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童中间
一
我边走边问,打从长教室穿过,
和蔼的白头巾老修女回答问题,
孩子们学做算术,练习唱歌,
学习各样的读本、各种的历史、
剪裁和缝纫都要求干净利索,
样式最好又时新——孩子们时不时
出于好奇心,免不了抬眼注目
一位六十岁含笑的头面人物。
二
我冥想一个丽达那样的身影
俯就奄奄的炉火,她讲起童年
一次受严厉的责备或一件小事情。
竟然在童心上造成悲剧的一天——
这一讲使我们两个年轻的心灵”
像出于同情而融进了一单个空间,
或者,改一下柏拉图有名的妙譬,
化作了蛋黄与蛋白、浑成一体。
三
想起了当年那一阵忧伤或愤怒,
我再对这一个那一个小孩子看看。
猜是否她当年也有这样的风度——
因为天鹅的女儿也就会承担
每一份涉水飞禽遗传的禀赋——
也有同样颜色的头发和脸蛋,
这么样一想,我的心就狂蹦乱抖,
她活现在我的面前,变一个毛丫头。
四
她目前那一副形象飘进了我心里,
难道是十五世纪巧手的塑造,
它两颊深陷,仿佛它只是喝空气, 只是吞够了影子就算吃饱?我虽然从不是丽达一类的后裔,
也有过美丽的羽毛——够了,好,
逢人最好是用微笑报微笑,表示出
这个老草人过日子挺舒舒服服。
五
年轻的母亲,膝上抱一个人形
(那是“生殖蜜”泄露给人间的皮囊,
根据了回忆或是“忘药”的决定
一定得睡眠,叫嚷,挣扎着要逃亡),
会怎样看她的儿子,只见人头顶
白茫茫披六十来个冬天的风光,
就认为报偿了生她儿子的痛苦,
愁他入世前途的牵肠挂肚?
六
柏拉图认为自然不过是水泡
戏弄着事物的幽灵式千变万化图;
坚实的亚里斯多德挥舞着桦木条,
会鞭打一位王中之王的屁股;
金股骨毕达哥拉斯,无人不晓,
拨弄着琴弓或琴弦就可以算出
哪颗星歌唱的,懒诗神听见的和音:
破布片绑上老杆子吓吓飞禽!
七
修女和母亲,两类人都崇拜偶像,
可是烛光照亮的尊容并不能
激起哪一位母亲的痴心妄想,
只能使石像或铜像宁息安生。
但它们也叫人心碎——诸多色相,
激情、虔诚、慈爱所熟悉的至尊!
一切至高的光荣所象征的浮华,
对人类事业心自生自长的嘲弄家!
八
辛劳本身也就是开花、舞蹈,
只要躯体不取悦灵魂而自残,
美也并不产生于抱憾的懊恼,
迷糊的智慧也不出于灯昏夜阑。
栗树啊,根柢雄壮的花魁花宝,
你是叶子吗,花朵吗,还是株干?
随音乐摇曳的身体啊,灼亮的眼神!
我们怎能区分舞蹈与跳舞人?
卞之琳 译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