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唐诗大全 > 杜甫

杜甫《月下忆舍弟》的诗意·翻译·赏析_杜甫_

杜甫《月下忆舍弟》赏析

【原文】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舍弟:面对他人对自己的弟弟的称呼。

戍鼓断人行:边塞戍楼上的更鼓声一响起,外面就没有行人了。戍鼓,指戍楼上的更鼓。断人行,戍鼓响后开始禁止行人,相当于现在的“戒严”。

秋边:一作“边秋”,即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夜露从今夜起就变成白色的了,月亮还是故乡的更圆、更明亮。这里是突出对“故乡”的感怀。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家园无存,弟兄离散,相互间已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不达:无法抵达。这里有得不到回音的意思。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翻译】

秋天的边塞,戌楼上的更鼓刚刚响过,路上就早已没了行人的踪影,偶尔传来的,只有孤雁那哀婉的叫一声。在这白露时节清冷的月夜,心中不觉生起了些许乡情,故乡的月亮应该比他乡更圆、更亮吧?然而,兄弟们背井离乡,是生是死已然无从打听。平时寄出的家书,总是得不到音信,更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呢!

【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晚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陽,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

这首诗乾元二年(759)秋作于秦州。据《资治通鉴·唐三十七》记载: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洛陽、山东、河南等地,这些地方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三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都远在东方,也就是都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彼此不通消息,所以才有“无家问死生”这沉痛的诗句。

作品抒发了诗人对兄弟及家乡的怀念,感叹由于战乱而造成的兄弟离散,无家可归的悲惨遭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题目是“月夜”,是忆“舍弟”,而起笔却既没从“月夜”写起,也没提及“舍弟”,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即所见 ——“断人行”,所听——“一雁声”。所见、所闻之景象无不凄清、冷落、沉寂、哀婉,没有一丝活气。这是诗人为下文写“月夜”特设的一个背景。

“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这一联是作品的点题之笔,也是这首诗的诗眼,尤其“月是故乡明”,历代为人们称作是千古流传的思亲怀乡之佳句。 “露从今夜白”,既是在写景,又是在点明时令,同时又是为了渲染思乡之情坏。白露时节的夜晚,月上中天,银辉乍泻,总会勾起人们的思乡感怀,“月是故乡明”是在写景,但更多的还是对故乡的感怀。纵然处处有明月,心中还觉故乡明。

以上四句看似与“忆舍弟”无关,而实际是在为“忆舍弟”铺排,设置情感基础。望月便怀乡,怀乡便不自觉地想起生死未卜的兄弟们,推而敲之,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无不是引发作者伤怀之笔。顺利自然、水到渠成地由写景过渡到下文的抒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里是诗作的中心内容,前边的铺排都是为此而写。作品由望月转入抒怀,过渡自然妥帖,无丝毫斧凿之痕。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情怀。然而此月光绝非往常,令人惊恐的“戍鼓”声,使人哀怨的“一雁声”,看着便使人觉得凄冷的白“露”,此种情境下望着月光,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更何况在这绵绵愁思中还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和难以平复的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断肠,令人不忍释卷。这两句诗也从另一角度感叹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离散,家已无存,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眼下战事频繁,消炎正浓?兄弟们生死茫茫自然更难以预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尤其是“况乃未休兵”一句,更加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无奈和感伤。

作品“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2009/05/18)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