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墁地合砖之谜
自古人们传说:古代帝王的宫殿里,地上铺满金砖。古代皇帝的奢侈生活是早有耳闻的,可是连皇宫中的地砖都是用黄金做的,这似乎太不可思议了。皇宫里铺的地砖真的是用黄金做的吗? 在北京故宫金銮殿,地面上铺着四千七百十八块油润如玉、光亮似镜的地砖,它质地密实,,走在上面不滑不涩,而且还叮叮有声,脆若金石。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砖”。但所谓的金砖并非真是用黄金做的,它实际上也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从这一点上讲,与一般地砖也没什么不同。
有一本《金砖墁地》的书,对金砖是这样描述的:“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又因砖运北京‘京仓’,供皇宫专用,称之‘京砖’,后逐步演化称‘金砖’。”金砖具有光润耐磨、越擦越亮、不滑不涩等特点,既可以防止地下潮气上升,又可以把皇宫衬托得更壮丽,直到现在,故宫里的金砖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巨变和踏磨,还依然光亮如新,块块完好。在明清时代,人们既没有水泥,也没有掌握现代化的建筑工艺,却能烧制出如此一精一美而实用的金砖,的确是一件非常令人咋舌的事情。现在,人们如果前去参观北京故宫的珍宝馆,脚上都要套双“文保鞋”,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地上的金砖。
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开始为营建北京城做准备工作,其中用来墁地的金砖由苏州等五府负责烧制。因为苏州府等位于大运河旁,土质细腻,含胶状体丰厚,可塑性大,容易澄浆,制成的金砖坚硬密实,而且由于靠近大运河,运输方便,可从水路直达北京通州。现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十三陵之一定陵内铺墁的大方金砖侧面,尚有明永乐、正德和清乾隆等年号以及“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金砖的烧制方法独特,工艺极为复杂,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有约略的描述。仅取土一项就要经过掘、运、晒、椎、浆、磨、筛等七道工序,然后又要经过六道工序才成为制坯的泥。选土的要求是“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然后将选好的细土用水浸透,用脚踏成稠泥,再用力反复摔打,使其结实,称为“练泥”。泥练好后,把它装入模具,用平整的木板盖上,两个人站在板上用力踩实。经过这样好几道工序,终于制成砖坯,可以入窑烧制了。入窑后要以糠草熏一个月,片柴烧一个月,棵柴烧一个月,松枝柴烧四十天,凡百三十日而窨水出窑。出窑后,还要用桐油浸泡,直到砖表面呈现光泽,才算最后制成。由于一精一工细作,金砖的成品率极高,误差极小,每块金砖的规格分别为二尺二、二尺和一尺七见方,同一规格的金砖大小误差不超过一毫米。当然其产量也是极为有限的,据记载,明朝为营建北京城而烧制的五万块金砖,足足花了三年时间。
金砖运到北京后,官府还会逐块检验,每块都要“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才能铺墁在皇宫里。墁地的工艺也非常严格讲究,首先要磨砖加工,使砖与砖的接触面严丝合缝,二尺的金砖,每一工只能磨三块。墁地时,一名瓦工加上两个体壮力大的助手,一天也只能墁五块。
苏州城东北的御窑村(原名余窑村)是著名的金砖产地,因其地土质优良,烧制有方,做工考究,所产的金砖特别细腻坚硬,因而被永乐皇帝赐封为“御窑”,此后一直到清朝,这里都是专为皇家宫殿烧制金砖的御窑。御窑在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兴盛后日渐冷落,金砖也随之消失。但长期以来,御窑村村民烧砖制瓦的传统世代相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失传七十多年后,苏州御窑开始抢救这一传统的金砖烧制工艺,主要是靠窑户世家祖辈口述流传下来的经验,经过多年努力,这一传统工艺终于被成功地复活。1990年,北京故宫维修时首次用上新烧制的金砖,除打磨、切削,新烧制的金砖都沿袭数百年传统制作工艺。现在,御窑村生产的金砖及各类其他古建筑砖瓦、构件,不仅用于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修复和仿古建筑工程,而且还漂洋过海,远销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一些注重文化的大城市,古老的金砖已经成为一种极富文化气息的收藏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