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书 > 世界名人故事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的朋友,法官柯尼讲给他听一件真实的事:

有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指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就是他亲戚家的养女。他曾诱奸这个姑娘,使她怀了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这事 后,把她赶出了家门。姑娘生下孩子后就把孩子送给育婴堂,而自己从此堕落,最后落入下等妓院,当了妓女。这个年轻的陪审员认出她就是被他糟蹋过的姑娘后, 来找法院检察官柯尼,告诉他自己想同这个妓女结婚以赎罪。柯尼非常同情这个年轻人,但劝他不要走这一步。年轻人很固执,不肯放弃自己的主意。没想到,婚礼 前不久,那妓女竟得伤寒病死了。

这个故事像一颗种子落入了托尔斯泰肥沃的心田里,经过若干年的酝酿后,终于成为一株参天大树。这就是《复活》产生的渊源。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坛上,他有广泛的影响,是不多的几个泰斗式人物。他的几部著作,如《战争与和 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俄国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革命爆发这一段 时间里的现实生活。把他的创作活动和俄国社会革命联系起来考察,列宁提出了“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的论断。

托尔斯泰出生于一个农奴主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 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 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他来到了彼得堡,不久写出了自传体小说《童年》,在当时著名的《现代人》杂志上发 表,使他一举成名。《童年》得到了当时文学天才屠格涅夫的赏识,二人从此成为一对至交。尽管后来出现过二人险些要用猎槍决斗的事情,但他们的友谊一直维持 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先后创作出了《少年》、《青年》,接着又写了《一个地主的早晨》。《少年》、《青年》与《童年》被合称为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这些作品,反映了托尔斯泰对贵族命运的思考和对解决社会矛盾的探索。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并结识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之中。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托尔斯泰一度担任了地主和农民纠纷的调解人,并在家乡试办农民子弟学校,试图调和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农奴制改革虽然没有真正 解决农民问题,但却使俄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托尔斯泰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1869年,托尔斯泰写成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 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 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著。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了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主要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复杂的社会矛盾。书中主人公列文的 一句话生动地说明了这个时期俄国历史变动的特点:“现在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在这本小说上,托尔斯泰的小说艺术已达到了 炉火纯青的境界。

随着俄国社会矛盾的日益发展,托尔斯泰的思想逐渐转移到了农民的立场上来,并最后和贵族阶级决裂。《忏悔录》就是他这一时期思想的反映。1881年,托尔 斯泰迁居到了莫斯科。这以后,他参加法庭审判,调查平民区,走犯人监狱、法庭、教会,加深了对俄国社会矛盾的认识。后来他自动放弃了伯爵的头衔,拒绝当陪 审官,并按农民的方式来生活。他身穿粗布衣服,脚穿树皮鞋,每天早起劈柴担水,开始实践他的平民思想。有一次,托尔斯泰沿铁路徒步旅行,在一个三等候车室 被一位坐在车上的老太太认作了普通人,她支使托翁为她到候车室取回一个提包,并付给托翁一枚铜板作为小费。当有人告诉那位太太,这位流浪汉打扮的人乃是大 名鼎鼎的托尔斯泰时,太太明白自己做下了蠢事,急忙恳请托翁原谅,并要求收回那一枚铜板。托翁回答她:“您干嘛这么激动?您又没做坏事。……这个铜板是我 挣来的,我得收下。”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完成了自己第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复活》。《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