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十善业道经原文

十善业道经讲记 第5集

佛说十善道经 第5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十善道经》,雍正皇帝「上谕」第二面,第一行最后一句看起。

【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我们看这一段。这段话是雍正皇帝引用过去宋文帝跟何尚之的一段对话,这些人都非常明了儒释道三家在那个时候教学的成果,对于社会安定、政权的巩固、和平和人民的安乐,有积极的贡献。所以文帝说「六经本是济俗」,《六经》就是指儒家的教学,如果讲到「一性一灵真要」,这是属于佛家讲得清楚,要是全国人民都能够接受儒跟佛的教导,他说我就可以坐享太平,,就是太平天子。

接着何尚之这一段对话很重要,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信心。『百家之乡』,一百家,在当时我们用概略的估计是一家四口,百家就是四百人,这四百多人里面,他说只要有十个人持五戒,这十个人淳厚、谨朴(谨慎、朴素),他就能感化这一百家。我们想想,这是百分之一的数字,百分之一、二,一百个人里头有一两个人,真正接受儒、佛的教育,真正能够理解,依教奉行,对于社会风俗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千室之邑』,邑是一个都市、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有一千户,这一个城市里面有一百个人持十善,真正能依十善业道去修学,这一百个人和睦,他就能感化这个都市。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这个世界乱了,人心坏了,感觉到失望无救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我们自己要认真努力修学。他们做不善,我们行善,要有耐心,时间久了必定能够感化这些人。我们看上古时代,中国历史里头记载的舜王,他的父母、兄弟都是很恶劣的,时时刻刻要置他于死地。他能够尽孝,真的像六祖能大师所说的,「不见世间过」,只看到别人的好处,而不看别人的缺点。父母对我不好,他总是反矢我做得不如法,我做得不好,才让他生气」,天天在反省,天天在改过,这样三、五年下来,全家被感动了。这一家和睦之后,就感动他的邻里乡一党一,最后感动到国王,是尧王,尧王听到这个事情,特地来访问他。所以中国讲孝,舜摆在第一个。尧王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把王位让给他,孝感天地!一个人积行,以真诚心积集一切善行,能感动一家,感动一乡,感动一国。这在佛法里面叫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以我们不要看到社会风气不好,自己就灰心,就退转了,这个错误的,要更积极舍己为人,做社会、做大众的好榜样。

佛家的教学,它的根本跟儒家讲的完全相同,在「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三句就落实在十善业道。如果没有十善,这三句是口号,是空洞的,用十善来落实孝亲尊师。在佛家里面,这个意思讲得更深更广,「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佛家讲的孝顺是孝顺一切众生。谁做到了?在中国历史上舜做到了,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不是没有人做到,不是没有效果。佛菩萨做到了,在经典里面的记载,那总是外国。舜做到了,舜是中国人,中国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这样的人历代都有,诸位如果读《二十五史》,你就能发现。现在在新加坡,我们常常提到的许哲居士做到了。你看她一个人,不仅影响整个新加坡,讯息传播出去之后,影响东南亚整个地区,可惜能够这么做的人太少了。

我们今天虽然学佛,五戒十善没有做到,要真做!一个人做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所以我们相信何尚之的话,如果这个地区有十个许哲,新加坡不是这个样子。我们亲眼看到了,我们要发心学习,舍己为人,为整个社会,为一切众生。我们今天持五戒、学十善,不是光为自己,光为自己这个心量太小了。希望来生得福报,这一生能改善自己生活环境,这个意义太小了。我持五戒,我修十善,是为一切众生。所以佛菩萨心量大,他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我们今天只要把心量放大到整个地球,我今天修行是为他们修的,是为他们做一个好样子,希望他们从自私自利回过头来,一切能为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为众生造福。

我们这个人的身一体,我常讲、讲了很多次,身一体在世间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一个工具,不是「我」,一切为我就错了,这个世界没有前途,一片黑暗。一切为众生,决定没有自己,念头转过来,一切众生是主人,我是仆人,我是伺候主人的,这是佛菩萨。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为一切众生服务,做个好样子,这就是救度一切众生。这种人在中国很多,我们常常听说,没有被发现,没有人去宣扬,要宣扬才能产生效果。所以许哲居士,我还想找专门的摄影师,给她录一套记录的录像带,向全世界流通。她虽然没有读过佛经,没有接触过佛法,佛经上所讲的她全做到了。一百零一岁才发心皈依,在我们讲堂皈依的时候,我连五戒证书都送给她,她全做到了。这要像一般打分数的话,她满分,她打一百分,这是我们的好样子。

这种『风教』,风是风气,教是教化,这样良好的风气教化。『以周寰区』,寰区是讲国家。『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这个仁人就是能够持五戒、持十善的,只要有一百万人能够做到,整个国家风气就变了,就能够改过来了。下面举例来说,人能够行一善,他就去一恶。譬如说能持不杀生,杀生之恶他就不做了;能持不偷盗,偷盗这种念头行为,他就断掉了。『去一恶,则息一刑』,国家的刑法是制裁那些违法之人,人人都守法,刑法也就息了,没用处了。『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所以人,尤其是佛的学生,一定要做社会最好的榜样,怎么样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先要从本身做起。善恶的标准,就在这个小册子上。这个小册子,佛家经典分四大类:教、理、行、果,这是属于行经,是教我们要拿行为去落实,这个不是研究讨论的,是要切切实实去做到。

佛菩萨是九法界一切众生的好样子,我们今天讲的模范、表率,「学为人师」,师是表率;「行为世范」,他的行为是一切众生的模范、榜样。于是我们就要想到,我们起心动念有没有想到,我这个念头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如果不能做好榜样,这个念头不能起。我的言语对社会大众有没有正面的利益?没有利益,这个话不能说,我的行为、一切造作都要利益社会大众。不利于社会大众的,不但是不能做,念头都不能起,这才是佛弟子,这才是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否则的话,我们的书念到哪里去了?我们到底学的是什么?

雍正皇帝用这一段对话,换句话说,他肯定。在过去中国社会是儒释道三家的教育,他有智慧,他看得清楚,三家教学虽然在手段方法不尽相同,根本是相同的。我们今天把这个意思展开来,新加坡九个宗教,九个宗教在形式上不一样,教化众生方式上有差别,理念上是相同的,所以九大宗教可以一团一结,可以合作。不相同的是枝叶,根本相同,哪有不能和睦相处的道理!我们试验试验,这两年来成果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新加坡九个宗教就像兄弟姊妹一样,往来这么样的亲切,确实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一爱一,互助合作。道虽然不相同,但是不违背,这是我们在此地亲目所睹的,这是在全世界做了一个好的样子,好的开始。李木源居士我称赞他,他是菩萨,他是真的菩萨,九大宗教这些领一导一人、传教师,也都真正是菩萨,为这个地区、为全世界人做出好样子,这就是贡献。希望永远化解种族的冲突、宗教的战争,你说这个功德多大!

末后这一句话说,『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洵」是深信的意思,我深深相信。这是国王大臣在讨论,宋文帝相信,何尚之也深信不疑,可以垂拱坐致太平,只要把「儒释道」这三种教学好好的推广。中国历代帝王,那个时候学校不普及,怎样教化众生?这是治国平天下第一桩大事。就像一个家,你的家庭,你要想希望家庭兴旺,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小孩,你的儿女他每天想什么?他说什么?他做什么?你要好好的诱导他,要教导他,去恶为善,破迷开悟,你的家庭怎么会不兴旺?国家也是这个道理,国家的领一导一人:帝王、大臣,他要懂得人民在想什么,人民在说什么,他在做什么。如果这个要不懂,没有办法去疏导、诱导他、教化他,这个国家社会怎么可能安定?

用什么方法教他?道德教育,「儒释道」都是人文教育。今天讲人文教育,在中国古人讲是德行的教育,教导你明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是生活教育。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天地鬼神是什么?就是与世间所有宗教,不是别的。讲天地鬼神,就是我们要懂得世间有许许多多宗教存在,他跟我们是什么关系,我们跟他怎样相处,是说这么一桩事情。都是现实的,都是在我们生活周边,没有办法离开脱离,只要你把这三种关系处好,你就真正过幸福美满的生活。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就能做到。中国古圣先贤为我们说的宝贵教训,《礼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哲学,最古老的教育哲学,里面两句名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建立一个政权,领导全国人民什么最重要?教学。在现在的话来说,建立共识,这是属于现在人讲思想的教育,教你怎么去想;想要想善的,不要想恶的。

释迦牟尼佛在这个经上讲得太好了,我们把这一段最重要的话,我把它写出来放在这个本子最前面;放在最前面,这是最重要的。这可以说是佛法教学的总纲领,教我们什么?昼夜常念善法,昼夜思惟善法,昼夜观察善法。这个善法就是十善为标准,常念善法是心善,思惟善法是念头善,观察善法是行为善,这个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夹杂。人要这样修,他怎么会不作佛?他怎么会不作圣?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个「不见」是绝对不把世间一切过失、不善放在心上,不可以!让你的心纯善,你的念头纯善,行为纯善,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你的生活自在安乐。即算过最贫穷的物质生活,也快乐无比,就像夫子赞叹颜回一样,颜回的物质生活缺乏到极处,颜回天天快乐无比。他乐个什么?他明了「道」,就是心善、念头善、行为善,不在乎物质生活。所以社会才能够永久的安定和平,不会去争利,争名逐利这个事情,他决定不干。

后头一句我们把它念掉:

【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到这里是一个大段,这是这一段的总结,这一段是雍正皇帝说的。「斯言」是指上面宋文帝跟何尚之的对话,这个对话是劝善。能够劝全国人民行善,这是治天下之要道。清朝初期开国的君王都非常聪明,都很有智慧,他们推行宗教教育,那个时候佛教还是教育。佛教变成宗教,大概是嘉庆以后的事情,在乾隆时代佛教还不是宗教,还是属于教育。所以佛教变成宗教,非常不幸,变成宗教的时间也只是两百多年而已,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我们学是学释迦牟尼佛的教育,绝对不是搞迷信,搞迷信我们得不到佛法真实利益,只有教学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