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 第十二集
六祖坛经(第十二集)
1981年中广电台档名:9-4-12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龋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这几句话是偈颂的前引。六祖大师说:「我有一首无相颂」。《坛经》中所有偈颂,都称作无相颂。特别是此处十五首六十句,是《六祖坛经》的一精一华。我们要想研究《坛经》,应当先将这十五首颂文念熟,然后细心去研讨,这样你就晓得中国禅宗的旨趣。从此之后学佛,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尤其是禅宗,自然不会落于空谈。于学佛过程中,则不易受他人的欺骗,更不会自欺。可见这十五首颂文相当重要,是我们学佛的原理原则。大师这几句话嘱咐得非常好,教我们必须要记诵、要取法。无论在家修行或者出家修行,只要依照这十五首颂的原理原则去修行,必定有成就。若是不能自修,仅仅把这六十句颂文背得很熟,还是无有益处。
颂有十五首,大致分为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讲「佛教教学的宗旨」,这一段只有一首颂。第二首是独立的一段,「说明佛法理论的依据」。第三首以下到十三首,共有十一首颂,这一长段是讲「修学的方法」。第四段是一首,是讲「果证」。末后第十五首颂,是「结劝」。颂文体系、组织以及义理,非常一精一严,有条不紊,不但便于读诵,也是行门重要的原理原则。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这四句,我们乍看起来似乎是很容易懂,实际上所含的意思是既深且广。『说通及心通』,「说」这一个字不但包括言说,同时也包括佛法所有的教学,用「说」字来代表。「通」是通达无碍,《华严经》讲的四无碍辩才,这是通的意思。「心通」就是宗通,心通与说通就是所谓宗门与教下,但是宗门与教下是一不是二。过去有人说,心通的人一定达到说通,而说通之人未必能做到心通。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一层观察,就知道心通与说通有密切的关系;若心不通,说通是绝对做不到。由此可知,要想做到说通,一定要心通。如何才能做到通达无碍?下面一句比喻为我们点出来了。『如日处虚空』,像太一陽一一样,在虚空之中,意思是教我们要做到一法不立,才能做到通达。做不到,换句话说,纵然是以研学而通达三藏经论,或者通达世出世间法,自己并没有真正证得这个境界,也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不能做到「通」字;通,简单来说就是一定要亲证。心通者,证悟实相;说通者,解悟佛说。此地的「通」,是指证悟之说才是说通,决定不是解悟之说。这个意思,从以下的句子我们能看得出来。
这十五首颂,《法宝坛经无相颂讲话》解释得相当清楚,也举出禅宗许多公案来证实,并且得到当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的印证。书中举出禅宗嘉山和尚公案,公案的内容是说明一个人,他亲证的境界到什么程度?所谓「上无片瓦,下无立锥」,这两句话就是如日处虚空的意思,到这样的地步才可以说是亲证实相。证得实相之后,实相是体,演说是用。体是根本,说是末,本能摄末,所以心通的人自然就说通。说通的人,由说通而证得心通,这也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因为常常演说就是长时期的薰一习一 ,薰一习一 时间长了,自然就能证悟。所以说,由说通至心通,这是菩萨的教法;由心通至说通,是如来的教法,我们应当从这里来观察。这是说明「说」与「心」是一不是二。前面两句是说明佛教教法的原则,一定要做到通达无碍。
下面这两句是说明佛祖立教的宗旨。『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唯」是唯独。「传」是承传,辗转授受。「见」是讲亲证。「性」是指众生本具的心性,在唯识称作阿赖耶识。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它的宗旨就是传授见性之法。「法」这个字是包罗万象,佛经里将这个字举作一切事物、一切理论、一切程序,乃至于虚空法界的总代名词。在这里,特别是指一切法里面的修行方法,尤其是指见性的方法。末后这一句,显示出佛法出世是普度一切众生。「邪宗」,简单的说,凡是不以见性法为教学宗旨的,都是邪宗。在佛法中,未了心外无佛、心外无法的一切宗派,也是邪宗。佛法是无诤之法,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也看到佛法里有一些争论,这是为了普度众生、破邪显正不得已的一种方法,决不是佛法喜欢争论。
初祖达摩祖师的老师般若多罗尊者,当年在他的本国教化众生,那时有两位法师,一位名叫佛大先,一位名叫佛大胜,都曾经与祖师同学于婆陀罗,修学小乘禅观。后来,佛大先遇到般若多罗,于是舍小向大,与祖师同门并化,被当时的世人称为门下二甘露门。而佛大胜却又分他的门徒成为六宗,所谓有相宗、无相宗、定慧宗、戒行宗、无得宗、寂静宗。祖师看到他这种分法,非常感叹的说:这位法师已经是落在迹象里面,何况再分而支离破碎(这是说佛大胜的六宗)。祖师就说:「我如果不为他辨别,这些人必然是永远被这些邪知邪见所缠缚而不能超越。」于是他就发大慈悲心到彼师门徒之处,一一与他们辩论,破他们的知见,使他们能破迷开悟,再回到正知正见。然后他才从海路来到中国,这就是中国初祖达摩祖师。
禅宗所谓「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性就是体,见性法才是真正如来家业。初祖分破六宗,已经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所以说「出世破邪宗」。佛门之外的邪宗,我们容易认识,而佛门以内的邪宗,我们不容易发觉,这是特别要注意到。凡是不以明心见性或者一心不乱为宗旨,皆是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这首偈是说明佛教的教理。「法」是指见性之法,也可以说是一切法。一切法以及见性法,实在是说不上顿超与渐进。问题在哪里?迷与悟。有人很快就破迷开悟,有些人很慢才能觉悟,什么原因?『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佛在《法华经》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以,法确实是一,本无顿渐,只因众生迷悟千差,所以见道有早晚,这才建立顿渐的假名。「见性门」是指东山法门。这个法门唯论见性法,不论禅定解脱,也是六祖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不放下的,就是愚人,放下什么?佛门常说「一切放下」,或者说「放下万缘」,念佛法门常教导我们「放下身心世界」。身是正报,世界是依报,正报与依报都是属于色法;心法是指八识与五十一心所。换句话说,不但外面的色法要放下,内里面的心法也要放下。放下就见性,放下就是见性门。由此可知,放不下的就是愚人。放不下,就永远被摒弃在见性门外,所以说「愚人不可悉」。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