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双雄对决(2)
章邯的主力部队,袭击群龙无首的楚军大本营,仓皇中,楚军溃散,数十万主力一夜之间完全消失。
原属先锋部队的项羽和刘邦联军,正在攻打章邯主力左侧的外黄,由于连月大雨,军事行动不利,项羽乃将大军移往陈留,就在这个时候,接到了项梁主力被击溃、项梁本人阵亡的噩耗。
项羽原本不相信,但随后范增率领残余部队前来投奔,在悲愤中,项羽仍冷静地接受范增的建议,主动扛起善后的工作,编集溃散中的楚军部队。
项梁遽逝,楚军上下大为震动,项羽主动安抚,颇得军心。
为重行巩固楚军的防御阵线,项羽下令在西线的将军吕臣立刻引兵东回;为缩小战线,他又将楚怀王自盱眙引入彭城,并以彭城为京都。于是项羽以吕臣大军部署于彭城东,自己的主力部署于彭城西,准备迎击秦军的南下,刘邦则带领另外一支别动部队驻守于砀,互为犄角。
不久,宋义也自齐返回彭城,他暗中功谏楚怀王趁势夺回军队的主导权,以架空“项家军”。
这时候,经由楚国大力军援的魏豹军团,乘章邯后防空虚,连下魏地二十余城,声势大振,楚怀王乃下令封魏豹为魏王,以干扰秦军后方。
闰九月,在宋义的规划下,楚怀王正式合并项羽和吕臣军团,自任总司令。在范增的力劝下,项羽也以大局为重,隐忍脾气,交出军权。于是楚怀王封项羽为长 安侯,号为鲁公,并以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由内部牵制项家军。他又将项家军的别动部队主将沛公刘邦独立出来,驻守砀陽郡,封为武安侯。
项梁死后不到一个月,楚军主力的项家军团,在宋义的规划下已缩小到三分之一不到。不过项羽在危机中的表现,却深得楚国部落领袖的赞赏,加上宋义刻意排 斥,反使项羽在楚军中获得不少同情和支援,声望大增。宋义看在心里,暗中着急,不得已下,乃加强扶植原属“项家军”庶系的刘邦军团,用以牵制项羽,使刘邦 在楚军中的地位也因而急速窜升。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人欲无穷,很少人会专心只做好眼前的事,总还骑马找马,在这山看那山高,因此表面上好像在追求成长,其实是什么事也没做好。
人原本只需专心自己的“存在”,身心统合为一,但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是相当分散的。人本来是非常脆弱柔和的,如同初生婴儿一般,但大部分人都未能保守 此本性,反而不断追求刚硬强悍,不停表现自已的聪明智慧。什么事都想知道,反而不是常会显露出自己的缺点吗?爱护国家,治理人民,不断强调自已智慧过人, 而不能顺其自然,因此做得愈多,扰民愈盛。耳口鼻等感官的作用,其实范围并不很大,但人们却不甘寂寞,不能安静谨慎,叨扰不停。既然知道生命有限,人的身 子在宇宙中非常渺小,但却又忍不住要有所作为,去做那些没有结果的努力,这也是人间纷乱、自寻痛苦、自求烦恼的主要原因啊!
如果努力去体察自然,我们将会发现这无穷无尽的宇宙,这人力不及其千万之一的大自然力量,却是谦卑而无为的。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但从来不去干涉或占有。
大自然创造万物,却不占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夸耀其功劳,帮助他们成熟后,也不求任何的掌握。这种大自然的本性,便是所谓精微玄妙之德。
陈胜和吴广就是在这种急于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情况下,反而力量逐渐消耗,才造成失败。
项梁也在一连串胜利后,高估了自己的力量,才在最得意的时候,遭到溃败。
李斯由于在始皇去世后不知功成身退,反想更上一层楼,才会陷入赵高的陰谋。
赵高、胡亥何尝不是在夺权成功后,对自己的地位及权势失去信心,因而急着排除异己,致使国家遭到伤害,王朝的力量日衰,最后也成为受害者。
优势的时候不知保存实力,不尽心于现有的工作上,而去做那些尚不成熟的发展,在勉强推动下,必使现有力量消耗,反而丧失了已建立的根基。
当然所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也不是说必须保守得故步自封,而是说要顺其自然,不以自我之欲求来扰乱环境的自然变化。但自己也要和环境共 同成长,顺应它,等待机会的成熟。所谓水到渠成,努力到不用努力,使努力不再成为有意,便是“无为”,一切便会顺其自然的成长了。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