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大全 > 萨达姆传

第一章 童年时的伊拉克 2、英国人在伊拉克


  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到关键阶段时,英国人伊拉克的殖民战争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当时,阿拉伯人称这一地区为“伊拉克”,而西方人则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是奥托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下辖三个省:巴士拉、巴格达和摩苏尔。这三个省的省长都由奥托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委任。1914年11月5日,英国对在战争中与轴心国站在一边的奥托曼土耳其帝国宣战。不久,英军占领了巴士拉。英国人从一开始就有意把巴士拉当作抗击轴心国的一个立足点,当作维持整个帝国领地内的通讯联系的一个基地,当作英国皇家海军在波斯湾的一个战略港口。美索不达米亚最终成为英国人战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区。将近90万名英印联军士兵在这个地区作战,伤亡总数高达10万余人。
  1917年3月,英**队开进了巴格达——美索不达米亚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一位随军记者描述了英军士兵进入巴格达、结束奥托曼土耳其帝国对这里长达数个世纪的统治时的情景:“一群群巴格达人走出家门来迎接我们……街道两旁、房屋的阳台上和屋顶上站满了人,有的在高声欢呼,有的则激动地鼓着掌。学生们在我们面前跳着舞,大声欢呼。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出现在欢迎的人群中。”占领巴格达后不久,英军指挥官莫德将军向全城人们宣读了一份公开声明:“我们的军队来到你们的城市和土地上,不是来征服你们或者成为你们的敌人的,而来解放你们的。”到了1918年,英国人基本上完全控制了巴格达、摩苏尔以及巴士拉三省。
  战争期间,大量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奥托曼军官纷纷与帝国决裂,转而参加“阿拉伯反叛运动”。这个起义由谢里夫*侯赛因组织领导,他与英国人合作,以麦加等圣城守护人的身份获得了穆斯林社会里的领袖地位。谢里夫*侯赛因与当时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麦克马洪之间有过频繁的通信往来。英国人向侯赛因保证,如果他发动一次对抗奥托曼土耳其帝国的起义,那么战争结束后他将可以成为一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1916年6月,侯赛因派遣儿子费萨尔领导对抗奥托曼帝国的“阿拉伯反叛运动”。一支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奥托曼军官们组成的分遣队成了费萨尔的心腹部队。T.E.劳伦斯在整个起义中担任费萨尔的顾问。这次“阿拉伯反叛运动”后来被好莱坞搬上了银幕,制作成一部名为《阿拉伯的劳伦斯》的电影。战争结束了,奥托曼土耳其帝国被击败。谢里夫*侯赛因原以为他将领导的阿拉伯国家包括原属奥托曼帝国的所有阿拉伯土地在内,但他很快得知,事实并非如此。关于这些阿拉伯土地的未来,利益各方都有各自的期待,而战争期间开展的繁杂外交活动却造成了种种相互矛盾的承诺和期望。美索不达米亚的命运在战后的外交角力中变得不明朗起来。
  当时流行一种政治主张,支持原来处于奥托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之下的人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而这个主张最忠实的拥护者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他在1918年1月8日提出了“十四点协议”,其中第十二点呼吁:“原先处于土耳其法律统治之下的人们应该得到明确承诺,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以及一个绝对不受干扰的自治机会。”在多方压力之下,同盟国的成员国在1918年11月提出了《英法宣言》,宣称它们的“使命就是彻底解放长期以来受土耳其人压迫的人民,建立由本国人民自主选择并赋予权力的国家政府和行政机构”。
  然而,美索不达米亚仍然处于英国的军事占领当中,有人主张把它正式变成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围绕这个话题,伦敦、德里、开罗和巴格达的英国殖民官员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的全权负责人阿诺德*威尔逊坚决认为,应该沿用英国在印度的做法,直接把美索不达米亚当作一个殖民地来管理。他对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协议”中的第十二条大为恼火,把它称为“伍德罗*威尔逊的第十二条戒律”。格特鲁德*贝尔是当时英国驻巴格达一个负责东方事务机构的秘书,她在1919年1月的报告中写到:“东方人对于自己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前景欣喜若狂……但是我们在自治问题上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与此同时,费萨尔来到巴黎参加1919年4月召开的巴黎和会。他满心期待自己的家族能够得到回报,因为在与土耳其人的战争中他们给英国人提供了许多帮助。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发现这些原属土耳其帝国的阿拉伯土地被分割成了好几个国家,而他将成为叙利亚的领导人(但不久后就被赶下台了)。
  伊拉克的命运在1920年召开的圣雷莫会议上忽然变得明朗起来,当时与会各方同意在自治和殖民化之间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实行托管体制。这实际上也就是说,外国势力将充当这些从奥托曼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的保护人,然后帮助它们最终获得完全的**。国际联盟授权法国托管黎巴嫩和叙利亚。法国人不久后就把费萨尔赶下了台。英国人得以托管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巴士拉、巴格达和摩苏尔被合并成为一个地区。珀西*考克斯爵士担任高级专员一职,并在美索不达米亚组建一个托管政府。
  然而,美索不达米亚的民族主义者对这种新安排并不认可。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经在战争中与费萨尔一起并肩作战,就是希望击败奥托曼土耳其帝国后能给阿拉伯人带来**的机会。他们组建各种政党,组织各种协会和社团,并且刊行各种报纸,目的就是为了创建一个终将演化为一个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形态。清真寺、集市、学校,特别是咖啡馆,成了民族主义者撒播自己观点的地方。1919年的夏天,几名英**官被杀死,这件事把弥漫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的不满情绪显露无疑。一个由不同阶层的人——曾与费萨尔一起并肩作战的军官,什叶派神职人员,部落头领以及前公务人员——组成的团体起来反抗英国人的统治。1920年8月,这个团体组织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要求组建一个阿拉伯政府。抗议活动最后演变成了一次起义。英国人动用军事力量进行全力镇压,他们出动皇家空军对起义的部落狂轰滥炸。磷炸弹、火箭弹、榴霰弹、燃烧弹以及延时炸弹等等都被英**队在镇压这次起义中用上了。温斯顿*丘吉尔当时身兼空军大臣和国防大臣二职,他极力支持向伊拉克派遣皇家空军。他甚至还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不对他们使用毒气弹。我很赞同对这些没开化的部落使用这种武器。”
  与此同时,英国公众对维持在伊拉克的殖民统治是否明智提出了质疑。英国议会的一位议员对“这种用战争手段对付手无寸铁的人们的野蛮行径”提出抗议。伦敦《泰晤士报》在1920年8月刊登一篇文章质问:“多少宝贵的生命牺牲在了这种毫无意义的行动中?我们向阿拉伯人强加一种他们从未要求过,也不想要的管理制度。这种吃力不讨好、代价高昂的做法还要持续多久?”镇压这次起义让9000名伊拉克人失去了生命,英国人也付出了伤亡2000人的代价,损失高达4000万英镑。格特鲁德*贝尔了解阿拉伯人不满的根源。在1920年10月给家人的一封信中,她写道:“……我们答应给他们建立自治机构,但是我们不但没有向这些目标迈出一步,反而在忙于做些完全相反的事情。这里的一家报纸说的好:我们原先答应建立一个雇用英国顾问的阿拉伯政府,结果却建立了一个雇用阿拉伯顾问的英国政府。这种评价十分恰当。”
  1921年1月,温斯顿*丘吉尔担任伊拉克殖民总督。在写给英国首相的一封信中,他坦承:“每当我想到承担美索不达米亚的繁杂事务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时,我就感到战战兢兢……”丘吉尔明白,民族主义者在伊拉克仍然十分活跃。英国人关闭了许多发表反对声音的报纸,并逮捕了一大批民族主义者,把一些人送进监狱,而把其他一些人流放国外。这时在英国国内,要求从伊拉克撤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丘吉尔警告说:“我们在战争期间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并推翻土耳其政府对这里的统治……我们在全世界面前接受了对这个国家的托管任务,就有责任给这个国家引入一个更好的政府结构,以取代被我们推翻的统治者。如果我们现在就脸面无光地仓促撤离,我们身后将留下一个纯粹的无政府状态,来自沙漠的那些野蛮的贝都因人将对这些历史名城劫掠一空。这种事情如果发生,与大英帝国一直以来的声誉是完全不符的。”
  温斯顿*丘吉尔知道,英国人需要针对美索不达米亚制定一个更好的长期战略——一个更具连续性、代价更小的战略。他决定把英国殖民政府中的中东问题专家召集起来举行一次会议,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T.E.劳伦斯、珀西*考克斯以及格特鲁德*贝尔参加了1921年3月召开的开罗会议。他们三人向丘吉尔施压,让他把费萨尔扶上伊拉克国王的位置。这么一来,英国人一方面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费萨尔,而另一方面似乎也能满足阿拉伯人关于建立一个阿拉伯政府的要求。丘吉尔同意了。回到英国后,丘吉尔向英国议会解释了他的决定:“……我们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政策是逐步减轻我们承担的义务,放下我们肩上的重担,在有尊严地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建立起一个强有力、富有效率的阿拉伯政府,而这个政府将永远是英国的朋友……”这个计划立刻得以实施。劳伦斯与他的老朋友费萨尔取得了联系,并安排他来到美索不达米亚——这片费萨尔此前从未踏足过的土地。考克斯和贝尔也返回了伊拉克,为把费萨尔扶持成一位国王做一些必要的安排。贝尔在1921年7月写给她父亲的一封信中称:“我们正在竭尽所能地创造历史。但是有一点我要向您保证——我再也不会涉足类似制造国王之类的事情了;这种事情的压力太大了。”英国人在当地组织的行政机构——部长理事会,支持费萨尔成为伊拉克国王。随后进行的全民公投也受到操纵,结果96%的伊拉克人投票赞成费萨尔成为他们的国王。当时一位名叫托比*道奇的学者写道:“如果有人可以把伊拉克像拿一件瓷器一样提起,倒转过来他就可以发现瓷器底部带有这样的字样:1920年,英国政府制造。”
  1921年8月23日,费萨尔在位于巴格达的西达塔城堡被加冕为国王,当时演奏的是英国国歌。这个国家的国名被正式改为伊拉克,格特鲁德*贝尔参与设计的一面新伊拉克国旗在政府大楼上空升起。一个仿效英国体制的政府议会也建立了起来,埃德加*博纳姆*卡特爵士——一位英国律师——开始着手修订伊拉克宪法。然而,尽管伊拉克国家政府已经建立,英国人仍然试图继续控制伊拉克的军事、经济以及政治事务。英国人的这个愿望通过双方在1922年签订的《英伊条约》得以实现。费萨尔竭力在民族主义者的要求和英国人的压力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建立托管国家和组建君主立宪体制成了一个相互交集、相互联系的过程。英国殖民势力从根本上渗透进了这个新国家的方方面面。
  扶持费萨尔成为国王后,温斯顿*丘吉尔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就英国是否应该继续保留在伊拉克的存在展开不断争论。劳合*乔治要求继续保持英国在伊拉克的存在,他警告说:“如果我们离开,那么一、两年后,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已经把一些世界上最丰产的油田拱手让给了法国人以及美国人……”1929年,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成立,英国人得以控制伊拉克的绝大部分石油资源。
  尽管英国人并不准备完全放开他们对伊拉克的控制,他们还是打算放弃对这个国家的托管权。1930年,双方又签订了一个《英伊条约》,允许英国保留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并继续控制伊拉克的经济和外交政策。次年,英国向国际联盟递交了一份特别报告,宣称伊拉克已经作好准备成为一个**国家。1932年10月,伊拉克成为国际联盟的第57个成员国。在整个托管期间,政治和经济权力集中在少数城市显贵和那些与一些农村地区大地主勾结的官员手里。居于统治地位的寡头政治集团依靠与英国人合作获得权力来源。选举活动通常都受到操纵,以便产生对寡头政治集团有利的结果。每一届新政府组建后,内阁的各个职位都是由同一批人马轮流坐庄。伊拉克的君主立宪体制据称是基于民主原则的,然而真正的权力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由于伊拉克政府的所作所为,自由主义以及与之对应的政治形式——选举、议会、宪法——受到许多伊拉克人的鄙夷。在他们看来,在伊拉克实施的宪法民主只不过是殖民统治的工具。
  伊拉克获得**一年后,费萨尔国王去世,他的儿子加齐继承王位。加齐反对欧洲人在中东的殖民统治,这个观点使得他广受伊拉克人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欢迎。他在王宫里架设了一个私人电台,经常通过广播发表演讲,他声称当时处于英国人控制之下的科威特应该成为伊拉克的一部分。1939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加齐在驾驶他那辆崭新的别克敞篷轿车时遭遇一个严重的事故。他的车失去了控制,一头撞在一根电报杆上。1939年4月4日,加齐伤重不治去世。继任者费萨尔二世当时只有5岁,加齐的姐夫阿卜杜利拉成了摄政王。摄政王更倾向与英国人合作。这么一来,关于英国人设计害死了加齐的传言在整个伊拉克和阿拉伯世界散布开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伊拉克民族主义者对英国人的憎恨到达一个极点。与此同时,德国人也加强了在伊拉克的活动。自20世纪初以来他们在这里的活动一直十分活跃,那时候他们还准备建造一条可以连通柏林和巴格达的铁路。一些德国人曾希望仿照英国在印度的做法把美索不达米亚变成德国的一个殖民地。德国与伊拉克建立起教育联系,共同组织各种考古活动项目,并在伊拉克设立电台传播德国人的观点。亲德情绪在一些伊拉克军官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他们中许多人在当年奥托曼土耳其帝国设立的军事学院求学时都受过德国老师的教导。这些军官把德国看作伊拉克获得**后所要学习的典范。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后,英国对德宣战。英国人希望伊拉克也对德国宣战。伊拉克政府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但是却不想卷入战争。1940年3月,拉希德*阿里担任伊拉克首相,,他宣布将遵守伊拉克的所有正式政治承诺,包括1930年的《英伊条约》。1940年6月,英国人照会伊拉克政府,英军意欲在巴士拉登陆,借道前往巴勒斯坦。拉希德*阿里允许英**队通过巴士拉,但是要求他们尽快离开伊拉克的土地。同时,当英国人要求伊拉克向意大利宣战时,拉希德*阿里继续明确表示伊拉克将保持中立。英国人用最严厉的字眼批评拉希德*阿里,并向摄政王施压,要求撤换阿里。1941年1月,拉希德*阿里辞去首相一职。
  然而,伊拉克陆军中的4名上校决定不顾摄政王和英国人的抵制,支持拉希德*阿里重掌伊拉克政府。其中一位上校名叫萨拉赫*丁*萨巴格。他发表了一个充满民族主义情感的演说:“我不信奉英国人的民主,不信奉德国人的纳粹主义,也不信奉俄国人的布尔什维克主义。我是一名阿拉伯穆斯林。巧舌如簧也好,道德说教也好,都不能让我改变这一信念。”对于这些民族主义者而言,自由主义毫无可取之处。德国人的军国主义给他们提供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一个可选模式。同盟国的国家,特别是法国和英国,都是一些殖民主义国家,它们仍然在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甚至一定程度上在伊拉克保持着殖民统治和影响。这些伊拉克军官认为,与德国人结盟是实现自己目标——阿拉伯国家的完全**和统一——的一条道路。一位名叫里瓦*西蒙的历史学家这样解释这种现象:“有一点可以肯定,伊拉克人中有一些是亲纳粹的,但是这些向德国求助的伊拉克军官并不是纳粹分子。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接受把自己看作高犹太人一等的种族意识,而只是指望找回他们当年与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人建立起来的那种和谐感情。当时在伊斯坦布尔的军事学校里,这些伊拉克军官从德**事教官那里,接触到了德国人的思想,特别是文化民族主义的思想,从而使他们受到了第一次西方化的洗礼。”海拉拉*图尔法,萨达姆*侯赛因的舅舅,当时伊拉克陆军的一名军官,投身到了这次起义运动当中。
  4月1日,拉希德*阿里和忠于他的上校们开始行动。他们包围了摄政王居住的宫殿。第二天,摄政王逃离伊拉克。拉希德*阿里组建了新政府,并发表声明称他愿意履行伊拉克的所有国际承诺,包括《英伊条约》。英国驻伊拉克代表K.康沃利斯爵士和伦敦的官员们激烈争辩如何以最恰当的方式回应这次起义。一周后,康沃利斯向英国政府递交报告称,拉希德*阿里得到广泛的支持,对付他只有一个办法:动用军事手段。丘吉尔觉得,能否控制巴士拉对于英国的战事进程十分关键;英国人有必要确保波斯湾石油的供应安全,以及确保通往地中海地区、埃及和印度的石油运输安全。关于英国驻伊拉克部队的问题最终把英伊双方的紧张关系推到一个顶点。丘吉尔不想冒任何风险。延误战机可能会让轴心国占尽上风。他发出了意思明确的指令,告诉英军指挥官“当前最要紧的任务是在巴格达建立一个对英国友好的政府,竭尽全力击溃拉希德*阿里的势力。”
  英国人宣布,他们要在巴士拉部署更多的部队;拉希德*阿里则称,除非那些原来已经部署在伊拉克土地上的英国部队转移到巴勒斯坦,否则不能再有新的英国部队在巴士拉登陆。英国人把拉希德*阿里的这个声明视作是违反《英伊条约》的行为。5月2日,英国和伊拉克之间爆发战争。英国皇家空军对伊拉克部队实施空袭,在战争的第一天就出动战机200余架次。拉希德*阿里从轴心国国家那里得到的支持太少,也太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伊拉克部队就被打败了,拉希德*阿里逃离伊拉克。丘吉尔后来说道:“希特勒显然放弃了在中东地区以很小代价换取很大收获的机会。”
  5月30日,英伊双方签订了停火协议;6月1日,摄政王重返巴格达。曾经支持拉希德*阿里的4位上校后来被判处死刑。康沃利斯在他的报告中写道:“伊拉克政府正在继续清除军队里和政府里的亲轴心国官员……然而,拉希德*阿里在军队中和政府里安插了许多自己的支持者。把这些人一一清除,并找到取代他们的合适人选需要一定时间。”在英国人的授意下,近1000名伊拉克人被投进了监狱,萨达姆崇敬的舅舅海拉拉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被判入狱5年,并遭到军队除名。
  对于多数伊拉克人而言,1941年的战争将被当作一次重要的民族运动来纪念——这个反抗殖民统治的运动让伊拉克在阿拉伯世界里充当了一段短时间的先驱角色。这次起义引发了童年萨达姆*侯赛因的丰富想像。起义领导人之一萨巴格上校被处决前在狱中写了一些回忆录。萨巴格死后这些回忆录被汇集成一部书付诸出版。萨达姆*侯赛因仔细阅读过这本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书。萨达姆把萨巴格看作是“一个试图实现泛阿拉伯目标的伟大民族主义者。尽管萨巴格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他的教导激励着其他年轻的民主主义者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事实上,萨达姆正是由于“受到萨巴格上校的回忆录的启发,才会继承萨巴格上校和其追随者们的遗志,为同一个民族主义目标努力奋斗。”当萨达姆前来与舅舅一起生活时,这次起义的失败对于海拉拉来说仍然记忆犹新。
  萨达姆来到舅舅家里生活几年后,海拉拉在巴格达获得了一个教师的职位,于是举家搬到巴格达。萨达姆也跟随舅舅来到这里,暂时离开了提克里特。然而萨达姆与提克里特之间仍然有着紧密联系,将对他的个人和政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他在政治上的一些关系人物与他在提克里特的家庭和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克里特人在萨达姆需要的时候给他提供支持和保护;而萨达姆也对提克里特人不吝封赏,以作为对他们的忠诚和长久以来支持他的回报。依照习俗,提克里特的小男孩要在手腕上纹上三个小圆点。许多人在搬到大城市居住后都会去掉这个纹身,以隐匿他们的农民出身。然而萨达姆却背道而驰,他愿意保留自己的纹身。提克里特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