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古代思想家的养生观
仁者寿:开创了我国伦理养生的先河。
不时,不食:强调吃时令菜(四季菜)。开创了四季养生的先河。
推出少、壮、老三个阶段的养生准则:
少年养生,戒之在色,因为少年时候血气未定。
壮年养生,戒之在斗,就是不要太拼命。
老年养生,戒之在得,因为血气已衰,就要知足了。
孟子的养生观
孟子,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创始人之一。活到84岁,写了一本书叫《孟子》。
他的主要养生观点是:
《孟子》主要强调伦理养生。重点是养气,养浩然之气,人有了这个凛然正气,就立得正、站得直,铮铮铁骨,活得潇洒洒脱,自然会长寿。
与此相适应,孟子的伦理养生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有舍才有得,这种超脱,反而会成为人抵抗厄运、抵抗戕害、保证生命质量的一精一神动力。
提出重气节的主张:富贵不能一婬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还主张清心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老子的养生观
老子也叫老聃,春秋时代著名思想家——道家的祖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著名寿星。
老子长寿的秘诀在神养。
他主张清静无为,强调无欲静养;主张知足常乐。
老子尤其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相融一才是更高境界的养生。
庄子的养生观
庄子名庄周,战国时代著名道家人物。
庄子也重神养,主张“忘我”的超神养生。重吐纳,提出“吐故纳新”。重仿生养生,提出“熊经鸟申”的导引方法。
韩非子的养生观
韩非子,是战国时代法家思想家韩非,著作是《韩非子》。
强调食养生:认为“香美脆味、厚酒肥肉”虽然口感好,但易伤人身一体。
重视神养生:主张少费神,少劳心。
主张静养生:认为静养有利于身一体健康。
《吕氏春秋》的养生观
这本书是秦时著名政治家吕不韦集合他的门客写成的,所以冠以“吕氏”,书的内容庞杂,一般归到杂家。
主张节制情一欲:提出声色滋味不节,都不利于养生。
重视通窍:提出“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认为人一体三百六十节都通利,才能目明耳聪,鼻息、口和。强调去污排毒,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污毒不能清除的缘故。后来成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成语,,告诫人们要经常运动,才能健康长寿。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