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养性——来自佛家的养生智慧
人生胜境平常心
现代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也重视起来,尤其是健康状况。而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单位的、情感的等等方面压力,使我们的情绪时好时坏,疲于奔命,它带给我们烦躁、急功近利、感官刺激、忧郁压抑,自我封闭乃至生命的夭折。而通过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又可以使我们获得快乐、安逸、坦然、安详和健康。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养生而言,可以概括为“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那么如何获得这“五福”呢?佛家给出了以下一精一辟的观点:
慈悲心
佛教认为,以众生之苦为苦,修无量功德,身一体健康,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行善心
佛说:“普渡众生,众生之内有自己。”行善不但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启发了自己善良纯洁的心一性一。
断绝妄执之心
就是说要色空,色空指物质现象和自一性一空,也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事物和现象,一切都在变化,是无常的。认为妄执之心是人生诸种烦恼的根源。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简单朴素,长寿者却比比皆是。有位法师用一句话概括了佛家的养生之道——养生先养心。
世事的纷扰,内心的挣扎,总使人觉得人生是多么的寂寞无助,总是不由自主地陷入无可名状的忧伤中。很多无奈苦恼的事,我们很难摆脱;世上有太多的忙碌紧张,我们无法逃避。名利是生存的需要,我们必须去孜孜以求,欲一望却是人一性一的膨一胀,为了达到目的所付出的心计劳力,比起单纯的物质需求还要让人疲惫憔悴。内心那股压迫人心的力量,使我们一天到晚就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因而时时感到焦躁不安,此时理想与一爱一情成为多余,成为梦中美丽的幻象,心灵的安宁被物质被欲一望所奴役,心态的失衡使人生走向悲哀无助,若到极处,甚至可能铤而走险。
因此,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愈加显得珍贵了。
平常心是对生命透彻的领悟,古人曰:生命薄如蝉翼,存在就该满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此气象之下,一切烦恼困顿,均可弃之流水,领悟生命的真谛,知晓弥足珍贵,就会以一颗宁静的心善待一切。
日本学者铃木大拙说:“井边的牵牛花缠住我的木桶,我借水喝。”这是多么博大恢宏的心境,又是多么荡人心魄的情怀,为了珍惜一个弱小的生命,,宁愿去借水喝,如果没有一颗悲悯的平常心,是难以做到的。
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在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心路常常有极为坎坷的历程,历了险峰,经了幽谷,才发现世事沧桑,如梦、如幻。
一切从生命出发,我们便可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一面对生命尽心呵护,一面又悉心体验,东涌西没,毫无蔽障,对人宽容平和,随方就圆。
因此,平常心不仅使人具有大海一样的气度,还使人稳重如山。狂风暴雨之中,惊涛骇一浪一,松林翻滚,可大海深处平静如昨,山岿然不动,以如此胸怀去实践人生,就无所畏惧。对困难也绝不能退避,诸葛亮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然面对人间是是非非,保持心灵宁静的同时,不忘对理想的追求,对宝贵生命的敬畏,长此以往,定可令生命发扬光大。
保持空杯心态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进门后,他对大师的徒弟说话态度十分傲慢,老禅师却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是不停地倒。
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
大师自语地说:“是啊,既然已满了,我干吗还倒呢?”
禅师的本意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吗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每个人都想不断地充实自己,但由于没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却一事无成。不管学什么,都要把自己当做一无所知的人,才能学到东西。无法保持空杯心态的人,对所学的总是有种成见,进而转变为沟通困难,最后导致听不进和听不见。
佛教养生的奥秘
佛教养生歌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一精一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第一,是非以不辩为汤药。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捷,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一精一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肃穆为庄严。
凡是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唐•百丈禅师
佛家养生百字诀
晨起未更衣,静坐一支香;
穿着衣带毕,必先做晨走;
睡不超过时,食不十分饱;
接客如独处,独处有佛祖;
寻常不苟言,言出大家喜;
临机勿退让,遇事当思量;
勿妄想过去,须思量未来;
负丈夫之气,抱小儿之心;
就寝如盖棺,离床如脱履;
待人常恭敬,处世有气量。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