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大唐王朝之谜

李林甫口蜜腹剑之谜

李林甫是唐朝历史上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出名并不是因为他治国有方,有德有才,而是他专权用事,玩弄“口蜜腹剑”的伎俩,以达到自己独揽政权。李林甫专权的十几年中,李唐王朝政治上日益黑暗,各种矛盾尖锐,开元盛世急剧转变成了天宝末年的经济、政治危机。

李林甫在唐玄宗时期连续16年任宰相之职。历来对他的评价都是盖棺定论为“口蜜腹剑”的奸臣,是祸乱国家的罪人。“口蜜腹剑”的成语,便是出典于李林甫其人其事。当时朝中人都异口同声说:“李公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宋代的司马光说得更明确:“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那么,李林甫真是这样的一个人吗?

李林甫出身于李唐宗室,他的曾祖是唐高祖李渊的从父弟,按辈分来说他是唐玄宗的远房小叔叔呢。他素来品行才望不高,被人瞧不起,但颇为机灵乖巧,善于钻营。历任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位。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坐上宰相之位,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林甫深知,为官之道便是要能揣摩皇帝的心思。因此,他想尽办法与后宫嫔妃及宦官套近乎,以便从他们口中得到皇帝的真实想法。史称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当时,杨贵妃尚未进宫,后宫最得宠的是武惠妃,武惠妃的儿子寿王也得到玄宗格外恩宠,李林甫便通过宦官表示会尽力推荐寿王为太子。为此,惠妃十分信赖李林甫,并不时地通过宦官袁思艺把玄宗的动静告诉李林甫。不明就里的玄宗还真把李林甫视为心有灵犀的知己,恩宠日甚。

侍中裴光庭的夫人是武三思的女儿,暗中与李林甫有勾搭,想通过高力士在玄宗面前为李林甫谋相位,未成。而玄宗正想用韩休为宰相,裴夫人就让李林甫公开向玄宗推荐韩休。韩休居相位后,很是感激李林甫,就推荐李林甫入相,武惠妃从中帮忙,于是李林甫就升为黄门侍郎,进入了宰相行列。

李林甫为了达到专权用事的目的,首先排挤的便是同时的宰相。当时张九龄为中书令,裴耀卿为侍中,李林甫还不是主要的执政者。张九龄鄙视他的为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李林甫虽然心里恨得要死,但因为张九龄大权在握,李林甫表面上还不时讨好他。大臣们议事时,李林甫从不敢公开反对张九龄的意见,背后却处处设陷阶,向玄宗打小报告,挑拨离间,制造君臣间的矛盾。

机会终于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来到。蔚州刺史王元琰贪赃案发,而王元琰的妻子是张九龄的好友严挺之早已离异的前妻。严挺之想为王元琰一家脱罪,李林甫把这个消息秘密地告诉了唐玄宗,于是玄宗要追究严挺之的包庇之罪。张九龄不知道这是李林甫设下的陷阱,极力替严挺之辩护,这样张九龄、裴耀卿、严挺之等人被扣上了结党营私的罪名,唐玄宗罢了张九龄、裴耀卿的相职。旁观者都说这是李林甫一石二鸟之计。此后,李林甫开始了他的专权生涯。

李林甫专权之时,竭力“杜绝言路”,“蔽欺天子耳目”。当时,有大臣向玄宗进谏,李林甫竟明目张胆地进行阻挠,并用恐吓手段杜绝言路。他说:“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所谓的“立仗马”,是指宫廷里仪仗队的骏马,平时吃上好的饲料,养得高大肥壮,每天八匹骏马分为左右两队,立在正殿侧宫门外,候仗下即散。李林甫把众臣比做立仗马,无疑是要他们摆摆样子,谁要提意见,谁就会被贬黜。自此,群臣慑于李林甫的权势地位,不敢再向玄宗进谏了,谏诤之路断绝。

李林甫是权欲熏心之徒,喜欢独揽大权。因此,他专门引荐一些唯唯诺诺、没有才智和主见的人与其共事。由他引荐的牛仙客,一切政事都听任李林甫处置,只“独洁其身”,不直接参与干坏事。牛仙客死后,玄宗命刑部尚书李适之顶替牛仙客的左相之位。李适之也出身于宗室,欲与李林甫争权,结果也被李林甫设法除掉。后来李林甫又推荐陈希烈为左相,也是一个唯唯诺诺之人。可见,李林甫专权时期,只任用易于制服的柔佞之人与其共事,以达到独揽大权的目的。同时,他还极力阻挠玄宗启用新人。天宝六年(747年),玄宗“欲广求天下之士”。李林甫怕玄宗启用有识之士会对他不利,狡猾地利用玄宗对他的信任,略施小伎,最终使全国无一人被选中。他还假惺惺地恭贺玄宗“野无遗贤”,似乎天下贤士都已被录用,草野之士尽是“卑贱愚聩”之人。

李林甫不仅把无才能者“引与共政”,阻挠玄宗启用新人,还对朝中有声望的大臣加以诬陷、排挤、打击,史称其“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前面提到的严挺之,虽被玄宗贬黜,但玄宗始终认为他是有用之才。在时隔多年之后,仍问起他的处境,想重新调他回京加以重用。李林甫又要花招,欺骗玄宗说严挺之年事已高,又患风疾,建议玄宗给他个闲职,让他回家养病。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李林甫的专权,使唐王朝逐步走向衰弱、混乱的政治局面。唐宪宗时就有大臣尖锐地指出:“世谓禄山反,为治乱分时。臣谓罢张九龄,相林甫,则治乱固已分矣。”后代许多史家都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玄宗用李林甫为相,是后来安史之乱,唐王朝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李林甫的为人及为官给予全面的否定。

不过,全面否定李林甫的,唐玄宗其实是第一人。李林甫死后不久,还未下葬,其政敌杨国忠就指使安禄山诬告李林甫勾结阿布思谋反。结果,李林甫被削去一应官爵,还剖棺夺去所殓的金紫朝服和含殓的珍珠,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下葬,家财籍没,子孙流放。唐玄宗后来逃到四川后,给事中杜元淹问起李林甫,玄宗说:“这个人妒忌贤能,专门推荐比不上自己的人。”杜元淹说:“陛下既然知道李林甫是这样的人,为什么还任用他这样长久呢?”玄宗低头不吭声了。这说明对李林甫的否定并不是后代史学家才开始这样做,而是当事人已经有这种看法了。

也许有人会问,李林甫真的只是一个口蜜腹剑、妒贤嫉能、一无是处的奸相、小人吗?他的得宠仅是因为他用那套奸臣的智术迷惑了唐玄宗吗?

从实际情况来看,唐玄宗对李林甫的为人是十分清楚的。他之所以长期地宠用李林甫,除了被他的巧言迷惑外,恐怕还有其他的原因。

应该说,唐玄宗是一个较为一精一明能干且有作为的皇帝。从他早年剪除伯父中宗的韦后和安乐公主,继而又剪除太平公主的势力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及开元盛世的出现,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无奈岁月不饶人,到开元后期,他已逐渐老去,加上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户口赋税都有所增长,使他对朝政之事都不再像当初那样有兴趣、有一精一力去过问处理。这样,他就需要一个一精一明能干且又能了解、贯彻他意图的人代替他去处理政事。李林甫正是这样合适的人选。他城府深密,在处理朝政重大军国事务时,是一个颇为老练的官僚。史称其“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一些学者认为,李林甫具有较强的行政组织能力,处理政务也算得上是尽心尽职了。而且李林甫又善于领会玄宗的政治意图,并能贯彻执行玄宗制定的方针政策。正因如此,李林甫成为玄宗的合适人选,代替玄宗主持朝政长达16年之久。

许多学者在批判李林甫的为人和种种恶行的同时,也看到了他在玄宗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李林甫确实是一个玩弄权术、口蜜腹剑的小人。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一精一明的行政官员和制度专家,在政事的处理上,做到“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他们认为玄宗时期的许多重大而有价值的改革都有李林甫的参与,最有代表性的是有改革税制和修订法典。他协助玄宗在财政、军事、政治制度、选举制度及法律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李林甫执政时期的政府对外战争连续获得了辉煌胜利,唐朝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唐王朝达到鼎盛。由于政府体制的变化,李林甫对朝廷的支配,远比姚崇等人全面。

看来,唐朝政坛上的李林甫,的确是个口蜜腹剑的高手,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政坛上翻云覆雨的老手。他的长期执政,是唐玄宗和中唐政治的需要。

(张丽)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