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现代文学 > 沉重的翅膀

九(4)

郑子云默然。

他的一生,也像闪电一般在记忆里迅速地闪过……不知怎么,想起了精卫填海的故事。

陈咏明忽然把车子打到马路边停下,打开车门。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大地复苏的气息,让人想到,树枝上,芽苞正在拱出表皮;青草正在冒出地面;小虫子从冬眠的洞穴里伸出自己的触须……很快就会有雷声和雨点。

陈咏明和郑子云走出汽车,两人一言不发地看着远方的天空。

没有月亮,夜是漆黑的。

陈咏明说:“冬天,星星好像离我们远一些,而夏天,星星就显得近得多,也亮得多。有月亮的时候,就看不见星星,有星星的时候,就看不见月亮。”

“你喜欢星星还是月亮呢? ”

“月光下,即使穷凶极恶的东西也显得温柔了,而且还有一种朦胧的神秘感,而星空却给人一种孤独感。你会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你和那无垠的苍穹是相通的。”

郑子云体味得到,人所害怕的不是受到伤害,而是受伤之后的荒凉孤寂之感。他自己呢,有多少次也是这样仰望过寒冷而寂寞的星空啊。

陈咏明的语气里,带着冷峻的固执:“有人要查我的账,说我胆子太大了,一定是扣了应该上交的利润给工人盖房子、盖养鸡场、挖鱼塘。我没底儿的话,胆 子大得起来吗? 汽车厂过去的账乱透了,几任厂长,投有一个查过账。我一本本地查了,三项基金根本就没有动用过。这个底儿,没有一任领导知道,连财务也不知道。

现在,国家不是允许三项基金捆起来用吗? 退一步说,就算我用二百万元钱给大家盖房子,算得了什么? 有些项目上下马一浪费就是几个亿,谁也不负经 济责任。要打官司就打吧,我不相信我打不过。就算我摊人了成本又怎么样,现在哪个厂不这么干? 要查大家都查。如果不让这么办,国家就拿出个解决的办法来。我给国家上交的利润一个不少,还超额了呢,能犯多大的法? 在现行体制下,采取一些‘变通’办法,解决厂里的主要矛盾,有什么不可以呢? “

郑子云并不答腔。他知道,像陈咏明这样的人,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理解和支持。为这样的人担心是多余的,对他能不能坚持下去,不应该怀疑。

“您还记得我进厂之前,您和我的那次谈话吗? ”

“记得,当然记得。”

“当时厂子里的情况,您比我清楚。刚来头一个月,我收到几百封群众来信。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呼吁厂领导给职工解决生活问题,百分之二十是其他问题。有关生产方面的只有百分之十……

这不能怪群众,生活问题不解决,他能有多少心思用在生产上? 谁能一扑心思跟你走,你算老几? 你再有能耐生产也上不去。生产上不去,工人生活安排不好,企业管理不好,我这个厂长要负责任的呀! “

“群众来信你都看吗? ”郑子云插问。

“当然看。因为你可以从这些信里看出群众在想什么。一个厂长,不知道自己的工人想什么,怎么能管好工人,又怎么能管好自己的工厂呢? ”

郑子云微微地怔了一下。这样认真对待群众来信的领导有多少呢? 虽然郑子云并不一定赞成每位领导同志都这么做。领导嘛,就是领而导之。太具体的事,可由经办同志去解决。但他又觉得陈咏明这样做,极其难能可贵。一个好厂 长,那是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上下班之说的。到班上,就像上了战场,除了生产上的种种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几千名职工以及他们家属的吃、喝、拉、撒、睡全得 管。哪有时间读这些信呢? 除非不睡。这不要累坏人吗? “工人的要求并不高,咱们国家的工人是有觉悟的。我头一次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时候,在会上宣布了三个目标:一是生产要上去;二是企业整顿要高标准地达到验 收水平;三是生活上要为职工办十件好事,低标准地还上‘四人帮’时欠下的账……职工们很高兴,又担心困难太大,完成不了。他们对我说,‘只要把房子这一件 事办成,其他九件也算办成了。这可不是吹糖葫芦,房子的事,顶难了。’您听听,我们的工人多好,我能不受感动吗?我能不从这里头受到教育吗? ”

郑子云觉得喉头发紧。有些人,干社会主义的本事不大,整人的本事可是大得很。他要是养着、歇着也好。不,他不干,也不让别人干。他们心里,还有没有 共产主义理想了呢? 陈咏明接着自管自地说下去:“说我笼络人心,叫我福利厂长,我觉得很光荣。说这种话的人真是蠢到了极点。谁要想把生产搞上去,不抓生活是做梦。我做的这一 切,还不都是为了生产。部里批评我只抓生活不抓生产。为什么我月月、季季超产? 就是因为抓了生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你说我抓生活不好,可是别的厂还来学习。说明厂长们已经注意到了生产和生活的辩证关系。

“说我撤消大庆办、政工组,是路线性错误。全国三十六万个企业,各行各业千差万别,都按大庆一个模子去搞,然后按大庆那六条验收,那么我的厂子生产上不去,工人没饭吃谁管?!”陈咏明把手里的半截香烟狠狠地向脚下丢去,烟头上的火星,在漆黑的夜色里飞溅开去。他一收方才那种愤然的情绪,对郑子云说:“净听我在这儿发牢騷了,你一定饿了吧,上我家吃晚饭去,我好像还有一点泸州大曲。”

“发吧,人有时是需要发发牢騷的,不然我们也太委屈自己了。

不过老陈,我一定尽力支持你,虽然我的力量微乎其微。其实我也有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也有不少的牢騷要发。这个你知道就行了“

一开单元门,就听见煎锅在吱吱地叫。不是在烙馅饼,就是在烙锅贴。

郑子云随在陈咏明那高大身躯后面,走了进去。他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温柔地抱怨:“又是这么晚。”然后,他看见一条穿着豆绿色薄毛衣的胳膊,绕住了陈咏明微微向下伏着的脖子。他赶紧在走廊里站定。随后,他听见一声亲吻 落在谁的腮帮子上。郑子云暗笑,在中国,居然还有这带洋习惯的厂长。其实关了房门之后,洋人和中国人有什么两样? 他们夫妇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看来陈咏明并不回避这一点。而有些人即便谈到自己明媒正娶的老婆,也立刻现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好像那三个、五个孩子全不是他生出来的,更不要说承认自 己家庭生活的幸福或不幸。

陈咏明闪开了身子,灯光落在郑子云身上。郁丽文立刻用沾着面粉的双手捂住了脸蛋。她害羞地叫道:“哎呀! ‘' 并且用那双和善的眼睛埋怨地瞟着陈咏明,怪他不告诉她有客人跟在后面。

为着不让郁丽文更加发窘,郑子云轻轻地碰了碰陈咏明的后背,暗示他不要说明自己的身份,自己抢先介绍着:“我是老郑。”

陈咏明那两个孪生儿子,在门缝外打量着郑子云,然后又朝他挤眼睛,一会儿闭上左眼,一会儿又闭上右眼。他们不认生,也不像有些孩子那么“人来疯”。 陈咏明和郁丽文不像别的父母那样,动辄呵斥孩子,或在客人面前,炫耀孩子的小聪明。孩子们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身心会健康地成长。郑子云也照他们的方式回 了礼,两个小家伙认可地点点头,走开了。有趣。

下酒的菜是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松花。馅饼现烙现吃,又热又香,皮子煎得焦黄酥脆,咬一口直冒热气,烫得人吃不进嘴里去。

小米粥熬得黏黏糊糊,郑子云有好久没吃过这小米粥了。一顿饭吃得他浑身暖烘烘的。也许因为整个单元只有两间房子,空间利用得过于紧凑,比起他自己那个冷冰冰、空荡荡的家,这里的一切都让人产生一种对居家过日子的依恋感。郁丽文那疏淡的眉,娴静的举止,似乎把一切尖硬的、刺激得令人烦躁的问题软化了。

回到家里,已经是八点多了。郑子云感到心区又在隐隐作痛,今天太累了。但他还是铺开信纸,给宋克写了一封回信:宋克同志:很高兴地收到了你的来信,也很高兴听到曙光汽车厂两位同志的意见。

陈咏明同志在我们重工业部的长期工作中,特别在“四人帮”猖狂的时期,敢于抓管理、抓整顿,同“四人帮”顶得很厉害,把企业办成重工业部企业整顿的标兵。同时,在到曙光汽车厂工作后,又敢于挑重担,不怕困难,坚决地抓下去。

至于曙光汽车厂现在存在贷款很多,职工过多,质量不好等许多问题,是“四人帮”猖狂时期积累下来的问题,不是陈咏明同志的责任。

现在各方面问题很多,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于团结广大干部和群众,顶着困难上。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循守旧,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现在要表扬和扶持的是这样的干部。至于把问题都解决得很完善,则不是短时期的事。馒头不可能一口吃两个,重病病人也不可能刚退烧,赛跑就能跑第 一。

天津蒋子龙同志写了一篇《乔厂长上任记》,各方面反映很不一致,确实作品中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根据当前各级干部的思想情况,敢于抓工作,迎着困难上这一点,无论如何是值得提倡的。文艺界的多数同志仍然主张支持这篇作品,我想可能也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我这个说明可能是不完善的,请予指正。并希望能把这封信转给曙光汽车厂的两位同志一看,如果他们有什么意见,希望给我写信,我们可以继续讨论这件事。

敬礼!

郑子云

又是一阵穿过后背的疼痛。心脏,它不肯合作了吗? 郑子云需要的是体力,是健康。他愿意在人生的战场上再多跑几步,而给后来的人,多留一些时间,让他们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但假如它一定不肯合作呢? 还有许多事情要办啊……

在今年全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的年会上,还没有一篇论文讲到企业整顿以后应该怎么办。郑子云设想过重工业部向前发展的远景共十二条。现在只有一个雏形, 他想五月份拿出初稿,六月出去试讲,征求意见,然后修改。九十月份形成文字,到一九八0 年底每条形成一本书,作为对企业管理干部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训练教材。

目前,国家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手工业式的管理水平上,必须在发展中巩固,在发展中提高。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非常重视体制改革工作,多种试点工作正 在进行。企业管理工作如何现代化呢? 中央已再三指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要讲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直接领导企业的部门,应该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哪些要求呢? 而许多企业的领导,还习惯于老办法。在经济问题上、技术发展问题上、干部使用问题上,还有很多跟不上形势的地方。这两年调整期间,重工业部各厂计划任务不 足,工厂看到光躺在国家计划上不行了,必须同时自己找活干。对市场、服务、竞争多少有些理解了。但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意义还有许多人认识不足,这些必然 要反映到企业管理上。因此,不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一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现有的成绩也巩固不了。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