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耿美英:为救丈夫打拼成亿万富姐
在丈夫公司破产,欠下200多万元外债绝望自杀时,身为家庭妇女的她挺身而出,白手起家,创办了一个作坊式服装加工厂,并以其非凡的胆识一次性承接了数千万元的外商订单,冒险一搏取得成功。如今,她原来的小作坊已发展成为江浙地区赫赫有名的出口型大企业。其间她钟爱的女儿还曾遭遇车祸,长期昏迷,也是她,在管理企业的同时悉心照料,最终让女儿苏醒。她就是耿美英,一个以行动诠释自己的亿万富姐——
突遭厄运,她在丈夫绝望之际挺身而出
耿美英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市管山村一个贫苦农家,家里有6个兄弟姊妹。为了帮父母分担生活压力,身为长女的她18岁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每天靠搓草绳挣钱贴补家用。22岁那年,她与丈夫王银灯结婚。
当地石头资源丰富,婚后不久,头脑活络的王银灯靠借来的3000元钱办了一家采石场,生意很红火。耿美英的梦想,就是站在丈夫身后做个贤妻良母。
靠经营采石场,王银灯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5年,他发现了一个比采石头更赚钱的项目,于是拿出全部资金50万元,创办了鑫隆冶金机械厂,加工减速机配件。
1997年8月的一天,耿美英正在家里做饭,突然接到丈夫的电话。短短几句不着边际的话,让她陷入了恐慌:“我没脸见人了,我走后你要把两个孩子带好。你心地那么善良,我相信以后会有人帮你、关爱你!”耿美英吓懵了,还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电话就断了。耿美英赶紧回拨过去,却打不通。这个文弱的农家媳妇吓坏了,心想丈夫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今后她和孩子该咋办呀!她急忙冲出家门,跌跌撞撞地四处寻找王银灯。
不知跑了多久,她终于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小树林边,找到了正准备寻死的丈夫。她冲过去抱住丈夫说:“出天大的事你也不能想不开呀!没有你我和孩子们咋活?”夫妻俩抱头痛哭。事后耿美英想想都觉得后怕,要不是自己及时赶到,丈夫可能真的就离他而去了。丈夫平时很刚强,文化高又非常聪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逼得他要走绝路?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半年前说起。当时厂里有个工程师给了王银灯一套图纸,建议他由加工减速机配件转型生产减速机,说利润能提高好几倍。王银灯发财心切,花大价钱买下了那项所谓的“高新技术”,然后借贷200多万元转型生产减速机。可当他按照图纸设计生产出成品后,却被经销商告知,那种产品早在几年前就过时了。再找那个工程师,对方已经逃之夭夭。王银灯悔恨交加,恨骗子可恶,骂自己粗心,一时想不开就有了死的念头。
耿美英把丈夫弄回家后,见丈夫不吃不喝,精神恍惚,非常心疼。
1997年年底,鑫隆冶金机械厂正式宣布倒闭。丈夫辛勤多年积累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还欠下200多万元债务,别说归还本金,仅每年的利息就是一大笔钱。面对不断登门催逼的债主,耿美英陡然感到仿佛天塌了一般,她已从家底殷实的老板太太,变成了家徒四壁、债台高筑的穷光蛋。那些日子,耿美英感到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但还不能表现出来,以免丈夫再受打击。
耿美英做专职家庭主妇已经多年,对经商又一窍不通,怎么才能撑起这个家,帮助丈夫走出困境呢?她天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创造奇迹,5万元做成3000万元的外商大订单
王银灯自幼失去父母,和耿美英结婚后,拼命挣钱养家,自从办了采石场,每天都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想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耿美英觉得丈夫很可怜,为这个家付出太多。她决定,不能坐以待毙,得主动出击,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帮丈夫走出困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耿美英发现市场上一些款式新颖的羊毛衫十分畅销,于是决定办个小厂自己生产。然而想办厂谈何容易!家里欠一大笔外债,家庭日常生活开支都没钱,哪有钱进设备买原料?
转眼寒假结束了,两个孩子即将开学,耿美英只能想办法借钱给孩子购买学习资料。当时有人甚至预言,那么大的厂子倒闭了,丈夫欠别人的钱她永远也还不完,肯定要自杀。要强的耿美英得知别人这么看她,犟劲上来了,决定不但要让孩子有学上,让丈夫有勇气活下去,还要自己创业。她的勇气打动了一位朋友,得知她真的想创业,那位朋友非常豪爽地借了5万元钱给她。
耿美英很快办起了一个作坊式制衣厂,并四处奔走找业务。1998年5月,她从常州外贸公司接到了第一单业务,加工一批针织衫。但由于利润低,这个订单耿美英不但没挣到一分钱,还亏了1万多元。朋友安慰她,你一个外行学做生意,敢大胆迈出第一步已算不错,就权当交学费了吧!
出师不利,耿美英并未气馁,反而给厂里定了一条很严的规矩:即使亏损,也要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正是这条规矩,保证了耿美英日后的成功。
不久,耿美英发现刚刚兴起的牛绒衫非常走俏,一件卖200多元还供不应求,一件衣服纯利润上百元。她觉得这是个商机,于是立即转做牛绒衫。产品出来后,她亲自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卖。没想到3个月时间里,就挣了8万余元。最让她高兴的是,丈夫也从她的成功里看到了希望,一天天振作起来。
虽然打了个大胜仗,耿美英却不敢有一丝懈怠,为确保质量,凡事她都亲力亲为。有一次,耿美英在车间里熬到大半夜,实在困得受不了,就钻到没有整烫的衣服堆里睡了起来。早晨工人上班后,看到从衣服堆里突然钻出个人来,吓了一大跳。
因为产品质量过硬,有人开始主动向耿美英订货,而且订单越来越多。为了完成订单,她拼命工作,赚来的钱除了还办厂借的债,其余部分全部投入扩大生产。她筹划着,等制衣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直接从国外接订单。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她的厂子达到她期望的规模,大订单就找上门来了。
那是2004年3月的一天,门卫通知她有外国客商拜访。耿美英有些意外,因为她还没跟老外做过生意,更让她意外的是,前来拜访她的,竟是大型连锁超市沃尔玛针织类服饰的供货商——美国人托尼。托尼原本是到一家大型服装出口企业验货,验货过程中他发现,有一款衣服质量特别好,而这款衣服正是耿美英加工的。托尼临时决定,拜访耿美英。正是这次拜访,让耿美英的人生彻底发生改变。
当时耿美英一年的生产能力约3万件,托尼却一下子给了她一个39万件的大订单,并要求三个半月必须出货。耿美英马上意识到,如果把这笔生意做好了,以后的订单就会源源不断,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大有希望!但机会同时潜藏着风险,如果接这个单子,合同金额高达3000万元,托尼有个条件:如果订单不能按时完成,要赔3倍的违约金,即9000万元!这个赔付额让耿美英不寒而栗。
面对诱人的大订单,耿美英需要当机立断。她琢磨了一下,要完成订单,前期需要40吨棉纱,仅此一项费用就高达上千万元,而当时她最多只能拿出5万元;工期三个半月,想用区区5万元撬动这个3000万元的大订单,简直不可能,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要是成功了,她就能够结束长达6年替别人加工的微利时代,迅速实现财富爆发。一边是天堂,紧挨着的却是地狱。掂量再三,耿美英最终决定舍身一搏!为自己,更为了救出水深火热之中的老公。
耿美英坚定地对翻译说:“OK,我接受!”
签下供货合同,耿美英马上找到认识的一个原料贸易商罗瑞华,说出了想让他帮忙垫付原料款的想法,对方爽快答应了。其实罗瑞华也有自己的考虑,假如在危难中帮耿美英把这单生意做好了,以后她有什么好单子都会跟他合作,帮她其实就是帮自己。但对罗瑞华来说,想帮耿美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之前他做过的最大的一个订单是供应棉纱两吨,短时间内要他供应40吨棉纱,对他来说是个巨大挑战。但当时耿美英并不知道这一点。她只觉得有了订单,又有人帮忙垫付原料费,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简直像做梦一样。
接着,耿美英四处联系加工点。一切就绪,就等原料发货,货一到就能按计划开工。然而,直到约定的原料发货的前一天,罗瑞华那边还没有任何消息,耿美英打电话询问,罗瑞华讲话吞吞吐吐。耿美英隐约感到不妙,追问道:“是不是棉纱没到位?”罗瑞华硬着头皮说:“你放心,这个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哪怕亏本,我花高价也要买到你要的货,完成这个订单。”他的话让耿美英嗅到了危险的信号。接下来的几天,她每天打电话催罗瑞华发货,可罗瑞华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满足她的要求,不得不一再推迟发货时间。耿美英由着急到愤怒,逼问道:“你到底什么时候给我?”罗瑞华为难地说:“我正在努力,需要时间,请你再等等!”除了等待,耿美英不知道还有谁能帮她。9000万元的巨额赔偿,就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胸口。
焦虑之中,耿美英试图另寻良策,但因为没有钱,其他供应商大都拒绝给她供货。等到第16天晚上,罗瑞华突然给她打来电话,遗憾地说:“我这边看来是没指望了。”耿美英一听,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被紧急送进了医院。迷迷糊糊地不知过了多久,罗瑞华的电话又打来了,说:“我已经帮你找了一家工厂,你赶快去。”
原来,罗瑞华打听到张家港一家毛纺厂有大量棉纱储备,并设法找到了经理徐家钦的电话。耿美英知道希望渺茫,但这已经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她让护士拔掉了吊针,不顾丈夫阻拦连夜上路了。她只有一个念头,即使失败也要拼到最后!
耿美英见到徐家钦时,紧张得几乎话都说不出来了。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后,她真诚地把自己遇到的困难说了出来:“我没钱,但是又想做这个订单,所以希望徐总可以帮我这个忙。”徐家钦听罢没有当场表态,而是提出第二天到她的工厂去看一下。原来人家要评估风险,这么大一批货放出去,万一钱收不回来怎么办?
第二天,徐家钦在耿美英的厂里考察了一番,在查看了厂房和订单后,说了一句让耿美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话:“你为救丈夫不顾一切的那份痴情,和你的憨厚真诚感动了罗老板,同样也感动了我。毛纺厂同意给你供货。”
很快,一车车棉纱送了过来。事后有业内同行说,耿美英奇迹般地做成了一件几乎铁定不可能做成的事。
有了原料,耿美英和工人三班倒日夜加工,她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了订单。
这次成功,耿美英不仅获利颇丰,而且打响了知名度,托尼追加了订单,香港、日本的一些厂商也主动找上门来订货。
亲情更金贵,亿万富姐只想做个贤内助
事业如日中天,正当耿美英雄心勃勃地要大干一番时,致命的打击又从天而降。2008年2月24日,对耿美英来说是个痛彻心扉的日子。这天中午12点多,厂里一辆面包车在沿江大道和一辆出租车迎面相撞,7名职工和耿美英的女儿王文君身受重伤。
赶到现场后,耿美英作出一个令大家震惊的决定,先送员工去抢救,最后再送女儿去医院。手术过程中,专家断定王文君已经没有希望了,即便是救回来也是植物人。作为母亲,耿美英跪地恳求医生竭尽全力抢救,那时的她就已经打定主意,如果心爱的女儿走了,她也跟着去;如果女儿成了植物人,女儿的后半辈子她要亲自照顾。
也许她对女儿的至爱感动了上苍,死神没把王文君带走,可留给耿美英的是一个完全没有神志的孩子。王文君成了植物人,母女近在咫尺,却已经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了全力照顾好女儿,耿美英无法顾及自己的事业,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开始了漫长的护理生活。
那段日子,女儿没有任何知觉,最初只能从食道用注射器注点牛奶、菜汁什么的,喂一次饭要花一个多小时。喂饭后,耿美英还要给女儿洗脸,用热水泡脚,为防止长褥疮还要每天给女儿擦身、按摩。做完这些,再把女儿绑在自己身上,带她出去透透空气。每天耿美英都是凌晨三四点钟起床,一直要忙到深夜才能入睡。
令病友们感动的是,在医院照顾女儿期间,耿美英认识了同样因为车祸而陷入昏迷的18岁安徽男孩姜传超。因为家庭困难,父母不能为姜传超提供足够的营养,善良的耿美英看在眼里,决定帮他:一日六餐,她都准备双份营养餐,女儿一份,姜传超一份。她坚持做了近8个月,直到王文君转院到南京治疗。临走时,耿美英还留给姜传超1万元钱。
2009年4月,王文君出院回家疗养。在家里,和女儿说话、给女儿按摩,是耿美英每天必做的事,早上、中午各一次,每次要花两个小时。尽管很累,但对耿美英来说,这是她作为母亲最为幸福的时刻。同时,她也通过这种方式向女儿传达信心与鼓励。
2010年10月,上苍再次将奇迹展现在耿美英面前。一天,正在护理女儿的她发现,女儿的眼睛突然动了一下。几天后,女儿终于睁开了眼睛。那一刻,耿美英激动得失声痛哭。
到2012年夏,王文君已能开口讲话,接下来情况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