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生要义(1)~(2)
------------
佛教养生要义(1)
------------
佛教养生的要义是心身健康、延长寿命、明心见性,以期修证成佛。
虽然中国佛学与发源于印度及弘扬于世界各国的佛学一脉相承,不过中国佛学有特殊的面目与系统。中国佛学的特质就在于禅。
中国佛教的养生文化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巧妙的结合。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佛教的养生长寿方法分为南北二支,南支注重于“理义修心”养生法,北支注重于“静坐修心”养生法,两者同工异曲,都提倡禅定的修习。
禅,为梵文“禅那”Dhyana的音译,其义为“静虑”。早在释迦牟尼之前,禅法作为古瑜伽的重要一脉,流行广泛。《奥义书》时代的禅法,主要特点是:闻声以入道,舍念而达梵。
1禅宗由来
自东汉末(明帝永平年间)始建成的洛阳白马寺,标志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而“禅”的起源则始于释迦世尊灵山拈花微笑“以心会心、不立文字”而建立的“教外别传”。自摩诃迦叶承继衣法,在印度传二十八代而至菩提达摩,菩提达摩观见中国人有大乘根器,即泛海东来,于梁武帝时到达健康(今南京),即为中土禅宗初祖。此后,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而传至六祖慧能,即已系统而完整地奠定了以禅为核心的中国大乘佛教理论体系。六祖以后的“五宗(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分灯”,把禅的理论更进一步地完善化。自是,中国佛学以“禅”为核心的理论一枝独秀,而遍布于国内及海外的佛教寺庙亦绝大多数以“禅寺”定名。由是而论:禅文化在中国业已具有上千年的深厚民族根基。
据《传灯录》记载,达摩是在梁武帝普通年间(二年或七年八年)来中国的,武帝乃迎接他至健康。因与武帝机缘不投,达摩乃潜渡北上,至嵩山少林寺,便面壁而坐,终日默然。时有神光,系一中年博闻善讲之士,闻达摩之名,特地跑到少林寺去亲近他。他到了少林,见达摩朝夕端坐,面向墙壁,默然无语。神光自己心里便这样想:古人求法,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今我何人?如是他就在一个大雪夜里,端正地立在达摩的旁边,积雪过膝。这时达摩很怜悯他,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神光悲痛而泣曰:“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神光听了,乃潜持利刀,断臂于达摩之前。达摩知是法器,为其易名曰慧可。可问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答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觅心不得,乃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与汝安心竟。”所以神光易名慧可,是从他顿悟的智慧而印可的。
达摩初创了禅宗,慧可为第二祖。后来达摩欲回印度,便召集门人说:“时候到了,你们怎么不各言所得?”时有门人道副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达摩说:“你只得我的皮。”一尼名总持的说:“我今所解,如庆喜(阿难)见佛国,一见更不再见。”达摩说:“你得我的肉。”道育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达摩说:“你得我的骨。”最后慧可礼拜达摩,依位而立。达摩说:“你得了我的髓。”因此便将衣法及四卷《楞伽》传与慧可。又示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并云:“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二百年后,衣止不传。”自此以后,在中国有了不立文字的宗门禅。
佛陀禅定的内容可以在《大般涅槃经》中找到:“此是如来最后说法。如是世尊进入初禅,出初禅进入二禅,出二禅进入三禅,出三禅进入四禅,出于此处进入空无边处,出空无边处进入识无边处,出识无边处进入无所有处,出无所有处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出于此处遂进入灭尽一切想与受处。尔时长老阿难询问长老阿拿律:阿拿律,世尊入灭乎?——阿难,未也,世尊尚未入灭,世尊已入灭一切想与受处。尔时世尊出于灭一切想与受处,入于非想非非想处……(继续依照相反的次序,返回到初禅状态)出初禅入二禅,出二禅入三禅,出三禅入四禅,自四禅出,世尊立印入灭。”
禅定为修道的不二法门。经中所谓初禅,是指摈除世间种种欲念,由“离”生乐。如果断除觉、观,不见身境,无念内净,喜悦更增,便是达到了二禅。舍却二禅时获得的喜乐,进入更深的定境,得到世界上最高的喜悦,并由定生慧、达到正念、正知阶段,从而进入三禅之境。忘却物我,超脱苦乐,不苦不乐,心极寂定,就是四禅。
佛教小乘有四禅,大乘则有九种大禅: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入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此外,《大智度论》还载有般若经典所传的一百多种禅定。而释迦牟尼佛所证定境则更为高超,四禅之上,又有五个境界,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尽一切想与受处。
------------
佛教养生要义(2)
------------
2佛教的养生长寿术——禅定
在佛教徒的修习上,禅定是关键,它不但是修身良法,而且还是养性妙方。因此,在佛门受到极度的重视。佛门弟子修习的正业是“一禅二诵”,佛教徒通过禅修去探求生存的奥秘,追寻人生本真。
中国佛教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云:“有灵则有情于化,无灵则无情于化。无情于化,化毕而生尽,生不由情故形朽化灭。有情于化,感物而动,动必以情,故其生不绝。”佛教的养生修行,以“灵情”修行作为修习的基础,以期超脱世俗,达到一种高层次的修养境界。此时的“情”,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情,而是人体中本原的精妙之物,一种绝对的安静、无思无念的精神境界,即“涅槃”境界。
慧远法师云:“反本求宗,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新译作“涅槃”)。”这样就可以达到养生长寿的境界。
唐玄奘法师不远万里去西天佛国取经,他提出的“唯识”修身理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唐代以后的佛学界。玄奘在理论上主张“意念现象”入手进行人体身心的修行。“心”为实有,提出了“万法唯识”、“一切唯识所现”的人体身心的修行方法,将人体凌驾于宇宙之上,将宇宙万物看成是意念(识)创造出来的“影像”,让人体与宇宙万物进行意念的交流,于“人体——宇宙”的交流中达到“唯识无境”的境界。在修习方法上,提出了“我”与“法”的人体身心修习方法。“我”者,生命的主体也;“法”者,生命的客体物(宇宙世界万物及其运动、生成规律)也。“法”由“我”变,“彼相皆依识所较变而假施设”,一切现象源于意识,通过人的意识力去汲取自然界诸物的营养能量,补充我体。
无论是慧远禅师还是玄奘法师,他们的修养方法都是“禅定”,由“定”而生“慧”,炼性修心以达到长寿延年。
佛门的养生修持,小乘佛教采用“戒”、“定”、“慧”三学。戒者,戒掉摒除一些不利于人的道德修养的不良之习;定者,禅定也;慧者,一种身心修养的高境界也。
大乘佛教采用“布施”、“持戒”、“安忍”、“禅定”、“精进”、“智慧”六学来进行养生修行。前三者实际上还是“戒”,后两者是“慧”。
3禅的特色
“禅”是梵语Dhyana一词的音译,全译为“禅那”,意为“静虑”,即取“安详、反思”的意境。由《六祖坛经》中著名的传法偈(诗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知禅学理论的核心内涵是“无”、是“空”;禅宗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因此,禅宗广纳众生、普度群迷;禅宗强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认识观,因此,禅宗以动态观念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禅宗强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此,禅宗推崇超越表象、深究缘由的认识论;禅宗强调“诸法空相,是为实相”,因此,禅文化以其深邃、活泼、灵动、辨证的“随宜方便”而著称于人类的哲学领域。
无神:禅宗崇佛而不佞佛。因为既然众生皆可成为大彻大悟的、无上正等正觉的“佛、菩萨”,故有“一念迷,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之说。因此,就佛教而言,其所最推崇至上的佛实际上是由广大的众生而成就。佛教还同时认为从众生到佛,全在“自心觉悟”,“一切种智,随业转藏;果缘因起,境由心造”,故而佛教持无神论主张。
无常:即动态观。认为世间万物皆流转不定,处于永恒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缘起:即因果论。认为世间万法皆“循因而起、因果相依”(属自然科学中变量—函数之间的逻辑关系之定性描述)。
故而,排除民间佛教拜忏等迷信表象形式,深究禅宗之教义理论核心,乃是介乎于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的“中观、唯识论”学说。近两千年来,具有博大精深之思想内涵的禅宗理论在世间广为传扬、递代继承,业已具有十分深厚而悠远的民众根基。
佛教养生要义(1)
------------
佛教养生的要义是心身健康、延长寿命、明心见性,以期修证成佛。
虽然中国佛学与发源于印度及弘扬于世界各国的佛学一脉相承,不过中国佛学有特殊的面目与系统。中国佛学的特质就在于禅。
中国佛教的养生文化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巧妙的结合。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佛教的养生长寿方法分为南北二支,南支注重于“理义修心”养生法,北支注重于“静坐修心”养生法,两者同工异曲,都提倡禅定的修习。
禅,为梵文“禅那”Dhyana的音译,其义为“静虑”。早在释迦牟尼之前,禅法作为古瑜伽的重要一脉,流行广泛。《奥义书》时代的禅法,主要特点是:闻声以入道,舍念而达梵。
1禅宗由来
自东汉末(明帝永平年间)始建成的洛阳白马寺,标志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而“禅”的起源则始于释迦世尊灵山拈花微笑“以心会心、不立文字”而建立的“教外别传”。自摩诃迦叶承继衣法,在印度传二十八代而至菩提达摩,菩提达摩观见中国人有大乘根器,即泛海东来,于梁武帝时到达健康(今南京),即为中土禅宗初祖。此后,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而传至六祖慧能,即已系统而完整地奠定了以禅为核心的中国大乘佛教理论体系。六祖以后的“五宗(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分灯”,把禅的理论更进一步地完善化。自是,中国佛学以“禅”为核心的理论一枝独秀,而遍布于国内及海外的佛教寺庙亦绝大多数以“禅寺”定名。由是而论:禅文化在中国业已具有上千年的深厚民族根基。
据《传灯录》记载,达摩是在梁武帝普通年间(二年或七年八年)来中国的,武帝乃迎接他至健康。因与武帝机缘不投,达摩乃潜渡北上,至嵩山少林寺,便面壁而坐,终日默然。时有神光,系一中年博闻善讲之士,闻达摩之名,特地跑到少林寺去亲近他。他到了少林,见达摩朝夕端坐,面向墙壁,默然无语。神光自己心里便这样想:古人求法,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今我何人?如是他就在一个大雪夜里,端正地立在达摩的旁边,积雪过膝。这时达摩很怜悯他,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神光悲痛而泣曰:“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神光听了,乃潜持利刀,断臂于达摩之前。达摩知是法器,为其易名曰慧可。可问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答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觅心不得,乃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与汝安心竟。”所以神光易名慧可,是从他顿悟的智慧而印可的。
达摩初创了禅宗,慧可为第二祖。后来达摩欲回印度,便召集门人说:“时候到了,你们怎么不各言所得?”时有门人道副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达摩说:“你只得我的皮。”一尼名总持的说:“我今所解,如庆喜(阿难)见佛国,一见更不再见。”达摩说:“你得我的肉。”道育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达摩说:“你得我的骨。”最后慧可礼拜达摩,依位而立。达摩说:“你得了我的髓。”因此便将衣法及四卷《楞伽》传与慧可。又示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并云:“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二百年后,衣止不传。”自此以后,在中国有了不立文字的宗门禅。
佛陀禅定的内容可以在《大般涅槃经》中找到:“此是如来最后说法。如是世尊进入初禅,出初禅进入二禅,出二禅进入三禅,出三禅进入四禅,出于此处进入空无边处,出空无边处进入识无边处,出识无边处进入无所有处,出无所有处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出于此处遂进入灭尽一切想与受处。尔时长老阿难询问长老阿拿律:阿拿律,世尊入灭乎?——阿难,未也,世尊尚未入灭,世尊已入灭一切想与受处。尔时世尊出于灭一切想与受处,入于非想非非想处……(继续依照相反的次序,返回到初禅状态)出初禅入二禅,出二禅入三禅,出三禅入四禅,自四禅出,世尊立印入灭。”
禅定为修道的不二法门。经中所谓初禅,是指摈除世间种种欲念,由“离”生乐。如果断除觉、观,不见身境,无念内净,喜悦更增,便是达到了二禅。舍却二禅时获得的喜乐,进入更深的定境,得到世界上最高的喜悦,并由定生慧、达到正念、正知阶段,从而进入三禅之境。忘却物我,超脱苦乐,不苦不乐,心极寂定,就是四禅。
佛教小乘有四禅,大乘则有九种大禅: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入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此外,《大智度论》还载有般若经典所传的一百多种禅定。而释迦牟尼佛所证定境则更为高超,四禅之上,又有五个境界,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尽一切想与受处。
------------
佛教养生要义(2)
------------
2佛教的养生长寿术——禅定
在佛教徒的修习上,禅定是关键,它不但是修身良法,而且还是养性妙方。因此,在佛门受到极度的重视。佛门弟子修习的正业是“一禅二诵”,佛教徒通过禅修去探求生存的奥秘,追寻人生本真。
中国佛教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云:“有灵则有情于化,无灵则无情于化。无情于化,化毕而生尽,生不由情故形朽化灭。有情于化,感物而动,动必以情,故其生不绝。”佛教的养生修行,以“灵情”修行作为修习的基础,以期超脱世俗,达到一种高层次的修养境界。此时的“情”,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情,而是人体中本原的精妙之物,一种绝对的安静、无思无念的精神境界,即“涅槃”境界。
慧远法师云:“反本求宗,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新译作“涅槃”)。”这样就可以达到养生长寿的境界。
唐玄奘法师不远万里去西天佛国取经,他提出的“唯识”修身理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唐代以后的佛学界。玄奘在理论上主张“意念现象”入手进行人体身心的修行。“心”为实有,提出了“万法唯识”、“一切唯识所现”的人体身心的修行方法,将人体凌驾于宇宙之上,将宇宙万物看成是意念(识)创造出来的“影像”,让人体与宇宙万物进行意念的交流,于“人体——宇宙”的交流中达到“唯识无境”的境界。在修习方法上,提出了“我”与“法”的人体身心修习方法。“我”者,生命的主体也;“法”者,生命的客体物(宇宙世界万物及其运动、生成规律)也。“法”由“我”变,“彼相皆依识所较变而假施设”,一切现象源于意识,通过人的意识力去汲取自然界诸物的营养能量,补充我体。
无论是慧远禅师还是玄奘法师,他们的修养方法都是“禅定”,由“定”而生“慧”,炼性修心以达到长寿延年。
佛门的养生修持,小乘佛教采用“戒”、“定”、“慧”三学。戒者,戒掉摒除一些不利于人的道德修养的不良之习;定者,禅定也;慧者,一种身心修养的高境界也。
大乘佛教采用“布施”、“持戒”、“安忍”、“禅定”、“精进”、“智慧”六学来进行养生修行。前三者实际上还是“戒”,后两者是“慧”。
3禅的特色
“禅”是梵语Dhyana一词的音译,全译为“禅那”,意为“静虑”,即取“安详、反思”的意境。由《六祖坛经》中著名的传法偈(诗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知禅学理论的核心内涵是“无”、是“空”;禅宗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因此,禅宗广纳众生、普度群迷;禅宗强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认识观,因此,禅宗以动态观念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禅宗强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此,禅宗推崇超越表象、深究缘由的认识论;禅宗强调“诸法空相,是为实相”,因此,禅文化以其深邃、活泼、灵动、辨证的“随宜方便”而著称于人类的哲学领域。
无神:禅宗崇佛而不佞佛。因为既然众生皆可成为大彻大悟的、无上正等正觉的“佛、菩萨”,故有“一念迷,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之说。因此,就佛教而言,其所最推崇至上的佛实际上是由广大的众生而成就。佛教还同时认为从众生到佛,全在“自心觉悟”,“一切种智,随业转藏;果缘因起,境由心造”,故而佛教持无神论主张。
无常:即动态观。认为世间万物皆流转不定,处于永恒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缘起:即因果论。认为世间万法皆“循因而起、因果相依”(属自然科学中变量—函数之间的逻辑关系之定性描述)。
故而,排除民间佛教拜忏等迷信表象形式,深究禅宗之教义理论核心,乃是介乎于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的“中观、唯识论”学说。近两千年来,具有博大精深之思想内涵的禅宗理论在世间广为传扬、递代继承,业已具有十分深厚而悠远的民众根基。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