我养活,我不能死,不能抛下他们去一腔热血打鬼子。”
王雨婷听完故事很受触动,“我天天抱怨他们没给我很好的东西,但其实在乱世活下来,就已经尽到他们的历史责任了。因为他们不活下来就没有我。”
这些孩子们在历史故事里的成长。也让李远江“很惊讶”。
李远江觉得,历史大赛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走入他人的世界,学会换位思考,是送给孩子的成人礼,而从史学角度来看,这些参赛文章可以弥补正史的不足。充实与社会史、个人史有关的研究。为人们了解近百年来普通百姓的生活,特别是重大历史浪潮中的人物命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学生们的作品就像形状不一的碎片,但拼到一起就会呈现出更加真实的历史面貌。
今年4月,由《东方历史评论》主办,彩虹助学基金独家资助的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又将启动,主题词最终确定为“大历史的失踪者”。李远江在接受采访时,满怀期待。
“无论你的身份地位如何,你在历史的洪流中都不是随波逐流的,你都有能力去做选择,虽然你选择空间很小,如果去做一些努力,就能够去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