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宗镜录略讲

第51章 大千眼开好识尘(2)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讲,走大乘道的人,要不空吃人世间一口饭,你就要研究如何智慧成就、超凡入圣。摩诃即“大”,菩萨摩诃萨翻译成中文即“大菩萨们”。菩萨梵文是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中文不好翻译,勉强翻译即是有道、成道、得道者为菩萨。中文刚开始也有翻成大土,后来觉得不恰当,又翻成开土。后来又认为这两个翻译仍不够圆满,干脆音译原文,叫做菩提萨埵。

菩萨摩诃萨假使要不空食人世间一粒米,换言之,没有成道以前,消耗了人世间生活的米粮,都还是欠债,将来要还的。尤其出家有一句话:“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一毛一带角还”。要想不空食国人的布施,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大智慧成就,要求大彻大悟。

又宝梁经云,若学大乘佛法者,受施主抟食如须弥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学者,若未堕僧数,十方无唾地处。

这里讲,你们要修大乘佛法的人,不管在家出家,自己专门去修持,接受别人的布施,受施主的一抟食就有如须弥山那么多。佛法中关于饮食分为好几种。人吃的饭叫抟食,又叫段食,一天三餐,加宵夜四餐,再加点心五餐,若再加喝茶信仰就六、七餐了,分段吃。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吃饭用手抓;新疆人吃抓饭,一手捏起一一团一饭叫一抟食。段食以外有思食,思想是一种饭食。欲界众生靠段食;天人境界是思食;入定的人吃什么饭?思食,真正入了定,舌识不动,鼻识不呼吸,《八识规矩颂》提到“眼耳身三二地居”,与这个道理有关。佛说修大乘佛法接受人家一碗饭、一抟食的布施,就像须弥山那么多。你要晓得吃一口饭很不容易,那都是社会上许多劳苦功高者的付出,我们才吃得到,你不修道没有成就,欠的都是帐。“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受施主布施一件衣服,甚“如不学者”,修道人不好好学,即使接受一件衣也还报不了,因为这都是社会大众功劳、血汗的成绩,我们凭什么该享受?学佛的人要晓得这个道理,如果你悟了道,可以还,那还的方法很多。

“若未堕僧数”,所以出家要真正做一个僧,什么僧?要证果悟道,做个贤圣僧,那可以。不然,“十万无唾地处”,换言之,不修行不成道,空过一生,尽管这个世界土地这么大,连吐一口口水那么丁点大的地方,都没有你的份,你非堕一落不可。有那么严重!

“无唾地处”是佛在印度形容而翻译成中文的文字,假使不用梵文词句翻,直接以中文翻译就是他生来世“无立锥之地”,站都没有你站的地方。换言之,没有人身给你变啦!这块土地你还有资格站吗?没有资格在地球上站,因为你再变出来就不一定是人啦!这都是佛说的,不是我说的,不要搞错了。

学问之道

维摩经亦云,敬学如师,才起学心,便有为人天之分。

《维摩经》也说,真正学佛修道的人,要发起真正的恭敬心。对任何一种学问知识,尤其佛法的见地,要敬它,不是敬老师,这个学问本身就是老师,就是佛在这里也一样,会“敬学如师”。只要真正发起对人、对法、对学问的恭敬心的人,你发起这种修行、学习的心,便有人天的立定点甚至已经天人合一,超越人世间了!

大家求学,往往因为好奇、喜欢、兴趣,问他为什么学?有兴趣,这个话拿学佛来讲。先打三百下手心,赶出山门外。这个“兴趣”很难听,其动机不是一种恭敬的追求心追求真理。所以《维摩经》告诉我们,求佛法一定要发起恭敬心。

“或闻宗镜一句,定成佛无疑”。这是真的,《宗镜录》所辑全是佛经的一精一华,抓住其中一点,决定可以成功。

故法华经云,若有闻是法,无一不成佛,唯除未闻者,盲冥不信人。

《法华经》说“唯信能入”。这个不是迷信之信,要正信,要自己证进来的信。当然正信前总有迷信的一段过程。我经常跟朋友讲,你不要搞这个玩意,搞这个要问自己发疯没有?硬发疯摸进来,还必须具备一个肯上当的心情,发疯要上这个当,你把它抓一下看看!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其实不但学佛法,任何一门学问,不发“疯”不会成功的。你说你聪明,这个东西研究研究,一副专家很懂的样子,戴个厚厚的手套,表现得很聪明,实际上这种人反而是个大笨蛋,百无一成,因为他自以为聪明。

所以要诚敬心,以诚敬心由肯放手投入的“迷”信而进入正信,无有不成功的。

一个儒生的佛缘

若已闻者,皆是曩因既受衣珠,曾亲佛会,不可放逸,须志披寻。

这是告诫我们的。假使已经听闻到,也都是过去生的因缘,不是这一生的因缘,“曩”即过去。佛家讲三世因果,不是这一世的因缘,而是多生的因缘。譬如昨晚找资料,偶然翻到二百多年前清朝人写的一本书,很有意思。他说明朝末年满清入关时,有个读书人,不信佛的。过去的儒家不得了!对宗教观念很排斥,看到和尚道士,理都不理,认为是妖魔鬼怪。哪像现在奖励大专青年研究佛法,没有这回事!年轻人搞这一套事,老一辈的人眼睛瞪得像鸭蛋那么大,斥之为邪门、异端,门口贴张条子:“僧道无缘”,不要来化缘。这个人也是如此,学问、修养好,又有功名,明朝亡国,满清入关,他也不出来做官,意志清疏,行止潇洒。有一天跑到一个庙子的小庵堂,有二、三个比丘尼在那里,他无聊随便翻翻经典,看到《金刚经》,站在那里不动。看完了讲一句话:“我这个一生几乎错过了!”也不晓得怎么了。此人回来以后就开始打坐,六年以后圆寂了!玉津双垂,头顶放光。儒家一般都不信的也都亲眼看到。“玉津双垂”,死时鼻孔流一出来的不是鼻涕水,而是白玉一样的筷子插下来,比烧的舍利子还高一点,玉津散掉就烧出舍利子。整个村庄风云雷雨,异香三天。这是一个读书人反对佛法,到了晚年幡然觉醒,最后得到这个成就。这就是正信的道理。这种人不是一生的因缘,“皆是曩因既受衣珠”。贫子衣中珠,《法华经》的比喻。这个“衣”不是我们身上穿的衣,把衣服脱了还有一件衣,是一妈一妈一给我们用皮做的,不要本钱,是爸爸一妈一妈一给的本钱,穿了几十年,这件衣服里就有无价的宝珠,你找到就成佛了!这是《法华经》上的形容。

“曾亲佛会,不可放逸,须志披寻”,亲自见到过佛说法,所以这一生有这个因缘,绝不可放逸,要立志把经典翻开、披开去找、去研究,不要买了经典放在那里陈设给人看的,没有自己去披寻。

忽遇缘差,空无所得。所以瑜伽论云,不缓加行中,又能如是勇一猛一精一进,谓我今定当趣证,所应证得,不应慢缓。何以故?我有多种横死因缘,所谓身中,或风、或热、痧痰发动,或所饮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或宿食病,或为于外,蛇蝎蚰蜒,百足等类诸恶毒虫之所蛆螫,或复为人非人类等之所惊恐。因斯夭没,于如是等诸横死处,恒常思惟,修无常想,住不放逸。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他告诉我们大家,尤其年轻人,既然知道这条形而上的路,是为自己而学,为自己找生命的根源而学佛,就不能够慢慢来。其他为谋生、为职业而学的知识也应该学,但是为形而上道,《瑜伽师地论》说:“不缓加行中”,拿上话讲就是“慢不得”,不能说今天没空,等到明天再来,要勇一猛一精一进。他接着又说,人随时可能死亡,你不要认为自己还年轻,人有种种的死法,身一体里或者一下风动,气不对,或者高烧使你死;或者痰塞塞使你死;或者饮食中毒、胃溃疡、消化不一良,各种坏食残积身中;或者在身外被虫咬伤等等,有各种死亡。譬如前两天媒体报导有个小孩在屋外棚架下被猪咬死,才几岁的小孩,本来有七、八十年的未来,谁知道会被猪吃了指脚而致死。生命是很脆弱、最靠不住的,求真理、自己生命来源的这个学问,本可以迟疑。你说等等,儿女结婚,没事再来,等一下又抱孙子……,来不及的,要赶快啊!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