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外国文学名著 > 人类的故事

第四十章 地理大发现

第四十章 地理大发现

既然人们冲破了中世纪的束缚,他们便需要更多的空间去冒险。欧洲在他们的勃勃雄心面前,已经显得太小了。航海大发现的伟大时代终于来临。

危险的航程

对欧洲人来说,十字军东征是一堂旅行基础知识及技巧的教学课。不过在当时,极少有人敢冒险超出经威尼斯至雅法这条为人熟知的路线。在公元13世纪,威尼斯商人波罗兄弟曾经长途跋涉,穿越浩瀚的蒙古大沙漠,翻过高耸人云的群山,千辛万苦地到达当时统治中国的蒙古大汗的皇宫。波罗兄弟之一的儿子马可波罗写出一本游记,详细描述了他们长达20年的东方漫游与冒险经历,引起欧洲人的极大兴趣。当读到马可波罗对奇特岛国“吉潘古”(“日本”一词的意大利念法)的众多金塔的迷人描绘时,全世界都不禁呆呆地瞪大眼睛、屏住呼吸。有许多人梦想去东方寻找这片铺满黄金的土地,一夜 间发财致富。不过由于陆路旅程太遥远,且路途艰险,人们最终只得呆在家里做做白日梦而已。

当然,经海路到达东方的可能性一直是存在的。不过在中世纪,航海极不普遍,

也少有人问津,这种状况是有充分的原因的。首先,当时的船只体积非常小。当麦哲伦进行持续好几年的著名环球航行时,他所用的船只还不如现代的一只渡船大。它只能载20~50人,船舱狭窄拥挤,舱顶极低,以至不能站直身体。由于厨房设备简陋,且天气稍转恶劣便无法生火,水手们被迫吃烹调不当的粗糙食物。在中世纪,人们已经知道如何腌制鳕鱼和制作鱼干,但罐头食品还未出现。一旦出海,新鲜蔬菜便从菜单上彻底消失了。淡水是装在木桶里储存的,用不上多长时间便会变质腐败,长出许多滑腻腻的物质,喝起来有一种烂木头加铁锈的味道。中世纪的人们对细菌一无所知(13世纪的一位学识渊博的僧侣罗杰·培根似乎检测过它们的存在,不过他很明智地守住了秘密,未对外界宣布),因此经常喝不洁的淡水,有时会导致全体船员死于伤寒症。事实上,在早期航海家的帆船上,死亡率高得可怕。当1519年麦哲伦从塞维利亚出发去做著名的环球航行时,跟随他的共有200名船员,可活着回到欧洲的只有区区 18人。即便到了 17世纪,西欧与印度支那间的海上贸易已极为活跃,可完成一次从阿姆斯特丹到巴达维亚的往返行程,40%的死亡率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数字。这些不幸的人们大部分死于坏血症,即一种因缺乏新鲜蔬菜所致的疾病。它通常影响患者的牙床 ,使血液中的毒素加浓,直到他们精力枯竭,停止呼吸。

在这样恶劣的情形下,你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航海不能吸引当时欧洲人中的优秀分子。像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这样的伟大探险者,他们往往是率领着一帮几乎全部由刑满释放人员、未来的杀人犯、失业小偷和在逃犯组成的乌合之众,去进行自己的艰难航程的。

这些航海者的勇气当然应受到我们的敬慕。面对着过惯了现代舒适生活的人们闻所未闻、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毅然投人看似毫无希望的航行。他们的装备极差,船底常常漏水,索具沉重,不便操作。从13世纪中期开始,他们获得了某种类似罗盘的仪器(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再由十字军带回欧洲),能在海上辨明方向。可他们的航海地图却极不精确。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凭运气和猜测选择路线。如果运气好,过上一两年,他们精疲力竭、满脸菜色地返回欧洲。如果情况相反,他们的白骨就只能遗留在某个荒寂的海滩上,任由风吹日晒。不过,他们是真正的开拓者和冒险家,与命运做赌。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辉煌的冒险历程。每当他们的眼睛看到一处新海岸线的模糊轮廓,或者他们的船只进人到一片从天地开辟起就人迹不至的新水域,为此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干渴、饥饿、病痛、创楚,便被统统忘在了脑后。

在此,我真希望这本书能够写 1000页厚。关于早期地理大发现这一话题,可说的东西实在太多、太迷人了。可惜,写作历史的任务就是给你们一个对于过去时代的真实概括。它应该采用一种类似伦伯朗创作蚀刻画时所通常采用的方法。对那些最重要的事业、最伟大的人物、最富于意义的时刻,应该投以鲜明生动的光线,其余相对次要的,则只需用阴影或几根线条稍做勾画。因此在这一章里面,我只能给你们一个简要的清单,罗列出最重要的航海发现。

葡萄牙人的发现

请一定记住,在14和15世纪,所有航海家脑子里索回的只有一个念头——快快找到一条舒适安全的航线,通往梦想中的中国、吉潘古海岛(日本)及那些盛产香料的神秘东方群岛。从十字军东征开始,欧洲人逐渐喜欢使用香料。香料变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要知道,在冷藏法大规模引人欧洲之前,肉类和鱼都会很快腐烂变质,只有撒上一大把胡 椒或豆蔻才可食用。

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是地中海的伟大航行者,不过发现与探索大西洋海岸的荣誉后来却落到了葡萄牙人头上。在与摩尔入侵者的长年战斗中,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激情一旦存在,便很容易被转移到新的领域。13世纪,葡萄牙国王阿尔方索三世征服了位于西班牙半岛西南角的阿尔加维王国,将之并人自己的领地。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葡萄牙人在与穆罕默德信徒的战争中渐渐扭转颓势,取得了主动。他们渡过直布罗陀海峡,攻占了阿拉伯城市泰里夫对面的体达城。接着,他们乘胜追击,占领了丹吉尔,并将它作为阿尔加维王国在非洲属地的首府。

现在,葡萄牙人已经准备好,开始其探险事业了。

公元1415年,人称“航海家亨利”的亨利王子为大规模探索非洲西北部地区,开始了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葡萄牙的约翰一世娶了同特的约翰的女儿菲利巴,他们生下了具有冒险精神的亨利王子。在亨利对非洲西北地区进行考察之前,这片炎热的荒凉海岸曾留下过详尼基人和古代北欧人的足迹。在他们的记述中,这里是长毛“野人”出没之地。现在我们已知道,这些所谓的“野人”其实就是非洲大猩猩。葡萄牙人的探险工作进展顺利,亨利王子和他的船长们先是发现了观那利群岛。接着,他们重新找到了马德拉岛。一个世纪以前,一艘热那亚商船曾在此短暂逗留。他们还勘察了亚速尔群岛,绘制出详细地图。而此前,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对此群岛只有模糊的了解。他们对非洲西海岸的塞内加尔河河口投去粗粗一瞥,以为它就是尼罗河的对部人海口。最后在15世纪中期,他们到达了佛得角(也称绿角)和于巴西至非洲海岸中途的佛得角群岛。

不过,亨利的探险活动并不限于海洋。他是基督骑士团 的首领。是自1312年圣殿骑士团 被教皇克莱门特五世取缔后,葡萄牙人自己继续保留的十字军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 被取缔是应法国国王,美男子菲利普的要求而采取的行动。菲利普趁机将自己的圣殿骑士全部烧死在火刑柱上,并夺取了他们的财产和领地。亨利王子利用他的骑士团 所属领地的岁入,装备了几支远征队去探索几内亚海岸的撒哈拉沙漠腹地。

总的来说,亨利仍然是一个思想上活在中世纪的人。他耗费了大量时间与金钱去寻找神秘的“普勒斯特·约翰”。关于此人的故事,最早流传于12世纪的欧洲。据说,这个叫约翰的基督传教士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自己当了皇帝。这个神秘国度的具体位置不详,只知道是“落在东方的某处”。300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普勒斯特·约翰”及其后人。亨利也加人到找寻者的行列,可徒劳无获。在他死去30年后,这个谜才被解开。

公元1486年,探险家巴瑟洛缪·迪亚兹试图从海路去寻找“普勒斯特 约翰” 的国度,到达了非洲的最南端。最初,他将此地命名为风暴角,因为这片海域的强风阻碍了他继续向东航行。不过他手下的里斯本海员倒比他乐观。他们知道该地的发现对于向东寻找通往印度的航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之取名“好望角”。

一年之后,佩德洛·德·科维汉姆带着热那亚梅迪奇家族的委托书,从陆路出发去寻找“普勒斯特·约翰”的神秘国度。他渡过地中海,穿越广袤的埃及国土,继续向南方深人。不久后,他抵达亚丁港,于此地换上海船,驶人波斯湾平静的海面。欧洲人上一次看见这片海水,还是距此1800年前的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科维汉姆造访了印度沿岸的果阿及卡利卡特,在当地听说了许多有关月亮岛(马达加斯加)的传闻。据信,该岛位于印度与非洲的中途。之后,科维汉姆离开印度返回波斯湾,秘密地参观了穆斯林的大本营——麦加与麦地那。随后,他再次渡过红海,终于在1490年找到了“普勒斯特·约翰” 的国土。其实,它不过是黑人国王尼格斯统治的阿比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其祖先在公元4世纪皈依了基督教,比基督传教士辗转到达斯堪的那维亚的时间还早700年。

这许许多多的航行使葡萄牙的地理学家和地图绘制者们相信,虽然从朝东的海路抵达印度支那是有可能的,但实行起来绝非易事。于是,引发了一场大争论。一些人赞成从好望角继续向东探索,寻找通向印度支那的航线;另一些人则说,“不,别浪费时间了。我们必须向西越过大西洋,才能找到中国。”

我想在此指出一点。那个时代的最具智慧的人士一般都相信,地球并不像一张扁平的烙饼。相反,它应该是圆的。在公元2世纪,伟大的埃及地理学家克劳丢斯·托勒密提出关于宇宙构成的托勒密体系,宣称地球是方的。这一理论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简单需求,因而受到广泛接受。不过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们抛弃了托勒密体系,转而接受波兰数学家哥白尼的学说。通过研究,尼古拉斯·哥白尼认为,有一系列圆形的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地球就是这些行星中的一颗。然而,因为害怕宗教祛庭的迫害,这一伟大的发现被哥白尼本人小心翼翼保存了36年,直到他于1534年死去才公开发表。宗教法庭最初建立于13世纪,当时主要是为防范法国阿尔比教派和意大利华尔德教派的异端们威胁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其实这些人都是性格温 和的异端分子,信仰虔诚,不相信私人财产,宁愿过基督本人那样的贫穷生活。不管宗教法庭有多大的威力,当时的航海专家们普遍相信地球是圆的,无论向东或向西都能到达印度支那和中国。他们正在争论的,只是往哪个方向航行会更好、更容易。

朝西航行的哥伦布

在主张向西航线的人士中,有一位名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热那亚水手。哥伦布的父亲是一位羊毛商,他本人曾在帕维亚大学读过一阵书,专攻数学和几何学。后来,他继承了父亲的羊毛生意。可没过多久,我们又发现他在东地中海的希俄斯岛上做商务旅行。从此地,我们听说他乘船去了英格兰,但此行到底是作为羊毛商去北方购买羊毛还是作为一艘商船的船长,我们不得而知。公元1477年2月,哥伦布造访了冰岛(如果我们一定要相信他本人的话)。但更可能的情形是,他仅仅抵达了法罗群岛。在每年2月的时候,此地也是一片冰天雪地,完全有可能被误认为冰岛。哥伦布在这里见到了那些强悍勇敢的北欧人的后裔们,他们10世纪就已在格陵兰岛定居。在11世纪,他们还第一次看到了美洲。当时利夫船长的船只被狂风刮到美洲的瓦恩兰岛(适宜种葡萄的地方),即拉布拉多沿岸。

至于这些远西地区的殖民地后来结果如何,则无人知悉。利夫的兄弟托尔斯坦因的遗孀后来嫁给了托尔芬·卡尔斯夫内,他于1003年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为名的美洲殖民地。由于爱斯基摩人的敌意与反抗,该殖民地只维持了3年。至于格陵兰岛,从1440年起便没有了当地居民的任何消息,很可能所有定居格陵兰的北欧人都死于当时刚刚灭绝了一半挪威人口的黑死病。不管事实的情形为何,关于“远西地区的大片土地”的传闻依然在法罗群岛和冰岛的居民里盛行不衰,哥伦布想必从他们的口里听到了不少类似的消息。从北苏格兰群岛的渔民那里,哥伦布

进一步收集到更多的信息。随后,他前往葡萄牙,娶了一位曾为亨利王子(航海家亨利)工作的船长之女为妻。

从此(1478年),他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寻找通向印度支那的西面航线中。他向葡萄牙和西班牙皇室分别递交 了自己拟订的航海计划。当时,葡萄牙人对他们垄断的向东航线正自信十足,哥伦布的计划根本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在西班牙,阿拉贡的斐迪南大公和卡斯蒂尔的伊莎贝拉于1469年成亲。这桩婚姻使阿拉贡和卡斯蒂尔合并为一个统一的西班牙王国。此时,两人正忙于攻打摩尔人在西班牙半岛的最后一个堡垒——格拉纳达,需要把每一个比塞塔都用于战争,因此无力资助哥伦布的冒险计划。

很少有人像这位勇敢的意大利人,为实现自己的想法而拼命奋战,且几度陷人毫无希望的境地而不言放弃。不过有关哥伦布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毋须本人在此赘述。1492年1月2日,困守格拉纳达的摩尔人终于投降。同年4月,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及王后签定了合同。于是在8月3日,一个星期五,哥伦布率领三只小船挥别帕洛斯,开始了向西寻找印度支那和中国的伟大航行。随行的还有88名船员,其中有许多是在押罪犯,为寻求免刑而参加远征队。1492年10月12日,一个星期五的凌晨两点钟,哥伦市第一次发现了陆地。1493年1月4日,哥伦布告别留守拉·纳维戴德要塞的44名船员(他们之中无一人生还),踏上返乡之旅。他于2月中旬到达了亚速尔群岛,那里的葡萄牙人威胁要将他投进监狱。1493年3月15日,船长先生终于回到帕洛斯岛,随后马不停蹄地带着他的印第安人(哥伦布相信他发现的是印度群岛延伸出来的一些岛屿,因此将他带回的土著居民称为红色印第安人)赶往巴塞罗那,去向他忠实的保护人禀报他的航行大获成功,通往金银之国中国和吉潘古(日本)的航线已经畅通,可供至为宽宏大量的国王与王后陛下随意调用。

不过,哥伦布一辈子都没悟出事实的真相。到他生命的晚年,当他在第四次航行中到达南美大陆 时,他也许在瞬间怀疑过自己的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不过,他至死还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欧洲和亚洲之间并无一个单独大陆 的存在,他已经找到了直接通往中国的路线。

麦哲伦向东

与此同时,葡萄牙人执着于他们的东方航线,运气比西班牙人好多了。1498年,达·伽马成功到达马拉巴海岸,并满载着一船香料安全返回里斯本,引起全欧洲的轰动。1502年,达·伽马旧地重游,对这一航线已经是驾轻就熟。相比之下,探索向西航线的工作却令人沮丧。在1497和1498年,约翰·卡波特和塞巴斯蒂安·卡波特兄弟试图找到通向日本的路径,可他们除了看到纽芬兰岛白雪皑皑的大地和嶙峋突兀的海岸,其它则一无所获。其实早在5个世纪之前,北欧人已经目睹过这一壮观的冰天雪地了。佛罗伦萨人阿美利哥·维斯普奇成为了西班牙的首席领航员,美洲大陆 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探索了巴西海岸,却根本找不到印度群岛的踪影。

在公元1513年,即哥伦布去世7年后,欧洲的地理学家们才最终了解了新大陆 的真相。华斯哥·努涅茨·德·巴尔波沃穿越巴拿马地峡,登上著名的达里安峰,难以置信地看到眼前竟还有一片无穷无尽的辽阔海面。这似乎证明了另一个大洋的存在。

最终在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斐迪南德·麦哲伦率领由5只西班牙船只组成的船队,向西寻找香料群岛(因为向东的路线完全掌握在葡萄牙人手中,他们是不允许竟争的)。麦哲伦穿过非洲与巴西之间的大西洋,继续往南航行,到达了一个狭窄的海峡。它位于巴塔戈尼亚(意为“长着大脚的人们的土地”)的最南端与火岛(一天夜里,船员们看到了岛上燃起的火光,表明岛上有土著居民活动)之间。整整5个星期,麦哲伦的船队遭到狂风和暴风雪的吹袭,随时都可能发生灭顶之灾。恐慌在船队中蔓延开来,船员中发生了哗变。麦哲伦以异常严厉的手段镇压了叛乱,并把两名船员留在荒芜的海岸上“忏悔罪过”。

最后,风暴终于停息,海峡也逐渐变宽。麦哲伦驶人了一个新的大洋。这里风平浪静,阳光普照,麦哲伦称之为太平安宁的海洋,即太平洋。他继续向西航行,有98天没有看见一丝一毫陆地的影子,船员们几乎因饥饿和干渴而悉数灭绝。他们吞噬船舱里大群的老鼠,老鼠吃光了,他们便咀嚼船帆充饥。

1521年3月,他们终于再次看见陆地。麦哲伦将此地命名为“盗匪之地”,因为当地的土著见什么偷什么。接着,他们继续西行,越来越接近他们梦寐以求的香料群岛。

他们又看见了陆地。这是一群孤独岛屿组成的群岛。麦哲伦以其主人查理五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的名字,为之取名“菲律宾”。不过菲利普二世在历史上并未留下什么光彩愉快的记录,西班牙

“无敌舰队”的全军覆没正是此君的手笔。在菲律宾,麦哲伦一开始受到了友好热情的接待,可当他准备用大炮强迫当地居民信仰基督教时,他受到了猛烈反抗。土著们杀死了麦哲伦和他的许多船长船员。幸存的海员焚毁了残余三艘船只中的一艘,继续向西航行。他们最终抵达摩鹿加,即著名的香料群岛。他们还发现了婆罗洲(今印尼加里曼丹岛),驶抵了蒂多尔岛。在这里,剩余的两艘船中的一艘由于漏水严重,只能连船员一起留在当地。唯一幸免的“维多利亚”号在船长塞巴斯蒂安·德尔·卡诺的率领下,开始穿越印度洋,很遗憾地错过了发现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的机会(直到17世纪初期,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才发现了这片平坦荒芜的土地)。最后,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返回了西班牙。

文明中心的西移

这次环球航行是所有航行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次。它耗时3年,以巨大的金钱和人力损失为代价,最终获得成功。它充分地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地球确实是圆的,且哥伦布发现的新土地并不是印度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全新的大陆 。从此,西班牙和葡萄牙一齐将全部的精力投人到开发他们与印度及美洲的贸易之上。为防止这对竞争对手最终以流血冲突的方式解决争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唯一曾被选为最高教职的天主教异端分子)被迫以格林威治以西的五十度经线为界,将世界平分为两个部分,即所谓的1494年托尔德西亚分界约定。葡萄牙人拥有在这条经线以东地区建立殖民地的权力,而西班牙人获得了经线以西地区。这就是为什么在英国和荷兰殖民者(他们对教皇的决定毫无敬意)于17及18世纪取得殖民优势之前,除巴西之外的整个南美大陆 都是西班牙殖民地,而全部的印度群岛及非洲大部分地区都是葡萄牙殖民地。

当哥伦布发现中国和印度支那的消息传到中世纪的华尔街——威尼斯的利奥尔托时,那里发生了一场大恐慌。股票和债券的价格狂跌了40%一50%。过了一段时间,当情况表明哥伦布并未真正找到通往中国的海路时,威尼斯商人们才从惊恐中恢复过来。可紧接的达·伽马与麦哲伦的航行证明,向东由海路航行到印度群岛的可能性是实际存在的。这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大著名商业中心——威尼斯与热那亚的统治者们才不由得为没听哥伦布的建议而懊悔不已。可为时晚矣!令他们发财致富、令他们骄傲无比的地中海现在成了一片内海,而通往印度和中国的陆路也由于海路的发现被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意大利旧日的辉煌行将结束,大西洋开始成为新的贸易与文明中心。从那时一直到现在,大西洋地区一直保持着这种地位。

你可以看看,从文明最早产生开始,它是以多么奇特的方式在前进啊!5000年前,尼罗河谷的居民开始用文字记录他们的历史。从尼罗河流域,文明转移到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布达米亚。接着,是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地中海这个内陆海变成了全世界的贸易中心,它沿岸的城市成为了艺术、科学、哲学及其它知识的家园。到16世纪,文明再次向西转移,使得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有人断言,世界大战和欧洲主要国家间的自杀性战争已经大大降低了大西洋的重要地位。他们期望文明将越过美洲大陆 ,在太平洋找到新的家园。对此,我暂且保留怀疑。

随着向西航线的发展,船只的体积在逐渐增大,航海家们的知识和视野也在不断开阔。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平底船被腓尼基人、爱琴海人、希腊人、迦太基人及罗马人的老式帆船所取代。这些老式帆船随后又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发明了横帆帆船取代。而当英国人和荷兰人驾驶着满帆帆船航行在大洋上时,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船只又被赶出了海洋。

到今天,文明的发展已经不再单纯依赖于船只了。飞机已在取代并将继续取代帆船和蒸汽船的地位。下一个文明中心将依赖于飞行器与水力的发展。海洋将再次成为小鱼们不受打搅的宁静家园,正如它们与人类最早的祖先共同生活于深海时那样。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