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心修性术
------------
炼心修性术
------------
1.修心养生
佛教与道教一样,十分讲究炼心修性,但是与道教又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禁欲”和“来世幸福”上。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各人修行的深浅而决定其所达到境界的高低。只有当“无量烦恼悉除灭已,佛便现前”。佛教中的“佛”,是指具有大智慧且心身自在的人,也是佛教徒修证的最终目标。
佛教认为,“人性本净”,因此,“万法在自性”。在世界面前,众生之本原心性是平等的。
“譬如雨水,不从无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要炼好心修好性,就必须放下一切而不离一切。如唐代净觉禅师说的:
“真如妙体,不离生死之中;圣道玄微,还在色身之内。色身清净,寄住烦恼之间;生死性起,权住涅槃之处。故知众生与佛性,本来共同。以水况冰,体何有异?冰由质碍,喻众生之系缚;水性通灵,等佛性之圆净。”
在这里,净觉禅师要人们像冰释成水一样,挣脱“质”的障碍,以求得“心净”、“圆净”,让心性清净,以证佛道。
佛门高僧慧能发展了前世的炼心修性理论,提出了“心修”学说,即“我心即佛”。他说:“我心自有佛,……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佛心见者,只汝自心”。这与庄子的“心斋”是同工异曲的。为了达到“我心即佛”的炼心修性境界,他进一步提出: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去,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佛教崇尚“善”,这点与道教的思想观念是一致的。“善”是炼心修性的根本。慧能大师提出:
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
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慧能大师不但在理论上阐述了炼心修性,还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内调心性,外敬他人。这是难能可贵的。佛教认为将“心”与“性”修好了,就能得“道”成“佛”,从而健康长寿,大智大慧。
2.修德养生
炼心修性,首先要修养出一个好的道德情操来,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才有可能修习出一副好的心性。
修养道德情操,关键在于自觉地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发扬人性中“善”的优点,抑制甚至最终消灭人性中“恶”的缺点。
怎样才能使人修养出一个好的品德呢?
1)陶冶性情
陶冶性情,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好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要求我们注意,时时保持意静神宁,遇事均以心平气和而处之,这样,喜、怒、忧、思、悲,恐、惊人性七情就不会妄动了,人体的气机也就自然畅和,人的心性也就宏达明朗了。
2)开阔心胸
一定要有一个开阔的心胸,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泰然处之,不可耿耿于怀,要做到心胸无时无处不“坦荡荡”,“大肚能容容天下最难之事”,乐观开朗,知足常乐。
3)克除私欲
私欲是阻碍人心性修养的桎梏,克除私欲,是涵养道德的根本。所谓私欲,并非人心中一切欲望,这里指的是那些损人利己的欲望。克除私欲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功课,而且是必须做好的功课。
4)根治陋习
人的习性有好有坏,好的习性利人利己,被誉为美德,而坏的习性损人也损己,是人炼心修性的一大障碍,必须根治。如果有自傲、任性、嫉妒、瞋恨、自卑、诡诈、奸滑、虚伪等等陋习,必须时时谨防,注意根治,否则难修正德,难成正果。
5)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一个人具有高尚品德的衡量器。佛教教义中强调的“广行善事”,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助人为乐。时时先人后己,助人为乐,那么,情性也就在无形中被陶冶了,心胸也就自然而然地开阔了,私欲、陋习也就没有萌生的机会了,人的品德就在助人为乐中得到了修养。
3.入静炼心修性
“静”是道佛二教炼心修性的主要方法。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德经》
“静”能使人心洁意纯,也就是说,能够净化人的灵魂,涵养人的道德。
炼心修性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做到“相离无念”,就是让心性“灵空”,从而实现“万象有而非有,一心空而非空”的修持境界。
所谓“有非有”,“空非空”,指的是人内心的一种状态,即人的意念尚存,但却无他想,不为外界诸般事物所干扰,不为内心诸般情绪所困惑。
炼心修性术
------------
1.修心养生
佛教与道教一样,十分讲究炼心修性,但是与道教又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禁欲”和“来世幸福”上。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各人修行的深浅而决定其所达到境界的高低。只有当“无量烦恼悉除灭已,佛便现前”。佛教中的“佛”,是指具有大智慧且心身自在的人,也是佛教徒修证的最终目标。
佛教认为,“人性本净”,因此,“万法在自性”。在世界面前,众生之本原心性是平等的。
“譬如雨水,不从无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要炼好心修好性,就必须放下一切而不离一切。如唐代净觉禅师说的:
“真如妙体,不离生死之中;圣道玄微,还在色身之内。色身清净,寄住烦恼之间;生死性起,权住涅槃之处。故知众生与佛性,本来共同。以水况冰,体何有异?冰由质碍,喻众生之系缚;水性通灵,等佛性之圆净。”
在这里,净觉禅师要人们像冰释成水一样,挣脱“质”的障碍,以求得“心净”、“圆净”,让心性清净,以证佛道。
佛门高僧慧能发展了前世的炼心修性理论,提出了“心修”学说,即“我心即佛”。他说:“我心自有佛,……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佛心见者,只汝自心”。这与庄子的“心斋”是同工异曲的。为了达到“我心即佛”的炼心修性境界,他进一步提出: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去,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佛教崇尚“善”,这点与道教的思想观念是一致的。“善”是炼心修性的根本。慧能大师提出:
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
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慧能大师不但在理论上阐述了炼心修性,还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内调心性,外敬他人。这是难能可贵的。佛教认为将“心”与“性”修好了,就能得“道”成“佛”,从而健康长寿,大智大慧。
2.修德养生
炼心修性,首先要修养出一个好的道德情操来,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才有可能修习出一副好的心性。
修养道德情操,关键在于自觉地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发扬人性中“善”的优点,抑制甚至最终消灭人性中“恶”的缺点。
怎样才能使人修养出一个好的品德呢?
1)陶冶性情
陶冶性情,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好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要求我们注意,时时保持意静神宁,遇事均以心平气和而处之,这样,喜、怒、忧、思、悲,恐、惊人性七情就不会妄动了,人体的气机也就自然畅和,人的心性也就宏达明朗了。
2)开阔心胸
一定要有一个开阔的心胸,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泰然处之,不可耿耿于怀,要做到心胸无时无处不“坦荡荡”,“大肚能容容天下最难之事”,乐观开朗,知足常乐。
3)克除私欲
私欲是阻碍人心性修养的桎梏,克除私欲,是涵养道德的根本。所谓私欲,并非人心中一切欲望,这里指的是那些损人利己的欲望。克除私欲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功课,而且是必须做好的功课。
4)根治陋习
人的习性有好有坏,好的习性利人利己,被誉为美德,而坏的习性损人也损己,是人炼心修性的一大障碍,必须根治。如果有自傲、任性、嫉妒、瞋恨、自卑、诡诈、奸滑、虚伪等等陋习,必须时时谨防,注意根治,否则难修正德,难成正果。
5)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一个人具有高尚品德的衡量器。佛教教义中强调的“广行善事”,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助人为乐。时时先人后己,助人为乐,那么,情性也就在无形中被陶冶了,心胸也就自然而然地开阔了,私欲、陋习也就没有萌生的机会了,人的品德就在助人为乐中得到了修养。
3.入静炼心修性
“静”是道佛二教炼心修性的主要方法。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德经》
“静”能使人心洁意纯,也就是说,能够净化人的灵魂,涵养人的道德。
炼心修性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做到“相离无念”,就是让心性“灵空”,从而实现“万象有而非有,一心空而非空”的修持境界。
所谓“有非有”,“空非空”,指的是人内心的一种状态,即人的意念尚存,但却无他想,不为外界诸般事物所干扰,不为内心诸般情绪所困惑。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