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文摘大全 > 读者文摘> 听课体会

听课体会

来源: 未知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3-08-19 阅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导我走向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本质应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学会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6位老师的示范课例,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几节语文课诠释了新模式的“好课五标准”:1、学不学(学生的状态)2、多少人学(学生的参与度)3、学多少(学的容量)4、怎样学(学的方式)5、是否学会(学的效果)

1、重视导学案的设计。“问题导学”课堂是学生在以问题为主线的自主学习、发现生成问题基础上与教师合作探究的学习境界。如续老师课堂上学生的导学案,学生从中领悟学法,学会了抓住重难点,学会了思考解决问题。

   2、“问题导学”课堂是以“问题”发现、生成和解决为主线的小组合作学习,其“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是以各种有效活动为学习平台,学生在自主建构、合作探究、展示对话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综合、判断和评价。这六位老师都注重问题的生成与解决。如李老师在教三年级课文时,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将学生提前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提问,自己解决简单问题,各组提出一个疑难问题写在纸上,以备全班交流解决,进而归纳整理出4个大问题统领全文。

3、  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他们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

4、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低年级小朋友和高年级大孩子都能在理解基础上朗读,特别是高老师的范读,更激发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怀念与爱戴之情;

   总之,长期坚持“问题导学”课堂,有助于学生多元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就能够养成创新思维品质。

 

  • 上一篇: 世界的十个“年级”
  • 下一篇: 做个智慧的“懒”老师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