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王之争(2)
苏轼一听,很是愧疚,连忙离席请罪。王安石道:“子瞻何罪之有啊!都只是因为子瞻太过聪明,有些事反而忽略了。你我师徒多年,只不知道子瞻学问到底如何啊,今日我要考你一考。”苏轼欣然道:“请太师出题。”王安石道:“且慢。我若马上考你,你必然会觉得是老夫占了先机。不如你先出一题考考老夫如何?”苏轼躬身道:“学生不敢。”王安石坚持道:“这样吧,叫徐伦将书房中的书橱尽数给我打开,左右一共二十四橱,都是书。你随便在左右书橱的上中下三层里,挑一本书,念出一句,叫老夫回答下一句。如果答不出,就算是老夫学问浅薄。”
苏轼得令,只捡那灰尘多的地方挑,心想许久不看,一定忘了。于是随意抽出一本,念了一句:“如意君安乐否?”王安石接口道:“‘窃已啖之矣’,可是?”苏轼忙点头道:“是。”
王安石接过书来,问道:“子瞻可知道这句话的缘由?”苏轼摇头,心里暗想:“唐朝人讥嘲武后,曾称薛敖为如意君。可是这下句又是‘窃已啖之矣’,好像说不通。不知道该怎么解。”
王安石就道:“这也不是什么秘闻,你怎么就不知道呢?这里面有个故事。汉灵帝时,长沙郡武冈山后有一个狐狸穴,深数丈,里面有大小两只狐狸。它们道行已经有些深了,能变化自己的形体,时常变为美妇人,看到有男子往来,就去引诱,将他们带到洞中求欢,稍不如意,就吃掉他们。后来有一个叫刘玺的人,上山采药,被两只狐狸抓住。那刘玺懂得些采战之术,两个狐狸精都很满意,就叫他如意君。后来狐狸酒后露出了原形,刘玺心中恐惧,渐渐地精力不济。一天,大狐狸出去采集食物,小狐狸在洞中求欢,因为不称心,一怒之下,就把刘玺给吃了。大狐狸回来,看不到刘玺,很纳闷,就问小狐狸:‘如意君安乐否?’小狐狸回答道:‘窃已啖之矣。’于是两个狐狸吵打起来,被打柴的人听到,后来事情就被记录在《汉末全书》中了。”苏轼赞叹道:“太师学问精深,学生不能企及。”
王安石笑道:“这就算考过老夫了。我听说子瞻善对,如今便出个对子考你吧。”说罢,命童子取纸笔来,写道:“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又解释说:“今年刚好有个闰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个两头春。”苏轼想了半天,应对不上,脸涨得通红。王安石就又问:“子瞻从湖州到黄州,中间可曾到过苏州和润州?”苏轼道:“到过。”王安石便接口道:“从苏州阊门外到虎丘,这一带路叫山塘,全程是七里多。润州古名铁瓮城,临江而建。有金山、银山、玉山,叫三山,你可都游览过?”苏轼又道:“是。”王安石问:“我有两对,苏州对曰:‘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润州对曰:‘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苏轼想了许久,又对不出,只得谢罪而出。
不过,王安石虽然在私邸如此为难苏轼,但他知道苏轼是个人才,仍然奏过神宗皇帝,复了他翰林学士的职位。这是后话了。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