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3)
可是最可悲哀的,也是时间。它必定要去的。不生便无死,一生即有死。可以说人一出生就被宣判了死刑。但在时间的流程里,一个人成长了。
"我今天有个体验。把人事关系处得和谐--我不讲周全,因为周全是不可能的--尤其在中国,是个很高的艺术。但也无法强求的,无为而治,以心换心。但寻常的人际关系,并不把它看成生死之交。"
中国人喜欢说共生死。三毛也曾想过和一个共生死,"可是那是违反自然的。一个人生是孤单,死也是孤单。一辈子跟定你一个的就是自己,再没有别人。没有 父母,没有丈夫,更没有儿女。《红楼梦》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 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时间流掉了,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对于死,三毛已无盼望,也不惧怕。一个月前,她甚至还有点盼望,可是,现在对她,死就是生,生就是死,见是不见,不见是见。到这个境地,三毛可生可 死,无所求了。"可是血肉也愈来愈少,这真糟糕。以前是哭哭笑笑,现在很难哭难笑,很难有什么委屈、苦痛、悲哀而想哭。有时候难得流下了一滴眼泪,哈哈 --我又开心得不得了。"
现在的三毛对钱财没有观念,需要的时候,向妈妈伸手拿一点,很像又回到小孩子时候了。写作也不为别人,绝对为自己的快乐。"我喜欢再做一次小孩子。"
前个月,有一晚全家围桌吃晚饭的时候,三毛的父亲用筷子比了个"人"字,说,人的一生可以做两次小孩子。一次在小时,顺着左边的那一撇达到顶峰,然后下来,老年,又是小孩子了。
三毛说:"爸爸,不对,不对,人可以做一百次的小孩子。一百零一次就不行了,因为人只有一百岁。"怎么说呢?"那就要完全看自己怎么变了。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而人以一百年来说,可以做一百次小孩子。"
"这句话从那里来呢?从我弟弟的小孩来。而他才十岁。对啊,人可以有一百个童年,所以我现在又是小孩了。小孩做任何事都很专心,他们是原人,没有对 错,只有陰陽。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多少从先圣道德书里没有学到的故事。"其实,童话是写给大人看的。三毛举例说:"像白雪公主死了,父母救不了,小矮人救 不了,来了一个白马王子,真好,轻轻一个吻公主就活了。还有人鱼公主,人鱼没有灵魂,只能活三百年然后就化成泡沫。可是公主为了爱,不惜将尾巴变化人脚, 每跨一步就像走在刀上,因为爱情是疼痛的!"
但人生的苦痛全在于己。因为人生有血有肉,要想无心大不容易。喜怒哀乐也是很合自然的.就像月有陰晴圆缺。"我的人生也不刻意,一切顺其自然。说宿 命,太悲观了,说是大自然的定律比较好。老子里有一句话:'万物作焉而不辞',天地万物都循着自然运作而不推辞。我是个自然主义者,一切发生的事都是合乎 自然的定律的。顺其自然,没有意外。
过去我随缘,但现在比较入世,喜欢广结善缘。"三十余年心路历程,三毛喜不喜欢做三毛?
"三毛从来没有做过三毛,你们都被我骗啦。我做我!"她大乐。
"三毛"只是个笔名,可是"我喜欢三毛,喜欢她的真。喜欢,很喜欢。尤其笔下的三毛,觉得她很可贵。如果不喜欢她,我相信我就不会写她了。可是并不喜欢三毛带来的一些劳累,也不喜欢被访问、座谈会时的三毛,但,她还是可爱。"
台湾的生活对三毛,又是一份新的历练。她期望自己在里面时时保持自己,做一个永远宠不坏的三毛。至于别人如何看三毛,她喜欢大家"雾里看花"。文学的 美丽在于它的再创造。三毛,也不给她实体。每一个人可因自己的个性而想像三毛的样子,然后,可以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三毛。
三毛还教不教书?
"这是我一直在文章里问学生的啊!"
下辈子呢?
三毛喜欢再做一次荷西的太太。"我这生有过很多的男朋友,可是从来没有这么自然过。全使我变成一个最纯洁的小孩子。当然来世不会再是今生的荷西、三毛了。可是没有关系,我们会懂。"
荷西过去后,叶曼女士曾送给三毛一个牌子:"GONERNEVERWINWINNERNEVERGONE"。再没有多讲话。三毛说:"我和叶曼叶老师 只做过三次简短的谈话,但她句句真理,我一生受用无穷。有一次,坐在她的办公室里,我告诉她,我要出家了。她说,出家不是一件虚幻的事。如果有一天,你在 佛学里看到的是红红的太陽从海里升起,而不是退隐山林,你才了解什么是佛学。"
那时候,三毛不懂,可是现在晓得了。一别三年,她现在可以打电话给叶曼了。三毛要说:"谢谢你,叶曼教师,我看见红红的太陽了。"
就是这句话。
访问三毛,就好像读一本万壑千峰、一路奇花异树、令人莫辨虚实的书。她敏感、忧虑、没有安全感,是个同时喜欢查泰莱夫人和芸娘的一个女人。
她说,她一生不写爱情故事,只写自己的故事。然而她的故事,就如同爱情一样的奇妙。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